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储藏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973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体储藏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藏柜,尤其是一种具有标准箱体便于更换的单体储藏柜。
背景技术
为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在商场和家庭都会用到储藏柜,尤其是冷藏柜或者冷冻柜。商场的空间较大,因此都是使用独立的冷藏柜或者独立的冷冻柜。但是家庭由于空间的限制,不可能购置独立的冷藏柜和冷冻柜,会使用常规的电冰箱。这种电冰箱具有冷藏室和冷冻室,冷藏室和冷冻室共用一个箱体,同一个箱体只是分别用不同的门,冷藏室对应冷藏门,冷冻室对应冷冻门。但是这种结构电冰箱能储藏的容积受到较大的限制,而且这种电冰箱以直立结构为主,这就需要空间里留出一个竖向的空间用于放置电冰箱。家用的电冰箱,一般都是冷藏室的容积比冷冻室的容积大,而且电冰箱只有一个电源,这就使得冷藏室与冷冻室同时使用该电源,如果冷藏室或者冷冻室有一个出现故障,无法进行独立控制,需要将整个电冰箱停电,使得电冰箱内的食品变质。家用的电冰箱如果冷藏室或者冷冻室发生故障,需要将整个电冰箱搬到维修点进行维修,搬运麻烦,还不能使用其中完好的部件,如果无法维修需要更换则要将整个电冰箱均更换,这就会造成较大的浪费。中国专利局于1998年6月17日公开了一份CN 1184924A号文献,名称为可扩展型冷柜,它可连接若干致冷单元,每个单元具有独立的操作过程和预定的尺寸,并且通过将若干个这种致冷单元相连,可在冷柜安装地点容易地扩展这种冷柜,该冷柜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致冷单元,每一个可由不同的操作过程操作,并且在一安装位置将致冷单元彼此相连,一连接装置用于连接致冷单元,一外部电线用于向致冷单元供给一电能,并且一操作过程控制器用于独立地控制致冷单元的操作过程。冷柜可以扩展,但是每一个制冷单元具有冷藏或者冷冻,每一个制冷单元相当于一个电冰箱,该冷柜主要是连接多个独立的电冰箱形成,单个制冷单元还是存在无法单独控制,也无法单独更换的缺陷。中国专利局于2007年9月26日公告了一份CN 200950957Y号专利,名称为一种立式陈列柜,包括冷柜箱体、门体,冷柜箱体上设置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温控器,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高度相同的冷柜箱体同向并排安装在一块冷凝器安装板和一块压缩机安装板上;各并排放置的冷柜的冷凝器均安装在上述的冷凝器安装板上,冷柜的压缩机均安装在上述压缩机安装板上;各冷柜的电路并联连接后以一条电源线与外电网通电连接。一块冷凝器安装板及一块压缩机安装板上安装多个冷柜箱体,如果单个冷柜出现故障,需要将整块冷凝器安装板或压缩机安装板进行更换,搬运的过程中也是整体多个冷柜箱体同时搬运,搬运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电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共用一个箱体,不能单独搬运,需整体搬运的缺陷,提供一种单体储藏柜,使用标准箱体,内置独立冷藏室或者冷冻室,便于搬运。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的电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共用一个箱体,在故障后需要整体更换,浪费完好的部件的缺陷,提供一种单体储藏柜,使用标准箱体,内置独立的冷藏室或者冷冻室,故障时整体更换,不需更换其他完好的部件。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的电冰箱无法单独控制冷藏室或冷冻室的缺陷,提供一种单体储藏柜,一个标准箱体内置一个冷藏室或者冷冻室,可以单独控制。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体储藏柜,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置有储藏空间,箱体采用统一规格的标准箱体,储藏空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食品放置空间,另一部分作为冷凝设备安装空间;食品放置空间处使用单体的内胆,内胆采用冷藏内胆或者冷冻内胆或者保鲜内胆。标准箱体表示同一个容积的储藏柜都采用一个尺寸,长宽高均统一;使用标准箱体,内置独立的单体内胆形成冷藏柜或者冷冻柜或者保鲜柜,便于搬运;标准箱体内部只有一个内胆,故障时整体更换,如果家庭使用一个冷藏柜和一个冷冻柜,其中一个发生故障,无需更换另一个,节约了成本,而且维修的时候也只需将有故障的储藏柜停电即可,更换新的储藏柜后可以继续使用原有的摆放空间,而且可以和原先的另一个单体储藏柜相适配,保持原有的室内风格;标准箱体内部只有一个内胆,可以单独控制。作为优选,箱体上铰接有柜门,柜门结构对应不同的内胆,柜门分为对应冷藏内胆的冷藏柜门或者对应冷冻内胆的冷冻柜门或者对应保鲜内胆的保鲜柜门。根据不同的内胆配设不同的柜门,在柜门上设置放置物品的装置。作为优选,冷藏内胆两侧壁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隔条,同一水平位置的隔条上放置有隔板;冷冻内胆内部设置有抽屉滑道,抽屉滑道上放置抽屉;保鲜内胆内部设置有抽屉滑道,抽屉滑道上放置有抽屉。作为优选,标准箱体根据不同的食品放置空间容积具有相应的规格,同一个规格的标准箱体采用相同的尺寸。统一规格采用相同的尺寸,方便加工,同时也方便单体储藏柜整体更换,尤其是与房间内的放置位置相配合。作为优选,统一规格的标准箱体内部的冷凝设备安装空间采用相同的尺寸。作为优选,标准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标准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支撑脚相对应的支撑面,支撑面呈凹陷状。支撑脚用于支撑标准箱体,支撑脚搁置到支撑面上,可以将标准箱体叠加,在家庭使用单体储藏柜时可以竖向叠加放置,也可以是卧式横向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标准箱体,内置独立的单体内胆形成冷藏柜或者冷冻柜或者保鲜柜,便于搬运;标准箱体内部只有一个内胆,故障时整体更换,如果家庭使用一个冷藏柜和一个冷冻柜,其中一个发生故障,无需更换另一个;标准箱体内部只有一个内胆,可以单独控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卧式组合示意图;[0021]图中:1、标准箱体,2、支撑脚,3、柜门,4、拉手,5、控制钮,6、支撑面,7、散热器,8、
冷凝设备安装部,9、冷凝器,10、隔条,11、内胆,12、冷藏单体储藏柜,13、外柜,14、保鲜单体储藏柜,15、冷冻单体储藏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单体储藏柜(参见附图1附图2 ),包括采用统一规格的标准箱体I,标准箱体内部设置有储藏空间,储藏空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食品放置空间,另一部分作为冷凝设备安装空间8。根据不同的食品放置空间容积具有相应的规格,同一个规格的标准箱体采用相同的尺寸,统一规格的标准箱体内部的冷凝设备安装空间采用相同的尺寸。箱体上铰接有柜门3,柜门对应不同性质的食品放置空间具有相应的结构,柜门上设置有拉手
4。标准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2,标准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支撑脚相对应的支撑面6,支撑面呈凹陷状。标准箱体的上方柜门所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钮5。冷凝设备安装空间处于标准箱体的背面位置,冷凝设备安装空间内固定有冷凝器9和散热器7。食品放置空间处使用单体的内胆11,内胆采用冷藏内胆或者冷冻内胆或者保鲜内胆,并形成冷藏单体储藏柜12或者冷冻单体储藏柜15或者保鲜单体储藏柜14。冷藏内胆内壁设置有突出的相互对应的隔条10,同一水平位置的隔条上放置有隔板。冷冻内胆内部设置有抽屉滑道,抽屉滑道上放置抽屉;保鲜内胆内部设置有抽屉滑道,抽屉滑道上放置有抽屉。家庭装修时作出一个外柜13,外柜分层三层,每一层的尺寸按照需要的单体储藏柜的标准箱体的外形尺寸布置,外柜可以采用立式的组合(参见附图3),也可以采用卧式的组合(参见附图4)。立式的组合最上层放置冷藏单体储藏柜12,中间放置保鲜单体储藏柜14,最下层放置冷冻单体储藏柜15。外柜的每一层上均设置有电源插座,每一层的单体储藏柜的电源插头均插入到各自对应的电源抽座上。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权利要求1.一种单体储藏柜,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置有储藏空间,其特征在于箱体采用统一规格的标准箱体,储藏空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食品放置空间,另一部分作为冷凝设备安装空间;食品放置空间处使用单体的内胆,内胆采用冷藏内胆或者冷冻内胆或者保鲜内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储藏柜,其特征在于箱体上铰接有柜门,柜门结构对应不同的内胆,柜门分为对应冷藏内胆的冷藏柜门或者对应冷冻内胆的冷冻柜门或者对应保鲜内胆的保鲜柜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体储藏柜,其特征在于冷藏内胆两侧壁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隔条,同一水平位置的隔条上放置有隔板;冷冻内胆内部设置有抽屉滑道,抽屉滑道上放置抽屉;保鲜内胆内部设置有抽屉滑道,抽屉滑道上放置有抽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储藏柜,其特征在于标准箱体根据不同的食品放置空间容积具有相应的规格,同一个规格的标准箱体采用相同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单体储藏柜,其特征在于统一规格的标准箱体内部的冷凝设备安装空间采用相同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单体储藏柜,其特征在于标准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标准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支撑脚相对应的支撑面,支撑面呈凹陷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体储藏柜,解决了现有的电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共用一个箱体,不能单独搬运,需整体搬运的缺陷,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置有储藏空间,箱体采用统一规格的标准箱体,储藏空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食品放置空间,另一部分作为冷凝设备安装空间;食品放置空间处使用单体的内胆,内胆采用冷藏内胆或者冷冻内胆或者保鲜内胆。使用标准箱体,内置独立的单体内胆形成冷藏柜或者冷冻柜或者保鲜柜,便于搬运;标准箱体内部只有一个内胆,故障时整体更换,如果家庭使用一个冷藏柜和一个冷冻柜,其中一个发生故障,无需更换另一个;标准箱体内部只有一个内胆,可以单独控制。
文档编号F25D15/00GK202928250SQ20122058643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8日
发明者罗俊, 刘仙山, 钟鸣, 韩明明, 张颖 申请人:杭州金松优诺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