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源水源热泵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624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源水源热泵空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源热泵空调,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源水源热泵空调。
背景技术
水源热泵空调是目前被公认的高效、节能空调设备。但水源热泵空调在运行时需要有一个外界低温水源,目前水源热泵的低温水源获取主要是以埋设土壤换热管和打地下水井,然而埋设土壤换热管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并且施工难度大,工程造价昂贵。用打地下水井获取低温水源,虽然工程造价相对埋设土壤换热管降低,但存在着井水回灌困难的问题,并且地下水经出水井和回灌井与空气接触后,水中二价铁与空气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变成三价铁,导致回灌井水变成红褐色,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因此受到相关部门的严格限制。由于上述原因,使水源热泵空调的推广普及受到极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避免埋设土壤换热管和打地下水井的空气源水源热泵空调。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源水源热泵空调,它包括有水源热泵,其水源热泵的输出端经配置循环水泵的管路连接空调末端设备,在水源热泵的水源侧经配置循环水泵的管路连接空气源水源换热器的输出端,其空气源水源换热器的输入端经配置压缩机和膨胀阀的管路连接空气源表冷换热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所述水源热泵水源侧与空气源水源换热器输出端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水冷却塔;在空气源水源换热器的输出端设置有管路与空调末端的循环水泵和空调末端设备相连接。
本发明为水源热泵配置一级空气源热泵,用于获取空气中的低温热量,并通过空气源水源换热器为水源热泵提供30℃以下的人工水源,供第二级人工水源热泵高效制热供暖运行,与现行的水源热泵空调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1、避免了埋设土壤换热管和打地下水井带来的许多问题和不便;2、工程施工费用大大降低,采暖运行效率高;
3、无环境污染;4、可实现在-7℃至-45℃低气温环境下安全、可靠、高效采暖运行,供热采暖水温高达65℃。


附图是本空气源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
如附图给出的,本空气源水源热泵空调包括主要由制冷压缩机和膨胀阀组成的水源热泵1,水源热泵1的输出端经配置循环水泵2的管路连接空调末端设备3,水源热泵1的水源侧经配置循环水泵9的管路连接空气源水源换热器6的输出端,空气源水源换热器6的输入端经配置压缩机5和膨胀阀8的管路连接空气源表冷换热器4。
上述结构配置,构成本空气源水源热泵空调的供热采暖系统。
本发明具体实施时,在连接水源热泵1与空气源水源换热器6的管路中装配电子传感器13和14,用于控制压缩机5作变频或增载及卸载,以改变其制冷量,使供给水源热泵1的水源水温稳定,以确保水源热泵工作可靠。
如附图实施例,本发明在水源热泵1与空气源水源换热器6输出端的连接管路上经管路装配水冷却塔7,并配置相应的转换阀门10、11和12,用于完成夏季制冷运行,其在夏季制冷运行时,停止压缩机5和空气源表冷换热器4工作,利用水源热泵1现有技术的八只阀门将水源热泵1的输入与输出侧接管对调方向,即蒸发器对应空调末端设备3,水冷却塔7的冷却水回路对应于冷凝器,同时关闭阀门10,打开阀门11、12,完成空调系统由冬季供暖向夏季制冷运行的转换。
本发明在空气源水源换热器6的输出端设置有管路与循环水泵2和空调末端设备3相连接,当室外气温在-7℃以上时,阀门10、17关闭,阀门15、16开启,由压缩机5、空气源水源换热器6、膨胀阀8、室外空气源表冷换热器4、循环水泵2及空调末端设备3组成单级制热供暖系统,以节省运行费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源水源热泵空调,包括有水源热泵(1),水源热泵(1)的输出端经配置循环水泵(2)的管路连接空调末端设备(3),其特征是在水源热泵(1)的水源侧经配置循环水泵(9)的管路连接空气源水源换热器(6)的输出端,其空气源水源换热器(6)的输入端经配置压缩机(5)和膨胀阀(8)的管路连接空气源表冷换热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水源热泵空调,其特征是在水源热泵(1)水源侧与空气源水源换热器(6)输出端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水冷却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水源热泵空调,其特征是在空气源水源换热器(6)的输出端设置有管路与循环水泵(2)和空调末端设备(3)相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空气源水源热泵空调,它包括有水源热泵,水源热泵的输出端经配置循环水泵的管路连接空调末端设备,水源热泵的水源侧经配置循环水泵的管路连接空气源水源换热器的输出端,其空气源水源换热器的输入端经配置压缩机和膨胀阀的管路连接空气源表冷换热器。本发明为水源热泵配置一级空气源热泵,用于获取空气中的低温热量,并通过空气源换热器为第二级人工水源热泵提供合适的热源水,供水源热泵高效制热供暖运行,与现行的水源热泵空调相比较,可避免埋设土壤换热管和打地下水井带来的许多问题,实现在-7℃至-45℃低温环境下安全、可靠和高效采暖运行。
文档编号F25B30/00GK1828188SQ200610012530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8日
发明者王全龄 申请人:王全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