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双用变温杯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5582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热双用变温杯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热双用变温杯,特别是指一种冷热双用变温杯座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日常生活上的各种感官如视觉、味觉、嗅觉等上的享受也日益重视,例如夏日希望有冰凉的冷饮,以消暑气;而冬日则希望有温热的热饮,以驱除寒意。
传统的将饮料降温而使之冰凉的方法,有将饮料放入冷冻装置中如冰箱、冰柜等,而该常见的冷冻装置多是以压缩机驱使冷媒的循环而达降温功能,其不但较耗费能源,且使用的冷媒亦有环保上的顾虑,同时,受电力供应或场地等各种因素限制,影响其实际应用的范围;另有将冰块置于饮料中,直接降温该饮料,但此种方式会随冰块的溶化而影响该饮料的浓度及口味,同时该冰块只能使用一次,并无法持久。
而传统加温饮料的装置,则有各种电热装置如电热炉,由于电热装置的使用上极为耗费能源,且应用上必须极为注意使用安全,形成一使用上的不便。
再说,传统上述降温及加温的装置皆是各自独立而无法共存,因此于不同需求场合而必须有各自不同的装置,此亦为一应用上的瓶颈,而有待相关业者努力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节省能源耗费及保持环保洁净的具降温或加热的冷热双用变温杯座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热双用变温杯座结构,其包括一底座,其特点是还至少包括一致冷热芯片及一可依需要控制通过致冷热芯片的直流电源的控制电路,所述底座顶侧设有一容置凹部,该容置凹部内垫设有一可供容置一具导热功能的主容器的导温座,致冷热芯片及控制电路容置于该底座内,致冷热芯片具有二异性极面,其一极面衔接于该底座的导温座,另一极面则结合一可增进其与空气接触面积的下导温片。
所述底座周缘另设有一可切换输入的直流电源极性而使所述致冷热芯片的二极性改变降温或升温现象的控制开关。所述致冷热芯片与底座的导温座之间设有一导热效果极佳的上导温片。所述下导温片另结合一风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杯座内设的致冷热芯片具有二相对的极面,在施以直流电源后,会于二极面上形成升温及降温的不同效应,由于致冷热芯片的一极面紧密贴合于导温座,从而在导温座上形成降温或加热,可降低能源耗费及保持环保洁净;同时控制开关的设计,可改变直流电源的通电方向,使致冷热芯片的二极面上形成与加温、降温相反的功效,而达成不同的需求,使用方便。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组合剖面图。
标号说明1.....底座 11....容置凹部12....导温座13....底板131...通风孔14....控制开关2.....致冷热芯片21....上导温片22....下导温片 221...风扇
3.....控制电路 4.....主容器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及图2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底座1、致冷热芯片2及控制电路3等部份,其中该底座1的顶侧设有一容置凹部11,于该容置凹部11内垫设有一导温座12,而于底座1的底部则是一具开口的容置空间,于该开口可盖合一具通风孔131的底板13,且于该底座1周缘另设有一控制开关14,可切换输入直流电源的二极性,致冷热芯片2容置于该底座1的容置空间内,其具有二异性极面,其中一极面是以一上导温片21贴合于底座1的导温座12底面,另一极面则直接结合一下导温片22,于该下导温片22下方设置一风扇221,控制电路3亦容置于底座1的容置空间内,其可有效侦测整个系统的温度,并依设定控制通过致冷热芯片2的直流电源,以使导温座12保持于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参阅图3、图4,使用时,可将一容纳有饮料的主容器4置于底座1的导温座12内,当该控制开关14于某一预设位置时,该致冷热芯片2于通电(直流电源)后会于一极面(与上导温片21贴合的极面)产生降温现象,而于另一极面产生相反的升温现象,此时导温座12可将主容器4内的饮料逐渐冷却至一冰凉程度,以增进该饮料的口感,而该风扇221则可由底板13的通风孔131导入空气,以使下导温片22增加与空气接触效率,增进其散热效果。
反之,若该控制开关14反向切换该直流电源二极性,则该致冷热芯片2的二极面会形成相反的升温、降温现象,此时,该与上导温片21贴合的极面产生升温现象,以经由导温座12可将主容器4内的饮料逐渐加热,使之保持一温热程度,而另一极面则产生相反的降温现象,并可由风扇221导入流动空气,使该下导温片22得以适当吸收空气中的热量。
由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冷热双用变温杯座结构确实兼具有依需要而改变饮料温度的功效,确已具有产业上的利用性、新颖性及进步性。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是本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冷热双用变温杯座结构,其包括一底座,其特征在于还至少包括一致冷热芯片及一可依需要控制通过致冷热芯片的直流电源的控制电路,所述底座顶侧设有一容置凹部,该容置凹部内垫设有一可供容置一具导热功能的主容器的导温座,致冷热芯片及控制电路容置于该底座内,致冷热芯片具有二异性极面,其一极面衔接于该底座的导温座,另一极面则结合一可增进其与空气接触面积的下导温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双用变温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周缘另设有一可切换输入的直流电源极性而使所述致冷热芯片的二极性改变降温或升温现象的控制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热双用变温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冷热芯片与底座的导温座之间设有一导热效果极佳的上导温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热双用变温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温片另结合一风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热双用变温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温片另结合一风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热双用变温杯座结构,主要包括底座、致冷热芯片及控制电路等,该底座的容置凹部内垫设有导温座,该致冷热芯片与控制电路容置于该底座内,致冷热芯片具有二异性极面,其一极面直接或间接贴合于导温座,另一极面则结合一下导温片,控制电路可有效侦测底座的导温座内温度,并依需要控制通过致冷热芯片的直流电源,使该致冷热芯片受一控制开关控制导入直流电源的极性,而产生预设需求的降温或升温现象,使该主容器内的饮料随之改变温度,同时使用、携带方便,利用率高。
文档编号F25D31/00GK2836688SQ20052011835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8日
发明者方志平 申请人:桦帅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