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力压缩储冷便携式无电源制冷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784023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力压缩储冷便携式无电源制冷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力压缩储冷便携式无电源制冷装置,包括人力驱动座、制冷相变处理器、指示控制装置、热交换管路组和热交换包裹板箱,所述人力驱动座可拆卸和连接所述制冷相变处理器设置的往复柱塞,所述往复柱塞的一端通过低压单向阀与低压气液仓连接,另一端通过高压单向阀与高压气液储冷仓连接,所述制冷相变处理器通过所述热交换管路组与所述热交换包裹板箱连接,构成封闭回路,所述指示控制装置设置于高压气液储冷仓与热交换管路组连接的初始位置附近。本发明方便拆装,方便携带,不需要电源,无外界环境约束,可在任何环境和地点,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即时制冷,安全环保,成本低廉,能够自动适合被致冷物形状大小,致冷直接而效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人力压缩储冷便携式无电源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无电源制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人力压缩储冷便携式无电源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娱乐要求和消费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对制冷物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适合工厂的冷库,适合家庭使用的冰箱,商用的冷柜,汽车冰箱,储冷冰盒,冰杯等都应需而生,形形色色,满足了大量的制冷需求,但随着活动范围的增加,在外出休闲、旅游时的沙滩、深林,山川,在缺少电源的地区或场所,如田头,室外、野外,另外交通运输不太方便的情况下,现有的种种制冷装置因不方便携带、缺少电源,或缺少重复使用的环境载体,不再能够方便的使用,且使用的代价高昂,制冷就成了稀缺品和奢侈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人力压缩储冷便携式无电源制冷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适合大批量生产,拆装容易,形状自由,方便携带,无需外界电源,可无数次重复使用、成本低廉,无使用限制,经济实惠,是旅途出行,旅游探险,偏远缺电地区人们制冷需求的福音。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人力压缩储冷便携式无电源制冷装置,包括人力驱动座、制冷相变处理器、指示控制装置、热交换管路组和热交换包裹板箱,所述人力驱动座可拆卸和连接所述制冷相变处理器设置的往复柱塞,所述往复柱塞的一端通过低压单向阀与低压气液仓连接,另一端通过高压单向阀与高压气液储冷仓连接,所述制冷相变处理器通过所述热交换管路组与所述热交换包裹板箱连接,构成封闭回路,所述指示控制装置设置于高压气液储冷仓与热交换管路组连接的初始位置附近。
[0005]进一步的,所述人力驱动座上设置有曲柄连杆机构,所述曲柄连杆机构与往复柱塞的连接方式是快速插拔式,利于组装和拆卸。
[0006]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相变处理器包括仓体和往复柱塞,所述仓体由低压气液仓和高压气液储冷仓组成,所述低压气液仓和高压气液储冷仓相互隔离,通过往复柱塞进行连接,所述低压单向阀连通和关闭低压气液仓与往复柱塞之间的通道,连通和关闭彼此之间的储冷物质的流通,所述高压单向阀连通和关闭高压气液储冷仓与往复柱塞之间的通道,连通和关闭彼此之间的储冷物质的流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指示控制装置设置有监控和指示装置工作状态的传感器组件和高压喷射控制开关。
[0008]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包裹板箱由若干主单向吸热板和隔热翻配板通过翻折连接条进行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单向吸热板整体效果为硬质板结构,包括热交换管路,所述热交换管路由第一包管热交换板和第二包管热交换板分别从两侧包覆,所述第二包管热交换板外侧设置有隔热材料,在以上所构成的组件外围还设置有薄薄的耐磨包覆层,在耐磨包覆层上还根据需要设置有重叠包覆贴合条。在主单向吸热板的四周边缘根据需要设置翻折连接条。
[0010]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翻配板整体效果为软质板结构,包括隔热材料,在隔热材料的外围还设置有薄薄的耐磨包覆层,在耐磨包覆层上还根据需要设置有重叠包覆贴合条。在隔热翻配板的四周边缘根据需要设置翻折连接条。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主单向吸热板和隔热翻配板设置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均不受限制,可以任意组合,既能够组成规则形状的箱体结构样式,也能够贴合被致冷物品,拟合成自由形状,所述的主单向吸热板和隔热翻配板能够部分实施功能,参与制冷工作,部分闲置不参与工作,避免冷源的浪费。
[0012]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管路组由高压喷射吸热管路、热交换管路和低压气液回收管路组成,所述热交换管路采用制冷物质进口和制冷物质出口双编组模式,绕单向吸热板的边缘向内螺旋式盘绕,均恒致冷效果,提高致冷效率。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质量轻,容易拆解组合和安装,方便携带,有效制冷空间可根据需要调节,不需要外接电源,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即时制冷,可无数次重复使用,成本低廉。
[0014]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关系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热交换包裹板箱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热交换包裹板箱组装后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人力驱动座,2、制冷相变处理器,3、指示控制装置,4、热交换包裹板箱,5热交换管路组,6、第一包管热交换板,7、第二包管热交换板,8、隔热材料,9、耐磨包覆层,10、重叠包覆贴合条,101、曲柄连杆机构,201、仓体,202、低压气液仓,203、低压单向阀,204、往复柱塞,205、高压单向阀,206、高压气液储冷仓,301、高压喷射控制开关,302、传感器组件,401、主单向吸热板,402、隔热翻配板,403、翻折连接条,501、高压喷射吸热管路,502、热交换管路,503、低压气液回收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17]参照图1所示,一种人力压缩储冷便携式无电源制冷装置,包括人力驱动座1、制冷相变处理器2、指示控制装置3、热交换管路组5和热交换包裹板箱4,所述人力驱动座I可拆卸和连接所述制冷相变处理器2设置的往复柱塞204,所述往复柱塞204的一端通过低压单向阀203与低压气液仓202连接,另一端通过高压单向阀205与高压气液储冷仓206连接,所述制冷相变处理器2通过所述热交换管路组5与所述热交换包裹板箱4连接,构成封闭回路,所述指示控制装置3设置于高压气液储冷仓206与热交换管路组5连接的初始位置附近。
[0018]进一步的,所述人力驱动座I上设置有曲柄连杆机构101,所述曲柄连杆机构101与往复柱塞204的连接方式是快速插拔式,利于组装和拆卸。
[0019]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相变处理器2包括仓体201和往复柱塞204,所述仓体201由低压气液仓202和高压气液储冷仓206组成,所述低压气液仓202和高压气液储冷仓206相互隔离,通过往复柱塞204进行连接,所述低压单向阀203连通和关闭低压气液仓202与往复柱塞204之间的通道,连通和关闭彼此之间的储冷物质的流通,所述高压单向阀205连通和关闭高压气液储冷仓206与往复柱塞204之间的通道,连通和关闭彼此之间的储冷物质的流通。
[0020]进一步的,所述指示控制装置3设置有监控和指示装置工作状态的传感器组件302和高压喷射控制开关301。
[0021]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包裹板箱4由若干主单向吸热板401和隔热翻配板402通过翻折连接条403进行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
[0022]进一步的,所述单向吸热板401整体效果为硬质板结构,包括热交换管路502,所述热交换管路502由第一包管热交换板6和第二包管热交换板7分别从两侧包覆,所述第二包管热交换板7外侧设置有隔热材料8,在以上所构成的组件外围还设置有薄薄的耐磨包覆层9,在耐磨包覆层9上还根据需要设置有重叠包覆贴合条10。在主单向吸热板401的四周边缘根据需要设置翻折连接条403。
[0023]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翻配板402整体效果为软质板结构,包括隔热材料8,在隔热材料8的外围还设置有薄薄的耐磨包覆层9,在耐磨包覆层9上还根据需要设置有重叠包覆贴合条10。在隔热翻配板402的四周边缘根据需要设置翻折连接条403。
[0024]进一步的,所述主单向吸热板401和隔热翻配板402设置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均不受限制,可以任意组合,既能够组成规则形状的箱体结构样式,也能够贴合被致冷物品,拟合成自由形状,所述的主单向吸热板401和隔热翻配板402能够部分实施功能,参与制冷工作,部分闲置不参与工作,避免冷源的浪费。
[0025]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管路组5由高压喷射吸热管路501、热交换管路502和低压气液回收管路503组成,所述热交换管路502采用制冷物质进口和制冷物质出口双编组模式,绕单向吸热板401的边缘向内螺旋式盘绕,均恒致冷效果,提高致冷效率。
[002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需要使用本发明的时候,将人力驱动座1、制冷相变处理器2、指示控制装置3、热交换管路组5和热交换包裹板箱4按图1和图2所示的顺序和位置进行连接,连接好了以后,人力手摇或脚踩人力驱动座I的人力驱动位置,人力驱动座I将人体施加的能量通过曲柄连杆机构101传递给往复柱塞204,驱动往复柱塞204来回做往复运动,当往复柱塞204按图1或图2所示向右活动时,柱塞左侧的低压单向阀203打开,向往复柱塞204左侧补充气液,同时高压气液储冷仓206的高压单向阀205打开,往复柱塞204右侧的气液被强行推入高压气液储冷仓206中,当往复柱塞204按图1或图2所示向左活动时,柱塞左侧的低压单向阀203关闭,同时高压气液储冷仓206的高压单向阀205关闭,往复柱塞204左侧的气液被单向填充到往复柱塞204的右侧,往复柱塞204整个活动过程中,柱塞右侧的气液不能进入左侧,只能单向流动,另外本发明的低压单向阀203也可以设置在柱塞右侧靠高压气液储冷仓206处,这样可以简化气液流程,这种情况下,当往复柱塞204按图1或图2所示向左活动时,柱塞左侧的低压单向阀203打开,高压单向阀205关闭,从低压气液仓202补充气液,当往复柱塞204按图1或图2所示向右活动时,柱塞左侧的低压单向阀203关闭打开,高压单向阀205打开,往复柱塞204右侧的气液被强行推入高压气液储冷仓206中,观察指示控制装置3,当指示控制装置3显示储冷完毕时,停止驱动人力驱动座1,将待制冷的物品用热交换包裹板箱4设置的主单向吸热板401和隔热翻配板402包裹起来,用重叠包覆贴合条10紧固和密封,操作完毕,则打开高压喷射控制开关301,储冷气液从高压气液储冷仓206中喷射入主单向吸热板401进行制冷,并通过低压气液回收管路503回收到低压气液仓202中完成回路,当发现所储冷不足时,可以人力继续驱动人力驱动座1,进行持续热交换制冷,直至达成所有致冷任务为止,使用完毕,将本发明拆解成人力驱动座1、制冷相变处理器2、指示控制装置3、热交换管路组5和热交换包裹板箱4,收纳入小提包中,以备下次使用,本发明不仅可以在苛刻环境下制冷,还能起健身的作用。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人力压缩储冷便携式无电源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力驱动座(1)、制冷相变处理器(2)、指示控制装置(3)、热交换管路组(5)和热交换包裹板箱(4),所述人力驱动座(1)可拆卸和连接所述制冷相变处理器(2)设置的往复柱塞(204),所述往复柱塞(204)的一端通过低压单向阀(203)与低压气液仓连接(202),另一端通过高压单向阀(205 )与高压气液储冷仓(206 )连接,所述制冷相变处理器(2 )通过所述热交换管路组(5 )与所述热交换包裹板箱(4)连接,构成封闭回路,所述指示控制装置(3)设置于高压气液储冷仓(206)与热交换管路组(5)连接的初始位置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力压缩储冷便携式无电源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力驱动座(1)上设置有曲柄连杆机构(101),所述曲柄连杆机构(101)与往复柱塞 (204)的连接方式是快速插拔式,利于组装和拆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力压缩储冷便携式无电源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相变处理器(2)包括仓体(201)和往复柱塞(204),所述仓体(201)由低压气液仓(202)和高压气液储冷仓(206)组成,所述低压气液仓(202)和高压气液储冷仓(206)相互隔离,通过往复柱塞(204)进行连接,所述低压单向阀(203)连通和关闭低压气液仓(202)与往复柱塞(204)之间的通道,连通和关闭彼此之间的储冷物质的流通,所述高压单向阀(205)连通和关闭高压气液储冷仓(206)与往复柱塞(204)之间的通道,连通和关闭彼此之间的储冷物质的流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力压缩储冷便携式无电源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控制装置(3)设置有监控和指示装置工作状态的传感器组件(302)和高压喷射控制开关(3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力压缩储冷便携式无电源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包裹板箱(4)由若干主单向吸热板(401)和隔热翻配板(402)通过翻折连接条(403)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力压缩储冷便携式无电源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吸热板(401)整体效果为硬质板结构,包括热交换管路(502),所述热交换管路(502)由第一包管热交换板(6)和第二包管热交换板(7)分别从两侧包覆,所述第二包管热交换板(7)外侧设置有隔热材料(8),在以上所构成的组件外围还设置有薄薄的耐磨包覆层(9),在耐磨包覆层(9)上还根据需要设置有重叠包覆贴合条(10),在主单向吸热板(401)的四周边缘根据需要设置翻折连接条(40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力压缩储冷便携式无电源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翻配板(402)整体效果为软质板结构,包括隔热材料(8),在隔热材料(8)的外围还设置有薄薄的耐磨包覆层(9),在耐磨包覆层(9)上还根据需要设置有重叠包覆贴合条(10),在隔热翻配板(402)的四周边缘根据需要设置翻折连接条(40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力压缩储冷便携式无电源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单向吸热板(401)和隔热翻配板(402)设置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均不受限制,可以任意组合,既能够组成规则形状的箱体结构样式,也能够贴合被致冷物品,拟合成自由形状,所述的主单向吸热板(401)和隔热翻配板(402)能够部分实施功能,参与制冷工作,部分闲置不参与工作,避免冷源的浪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力压缩储冷便携式无电源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路组(5)由高压喷射吸热管路(501)、热交换管路(502)和低压气液回收管路(503)组成,所述热交换管路(502)采用制冷物质进口和制冷物质出口双编组模式,绕单向吸热板(401 )的边缘向内螺旋式盘绕,均恒致冷效果,提高致冷效率。
【文档编号】F25D31/00GK104075537SQ201410301982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8日
【发明者】陈巧云, 征建高, 征茂德 申请人:苏州征之魂专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