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空气净化模块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71111阅读:来源:国知局
底盘2011相接的格栅3014,中心连接器的支撑柱3033位于格栅3014的中心,为了增加格栅3014的强度,在格栅3014上设置有加强筋3015。侧壁301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对内壳体进行安装限位的止口 3016。外壳体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或多边形等结构。
[0037]内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环形顶盖3017和侧壁3018,环形顶盖3017卡装在外壳体的侧壁3012上,环形顶盖3017上设置有带磁性的导向柱3020,侧壁3018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限位凸起3019,限位凸起3019用于承载盘形净化过滤组件302,以在底盘3011和盘形净化过滤组件302之间预留一定的空间,以形成进风腔体306。
[0038]盘形净化过滤组件302包括至少一级盘形滤芯3021,盘形滤芯3021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安装孔,盘形滤芯3021套装在中心连接器上,盘形滤芯3021可以是HEPA滤芯或者活性炭滤芯或者具有其他功能的滤芯。
[0039]盘形滤芯3021设置有多级时,多级盘形滤芯3021可以是功能相同的滤芯,以增加净化效果,也可以是功能不同的滤芯,以实现不同污染物的净化。
[0040]盘形滤芯3021安装时,从下向上逐级安装,最下方的盘形滤芯安装在内壳体侧壁3018上的限位凸起3019。盘形滤芯3021更换时,只需将污染的盘形滤芯3021从上向下逐级抽出,再将新的盘形滤芯3021从外向内逐级安装即可,非常方便快捷。
[0041]中心连接器303位于盘形净化模块3的中心,包括电能输入端子3031、电能输入端子固定扣件3035、电能输出端子3032、电能输出端子固定扣件3036以及支撑柱3033。支撑柱3033与空气净化模块同轴,并贯穿空气净化模块,电能输入端子3031通过电能输入端子固定扣件3035扣装在支撑柱3033的底端,电能输出端子3032通过电能输出端子固定扣件3036扣装在支撑柱3033的顶端,连接电能输入端子3031和电能输出端子3032的导线3034位于支撑柱3033内。支撑柱3033与格栅3014 —体成型,电能输入端子3031安装在支撑柱3033的底部,支撑柱3033的底部设置有与电能输入端子固定扣件3035配合的卡装结构,电能输入端子3031安装在支撑柱3033的底部后,将电能输入端子固定扣件3035扣装在卡装结构内,保证电能输入端子3031与支撑柱3033连接的可靠性。电能输出端子3032位于支撑柱3033的顶端,支撑柱3033的顶端设置有与电能输出端子固定扣件3036配合的卡装结构,电能输出端子3032安装在支撑柱3033的顶端后,将电能输出端子固定扣件3036扣装在卡装结构内,保证电能输出端子3032与支撑柱3033连接的可靠性。
[0042]基于上述空气净化模块的设计,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气净化器。
[0043]如图5-7所示,空气净化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座组件1、送风组件4和置于底座组件I和送风组件4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空气净化模块。当空气净化器包括有多个空气净化模块时,空气净化模块由下至上依次叠加放置,并且多个空气净化模块优选为功能不同的空气净化模块。当然,多个空气净化模块也可为功能相同的模块,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选择,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4]通过空气净化器模块化的设计,通过选择不同的模块来实现不同净化功能,给用户带来更多选择空间。各模块的组合采用上下叠加放置的方法,能够充分节省空间。
[0045]底座组件I包括为邻接的空气净化模块供风的风口和为邻接的空气净化模块供电的电能输出端子。其中,底座组件I的风口与邻接的空气净化模块的进风口相连,风口包括中心风口和位于中心风口周围的外围风口,风经过中心风口和外围风口后进入与底座组件I邻接的空气净化模块的进风口,底座组件I包括初效滤网,初效滤网位于中心风口,对经过中心风口的空气进行预处理,电能输出端子还用于固定支撑邻接的空气净化模块。
[0046]空气净化模块都包括支撑壳体、进风口、出风口、位于支撑壳体内的净化过滤组件和连接器,支撑壳体用于固定支撑邻接的空气净化模块或送风组件,气流从空气净化模块的进风口进入,经过净化过滤组件过滤后通过出风口流出,连接器为一体式中心连接器,中心连接器位于空气净化模块的中心,为电源连接接口,用于传输电能,同时对邻接的空气净化模块或送风组件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
[0047]送风组件4包括进风口、风机组件、出风口以及接受邻接空气净化模块连接器供电的电能输入端子。送风组件4的出风口设置在送风组件4的顶面,送风组件4的底面上开设有进风口。送风组件4的进风口与邻接的空气净化模块的出风口相连。多个空气净化模块连接时,每个空气净化模块的出风口与邻接的空气净化模块的进风口相连。
[0048]送风组件4的出风口处设置有顶盖5,送风组件4的出风口处可形成360°环形出风。
[0049]底座组件I和相邻的空气净化模块通过磁性件和/或连接件的方式连接。相邻的空气净化模块之间通过磁性件和/或连接件的方式连接。送风组件4和相邻的空气净化模块通过磁性件和/或连接件的方式连接。
[0050]底座组件I和相邻的空气净化模块通过磁性件的方式连接。相邻的空气净化模块之间通过磁性件的方式连接。送风组件4和相邻的空气净化模块通过磁性件的方式连接。该磁性件的连接方式优选为:送风组件4的底面上、空气净化模块的顶面和底面上、底座组件I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磁性部件。送风组件4的底面上的磁性部件和位于最上层的空气净化模块的顶面上的磁性部件的位置相对应并且相对应的磁性部件的极性相反。底座组件I的顶面上的磁性部件和位于最下层的空气净化模块的底面上的磁性部件的位置相对应并且相对应的磁性部件的极性相反。空气净化模块的顶面上的磁性部件和相邻的空气净化模块的底面上的磁性部件相对应并且相对应的磁性部件的极性相反。磁性部件可以设置在送风组件4的底面、空气净化模块的顶面和底面、以及底座组件I的顶面的外圈上。
[0051]空气净化模块之间采用磁性件连接的方式,不仅使得该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简单,还使得安装过程简便。用户不需要使用工具即可自行完成安装。此外,磁性件的方式也使安装后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稳固。
[0052]底座组件I和相邻的空气净化模块通过连接件的方式连接。相邻的空气净化模块之间通过连接件的方式连接。送风组件4和相邻的空气净化模块通过连接件的方式连接。连接件可以是导向槽和导向柱的结构。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送风组件5的底面上、空气净化模块的底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槽。底座组件I的顶面上、空气净化模块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柱,相邻两个面上的导向槽和导向柱的位置相对应,使导向柱插入导向槽内。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使得该空气处理装置的相邻接的面上一个面是导向槽,另一面上是导向柱,以实现导向槽和导向柱的插接即可。为了便于用户安装,优选的,同一个面上的导向槽的大小不同,同一个面上的导向柱的大小不同,相邻两个面上位置相对应的导向槽和导向柱的大小相同。
[0053]优选的,本实施例底座组件I和相邻的空气净化模块之间、相邻的空气净化模块之间、送风组件4和相邻的空气净化模块之间通过器安装有磁性件的导向槽和导向柱的方式连接。
[0054]连接件还可以是分别设置在相邻接的两个面上卡槽和卡爪。通过卡爪卡入卡槽内,使各个部分连接起来。
[0055]下面具体介绍该空气净化器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应当理解的是,该空气净化器各个部分的结构并不以下述实施例为限。
[0056]如图8-13所示,底座组件I包括底座主壳101、底座中壳102、初效滤网109、底座顶盖103和电能输出端子104。在底座主壳101、底座中壳102和底座顶盖103的中心部位均开设有中心风口 106,在底座中壳102和底座顶盖103上中心风口 106的外围均开设有外围风口 107,气流可从中心风口 106和外围风口 107进入到与底座组件I邻接的空气净化模块。底座主壳101用于承载底座中壳102、底座顶盖103和电能输出端子104。底座中壳102安装在底座主壳101上,用于承载初效滤网109,并对电能输出端子104起到扣装固定作用。底座顶盖103安装在底座中壳102上,用于承载与底座组件I邻接的空气净化模块,底座顶盖103上设置有带有磁性的导向柱1031,用于与底座组件I邻接的空气净化模块底盘上的导向槽进行插接装配。电能输出端子104安装在底座主壳101中心风口 106的中心位置上,并通过底座中壳102固定。电能输出端子104能够与底座组件I邻接的空气净化模块的中心连接器的底部端子耦合,电能输出端子104通过电源线105与外部电源相接,并输出电能至与底座组件I邻接的空气净化模块的中心连接器,为邻接的中心连接器供电。
[0057]具体的,底座主壳101包括一体成型的环状的承载部1011、喇叭口状的支撑部1012、支撑筋1014和电能输出端子安装座1015。
[0058]承载部1011的内缘围成的空间为中心风口 106,气流从中心风口 107进入与底座组件I邻接的空气净化模块。承载部1011与底座中壳102相接,用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