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式全热回收型新风处理机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05478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4,第二换热器8另一端通过二次管道与冷凝热回收器10 —端相连相通;所述第一电磁阀13另一端通过管道与二次管道的中间处相连相通;所述第二电磁阀14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冷凝热回收器10另一端相连相通。
[0030]进一步地,所述二次管道设置有热力膨胀阀9,该热力膨胀阀9设置在第二换热器8另一端和二次管道与管道连接处之间。
[00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32]夏季工况如图1所示:新风首先经过初效过滤器6和中效过滤器7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的新风通过能量回收转轮3进行冷量回收处理;能量回收后的新风经过第二换热器8进行冷却减湿处理;为防止送风温度过低造成室内出风口结露,冷却减湿处理后的新风冷凝热回收器10进行适当升温处理;此时加湿器11不工作;最后通过送风机12将处理过的新风送入房间。
[0033]房间内的回风首先经过能量回收转轮3进行能量回收处理;能量回收处理后的回风再次利用(因为此回风温度比室外空气还低)与第一换热器2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最后通过排风机I排至室外。
[0034]当夏季热泵系统开启制冷工况,制冷剂首先通过压缩机5和四通换向阀4排至第一换热器2,全热回收后的回风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对制冷剂进行降温处理;降温处理后的制冷剂进入冷凝热回收器10,新风对冷凝热进行热回收,第一电磁阀13关闭,第二电磁阀14打开;不需要冷凝热回收时,第一电磁阀13打开,第二电磁阀14关闭;制冷剂经过冷凝热回收器10后,经过二次管道、热力膨胀阀9等焓减压降温进入第二换热器8,全热回收后的新风与制冷剂在第二换热器8进行热交换;制冷剂蒸发后进四通换向阀4回到压缩机5,完成制冷循环。
[0035]冬季工况如图2所示:新风首先经过初效过滤器6和中效过滤器7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的新风通过热回收转轮3进行全热回收处理;热回收后的新风经过第二换热器8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处理后的新风经过加湿器11进行加湿处理;最后通过送风机12向房间送新风。
[0036]回风首先经过热回收转轮3进行全热回收处理;热回收处理后的回风与第一换热器2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最后通过排风机I排至室外。
[0037]冬季热泵系统开启制热工况,制冷剂首先通过压缩机5和四通换向阀4排至第二换热器8,全热回收后的新风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对制冷剂进行降温处理;降温处理后的制冷剂经过二次管道、热力膨胀阀9等焓减压降温进入第一换热器2,第一电磁阀13打开,第二电磁阀14关闭;全热回收后的回风在第二换热器8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制冷剂蒸发后进四通换向阀4回到压缩机5,完成热泵循环。
[0038]过渡季节:过渡季节,热泵系统和转轮不工作,新风经过初效过滤器6和中效过滤器7进行净化处理,由送风机12向房间送风。回风由排风机I排至室外。加湿器是否工作,可根据新风工况和设定送风工况比较自动运行。
[0039]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0040]第一、能量热回收和新风处理一体化结构;能量回收效率在80%左右。
[0041]第二、夏季新风处理过程中,利用冷凝热加热新风,克服了送风温度过低的问题,与传统的电加热再热方式相比,降低了能源消耗;夏季利用排风作为热泵系统的冷凝器的散热通风,有效降低了热泵系统的冷凝温度,提高了制冷系统的效率。
[0042]第三、冬季排风温度作为热泵系统的蒸发器的通风,提高了蒸发器的蒸发温度,提尚了机组的制冷效率。
[0043]第四、新风与排风先经过转轮热回收装置进行全热回收,然后通过热泵系统的蒸发器对新风进行冷却除湿处理,再通过热泵系统的冷凝器进行适当加热处理,因而不存在出风温度过低而结露的危险。
[0044]第五、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
[004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主权项】
1.转轮式全热回收型新风处理机组,包括机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壳体设置有新风进入腔、回收腔、送风腔、回风腔和排风腔,所述新风进入腔一端设置有新风口,所述送风腔一端设置有送风口,所述回风腔一端设置有回风口,所述排风腔一端设置有排风口 ;所述新风进入腔、送风腔、回风腔和排风腔的另一端均与回收腔相连相通;所述新风进入腔由外往里依次设置有初效过滤器(6)、中效过滤器(7);所述回收腔设置有能量回收转轮(3);所述送风腔由里往外依次设置有第二换热器(8)、冷凝热回收器(10)、加湿器(11)和送风机(12);所述回风腔由外往里依次设置有压缩机(5)和四通换向阀(4);所述排风腔由里往外依次设置有第一换热器(2)和排风机(I);所述四通换向阀(4)的第一端口与压缩机(5)—端相连相通,所述四通换向阀(4)的第二端口与第一换热器(2)—端相连相通,所述四通换向阀(4)的第三端口与压缩机(5)另一端相连相通,所述四通换向阀(4)的第四端口与第二换热器(8) —端相连相通; 所述第一换热器(2)另一端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4),第二换热器(8 )另一端通过二次管道与冷凝热回收器(10 ) —端相连相通;所述第一电磁阀(13)另一端通过管道与二次管道的中间处相连相通;所述第二电磁阀(14)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冷凝热回收器(10)另一端相连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式全热回收型新风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管道设置有热力膨胀阀(9),该热力膨胀阀(9)设置在第二换热器(8)另一端和二次管道与管道连接处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全热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转轮式全热回收型新风处理机组,包括机组壳体,所述机组壳体设置有新风进入腔、回收腔、送风腔、回风腔和排风腔,新风进入腔由外往里依次设置有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回收腔设置有能量回收转轮;送风腔由里往外依次设置有第二换热器、冷凝热回收器、加湿器和送风机;回风腔由外往里依次设置有压缩机和四通换向阀;排风腔设置有第一换热器和排风机。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新风与排风先经过转轮热回收装置进行全热回收,然后通过热泵系统的蒸发器对新风进行冷却除湿处理,再通过热泵系统的冷凝器进行适当加热处理,因而不存在出风温度过低而结露的危险。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
【IPC分类】F24F13-30, F24F13-28, F24F12-00, F24F5-00
【公开号】CN204313428
【申请号】CN201420731224
【发明人】严卫东, 徐立新, 朱颖, 刘保彬, 徐祎晨, 王时静
【申请人】严卫东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