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涡流原理的油烟净化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420203阅读:来源:国知局
型提出的基于涡流原理的油烟净化方法和结构不需要额外设置专门的油烟净化装置,因此不存在堵塞、功能衰减、使用麻烦、使用成本高等缺点。也不需要足够大的腔体发挥净化作用,因此不需要更大的空间。此外,油烟在抽排过程中得到净化,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涡流腔在油烟通道侧面设置,而不是设置在油烟通道中,不会增加风阻,不影响油烟通道的通畅性,所以也不增加抽排能耗,具有显然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直油烟通道配合方形涡流腔的油烟净化原理示意图。
[0034]图2为本直油烟通道配合三角形涡流腔的油烟净化原理示意图。
[0035]图3为本直油烟通道配合梯形涡流腔的油烟净化原理示意图。
[0036]图4为本直油烟通道配合环形涡流腔的油烟净化原理示意图。
[0037]图5为带弯角油烟通道配合涡流腔的油烟净化原理示意图。
[0038]图6为宽且扁的带弯角油烟通道配合涡流腔结构的油烟净化原理示意图。
[0039 ]图7为图6所示净化方案应用到具体实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8为图7所示应用实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 ]图9为离心涡流组合式油烟分离器净化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举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烟净化原理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0043]参照图1,该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涡流油烟净化原理示意图。在油烟通道I右侧设一个接近矩形的涡流腔2,涡流腔左侧开口与油烟通道连通。其余部分封闭,油烟从油烟通道内通过时,靠近右侧的部分油烟在经过涡流腔开口时,会进入涡流腔,凭借烟气进涡流腔惯性冲力,并在通道内连续气流的影响下,涡流腔内烟气顺时针形成涡流气旋,旋转过程中,油烟中的油珠因质量更大而分布在气旋的外层,接触到涡流腔壁的油珠将附着在腔壁上,附着在腔壁上的油珠积聚后沿着腔壁流回到油烟通道中,最后按设计路径流回废油收集装置。旋转中从涡流腔开口冲出的油烟则回到油烟通道继续向前流动。
[0044]涡流腔的作用在于使进入其内的油烟形成涡流,达到该目的,除了需要具有半封闭的腔体及与油烟通道连通的开口外,并不要求特殊形状,其形状可以根据部件组合关系选择方形、圆形、三角形(如图2所示)、梯形(如图3所示)、环形等各种形状。
[0045]图2、图3所示为涡流腔结构属于广口涡流腔,涡流腔截面呈梯形或三角形,开口处最宽,这种结构有利于油烟从油烟通道进入涡流腔。进入涡流腔的油烟,同样会在惯性和开口外油烟通道内其它连续气流的作用下形成涡流。
[0046]图4所示为环形涡流腔的平面原理示意图。该方案围绕油烟通道一圈设置一个环形涡流腔,涡流腔开口朝向油烟通道中心。油烟从油烟通道内流动经过涡汉腔开口时,远离气流中心的油烟向外扩散进入涡流腔。凭借烟气冲入涡流腔的惯性冲力,并在通道内其余连续气流的影响下,涡流腔内的烟气形成涡流气旋,烟气旋转过程中,相对空气质量更大的油珠因惯性作用,很容易着壁而被分离出来。环形涡流腔的开口环绕油烟通道开设,可以使更多的油烟有机会进入涡流腔。
[0047]参照图5-6,该图所示为在油烟通道转弯处设置涡流腔以达到更好油气分离效果的原理示意图。在该方案中,油烟通道以弯角处为界分为前后两段,转弯前的油烟通道向下走烟,转弯后的油烟通道向上走烟,油烟进入该油烟通道后先向下行,到过弯角处经过约135度的转弯后转向上行。涡流腔设置在油烟通道弯角的下方。油烟在弯角处转弯时,因惯性作用,至少下层油烟会冲入涡流腔。因惯性和重力的原因,质量相对空气更大的油珠在气流向上转弯时多集中在气流的下层。所以这种下沉弯角配合弯角下方涡流腔的结构,可以提高涡流腔油气分离的效果。
[0048]该图中,转弯前的油烟通道的厚度Dl小于转弯后的油烟通道的厚度D2。转弯后的油烟通道直径(当量直径)大于转弯前的油烟通道直径,可以减缓油烟流出涡流腔的速度。
[0049]由图6所示,油烟通道为宽且扁的通道,转弯前的油烟通道的宽度L3与转弯后油烟通道的宽度L2、以及涡流腔的宽度LI三者相等。这种通道结构将油烟在宽度方向上分散开,配合同样又宽又扁的涡流腔开口,可以提高油烟进入涡流腔的比例。
[0050]参照7-9,该图所示为图6所示净化原理的一种具体实例,该实例以吊挂或背挂式抽油烟机为基础,通过带涡流腔的油烟通道结构设计,使其在不影响油烟机的抽排功能的前题下,实现油烟净化的功能。图中示出的仅为抽油烟机的主体部分内部烟道结构,其余部件,如离心风机等,未在图中示出。
[0051]本例的抽油烟机包括前段下行烟道8和后段上行烟道5,所述前段下行烟道下端与后段上行烟道下端连接,前段下行烟道下端与后端上行烟道下端连接处的下方设半闭合涡流腔10,涡流腔下部设集油槽11。
[0052]具体地,本例的抽油烟机设有前板9、中隔板7、背板6、两侧端板,前板上部与中隔板及两侧端板围合形成前段下行烟道,中隔板与背板及两侧端板围合形成后段上行烟道,前板下部与背板及下方集油槽、以及两侧端板围合形成上侧开口的涡流腔。
[0053]所述前板和中隔板倾斜设置,背板竖直设置,前板与中隔板相互平行。背板与中隔板之间的间距从下向上逐渐增大。
[0054]即使中隔板下端到背板的距离也大于前板与中隔板之间的间距。
[0055]背板上可以设置挂钩,安装时,通过背板上的挂钩将机器背挂在灶台后上方的墙壁上即可。
[0056]后段上行烟道上端还可以设置缓冲腔,或者设置分离腔4来替代缓冲腔,分离腔内部安装离心涡流组合式油烟分离器3。分离腔由背板上部与前挡板13和两侧端板围合而成,分离腔内设有多根L形滑轨12,L形滑轨同时起到短支撑梁作用。
[0057]所述离心涡流组合式油烟分离器,包括侧壁构成环形涡流腔的壳体,和可旋转地设置在壳体内的尚心分尚盘。
[0058]具体地,油烟分离器的壳体上固定电机安装支架,电机安装支架上安装离心分离盘驱动电机,电机输出轴朝下,电机输出轴下端安装离心分离盘。油烟分离器的壳体下口为圆口,该圆口直径小于离心分离盘直径。油烟分离器的壳体侧壁内面为弧形面。
[0059]离心涡流组合式油烟分离器工作原理如图9所示。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涡流原理的油烟净化结构,包括油烟通道,其特征在于,油烟通道的侧面设置有与油烟通道连通的可以使进入其内的气体形成涡流的涡流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涡流腔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全部设置在油烟通道的一侧,或者对称或不对称设置在油烟通道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涡流腔宽度等于该涡流腔所在处油烟通道在该涡流腔宽度方向上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涡流腔的体积优选大于对应该涡流腔的这一段油烟通道的体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涡流腔设置在油烟通道弯角处的弯角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烟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油烟通道的弯角为下沉的弯角,涡流腔设置在弯角的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烟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弯前的油烟通道的厚度小于转弯后的油烟通道的厚度。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烟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油烟通道为宽且扁的通道,弯角在厚度方向上弯曲形成。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烟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油烟通道弯角的角度优选大于90度小于或等于18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烟抽排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涡流原理的油烟净化结构,本实用新型在油烟通道的侧面设置与油烟通道连通的可以使进入其内的气体形成涡流的涡流腔,油烟通道内流动的油烟,经过涡流腔时,部分烟气进入涡流腔,在涡流腔内旋转形成涡流,在旋转过程中,基于惯性而处于涡流外层的油珠碰到涡流腔壁时附着在涡流腔壁上,进而被分离出来。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方法和结构不需要额外设置专门的油烟净化装置,不存在堵塞、功能衰减、使用麻烦、使用成本高等缺点,也不需要更大的空间。而且,不增加抽排能耗,具有显然的节能效果。
【IPC分类】F24C15/20
【公开号】CN205332302
【申请号】CN201521107207
【发明人】郑水娟
【申请人】刘宽宣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