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除垢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02024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虹吸除垢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尤其涉及一种虹吸除垢式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0002]太阳能热水器以其节能、环保、方便、廉价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千家万户的洗浴首选设备,但是其水垢问题却困扰着用户。
[0003]太阳能热水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有各种物质沉积在集热管底部及水箱内壁,它们主要由钙镁化合物、淤泥、锈蚀沉渣、菌藻体等构成,通常把它们统称为水垢。在以地下水为水源或水的硬度较高的地区,水垢问题尤为突出。
[0004]水垢初生时一般为粥状悬浮液,如果长期积累,会逐渐结成松脆的垢块;在集热管中由于温度较高,垢块会逐渐变硬;当集热管中缺水时,在水与空气的界面附近,由于高温的烘焙,水垢会变得坚硬并附着在集热管内壁上,极难清除。
[0005]水垢产生后,一是降低了换热效率,导致集热效果下降;二是挤占了热水器的有效容积,使储水量越来越少;三是集热管可能因局部过热发生玻璃管炸裂,影响使用,加大使用成本;四是沉淀物长期高温,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经常除垢。
[0006]多年来,技术界一直在探索太阳能热水器的除垢办法,有化学法、机械法、磁化法、离子交换法、牺牲阳极法等等。这些方法各有所长,亦各有其缺点:或系统复杂、或费用高昂、或维修麻烦、或除垢效果有限、或污染环境。目前采用最多的办法是拆解除垢,即人工拆解集热管和水箱,机械清除水垢。这种办法清理较彻底,但是操作复杂,人工费用偏高,还有可能损坏玻璃集热管和水箱密封件,不宜频繁进行,导致热水器中水垢的长期存在和累积。
[0007]理想的太阳能热水器除垢法,应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方便、检修容易、节能省水、无环境污染、不需要拆解设备。其效果应能经常有效清除水垢,防止其积累、结块和硬化;或至少能够大幅度降低水垢积累的速率,延长拆解除垢的周期。
[0008]下面是两项已有的有关太阳能热水器自动除垢的专利技术。
[0009]《太阳能集热管自动除垢装置》公告号为CN02230170,公告日为20030305,IPC分类号为F28G9/00。如图1所示,太阳能集热管自动除垢装置的结构要点为:在保温内桶4里设置与进水管5连通的通水管3,该通水管3的另一端封闭,通水管3上连接另一端伸进集热管I底部的通水分管2。由于安装本实用新型,加水时在较大压力的水流作用下,水把积垢从集热管I的底部翻到保温桶4里。使用热水时,积垢从保温桶4内随水流出。
[0010]此项专利技术方案的缺点是:
[0011]1、由于从灌注冷水和使用热水,之间存在较长的时间差,当使用热水时,被从集热管I内翻到保温桶4里的积垢,其中的大部分,已重新沉淀到集热管I内和保温桶4底部,能够随热水排出的积垢非常有限;
[0012]2、使用热水的时候同时排垢,意味着水垢可能通过淋浴头排出,由此可能产生严重的喷孔堵塞;
[0013]3、由于保温桶4水中水垢的浓度较低,所以排垢所需的耗水量较大。
[0014]《一种自动除垢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公告号为CN200946936,公开日为20070912,IPC分类号为F24J2/46。如图2所示,自动除垢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包括装有进出水管8和溢水管9的储水箱1、集热管2、通连泄垢管3和泄垢皮管4,内外管之间为真空的集热管2上端与储水箱I连接,下端由连接管5与通连泄垢管3的连接口连接;通连泄垢管3上布有与集热管2相匹配的连接口,通连泄垢管3左端封闭,右端插接于泄垢皮管4 一端。泄垢皮管4上装有泄垢阀7。
[0015]此项专利技术方案的缺点是:
[0016]1、两端贯通的玻璃集热管2,其制造难度和造价要高于常规的盲管式玻璃集热管2 ;
[0017]2、集热管2的两端都需要做水密封,提高了技术难度,增加了水泄漏的风险;
[0018]3、水垢初生时一般为粥状悬浮液,容易从泄垢管3路排出,但是如果长期积累,水垢会逐渐结块,下行堵塞泄垢管,造成局部或整个泄垢回路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19]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虹吸除垢式太阳能热水器,能够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自动去除集热管和水箱中的水垢,以解决常规太阳能热水器的结垢问题。
[0020]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虹吸除垢式太阳能热水器,其包括水箱出)、上水管(8)、回水管(15)、若干集热管(7)、淋浴/上水阀(10)、虹吸除垢式的除垢机构;集热管(7)安装在水箱(6)的底部并与水箱(6)相通;上水管(8)的一端与淋浴/上水阀(10)的出口联通,而另一端伸入水箱(6)内;淋浴/上水阀(10)是一个三端组合阀,其三个端口分别接至自来水管(11)、上水管(8)和淋浴头;
[0021]所述虹吸除垢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虹吸除垢式的除垢机构,所述除垢机构包括若干吸垢管⑴、集垢管⑵、排垢管⑷、排垢/反冲阀(5);
[0022]集垢管(2)横贯固定于水箱¢)内的上部,集垢管(2)上开设有连接若干吸垢管(I)的若干接口,集垢管(2)的一端封闭,集垢管(2)的另一端伸出水箱(6)后接排垢管
(4),并经由排垢管(4)接排垢/反冲阀(5);
[0023]排垢/反冲阀(5)为三位三通阀,其I端口接排垢管(4),II端口接通大气,III端口接自来水管(11);
[0024]每个吸垢管(I)的一端插入其中一个集热管(7)且接近相应集热管(7)的底部,而另一端连接集垢管(2)的其中一个接口 ;
[0025]其中,排垢/反冲阀(5)的手柄在“O”位时作为关闭位,排垢/反冲阀(5)的三个端口互不相通;手柄在“I”位时作为排垢位,I 一II端口相通,集垢管(2)内污水排出;手柄在“2”位时作为反冲位,I —III端口相通,向排垢管⑷供反冲水;吸垢管⑴入口高于排垢/反冲阀(5)的出口,以与排垢/反冲阀(5)的出口之间存在水位差。
[002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垢机构还包括驱垢管(8-1);驱垢管(8-1)是一个安装在水箱(6)内部中下侧,且为Y形盲管,驱垢管(8-1)的一个端头为入水口与上水管(8)联通,而另外两个端头封闭,驱垢管(8-1)的管壁下侧布置若干数量的喷水孔(8-2)。
[0027]优选地,驱垢管(8-1)为对称布置的Y形盲管。
[002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垢机构还包括组合控制阀(3)、排垢管三通(4-1);排垢管三通(4-1)接在集垢管(2)延伸在水箱(6)外的管路上,排垢管三通(4-1)还连接组合控制阀(3)和排垢管(4);组合控制阀(3)包括虹吸控制阀(3-1)、浮球(3-2)、传导机构(3-3)、浮芯逆止阀(3-4);虹吸控制阀(3-1)、传导机构(3-3)的主体结构、浮芯逆止阀(3-4)均位于水箱(6)的顶壁外侧上;浮球(3-2)安装于水箱(6)内部,用于检测水箱水位的高低,通过传导机构(3-3)实现浮球(3-2)对虹吸控制阀(3-1)开闭的控制;组合控制阀(3)的入口连接于排垢管三通(4-1),组合控制阀(3)的出口通大气。
[0029]优选地,组合控制阀(3)还包括防护罩(3-5);防护罩(3-5)设置在位于水箱(6)的顶壁外侧上,虹吸控制阀(3-1)、传导机构(3-3)的主体结构、浮芯逆止阀(3-4)安装在防护罩(3-5)内。
[0030]优选地,传导机构(3-3)包括支架(3-3-1)、弹性件(3_3_2)、导杆(3_3_3),导杆(3-3-3)的一端经由水箱(6)的顶壁伸入水箱(6)内后与浮球(3-2)固定,导杆(3_3_3)的另一端通过设置限位件限位在支架(3-3-1)的一端上,支架(3-3-1)的另一端转动固定在水箱出)的顶壁外侧上,支架(3-3-1)的中部通过弹性件(3-3-2)固定在水箱¢)的顶壁外侧上。
[0031]再优选地,弹性件(3-3-2)为弹簧。
[003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集热管(7)上口的最低点与水箱¢)内壁的最低点持平或略低。
[003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吸垢管(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