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除霜方法

文档序号:477682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的除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调的除霜方法。
背景技术
大多数空调的除霜控制方法,只针对时间、温度及其他条件进行考察,满足这三个条件后进入除霜。这种除霜控制方法判定能否进入除霜的条件与参数固定,存在不能合理调节制热运行时间的缺点。除霜控制方法一般按照最大除霜量进行设定,当结霜较少时,仍然按照既定的方式进行除霜,从而使换热器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导致整个空调系统运行时, 制热效果变差,既不节能又不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在以往条件的基础上,引入排气压力与除霜占比这两个状态参数作为条件,通过计算上一制热周期除霜时间占比,对排气压力、除霜温度参数进行修正并作为下一制热周期的除霜进入条件,综合对空调进行除霜控制的空调的除霜方法。本发明的空调的除霜方法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空调的制冷回路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机、室外机,它们顺次连接形成回路,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设置截止阀,室内机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室外机设置输入温度传感器、室外机温度传感器,室外机设置高压压力传感器,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机、室外机、温度传感器都和CPU连接,本方法同时根据压力、除霜时间占比共同控制除霜时间,如果前回除霜占比小,可以判断室外热交换器着霜少,那么下回除霜运转中的制热运转时间可以延长;如果前回除霜占比大,可以判断室外热交换器着霜多,那么下回除霜运转中的制热运转时间可以减短;每次进入除霜的条件都会根据上次的运行情况进行自动调整,可以更准确把握除霜进入时机,从而使除霜模式达到可以交互除霜的智能控制。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是这样的其包括下列步骤
a)空调机组开始制热;
b)首先CPU读取室外机高压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Π,和室外机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
f2 ;
c)计时器清零,重新开始计时;
d)读取高压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Pd,和步骤1的fl值进行比较,如果Pd大于fl,则继续测量;直到Pd小于等于fl,记录此时制热运行时间tl ;
e)计时器清零,重新启动计时,检测室外机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TE,将TE值和步骤1 的f2进行比较,如果TE大于f2,继续测量,直到TE小于等于f2,记录运行时间t2 ;
f)计时器清零,重新开始计时;g)检测室外机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TE是否大于等于设定值B2,如果TE小于设定值 B2,则继续进行测量,直到TE大于等于设定值B2,记录运行时间t3 ;
h)计算除霜时间占比R,R=t3/ ( tl+ t2+ t3);
i)把除霜时间占比R和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R小于等于A,就将f1值减设定值1,f2 值减设定值2,记录;如果除霜时间占比R大于A,则进入步骤j ;
j)把检测除霜时间占比R和B进行对比,如果R大于等于B,则将f 1值加设定值1,f2 值加设定值2,记录;如果除霜时间占比R小于B,则进入步骤k ; k)记录Π、f2值和步骤2的值相等,进入下一次制热。设定值1设置为0.广0.3兆帕斯卡。设定值2设置为广3摄氏度。fl的数值范围设置为2. (Γ3. 0兆帕斯卡。f2的数值范围设置为-8 -15摄氏度。
A值设置为2% 3%,B值设置为7% 8%。B2值设置为8 15摄氏度。本发明采用自适应压控除霜控制技术进行精确除霜控制,每次进入除霜的条件都会根据上次的运行情况进行自动调整,可以更准确把握除霜进入时机,从而使除霜模式达到可以交互除霜的智能控制。


图1是本发明的空调的制冷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空调的除霜方法的步骤方框图。1-压缩机、2-四通阀、3-截止阀、4-截止阀、5-高压压力传感器、6_电子膨胀阀、 7-输入温度传感器、8-室外机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本发明的空调空调的制冷回路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室内机、室外机,它们顺次连接形成回路,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设置截止阀3、4,室内机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室外机设置输入温度传感器7、室外机温度传感器8,室外机设置高压压力传感器5,压缩机1、四通阀2、室内机、室外机、温度传感器都和CPU连接,本方法同时根据压力、除霜时间占比共同控制除霜时间,如果前回除霜占比小,可以判断室外热交换器着霜少,那么下回除霜运转中的制热运转时间可以延长;如果前回除霜占比大,可以判断室外热交换器着霜多,那么下回除霜运转中的制热运转时间可以减短;每次进入除霜的条件都会根据上次的运行情况进行自动调整,可以更准确把握除霜进入时机,从而使除霜模式达到可以交互除霜的智能控制。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如下
空调机组转入制热状态运行时,四通阀换向开始计时,通过高压压力传感器记录系统的高压压力;当高压压力Pd彡fl (Ti)MPa时,系统已运行时间为tl,方可转入除霜温度传感器记录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TE,当TE彡f2(Ta) °C,已运行时间t2后进入除霜。 除霜中,四通阀换向开始计时,转入除霜温度传感器记录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TE,当TE彡12°C后退出除霜,除霜中运行时间为t3,转入下一制热周期。除霜时间占一个完整制热周期时间的比值R=t3/(tl+t2+t3)。R彡3%,则可判定本次室外换热器结霜很少,下一制热运行周期的除霜进入条件应提高,延长其制热运行周期。空调机组再次转入制热状态运行时,四通阀换向开始计时,通过高压压力传感器记录系统的高压压力;当高压压力Pd ( f I(Ti)-O. IMPa时,系统已运行时间为tl,方可转入除霜温度传感器记录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TE,当TE彡f2(Ta)-l°C,已运行时间t2后进入除霜。除霜中,四通阀换向开始计时,转入除霜温度传感器记录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 TE,当12°C后退出除霜,除霜中运行时间为t3,转入下一制热周期。除霜时间占一个完整制热周期时间的比值R=t3 (tl+t2+t3)。当R彡8%,则可判定本次室外换热器结霜很多,下一制热运行周期的除霜进入条件应降低,缩短其制热运行周期。空调机组再次转入制热状态运行时,四通阀换向开始计时,通过高压压力传感器记录系统的高压压力;当高压压力Pd彡n(Ti)+0. 1时,系统已运行时间为tl,方可转入除霜温度传感器记录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TE,当TE < f2(Ta)+rC,已运行时间t2后进入除霜。除霜中,四通阀换向开始计时,转入除霜温度传感器记录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TE, 当TE彡12°C后退出除霜,除霜中运行时间为t3,转入下一制热周期。除霜时间占一个完整制热周期时间的比值R=t3/ (tl+t2+t3)。当3%<R<8%,则下一制热周期的除霜判定条件维持初始状态。实施例2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A值设置为2. 5%,B值设置为7. 5%,设定值1设置为0. 2兆帕斯卡,设定值2设置为2摄氏度,B2设置为10摄氏度。实施例3: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A值设置为2%,B值设置为7%,设定值1 设置为0. 3兆帕斯卡,设定值2设置为3摄氏度,B2设置为8摄氏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的除霜方法,空调的制冷回路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机、室外机,它们顺次连接形成回路,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设置截止阀,室内机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室外机设置输入温度传感器、室外机温度传感器,室外机设置高压压力传感器,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机、室外机、温度传感器都和CPU连接,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同时根据压力、除霜时间占比共同控制除霜时间,如果前回除霜占比小,可以判断室外热交换器着霜少,那么下回除霜运转中的制热运转时间可以延长;如果前回除霜占比大,可以判断室外热交换器着霜多,那么下回除霜运转中的制热运转时间可以减短;每次进入除霜的条件都会根据上次的运行情况进行自动调整,可以更准确把握除霜进入时机,从而使除霜模式达到可以交互除霜的智能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除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列步骤1)空调机组开始制热;2)首先CPU读取室外机高压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Π,和室外机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f2 ;3)计时器清零,重新开始计时;4)读取高压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Pd,和步骤1的Π值进行比较,如果Pd大于fl,则继续测量;直到Pd小于等于fl,记录此时制热运行时间tl ;5)计时器清零,重新启动计时,检测室外机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TEJfTE值和步骤1 的f2进行比较,如果TE大于f2,继续测量,直到TE小于等于f2,记录运行时间t2 ;6)计时器清零,重新开始计时;7)检测室外机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TE是否大于等于设定值B2,如果TE小于设定值 B2,则继续进行测量,直到TE大于等于设定值B2,记录运行时间t3 ;8)计算除霜时间占比R,R=t3/ ( tl+ t2+ t3);9)把除霜时间占比R和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R小于等于A,就将f1值减设定值1,f2 值减设定值2,记录;如果除霜时间占比R大于A,则进入步骤10 ;10)把检测除霜时间占比R和B进行对比,如果R大于等于B,则将fl值加设定值1, f2值加设定值2,记录;如果除霜时间占比R小于B,则进入步骤11 ;11)记录Π、f2值和步骤2的值相等,进入下一次制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值1设置为0.Γ0. 3兆帕斯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值2设置为广3摄氏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A值设置为29Γ3%,Β值设置为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Π的数值范围设置为2.(Γ3. O兆帕斯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f2的数值范围设置为-f-15摄氏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B值设置为『15摄氏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室内机换热结构及设置该换热结构的室内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置回热支路的室内机换热结构及设置该换热结构的室内机,其包括换热器,换热器设置冷媒侧和水路侧,冷媒侧和水路侧在换热器内部进行热量交换,冷媒侧包括过滤器、电子膨胀阀、液侧截止阀、气侧截止阀,依次连接形成回路,液侧截止阀和气侧截止阀之间设置制冷装置,冷媒侧设置在冷媒侧的气侧和液侧之间的回热支路,本发明的采用新型换热结构的室内机可增大制冷时电子膨胀阀前冷媒的过冷度,可有效增大室内外机高低落差、延长配管有效长度;可回收制冷运行时因冷媒分配不均引起的冷量损失,增加系统制冷能力;因流出室内机的冷媒经历了回热循环,增加了冷媒出室内机的过热度,可有效防止压缩机液机,增强系统可靠性。
文档编号F25B47/02GK102297549SQ20111027243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5日
发明者丛辉, 何明顺, 张文强, 李丛来, 李亚军 申请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