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480282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蒸发器、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热回收装置以及热交换装置,其中,位于第一通道中的制冷剂和位于第二通道中的制冷剂在热回收装置内进行热交换,位于第三通道中的制冷剂和位于第四通道中的制冷剂在热交换装置内进行热交换。本发明提出的热泵空调系统,当热泵空调系统处于低温状态时,通过热交换装置提供气态的制冷剂补充到压缩机内,保证热泵空调系统处于低温环境时的制热量,保证了压缩机的排气口排气量,降低了排气温度。同时,防止制冷剂液击对压缩机造成损害。
【专利说明】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调器的使用已成为人类生活中,改善办公室环境的必需品。在低温环境温度下或在寒冷地区,随着环境温度下降,空调器的蒸发温度会持续降低致使空调内工质制热能力大幅度衰减,压缩机吸气口的制冷剂流量远低于压缩机电机的额定量,压缩机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时压缩机内部电机得不到充分散热。另外,因制冷剂流量下降也会提高压缩机排气温度,排气温度过高不仅会启动空调排气温度保护,在严重时甚至会烧毁压缩机。目前市场针对低温地区多采用以下两种系统方案。
[0003]参照图1,第一种方案为:在低温环境温度下,为了降低排气温度,在室内换热器I的出口处增加一个喷液阀。当压缩机2的排气温度过高时,打开喷液阀进行喷液。这种方案可以降低排气温度,但是由于喷液阀喷射的为液态制冷剂会加重对压缩机2的液击,从而危害压缩机2的使用寿命。另外,此方案不能缓解低温环境下空调制热能力衰减。
[0004]参照图2,第二种方案为:通过采用喷气增焓压缩机3和闪发器4,闪发器4的出口通过电磁阀5与压缩机3的进气口连接。由于闪发器4的使用,可增加空调的制热能力,减缓空调在低温环境下的能力衰减。但是,这种结构的空调存在以下问题:当闪发压力高于喷气口固有压力值时,喷气口处的制冷工质会产生工质回流现象,此现象会影响空调的制热能力。同时,这种结构的空调在除霜时需考虑阻止液体工质经闪发器由喷气口进入压缩机3的涡旋腔内,避免大量回液而造成压缩机3受损。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旨在降低热泵空调系统处于低温环境时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同时避免回液会压缩机造成的损害。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蒸发器、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热回收装置以及热交换装置,其中,
[0007]所述热回收装置设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之间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之间的第二通道相互独立;所述热交换装置设有第三入口、第四入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所述第三入口和第三出口之间的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入口和第四出口之间的第四通道相互独立;所述压缩机为喷气增焓压缩机;
[0008]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蒸发器的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出口与第三入口连接,所述第三出口依次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冷凝器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入口连接;所述第四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进气口连接;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中的制冷剂和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中的制冷剂在所述热回收装置内进行热交换;位于所述第三通道中的制冷剂和位于所述第四通道中的制冷剂在所述热交换装置内进行热交换。
[0009]优选地,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为D管,第二端为S管,第三端为C管,第四端为E管。
[0010]优选地,所述热泵空调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蒸发器与第二入口之间的第三节流装置。
[0011]优选地,所述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且相互独立设置的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所述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分别形成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壳体内填充有传热介质。
[0012]优选地,所述热泵空调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四出口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第四入口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冷凝器所处的环境温度的第三温度传感器,以及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0013]优选地,所述热泵空调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冷凝器盘管处的第四温度传感器以及设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进气口处的第五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和第五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该控制器根据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和第五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
[0014]优选地,所述热泵空调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六温度传感器,该第六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蒸发器所处的环境温度或所述蒸发器的进水口处温度,该控制器根据所述第六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控制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
[0015]本发明进一步还提出一种基于上述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判断冷凝器所处的环境温度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
[0017]若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则控制第二节流装置以开度变化量Al调整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其中,Α1=Τ3-Τ2- Λ Tl,Λ Tl为第一预设目标过热度温差值,Τ3为热交换装置的第四出口处管路温度值,Τ2为热交换装置的第四入口处管路温度值。
[0018]优选地,所述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0019]控制第一节流装置以开度变化量Α2调整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其中,Α2=Τ5-Τ4- Δ Τ2,ΔΤ2为第二预设目标过热度温差值,Τ5为压缩机的第一进气口处管路温度值,Τ4为冷凝器的盘管温度值。
[0020]优选地,所述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0021]根据预置的蒸发器所处的环境温度值或蒸发器的进水口处温度值与第三节流装置的目标开度的映射关系,控制第三节流装置的实际开度。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目标过热度温差值和第二预设目标过热度温差值均介于I至3之间。
[0023]本发明提出的热泵空调系统,压缩机为喷气增焓压缩机,当热泵空调系统处于低温状态时,通过热交换装置提供气态的制冷剂补充到压缩机内,一方面保证热泵空调系统处于低温环境时的制热量,另一方面保证了压缩机的排气口排气量,降低了排气温度,从而避免了因排气温度过高对压缩机造成损害。同时,本热泵空调系统中,通过设置第二节流装置从而可控制进入到压缩机的第二进气口中制冷剂过热度,防止制冷剂液击对压缩机造成损害。另外,本热泵空调系统通过设置热回收装置,提高了进入到压缩机的第一进气口中制冷剂的过热度,防止液态制冷剂从第一进气口进入到压缩机而对压缩机液击,从而保证了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同时,热泵空调系统中通过设置热回收装置对热量进行回收,从而大大提闻了本热栗空调系统的制热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现有技术中热泵空调系统一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现有技术中热泵空调系统另一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发明热泵空调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发明热泵空调系统在运行制热模式时制冷剂的压焓图;
[0028]图5为本发明热泵空调系统中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发明热泵空调系统中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发明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1]图8为本发明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2]图9为本发明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3]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5]本发明提出一种热泵空调系统。
[0036]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热泵空调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7]本优选实施例中,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0、四通阀20、蒸发器30、冷凝器40、第一节流装置50、第二节流装置60、热回收装置70以及热交换装置80,其中,
[0038]热回收装置70设有第一入口 70a、第二入口 70b、第一出口 70c和第二出口 70d,第一入口 70a和第一出口 70c之间的第一通道与第二入口 70b和第二出口 70d之间的第二通道相互独立;热交换装置80设有第三入口 80a、第四入口 80b、第三出口 80c和第四出口80d,第三入口 80a和第三出口 80c之间的第三通道与第四入口 80b和第四出口 80d之间的第四通道相互独立;压缩机10为喷气增焓压缩机;压缩机10设有排气口 10a、第一进气口IOb和第二进气口 IOc ;
[0039]压缩机10的排气口 IOa与四通阀20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进气口 IOb与第一出口70c连接,第一入口 70a与四通阀20的第二端连接;蒸发器30的一端与四通阀20的第三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入口 70b连接;第二出口 70d与第三入口 80a连接,第三出口 80c依次经第一节流装置50和冷凝器40与四通阀20的第四端连接;第二节流装置60的一端与第二出口 70d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入口 80b连接;第四出口 80d与压缩机10的第二进气口IOc连接;位于第一通道中的制冷剂和位于第二通道中的制冷剂在热回收装置70内进行热交换;位于第三通道中的制冷剂和位于第四通道中的制冷剂在热交换装置80内进行热交换。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四通阀20的第一端为D管,第二端为S管,第三端为C管,第四端为E管。
[0040]需要说明的是,热泵空调系统可以为空调器也可为热泵热水机。当热泵空调系统为空调器时,蒸发器30即为室内换热器,冷凝器40即为室外换热器。当热泵空调系统为热泵热水机时,蒸发器30即为水侧换热器,蒸发器30内设有相互独立的制冷剂管道和水路管道。为了简化说明,本实施例中,以热泵空调系统为空调器为例具体说明。
[0041]参照图3,在热泵空调系统运行制热模式时(图3所示箭头方向为制冷剂流向),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压缩机10将从其第一进气口 IOb进入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到中间状态,在压缩机10的涡旋盘内与从压缩机10的第二进气口 IOc吸入的中间压力的制冷剂气体混合,然后,混合后的制冷剂继续被压缩机10压缩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压缩机10的排气口 IOa排出,进入蒸发器30中。经蒸发器30的换热作用被冷却冷凝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这部分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进入到热回收装置70的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内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第一通道制冷剂气体的过热度,同时,第二通道中的制冷剂因与第一通道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其温度降低,随后,从热回收装置70第二出口 70d流出的制冷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制冷剂从热交换装置80的第三入口 80a进入,经第一节流装置50的节流作用进入到冷凝器40中,经冷凝器40的换热作用转化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经热回收装置70的第一通道进入到压缩机10的第一进气口 IOb中;另一部分制冷剂经第二节流装置60进入到热交换装置80的第四入口 80b,经热交换装置80的第四通道进入到压缩机10的第二进气口 IOc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节流装置50为主节流装置,用于将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等焓转化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
[0042]本实施例中,可以调整第二节流装置60的开度大小以避免液体制冷剂经压缩机10的第二进气口 IOc进入到压缩机10内。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节流装置50和第二节流装置60均为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具有调节准确、容易实现自动控制的优点。
[0043]本实施例提出的热泵空调系统,压缩机10为喷气增焓压缩机,当热泵空调系统处于低温状态时,通过热交换装置80提供气态的制冷剂补充到压缩机10内,一方面保证热泵空调系统处于低温环境时的制热量,另一方面保证了压缩机10的排气口 IOa排气量,降低了排气温度,从而避免了因排气温度过高对压缩机10造成的损害。同时,本热泵空调系统中,通过设置第二节流装置60从而可控制进入到压缩机10的第二进气口 IOc中制冷剂过热度,防止制冷剂液击对压缩机10造成损害。另外,本热泵空调系统通过设置热回收装置70,提高了进入到压缩机10的第一进气口 IOb中制冷剂的过热度,防止液态制冷剂从第一进气口 IOb进入到压缩机10而对压缩机10液击,从而保证了压缩机10的正常运行。同时,热泵空调系统中通过设置热回收装置70对热量进行回收,从而大大提高了本热泵空调系统的制热量。
[0044]进一步地,本热泵空调系统还包括位于蒸发器30与第二入口 70b之间的第三节流装置90。优选第三节流装置90为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具有调节准确、容易实现自动控制的优点。
[0045]参照图3和图4,为了更直观地表示热泵空调系统各处管路中制冷剂的状态,图3中热泵空调系统各处管路部分的Al-K点与图4中Al-K点——对应。如图3中Al处制冷剂的状态对应于图4压焓图中状态点Al。在增加第三节流装置90后,本热泵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压缩机10将从其第一进气口 IOb进入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状态点A)压缩到中间状态(状态点Al),在压缩机10的涡旋盘内与从压缩机10第二进气口 IOc吸入的中间压力的制冷剂气体(状态点K)混合,对应状态点B,然后,混合后的制冷剂继续被压缩机10压缩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状态点C),经压缩机10的排气口 IOa排出,进入蒸发器30中。经蒸发器30的换热作用被冷却冷凝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状态点D),这部分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第三节流装置90的节流降压作用,辅助节流为高压中温的气液混合物(状态点E),气液混合物进入到热回收装置70的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内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进行热交换,提高第一通道制冷剂气体的过热度,同时,第二通道中的制冷剂因与第一通道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转化为液态制冷剂(状态点F),随后,从热回收装置70第二出口 70d流出的制冷剂(状态点F)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制冷剂从热交换装置80的第三入口 80a进入,经热交换装置80的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中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放出热量后被冷凝为过冷液体(状态点G),过冷液体经第一节流装置50节流降压作用节流到状态点H,然后进入冷凝器40中,经冷凝器40的蒸发作用此时对应状态点I,进入到热回收装置70的第一通道进行热交换后,最后进入到压缩机10的第一进气口 IOb中;另一部分制冷剂经第二节流装置60节流降压作用转化为中间压力制冷剂气液混合物(状态点J)后,进入到热交换装置80的第四入口 80b,在热交换装置80的第四通道中吸收第三通道内制冷剂热量,从而提高了第四通道中制冷剂的过热度(状态点K),这部分制冷剂随后进入到压缩机10的第二进气口 IOc中,完成制热循环。
[0046]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蒸发器30与热回收装置70的第二入口 70b之间增加第三节流装置90使从蒸发器30的出口流出的制冷剂进行适当降温降压,防止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第二通道中与第一通道中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时将制冷剂的过热度提高过大而影响压缩机10的工作效率。
[0047]具体地,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本热回收装置70包括壳体71以及位于壳体内且相互独立设置的第一盘管72和第二盘管73,第一盘管72和第二盘管73分别形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壳体内填充有传热介质74。传热介质74优选为液态传热介质,也可以采用导热性能好的固体物质。
[0048]第一盘管72的入口即为第一入口 70a,出口为第一出口 70c ;第二盘管73的入口为第二入口 70b,出口为第二出口 70d。
[0049]优选地,热回收装置70的壳体外表面还设有保温层(图中未示出)。通过保温层对热回收装置70进行保温,减小热损失,从而可最大化地提高热回收装置70中第一通道的制冷剂与第二通道的制冷剂之间的换热效率。当然,在其它变形实施例中,热回收装置70也可设置类似为板式换热器的结构,两盘管(第一盘管72和第二盘管73)中的制冷剂除了通过传热介质74进行热传递外,还可以使两盘管直接接触完成热传递。
[0050]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参照图6,热交换装置80的结构与板式换热器相似,热交换装置80包括翅片组81以及贯穿于翅片组上的第三盘管82与第四盘管83,第三盘管82与第四盘管83之间通过翅片组81进行热传递。其中,第三盘管82与第四盘管83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三盘管82内制冷剂的流向与第四盘管83内制冷剂的流向互为逆向流动,互为逆向流动可提高热交换装置80的换热效率。[0051]进一步地,本热交换装置80还包括设于第四出口 80d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设于第四入口 80b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用于测量冷凝器40所处的环境温度的第三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以及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控制第二节流装置60的开度。
[0052]在环境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节流装置60以开度变化量Al调整第二节流装置60的开度,其中41可312-厶1'1,厶11为第一预设目标过热度温差值,T3为热交换装置80的第四出口 80d处管路温度值,T2为热交换装置80的第四入口 80b处管路温度值。
[0053]当环境温度值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节流装置60的目标开度为零,即关闭第二节流装置60与压缩机10的第二进气口 IOc之间连接的制冷剂流路。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优选预设温度阈值为20?25。当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开启第二节流装置60并不能增加本热回收装置70的制热量。
[0054]第二节流装置60的目标开度为第二节流装置60的开度变化量Al与其原来实际开度之和。
[0055]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从而实现了对第二节流装置60的开度的精确控制,通过控制第二节流装置60的开度,从而确保进入到压缩机10的第二进气口 IOc中制冷剂过热度,防止制冷剂液击对压缩机10造成损害。
[0056]进一步地,本热回收装置70还包括设于冷凝器40盘管处的第四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以及设于压缩机10的第一进气口 IOb处的第五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第四温度传感器和第五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该控制器根据第四温度传感器和第五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控制第一节流装置50的开度。
[0057]具体地,在调整时,控制第一节流装置50以开度变化量A2调整第一节流装置50的开度,其中,Α2=Τ5-Τ4- Δ Τ2,ΔΤ2为第二预设目标过热度温差值,Τ5为压缩机10的第一进气口 IOb处管路温度值,Τ4为冷凝器40的盘管温度值。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目标过热度温差值Λ Τ2介于I至3之间。
[0058]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开度控制的相关公式中均不含单位。
[0059]第一节流装置50的目标开度为第一节流装置50的开度变化量Α2与其原来实际开度之和。
[0060]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从而实现了对第一节流装置50的开度的精确控制,从而保证进入到压缩机10的第一进气口 IOb中制冷剂过热度,防止制冷剂液击对压缩机10造成损害。
[0061]进一步地,本热回收装置70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六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该第六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蒸发器30所处的环境温度(对应于热泵空调系统为空调器)或蒸发器30的进水口处温度(对应于热泵空调系统为热泵热水机),该控制器根据第六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控制第三节流装置90的开度。
[0062]根据预置的蒸发器30所处的环境温度值或蒸发器30的进水口处温度值与第三节流装置90的目标开度的映射关系控制第三节流装置90的实际开度。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对第三节流装置90设置多个开度值,当环境温度值处于不同的区间时,对应地第三节流装置90开启不同的开度。如环境温度值在T7与T8之间时,将第三节流装置90的开度调整为A3 ;环境温度值在T8与T9之间时,将第三节流装置90的开度调整为A4。
[0063]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三节流装置90的开度,保证热回收装置70的作用,从而控制进入到压缩机10的第一进气口 IOb中制冷剂为一合理的过热度,保证压缩机10的制热效率。
[0064]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0065]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66]本发明提出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为上述热泵空调系统。本实施例中,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7]步骤S10,判断冷凝器所处的环境温度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当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执行步骤S20 ;当所述环境温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执行步骤S30。
[0068]步骤S20,控制第二节流装置以开度变化量Al调整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0069]其中,Α1=Τ3-Τ2- Λ Tl,Λ Tl为第一预设目标过热度温差值,Τ3为热交换装置的第四出口处管路温度值,Τ2为热交换装置的第四入口处管路温度值;第一预设目标过热度温差值介于I至3之间。
[0070]步骤S30,关闭第二节流装置。
[007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优选预设温度阈值为20?25。当环境温度值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开启第二节流装置并不能增加热回收装置的制热量。
[0072]本实施例中提出的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从而确保进入到压缩机的第二进气口中制冷剂过热度,防止制冷剂液击对压缩机造成损害。
[0073]参照图8,图8为本发明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74]本发明提出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包括:
[0075]步骤S40,控制第一节流装置以开度变化量Α2调整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
[0076]其中,Α2=Τ5-Τ4- Δ Τ2,ΔΤ2为第二预设目标过热度温差值,Τ5为压缩机的第一进气口处管路温度值,Τ4为冷凝器的盘管温度值。第二预设目标过热度温差值Λ Τ2介于I至3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步骤S40可放在步骤S10、S20或S30之前或之后均可,本实施例仅以放于步骤S30之后为例说明。
[0077]本实施例中提出的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对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的精确控制,从而保证进入到压缩机的第一进气口中制冷剂过热度,防止制冷剂液击对压缩机造成损害。
[0078]参照图9,图9为本发明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79]本发明提出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包括:
[0080]步骤S50,根据预置的蒸发器所处的环境温度值(对应于热泵空调系统为空调器)或蒸发器的进水口处温度值(对应于热泵空调系统为热泵热水机)与第三节流装置的目标开度的映射关系,控制第三节流装置的实际开度。[008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对第三节流装置设置多个开度值,当环境温度值处于不同的区间时,对应地第三节流装置开启不同的开度。
[008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步骤S50可放在步骤S10、S20、S30和S40之前或之后均可,本实施例仅以放于步骤S40之后为例说明。
[0083]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从而保证热回收装置的作用,从而控制进入到压缩机的第一进气口中制冷剂为一合理的过热度,保证压缩机的制热效率。
[008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四通阀、蒸发器、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热回收装置以及热交换装置,其中, 所述热回收装置设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之间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之间的第二通道相互独立;所述热交换装置设有第三入口、第四入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所述第三入口和第三出口之间的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入口和第四出口之间的第四通道相互独立;所述压缩机为喷气增焓压缩机; 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蒸发器的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出口与第三入口连接,所述第三出口依次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冷凝器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入口连接;所述第四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进气口连接;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中的制冷剂和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中的制冷剂在所述热回收装置内进行热交换;位于所述第三通道中的制冷剂和位于所述第四通道中的制冷剂在所述热交换装置内进行热交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为D管,第二端为S管,第三端为C管,第四端为E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蒸发器与第二入口之间的第三节流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且相互独立设置的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所述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分别形成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壳体内填充有传热介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第四出口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第四入口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冷凝器所处的环境温度的第三温度传感器,以及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冷凝器盘管处的第四温度传感器以及设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进气口处的第五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和第五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该控制器根据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和第五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六温度传感器,该第六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蒸发器所处的环境温度或所述蒸发器的进水口处温度,该控制器根据所述第六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控制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7中的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冷凝器所处的环境温度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 若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则控制第二节流装置以开度变化量Al调整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其中41可312-厶1'1,厶11为第一预设目标过热度温差值,T3为热交换装置的第四出口处管路温度值,T2为热交换装置的第四入口处管路温度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第一节流装置以开度变化量A2调整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其中,Α2=Τ5-Τ4- Δ T2,Δ T2为第二预设目标过热度温差值,T5为压缩机的第一进气口处管路温度值,T4为冷凝器的盘管温度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预置的蒸发器所处的环境温度值或蒸发器的进水口处温度值与第三节流装置的目标开度的映射关系,控制第三节流装置的实际开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目标过热度温差值和 第二预设目标过热度温差值均介于I至3之间。
【文档编号】F25B49/02GK103542606SQ201310534947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吴静龙, 王洪 申请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