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空调及用于该桌面空调的送风方法

文档序号:478444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桌面空调及用于该桌面空调的送风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桌面空调及用于该桌面空调的送风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桌面空调,包括:底座;具有制冷制热模块的机身,安装在底座上,配置成从其周壁处吸入两个相互隔离的空气流并向上吹送,在两个空气流向上吹送的过程中分别与所述制冷制热模块进行热交换,以使一个空气流的温度低于其吸入时的温度,成为冷风气流,使另一空气流的温度高于其吸入时的温度,成为热风气流;和顶盖组件,安装在机身的顶部,配置成从机身分别接收冷风气流和热风气流,并使冷风气流和热风气流按不同方向吹送出桌面空调。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该桌面空调的送风方法。本发明的桌面空调因为具有底座、机身和顶盖组件,结构简单、分明、紧凑,安装方便。
【专利说明】桌面空调及用于该桌面空调的送风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送风装置或空调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桌面空调及用于该桌面空调的送风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桌面小型风扇一般只能吹出与室温温度相同的自然风,不能改变风的温度。因此,在需要降温时,桌面小型风扇不能起到很好的降温效果;在需要热量时,桌面小型风扇因不能产生热风而被闲置。
[0003]此外,虽然家用空调能够产生冷风或者热风,但是由于其体积太大,不能放置在桌面上或者被随处移动,使用不够便捷。因此,家用空调不易在室内办公桌或者较小的空间内安装使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供冷风或热风的结构新颖的小型桌面空调。
[0005]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尽量使桌面空调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0006]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尽量提高利用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制冷的效率。
[0007]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桌面空调的送风方法。
[0008]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桌面空调,包括:
[0009]底座;
[0010]具有制冷制热模块的机身,安装在所述底座上,配置成从其周壁处吸入两个相互隔离的空气流并向上吹送,在两个所述空气流向上吹送的过程中分别与所述制冷制热模块,以使一个空气流的温度低于其吸入时的温度,成为冷风气流,使另一空气流的温度高于其吸入时的温度,成为热风气流;和
[0011]顶盖组件,安装在所述机身的上端,配置成从所述机身分别接收所述冷风气流和所述热风气流,并使所述冷风气流和所述热风气流按不同方向吹送出所述桌面空调。
[0012]可选地,所述机身包括机身外壳和机芯。所述机芯设置在所述机身外壳内,其具有所述制冷制热模块;所述制冷制热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片,两个所述空气流分别与每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相应变温表面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热交换而改变温度,以成为所述冷风气流和所述热风气流。
[0013]可选地,所述制冷制热模块还包括:中央隔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具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安装开口,所述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所述安装开口内;和两个热交换器,分别固定于所述中央隔板的两侧,并将所述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中央隔板的部分区块夹置于其间;
[0014]所述机芯还包括:两个离心风机,分别固定于所述中央隔板的两个竖向侧面,且每个所述离心风机位于相应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方,每个所述离心风机配置成从其进风区吸入相应空气流并向上吹送;和两个机芯半壳,分别罩扣在所述中央隔板的两个竖向侧面上,以形成两个隔离的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分别接收来自相应所述离心风机的空气流,并分别将相应所述热交换器容纳在其内,以使两个所述空气流在向上吹送的过程中分别与相应所述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
[0015]可选地,每个所述机芯半壳与相应所述离心风机的蜗壳形成一体件,以使每个所述离心风机的蜗壳与相应所述机芯半壳一起罩扣于所述中央隔板的相应竖向侧面。
[0016]可选地,两个所述热交换器分别为冷风侧热交换器和热风侧热交换器;
[0017]每个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基板和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翅片,所述多个翅片沿水平方向间隔地固定于所述基板的一个竖向侧面;每个所述热交换器的基板分别与每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相应变温表面接触。
[0018]可选地,所述热风侧热交换器的基板面积大于所述冷风侧热交换器的基板面积。
[0019]可选地,所述冷风侧热交换器还配置成将其上产生的冷凝水导流至其下端最低点;所述机芯还包括:
[0020]汇流槽,固定于所述中央隔板上且处于所述冷风侧热交换器的下端最低点的下方,以承接从所述冷风侧热交换器滴落的冷凝水;和
[0021]集水盒,其进水口位于所述汇流槽的出水口的竖直下方,以便于所述汇流槽将承接的冷凝水导流至所述集水盒。
[0022]可选地,所述冷风侧热交换器的每个翅片的下端边缘为朝相应基板向下倾斜的斜边;所述冷风侧热交换器的基板的下端面仅包括朝所述中央隔板向下倾斜的穿过每个翅片的下端边缘的斜面和穿过所述斜面的下边线的平面。
[0023]可选地,所述机芯还包括:冷风侧导流板和热风侧导流板,分别固定于所述中央隔板的两个竖向侧面,且分别位于相应所述热交换器的上方,配置成分别将所述冷风气流和所述热风气流导入所述顶盖组件。
[0024]可选地,两个离心风机分别为冷风侧离心风机和热风侧离心风机,两个机芯半壳分别为冷风侧机芯半壳和热风侧机芯半壳;所述机芯还包括:
[0025]负离子发生模块,其离子发射刷固定于所述冷风侧机芯半壳的内侧壁上;
[0026]空气质量检测模块,固定于所述中央隔板上,且处于所述热风侧离心风机的下方和所述热风侧离心风机的进风风道扩散区内;和
[0027]温湿度检测模块,固定于所述中央隔板上,且处于所述热风侧离心风机的下方和所述热风侧离心风机的进风风道扩散区内;以及
[0028]wifi模块,固定于所述中央隔板上,且处于所述热风侧离心风机的下方。
[0029]可选地,所述机身外壳包括冷风侧机身半壳和热风侧机身半壳;
[0030]所述热风侧机身半壳固定于所述中央隔板的一个竖向侧面,所述冷风侧机身半壳的顶部卡接于所述热风侧机身半壳的顶部,所述冷风侧机身半壳的下部固定于所述中央隔板的另一竖向侧面;
[0031]所述冷风侧机身半壳周壁的中下部设置有冷风侧进风部,所述热风侧机身半壳周壁的中下部设置有热风侧进风部。
[0032]可选地,所述桌面空调还包括主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中央空腔内。
[0033]可选地,所述顶盖组件包括:
[0034]风道底板,具有水平部和从所述水平部的周向边缘向上延伸的、周向内外轮廓均渐扩的下导风部,所述风道底板的水平部上开设有冷风进口和热风进口,以分别接收所述冷风气流和所述热风气流;和
[0035]风道顶板,具有从下向上延伸的、周向内外轮廓均渐扩的上导风部和从所述上导风部的周向外表面向下延伸的多个肋板;
[0036]所述风道底板的下导风部的周向内表面,所述上导风部的周向外表面,以及位于所述冷风进口两侧的两个肋板的两个相对侧面围成冷风吹出风道;
[0037]所述风道底板的下导风部的周向内表面,所述上导风部的周向外表面,以及位于所述热风进口两侧的两个肋板的两个相对侧面围成热风吹出风道。
[0038]可选地,所述顶盖组件还包括:
[0039]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导光板、导光掩板和显示触摸板,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风道顶板的上方;
[0040]发光电路板,所述风道顶板的中央台阶通孔将所述发光电路板贴靠于所述风道底板的水平部,且所述发光电路板上的至少一个发光灯穿过所述风道顶板上的中央台阶通孔进入所述导光板的受光凹槽内;和
[0041]输入输出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掩板与所述显示触摸板之间。
[0042]可选地,从所述显示触摸板的下表面竖直向下延伸出多个具有螺纹孔的螺钉孔柱,每个所述螺钉孔柱依次穿过所述输入输出控制电路板、导光掩板、导光板、风道顶板和发光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风道底板。
[0043]可选地,所述顶盖组件的冷风出口和热风出口前后相对设置,以使所述冷风气流和所述热风气流前后相背离地吹送出所述桌面空调。
[004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任一种桌面空调的送风方法,其包括:
[0045]从所述桌面空调的机身周壁处吸入两个相互隔离的空气流并向上吹送;
[0046]在两个所述空气流向上吹送的过程中分别对其进行热交换,以使一个空气流的温度低于其吸入时的温度,成为冷风气流,使另一空气流的温度高于其吸入时的温度,成为热风气流;和
[0047]所述桌面空调的顶盖组件分别接收来自所述机身的所述冷风气流和所述热风气流,并将所述冷风气流和所述热风气流按不同方向吹送出所述桌面空调。
[0048]本发明的桌面空调因为具有底座、机身和顶盖组件,结构简单、分明、紧凑,安装方便。
[0049]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桌面空调中机身的特别结构,可进一步使桌面空调安装方便,且显著提高了利用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制冷的效率。
[0050]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1]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52]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桌面空调的示意性结构图;
[0053]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桌面空调的示意性剖视图;
[0054]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桌面空调的示意性爆炸图;
[0055]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桌面空调冷风侧机身半壳的结构图;
[0056]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桌面空调维修盖板的示意性结构图;
[0057]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桌面空调底座的示意性爆炸图;
[0058]图7是根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桌面空调顶盖组件的示意性爆炸图;
[0059]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0]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桌面空调的示意性结构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提供冷风或热风的结构新颖的小型桌面空调,其包括底座100、具有制冷制热模块的机身200和顶盖组件300。具体地,机身200安装在底座100上,配置成从其周壁处吸入两个相互隔离的空气流并向上吹送,在两个空气流向上吹送的过程中分别与制冷制热模块进行热交换,以使一个空气流的温度低于其吸入时的温度,成为冷风气流,使另一空气流的温度高于其吸入时的温度,成为热风气流。顶盖组件300安装在机身200的上端,配置成从机身200分别接收冷风气流和热风气流,并使冷风气流和热风气流按不同方向吹送出桌面空调。在需要冷风时,冷风气流主要用于提供冷风,热风气流用于散热。本发明实施例的桌面空调因为结构简单、分明、紧凑。
[006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桌面空调的示意性剖视图。如图2所示,并参考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桌面空调的机身200包括机身外壳和机芯。机芯设置在机身外壳内,且机芯具有上述制冷制热模块。制冷制热模块可具有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片221,两个空气流分别与每个半导体制冷片221的相应变温表面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热交换而改变温度,以成为所述冷风气流和所述热风气流。该桌面空调由于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显著降低了桌面空调的噪音,简化了桌面空调的结构,使桌面空调小型化。
[0062]制冷制热模块还可包括中央隔板222和两个热交换器。中央隔板222沿竖直方向设置,其上具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安装开口。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片221设置在安装开口内。例如安装开口内安装有隔热垫223。隔热垫223上具有至少一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半导体容纳孔,以容纳一个相应半导体制冷片22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片221的数量可为两个,隔热垫223的中央位置处沿竖直方向间隔地开设有两个半导体容纳孔。
[0063]两个热交换器分别为冷风侧热交换器231和热风侧热交换器232。两个热交换器分别固定于中央隔板222的两侧,并将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片221和中央隔板222的部分区块夹置于其间。每个热交换器可包括基板和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翅片,多个翅片沿水平方向间隔地固定于相应基板的一个竖向侧面。每个热交换器的基板分别与每个半导体制冷片的相应变温表面接触,以将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片221和中央隔板222的部分区块夹置于其间。
[0064]机芯还包括两个离心风机和两个机芯半壳。两个离心风机分别为冷风侧离心风机241和热风侧离心风机242。两个离心风机分别固定于中央隔板222的两个竖向侧面,且每个离心风机位于相应热交换器的下方,每个离心风机配置成从其进风区吸入相应空气流并向上吹送。
[0065]两个机芯半壳分别为冷风侧机芯半壳251和热风侧机芯半壳252。两个机芯半壳分别罩扣在中央隔板222的两个竖向侧面上,以形成两个隔离的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分别接收来自相应离心风机的空气流,并分别将相应热交换器容纳在其内,以使两个空气流在向上吹送的过程中分别与相应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其中,冷风侧机芯半壳251的内表面贴靠有保温层253,以防止每个半导体制冷片221产生的冷量从冷风侧机芯半壳251扩散到桌面空调外,以提高冷量利用率。
[0066]机身外壳包括冷风侧机身半壳211和热风侧机身半壳212。冷风侧机身半壳211与热风侧机身半壳212沿水平方向邻接、共同限定机身200内中央空腔。例如,热风侧机身半壳212固定于中央隔板222的一个竖向侧面,冷风侧机身半壳211的顶部卡接于热风侧机身半壳212的顶部,冷风侧机身半壳211的下部固定于中央隔板222的另一竖向侧面。冷风侧机身半壳211周壁的中下部设置有冷风侧进风部213,热风侧机身半壳212周壁的中下部设置有热风侧进风部214。
[0067]本发明实施例的桌面空调的工作过程为:两个离心风机同时运转,以使两个空气流分别由相应机身半壳的进风部进入离心风机内并被向上吹送。两个隔离的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分别接收来自相应离心风机的空气流,并使两个空气流在向上吹送的过程中分别在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内与相应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成为冷风气流和热风气流。冷风气流和热风气流分别沿着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进入顶盖组件后,按不同方向吹出桌面空调。
[0068]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个机芯半壳与相应离心风机的蜗壳形成一体件,以使每个离心风机的蜗壳与相应机芯半壳一起罩扣于中央隔板222的相应竖向侧面,从而简化机芯的结构。热风侧热交换器232的基板面积大于冷风侧热交换器231的基板面积,以提高桌面空调散热效率和工作效率。
[0069]为了便于将冷风气流和热风气流导入顶盖组件。机芯还包括冷风侧导流板261和热风侧导流板262,分别通过螺钉固定于中央隔板222的两个竖向侧面,且分别位于相应热交换器的上方,以分别将冷风气流和热风气流导入顶盖组件300。
[0070]两个机芯半壳分别可包括换热段半壳和送风段半壳,换热段半壳和送风段半壳以相应热交换器的上边缘所在的平面为界。冷风侧机芯半壳251的送风段半壳与冷风侧导流板261围成的冷风通道区段从下向上渐缩延伸,以增大冷风的出风速度,例如冷风通道的送风段的出口与入口的面积之比为1/12至1/4。由于要合理利用机身壳体内的空间,热风侧机芯半壳252的换热段半壳的两个侧壁的上部向热风通道内凹入,且热风侧热交换器232的靠近其两竖向边缘处的翅片的长度和高度均小于热风侧热交换器232中央位置处的翅片。
[0071]为了便于桌面空调产生的冷凝水的收集,冷风侧热交换器231还配置成将其上产生的冷凝水导流至其下端最低点,机芯还包括冷凝水收集结构,设置在冷风侧热交换器231的下方,配置成承接从冷风侧热交换器231滴落的冷凝水,并使承接的冷凝水汇集于机身外壳内的第一侧。冷风侧热交换器231的每个翅片的下端边缘为朝相应基板向下倾斜的斜边。冷风侧热交换器231的基板的下端面仅包括朝中央隔板222向下倾斜的穿过每个翅片的下端边缘的斜面和穿过斜面的下边线的平面。
[0072]冷凝水收集结构具有汇流槽271和集水盒272。汇流槽271固定于中央隔板222上且处于冷风侧热交换器231的下端最低点的下方,以承接从冷风侧热交换器231滴落的冷凝水。集水盒272的进水口位于汇流槽271的出水口的竖直下方,以便于汇流槽271将承接的冷凝水导流至集水盒272。冷风侧热交换器231的特殊结构可使其上产生的冷凝水顺利地流至冷风侧热交换器231的下端最低点,并滴落到汇流槽271内。冷凝水收集结构的集水盒272安装于中央隔板222,且临近中央隔板222的第一竖向边缘。例如,汇流槽271可设置在冷风侧离心风机241的上方。由于桌面空调的机身外壳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为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的形状,为了合理利用空间,集水盒272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可设计为半椭圆形或弓形,以安装在冷风侧离心风机241的水平侧向。
[007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冷风侧机身半壳211周壁上具有维护开口和形成在维护开口内的挡板215,挡板215上开设有冷风侧进风部213,其与冷风侧离心风机241的进风口连通。机身100还具有维护盖板280,配置成可操作地开闭维护开口,其具有盖板进风部281,维护盖板280与挡板215间形成气流通道,以接收来自盖板进风部281的空气流,且通过挡板215上的冷风侧进风部213向冷风侧机身半壳211内供应空气流,再通过冷风侧离心风机241的进风口向冷风侧离心风机241内供应空气流。热风侧机身半壳212与热风侧离心风机242的蜗壳间形成气流通道,以接收来自热风侧进风部214的空气流,且通过热风侧离心风机242的进风口向热风侧离心风机242内供应空气流。热风侧机身半壳212与热风侧离心风机242的蜗壳间形成气流通道包括热风侧离心风机242的主进风风道和进风风道扩散区。
[0074]机芯还可包括空气质量检测模块224和温湿度检测模块。空气质量检测模块224固定于中央隔板222上,且处于热风侧离心风机242的下方和热风侧离心风机242的进风风道扩散区内,以根据热风侧离心风机242的进风风道扩散区内的气流检测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检测模224块一般采用PM2.5检测装置和/或VOC传感器。温湿度检测模块固定于中央隔板222上,且处于热风侧离心风机242的下方和热风侧离心风机242的进风风道扩散区内,以根据热风侧离心风机242的进风风道扩散区内的气流检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007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过滤装置和集水盒的取放,挡板215在其进风口的径向外围具有朝相应气流通道内延伸出的一条或多条肋板,一条或多条肋板围成环圈,以在环圈内放置过滤网或过滤膜片283。每条肋板与维护盖板280间具有间隙,以允许维护盖板280与挡板215间形成的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流向挡板215上的冷风侧进风部213。挡板215包括具有冷风侧进风部213的竖直板部以及在竖直板部的水平侧向形成的凹进的集水盒容置腔。挡板215还包括连接竖直板部的下边缘与维护开口的下边缘的水平板部。水平板部与环圈之间在竖向上间隔开,以在其间夹置香薰模块等装置。
[0076]为了便于维护盖板的拆卸和安装,维护开口的上框边缘具有至少一个卡扣孔,维护开口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具有中央环孔的磁环216。如图5所示,维护盖板280的上端边缘具有分别与每个卡扣孔对应的至少一个卡扣凸舌282,下部具有分别与每个磁环216对应的至少一个磁吸件285,例如磁环或者磁铁。维护盖板280还具有从其内表面延伸出的至少一个安装凸柱284,每个磁吸件285固定于一个相应安装凸柱284的端部。至少一个卡扣凸舌28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扣凸舌282关于维护盖板280的中央竖向对称面对称地设置。至少一个安装凸柱28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凸柱284关于维护盖板280的中央竖向对称面对称地设置。每个磁环216可固定于挡板215。多个安装螺钉分别依次穿过相应磁环216和挡板215后旋入中央隔板222。在维护开口的上框边缘与维护开口的两个侧框边缘交叉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安装孔,两个安装螺钉分别穿过相应安装孔旋入中央隔板222。
[0077]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从热风侧机身半壳212的内表面向内延伸出多个具有螺钉孔的螺钉孔柱,多个螺钉分别穿过中央隔板222的安装孔旋入相应螺钉孔柱,以将热风侧机身半壳212固定于中央隔板222。安装时,热风侧机身半壳212固定于中央隔板222的一个竖向侧面。冷风侧机身半壳211的顶部卡接于热风侧机身半壳212的顶部。冷风侧机身半壳211的下部固定于中央隔板222的另一竖向侧面。维护盖板280盖设于维护开口。该实施例的桌面空调机身外壳的内表面不具有螺钉,可使桌面空调美观。
[0078]维护盖板280上的盖板进风部281为维护盖板280的周壁上沿周向延伸一角度且具有多个孔眼的条带状周壁区段。冷风侧进风部213为一个格栅型风口。热风侧进风部214为热风侧机身半壳212的周壁上沿周向延伸一角度且具有多个孔眼的条带状周壁区段,且与盖板进风部281、冷风侧进风部213等平齐,不仅美观,且进风量大。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盖板进风部281的、在冷风侧离心风机241的进风端面上的投影位于冷风侧离心风机241的进风口内的每个孔眼的直径大于盖板进风部281的其他位置处的每个孔眼的直径,直径比可为3:2至4:1。热风侧进风部214的、在热风侧离心风机242的进风端面上的投影位于热风侧离心风机242的进风口内的每个孔眼的直径大于热风侧进风部214的其他位置处的每个孔眼的直径,直径比可为3:2至4:1,以降低进风噪音和保证进风量。
[0079]为了便于远程控制,机芯还包括wifi模块226,其固定于中央隔板222上,且处于热风侧离心风机242的下方,以与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连接实现智能控制。为了便于对形成的冷风气流进行杀菌处理,机芯进一步具有负离子发生模块227。负离子发生模块227的离子发生端设置在中央隔板上,负离子发生模块227的离子发射刷固定于冷风侧机芯半壳251的内侧壁上。
[0080]图6是根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桌面空调底座的示意性爆炸图,本发明实施例中桌面空调的底座100包括底板110和罩扣在底板110上的座罩120,底板110和座罩120间限定出中央空腔,中央空腔的顶壁具有穿线开口,以与桌面空调的机身空腔连通。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桌面空调还具有主控电路板130,设置在中央空腔内。底板110下表面安装有防滑减震垫140,便于桌面空调的放置。
[0081]从座罩120内表面竖直向下延伸出多根肋条121,每根肋条121的下边缘与主控电路板130的上表面抵触。从座罩120内表面竖直向下延伸出至少一个定位柱122 ;从底板110上表面竖直向上延伸出至少一个具有定位插孔的凸台111。每个定位柱122穿过主控电路板130的相应定位通孔插入一个相应凸台111的定位插孔,且每个凸台的上端面与主控电路板130的下表面接触。从座罩120内表面竖直向下延伸出多个螺钉孔柱,多个螺钉分别穿过底板110旋入相应螺钉孔柱,以将底板110固定于座罩120。每个螺钉孔柱的周向外表面分别与主控电路板130的周向边缘接触抵靠。底座100的周向侧壁上还设置有电源线插接头,以向主控电路板130供电。
[0082]为了便于底座与机身之间的安装配合,底座100的外周表面具有水平向外突出的、沿周向延伸一角度的凸缘段123,凸缘段123上具有周向定位凹槽。热风侧机身半壳212的下部具有与凸缘段123对应的凹槽段217,凹槽段217中设有与凸缘段123的周向定位凹槽对应的周向定位肋板。底座100的顶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凸起插块124。机芯的下端面具有与每个定位凸起插块124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定位缺口。例如,至少一个定位凸起插块124的数量为2个,2个定位凸起插块124关于底座100的中央对称面对称设置。2个定位缺口可沿中央隔板222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在中央隔板222的下端边缘上。
[0083]在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热风侧机身半壳212的内侧表面的下部具有水平向内突出的、沿周向延伸180°的下部平板段和上部平板段,下部平板段和上部平板段间限定出凹槽段217。冷风侧机身半壳211的内侧表面的下部具有水平向内突出的、沿周向延伸180°的平板段,其与热风侧机身半壳212的下部平板段平齐。
[0084]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桌面空调顶盖组件的示意性爆炸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顶盖组件300包括风道底板310和风道顶板320,其中,风道底板310具有水平部和从水平部的周向边缘向上延伸的、周向内外轮廓均渐扩的下导风部311,风道底板310的水平部上开设有冷风进口 312和热风进口 313,以分别接收冷风气流和热风气流。风道顶板320具有从下向上延伸的、周向内外轮廓均渐扩的上导风部321和从上导风部321的周向外表面向下延伸的多个肋板322。下导风部311的周向内表面,上导风部321的周向外表面,以及位于冷风进口 312两侧的两个肋板322的两个相对侧面围成冷风吹出风道。下导风部311的周向内表面,上导风部321的周向外表面,以及位于热风进口 313两侧的两个肋板322的两个相对侧面围成热风吹出风道。特别地,冷风吹出风道的冷风出口和热风吹出风道的热风出口前后相对设置,即顶盖组件300的冷风出口和热风出口前后相对设置,以使冷风气流和热风气流前后相背离地吹送出桌面空调。下导风部311上还设置有装饰圈315。
[0085]顶盖组件还可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导光板330、导光掩板340和显不触摸板350、发光电路板360和输入输出控制电路板370。导光板330设置在风道顶板320的上方。风道顶板320的中央台阶通孔将发光电路板360贴靠于风道底板310的水平部,且发光电路板360上的至少一个发光灯穿过风道顶板320上的中央台阶通孔进入导光板330的受光凹槽内,以在发光兀件通电时将发出的光线射入导光板330内。输入输出控制电路板370设置在导光掩板340与显不触摸板350之间。
[0086]发光电路板360上的发光灯依据不同的空气质量等级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被导光板330引导出来。导光掩板340配置成遮盖导光板330的部分上表面,以使当发光兀件通电时,在导光板330上表面未被导光掩板340遮盖的表面形成光环。
[0087]显示触摸板350配置成向用户显示信息和接收用户的操作。用户可进行的触摸操作有开停操作、开启制冷操作、开启送风操作、提高风速操作和降低风速操作等。显示触摸板上可显示当前环境的温度、湿度、集水盒水位和无线信号等信息。显示触摸板设置在桌面空调的顶部,可便于用户在坐下的同时,顺势按下开关,控制方便。
[0088]为了使顶盖组件300的各个板组成一个整体,从显示触摸板350的下表面竖直向下延伸出多个具有螺纹孔的螺钉孔柱351,每根螺钉孔柱依次穿过输入输出控制电路板370、导光掩板340、导光板330、风道顶板320和发光电路板350通过螺钉固定于风道底板
310。
[0089]为了便于顶盖组件300与机身200之间的安装配合,从顶盖组件300的下表面竖直向下延伸出两个安装凸耳314,每个安装凸耳314具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定位孔和安装孔。中央隔板222的冷风侧竖向侧面上具有与两个安装凸耳314分别对应的两个安装槽,每个安装槽的槽底具有分别与定位孔和安装孔对应的定位柱和螺钉孔。
[0090]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在本实施例中桌面空调的多条电连线290中至少从机身下部或底座向上连接到机身上部或顶盖组件的各个电连线被配置成集束于机身外壳内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以使每条电连线290尽可能地远离冷凝水,例如多条电连线290和集水盒272分别位于冷风侧机芯半壳251的两侧。这些电连线290中可包括:从输入输出控制电路板370连接到主控电路板130的多条电连线,分别从空气质量检测模块224、温湿度检测模块和wifi模块226连接到输入输出控制电路板370的各个电连线,分别从每个半导体制冷片221连接到主控电路板130的各个电连线。
[0091]具体地,中央隔板222的冷风侧竖向侧面上形成有集束上述多条电连线290的线槽。线槽291包括第一竖直段、水平段和第二竖直段。第一竖直段从中央隔板的下边缘竖直向上延伸预定高度。水平段从第一竖直段的末端向中央隔板的远离集水盒的竖向边缘水平延伸预定长度。第二竖直段从水平段的末端竖直向上延伸预定高度。
[0092]多条电连线290中的至少部分电连线从线槽291的上端伸出后,穿过中央隔板222与桌面空调的冷风侧导流板261之间的缝隙,进入顶盖组件300。
[0093]线槽291的槽底上具有贯穿中央隔板的厚度方向的穿线通孔,其位于第二竖直段的下部,以使至少部分电连线能够连接到中央隔板222的热风侧竖向侧面。例如多条电连线290中还具有分别从桌面空调的空气质量检测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和wifi模块连接到输入输出控制电路板的各个电连线,均穿过穿线通过进入线槽内。多条电连线290中具有从热风侧离心风机242连接到主控电路板130的电连线,其穿过穿线通过进入线槽291内。
[0094]线槽291的侧挡板具有多个过线口。多条电连线290中具有从桌面空调的冷风侧离心风机241连接到主控电路板130的电连线,其通过线槽的相应过线口进入线槽291内。多条电连线290中还具有分别从每个半导体制冷片221连接到主控电路板130的各个电连线,其通过线槽的相应过线口进入线槽291内;以及从桌面空调的冷风侧离心风机241连接到主控电路板130的电连线,其穿过相应过线口进入线槽291内。
[0095]多条电连线290中还具有从负离子发生模块227的离子发生端连接到主控电路板130的电连线。负离子发生模块227的离子发生端固定于中央隔板222的冷风侧竖向侧面,且位于中央隔板222的第二竖向边缘和线槽291的第二竖直段之间。中央隔板222的第二竖向边缘为与其第一竖向边缘相对的边缘。
[0096]此外,机身200还包括水位探针连接线,位于机身外壳内的第一侧,配置成从冷凝水收集结构的接线端子连接到输入输出控制电路板370。发光电路板360仅通过电连线连接至输入输出控制电路板370。
[009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热交换器安装过程可为:利用螺钉将热风侧热交换器232固定于中央隔板222的一个竖向侧面。将隔热垫223放置在中央隔板222的安装开口内。将每个半导体制冷片221的冷表面和热表面涂抹导热硅脂,并将每个半导体制冷片221放置于相应半导体容纳槽内,且每个半导体制冷片221的热表面与热风侧热交换器的基板接触。将冷风侧热交换器231放置在中央隔板的另一竖向侧面。将Z型压板的一端内表面粘贴隔热棉,并贴靠于冷风侧热交换器231的基板上,将Z型压板的另一端利用螺钉固定于热风侧热交换器232的基板。在本发明的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可利用螺钉将冷风侧热交换器231直接固定于中央隔板222的另一竖向侧面。中央隔板222的两个竖向侧面上均可具有凹陷的基板凹槽,以便于两个热交换器的定位。
[0098]本发明实施例中桌面空调安装时,首先将机芯中的各个部件组装形成该机芯。将热风侧机身半壳212固定于桌面空调的机芯,以形成第一预装组件。将底座100插入第一预装组件,以使底座的凸缘段123插入凹槽段217,且使凹槽段217中的周向定位肋板插入凸缘段123上的周向定位凹槽,每个定位凸起插块124插入相应定位缺口。将顶盖组件300安装于机芯200的中央隔板222。将冷风侧机身半壳211的顶部卡接于热风侧机身半壳212的顶部。将冷风侧机身半壳211固定于机芯200。插入集水盒272,以及放置过滤装置和/或香薰等。盖上维护盖板280。
[009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任一种桌面空调的送风方法,包括:从桌面空调的机身周壁处吸入两个相互隔离的空气流并向上吹送。在两个空气流向上吹送的过程中分别对其进行热交换,以使一个空气流的温度低于其吸入时的温度,成为冷风气流,使另一空气流的温度高于其吸入时的温度,成为热风气流。顶盖组件分别接收来自机身的冷风气流和热风气流,并将冷风气流和热风气流按不同方向吹送出桌面空调。
[0100]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桌面空调既可采用市电供电,也可采用蓄电池供电,即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可在野外等没有市电的地方和不方便接入市电的情况下使用,显著提高了桌面空调的应用范围。
[0101]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桌面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具有制冷制热模块的机身,安装在所述底座上,配置成从其周壁处吸入两个相互隔离的空气流并向上吹送,在两个所述空气流向上吹送的过程中分别与所述制冷制热模块进行热交换,以使一个空气流的温度低于其吸入时的温度,成为冷风气流,使另一空气流的温度高于其吸入时的温度,成为热风气流;和 顶盖组件,安装在所述机身的上端,配置成从所述机身分别接收所述冷风气流和所述热风气流,并使所述冷风气流和所述热风气流按不同方向吹送出所述桌面空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 机身外壳; 机芯,设置在所述机身外壳内,其具有所述制冷制热模块;所述制冷制热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片,两个所述空气流分别与每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相应变温表面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热交换而改变温度,以成为所述冷风气流和所述热风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面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制热模块还包括: 中央隔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具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安装开口,所述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所述安装开口内;和 两个热交换器,分别固定于所述中央隔板的两侧,并将所述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中央隔板的部分区块夹置于其间; 所述机芯还包括: 两个离心风机,分别固定于所述中央隔板的两个竖向侧面,且每个所述离心风机位于相应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方,每个所述离心风机配置成从其进风区吸入相应空气流并向上吹送;和 两个机芯半壳,分别罩扣在所述中央隔板的两个竖向侧面上,以形成两个隔离的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分别接收来自相应所述离心风机的空气流,并分别将相应所述热交换器容纳在其内,以使两个所述空气流在向上吹送的过程中分别与相应所述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桌面空调,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机芯半壳与相应所述离心风机的蜗壳形成一体件,以使每个所述离心风机的蜗壳与相应所述机芯半壳一起罩扣于所述中央隔板的相应竖向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桌面空调,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热交换器分别为冷风侧热交换器和热风侧热交换器; 每个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基板和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翅片,所述多个翅片沿水平方向间隔地固定于所述基板的一个竖向侧面;每个所述热交换器的基板分别与每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相应变温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桌面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风侧热交换器的基板面积大于所述冷风侧热交换器的基板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桌面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风侧热交换器还配置成将其上产生的冷凝水导流至其下端最低点; 所述机芯还包括: 汇流槽,固定于所述中央隔板上且处于所述冷风侧热交换器的下端最低点的下方,以承接从所述冷风侧热交换器滴落的冷凝水;和 集水盒,其进水口位于所述汇流槽的出水口的竖直下方,以便于所述汇流槽将承接的冷凝水导流至所述集水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桌面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风侧热交换器的每个翅片的下端边缘为朝相应基板向下倾斜的斜边; 所述冷风侧热交换器的基板的下端面仅包括朝所述中央隔板向下倾斜的穿过每个翅片的下端边缘的斜面和穿过所述斜面的下边线的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桌面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还包括: 冷风侧导流板和热风侧导流板,分别固定于所述中央隔板的两个竖向侧面,且分别位于相应所述热交换器的上方,配置成分别将所述冷风气流和所述热风气流导入所述顶盖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桌面空调,其特征在于, 两个离心风机分别为冷风侧离心风机和热风侧离心风机,两个机芯半壳分别为冷风侧机芯半壳和热风侧机芯半壳; 所述机芯还包括: 负离子发生模块,其离子发射刷固定于所述冷风侧机芯半壳的内侧壁上; 空气质量检测模块,固定于所述中央隔板上,且处于所述热风侧离心风机的下方和所述热风侧离心风机的进风风道扩散区内;和 温湿度检测模块,固定于所述中央隔板上,且处于所述热风侧离心风机的下方和所述热风侧离心风机的进风风道扩散区内;以及 wifi模块,固定于所述中央隔板上,且处于所述热风侧离心风机的下方。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桌面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身外壳包括冷风侧机身半壳和热风侧机身半壳; 所述热风侧机身半壳固定于所述中央隔板的一个竖向侧面,所述冷风侧机身半壳的顶部卡接于所述热风侧机身半壳的顶部,所述冷风侧机身半壳的下部固定于所述中央隔板的另一竖向侧面; 所述冷风侧机身半壳周壁的中下部设置有冷风侧进风部,所述热风侧机身半壳周壁的中下部设置有热风侧进风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中央空腔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组件包括: 风道底板,具有水平部和从所述水平部的周向边缘向上延伸的、周向内外轮廓均渐扩的下导风部,所述风道底板的水平部上开设有冷风进口和热风进口,以分别接收所述冷风气流和所述热风气流;和 风道顶板,具有从下向上延伸的、周向内外轮廓均渐扩的上导风部和从所述上导风部的周向外表面向下延伸的多个肋板; 所述下导风部的周向内表面,所述上导风部的周向外表面,以及位于所述冷风进口两侧的两个肋板的两个相对侧面围成冷风吹出风道; 所述下导风部的周向内表面,所述上导风部的周向外表面,以及位于所述热风进口两侧的两个肋板的两个相对侧面围成热风吹出风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桌面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组件还包括: 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导光板、导光掩板和显示触摸板,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风道顶板的上方; 发光电路板,所述风道顶板的中央台阶通孔将所述发光电路板贴靠于所述风道底板的水平部,且所述发光电路板上的至少一个发光灯穿过所述风道顶板上的中央台阶通孔进入所述导光板的受光凹槽内;和 输入输出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掩板与所述显示触摸板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桌面空调,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显示触摸板的下表面竖直向下延伸出多个具有螺纹孔的螺钉孔柱,每个所述螺钉孔柱依次穿过所述输入输出控制电路板、导光掩板、导光板、风道顶板和发光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风道底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组件的冷风出口和热风出口前后相对设置,以使所述冷风气流和所述热风气流前后相背离地吹送出所述桌面空调。
17.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桌面空调的送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所述桌面空调的机身周壁处吸入两个相互隔离的空气流并向上吹送; 在两个所述空气流向上吹送的过程中分别对其进行热交换,以使一个空气流的温度低于其吸入时的温度,成为冷风气流,使另一空气流的温度高于其吸入时的温度,成为热风气流;和 所述桌面空调的顶盖组件分别接收来自所述机身的所述冷风气流和所述热风气流,并将所述冷风气流和所述热风气流按不同方向吹送出所述桌面空调。
【文档编号】F25B21/02GK104266288SQ201410462248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1日
【发明者】庄佳兰, 袁珊娜, 朱振学, 陈妍杉, 马令庆 申请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