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可控的热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945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温度可控的热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热泵系统一般由压缩机、热交换器和蒸发器组成。由于热交换器所产生的热量很大程度取决于输入的冷媒的温度,在冬天使用时,冷媒整体温度较低,由压缩机输入热交换器的冷媒的温度波动比较大,使得热交换器不能保持稳定的温度,影响人们使用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温度可控的热泵系统,可以保持稳定的热量供应,提高人们使用的舒适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温度可控的热泵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循环的压缩机、热交换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与热交换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的管道上也安装有加热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管道连接的冷媒输入口和冷媒输出口,该壳体内还安装有电加热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加热管为螺旋状电加热管。或者,所述电加热管是直棒状电加热管,壳体上设置长沉孔,直棒状电加热管置于该长沉孔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加热装置的冷媒输入口位于壳体内的端部封堵,其侧面设置有喷射孔,所述壳体侧壁连接有回油管。所述喷射孔侧面设置有弧形导流板。所述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加热装置的冷媒输出口位于壳体内的端部封堵,其侧面设置有吸气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内安装有过滤网,该过滤网位于冷媒输入口和冷媒输出口之间。所述壳体由第一、第二半壳体拼接而成,第一、第二半壳体的开口相对,其中第二半壳体开口嵌接于第一半壳体开口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温度可控的热泵系统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压缩机与热交换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加热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冷媒加热,使由压缩机输入热交换器的冷媒的温度保持稳定,热交换器保持稳定的热量供应,提高人们使用的舒适性,而且加热装置可以作为高压冷媒的缓冲机构,避免高压冷媒对热交换器造成冲击,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3是加热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温度可控的热泵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循环的压缩机1、热交换器2、膨胀阀3和蒸发器4,所述压缩机1与热交换器2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加热装置5。所述蒸发器4与压缩机1之间的管道上也安装有加热装置5,使得由蒸发器输出的冷媒在加热作用下完全转化为气体,实现气液分离。这种温度可控的热泵系统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压缩机与热交换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加热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冷媒加热,使由压缩机输入热交换器的冷媒的温度保持稳定,热交换器保持稳定的热量供应,提高人们使用的舒适性,而且加热装置可以作为高压冷媒的缓冲机构,避免高压冷媒对热交换器造成冲击,延长其使用寿命。参照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5包括壳体51,壳体51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管道连接的冷媒输入口 52和冷媒输出口 53,该壳体51内还安装有电加热管56。所述蒸发器4与压缩机1之间的加热装置的冷媒输入口 52位于壳体51内的端部封堵,其侧面设置有喷射孔讨,所述壳体51侧壁连接有回油管55。冷媒输入冷媒输入口后从侧面的喷射孔喷出,使冷媒喷射扩散更均勻,使冷媒中的油分离出来,将冷媒加温至适当温度利于其循环流动,又可以避免分离出来的油凝冻,利于油排出。所述电加热管56为螺旋状电加热管,使电加热管具有较大的加热范围,加热效果更均勻。另外,电加热管56还可以是直棒状电加热管,壳体51上设置长沉孔60,直棒状电加热管置于该长沉孔60中,安装、维护方便。所述喷射孔M侧面设置有弧形导流板57,冷媒从喷射孔M喷出后在弧形导流板57的导流作用下呈发散状飞溅,进一步提高油分离效果。所述蒸发器4与压缩机1之间的加热装置的冷媒输出口 53位于壳体51内的端部封堵,其侧面设置有吸气孔58。在安装的时候可以实现冷媒输入口 52和冷媒输出口 53互换使用,安装更方便。所述壳体51内安装有过滤网59,该过滤网59位于冷媒输入口 52和冷媒输出口 53之间,防止分离出的油滴进入冷媒输出口 53的工作范围再次被吸进冷媒的循环管道中。所述壳体51由第一、第二半壳体511、512拼接而成,第一、第二半壳体511、512的开口相对,其中第二半壳体512开口嵌接于第一半壳体511开口内,使第一、第二半壳体511、512容易拆装,便于零部件的安装。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温度可控的热泵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循环的压缩机(1)、热交换器(2)、膨胀阀(3)和蒸发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与热交换器(2)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加热装置(5),所述蒸发器(4)与压缩机(1)之间的管道上也安装有加热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可控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5)包括壳体(51),壳体(51)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管道连接的冷媒输入口(52)和冷媒输出口(53),该壳体(51)内还安装有电加热管(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可控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56)为螺旋状电加热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可控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56)是直棒状电加热管,壳体(51)上设置长沉孔(60),直棒状电加热管置于该长沉孔(60)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温度可控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4)与压缩机(1)之间的加热装置的冷媒输入口(52)位于壳体(51)内的端部封堵,其侧面设置有喷射孔(54),所述壳体(51)侧壁连接有回油管(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可控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孔(54)侧面设置有弧形导流板(5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可控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4)与压缩机(1)之间的加热装置的冷媒输出口(53)位于壳体(51)内的端部封堵,其侧面设置有吸气孔(58)。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可控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1)内安装有过滤网(59),该过滤网(59)位于冷媒输入口(52)和冷媒输出口(5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可控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1)由第一、第二半壳体(511、512)拼接而成,第一、第二半壳体(511、512)的开口相对,其中第二半壳体(512)开口嵌接于第一半壳体(511)开口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度可控的热泵系统,包括通过个管道连接形成循环的压缩机、热交换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压缩机与热交换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加热装置,这种温度可控的热泵系统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压缩机与热交换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加热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冷媒加热,使由压缩机输入热交换器的冷媒的温度保持稳定,热交换器保持稳定的热量供应,提高人们使用的舒适性,而且加热装置可以作为高压冷媒的缓冲机构,避免高压冷媒对热交换器造成冲击,延长其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25B1/00GK202158685SQ20112024314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2日
发明者林志辉 申请人:林志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