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种植双孢菇的果品冷风库及其工艺方法

文档序号:4785198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用于种植双孢菇的果品冷风库及其工艺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种植双孢菇的果品冷风库及其工艺方法,冷风库本体的通风管道与空调制冷管连接,空调表冷器连接有一新鲜空气进风管,新鲜空气进风管连接有离风风机,新鲜空气进风管与冷风库本体内部相连通,离风风机与制冷系统联动,冷风库本体壁上设有若干通风口,每一通风口均安装有一自动百叶风阀,计算机连接有温度采集器、氧气采集器和二氧化碳采集器。工艺方法包括:室外人工装料;将菇床用运至冷风库内进行菌丝培养;覆土;覆土后幼菇培养;采菇。本发明通过适当改造果品冷风库,使冷风库夏季能正常双孢蘑菇,填补市场空白;使拥有冷风库的公司和个人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设备和设施,创造了更高的经济价值。
【专利说明】用于种植双孢菇的果品冷风库及其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双孢菇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种植双孢菇的果品冷风库及其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夏季常规双孢菇无法栽培,只有一部分人防工程或山洞生产,产品市场空缺,价高货少,工厂化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太高,建设一栋种植1000平方米的工厂化标准菇房需投资80-100万元,需生产五年才能收回成本,经济效益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种植双孢菇的果品冷风库,通过适当改造果品冷风库,使冷风库夏季能正常双孢蘑菇,填补市场空白;使拥有冷风库的公司和个人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设备和设施,创造了更高的经济价值。
[0004]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用于种植双孢菇的果品冷风库,包括冷风库本体和制冷系统,所述冷风库本体包括库门和若干置物台架,所述制冷系统包括空调制冷管和空调表冷器,所述空调表冷器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空调制冷管设置于所述冷风库本体外部,所述空调表冷器设置于所述冷风库本体内部,所述冷风库本体的四周设有保温层,所述空调表冷器连接有一新鲜空气进风管,所述新鲜空气进风管连接有离风风机,所述新鲜空气进风管与所述冷风库本体内部相连通,所述离风风机与制冷系统联动,与所述库门相对的冷风库本体壁上设有若干通风口,每一所述通风口均安装有一自动百叶风阀,所述计算机连接有温度采集器、氧气采集器和二氧化碳采集器。
[0005]优选的,所述保温层采用聚氨脂保温层。
[0006]优选的,所述制冷系统为冷风机。
[0007]优选的,所述置物台架为铁筐或层架。
[0008]本发明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利用所述果品冷风库种植双孢菇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室外人工装料;上料前在置物台架底部和四周均铺一层存果品用的带孔塑料板,采用混播法,将三分之二的菌种混入料内,三分之一的菌种撒在表面,将料面整平,稍压实后盖膜,然后将置物台架自上而下堆成菇床;
[0010]S2、将菇床用运至冷风库内进行菌丝培养;控制空气温度20-22°C,料温22_27°C,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000-5000PPM,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18-20天后菌丝发透培养料;
[0011]S3、覆土 ;采用混合覆土材料,覆土前先将纯草炭土充分调湿,然后加入石灰粉与黏壤土充分混拌均匀,再加水将混合土充分调湿,将草炭土与黏壤土按重量份3:7或4:6的比例进行混合;覆土层厚度为3.5厘米;
[0012]S4、覆土后3天菌丝爬土,开始喷水,使之含水到饱和,料温保持在24?26°C,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每天利用新风风机通风3?5小时,当菌丝上土面积60%时要及时降温,利用外界离风风机和冷风机配合运转控制气温在15?16°C,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000-4000PPM,促使蘑菇原基形成,12-15天后当覆土表面形成米粒大小的白色原基时,每天少量多次轻喷雾水,幼菇长到黄豆大小时,加大喷水量,土壤含水量达到35 %左右,随着菇体的逐渐长大,喷水量可按出I千克蘑菇补I千克水来计算;
[0013]S5、采菇;蘑菇成熟后进行采摘,采菇高峰期不喷水,采后喷一次水,促进转潮,喷水后要立即通新风或进行室内风循环,以散发菇体上的水分,预防菇体感染细菌,出菇期间气温保持在14-16°C,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000PPM以下,空气湿度保持85-90%,待菇长大后,循环采收。
[0014]进一步的,冷风库栽培一般直接采用工厂化二次隧道发酵料或自制培养料。
[0015]进一步的,所述菌种的选用适合在冷风库栽培的有258蘑菇菌株、W192蘑菇菌株或W2000磨燕菌株。
[0016]进一步的,所述菌种用种量1.5-2瓶/平方米。
[0017]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目前全国果品主区建设有大量贮藏果品的冷风库,这些冷库为贮存果品而设计建造,一般面积为200-300平方米,属于地面高温库,每年10月到来年3月用于贮存果品,4月-9月处于闲置期,冷库保温保湿性能好,光线较弱,较适合蘑菇的生长发育条件。而本工艺仅需稍加改造即可用于种植蘑菇,利用原有的层架或果品贮藏的铁筐,改造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这个时候双孢蘑菇的市场价格是平时的2— 3倍,利用本工艺填补了双孢菇市场空白,且不会影响果品的正常贮存,果品冷风库得到充分利用,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综上所述,通过适当改造果品冷风库,使冷风库夏季能正常双孢蘑菇,填补市场空白;使拥有冷风库的公司和个人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设备和设施,创造了更高的经济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冷风库本体;2、空调制冷管;3、空调表冷器;4、保温层;5、出风口 ;6、新鲜空气进风管;7、离风风机;8、自动百叶风阀;9、温度采集器;10、氧气采集器;11、二氧化碳采集器;12、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所示,用于种植双孢菇的果品冷风库,包括冷风库本体I和制冷系统,冷风库本体I包括库门(图中未标出)和若干置物台架(图中未标出),制冷系统包括空调制冷管2和空调表冷器3,空调表冷器3上设有出风口 5,空调制冷管2设置于冷风库本体I外部,空调表冷器3设置于冷风库本体I内部,冷风库本体I的四周设有保温层4,空调表冷器3连接有一新鲜空气进风管6,新鲜空气进风管6连接有离风风机7,新鲜空气进风管6与冷风库本体I内部相连通,离风风机7与制冷系统联动,与库门相对的冷风库本体I壁上设有若干通风口,每一通风口均安装有一自动百叶风阀8,计算机12连接空调表冷器3,计算机12连接有温度采集器9、氧气采集器10和二氧化碳采集器11。
[0024]本实施例中,保温层4采用聚氨脂保温层。制冷系统为冷风机。置物台架为铁筐或层架,层架直接人工上料发菌,铁筐大小100 Cm XllO cm X80 Cm,更适宜栽培双孢蘑菇。
[0025]实施例二
[0026]利用果品冷风库种植双孢菇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第一步、室外人工装料;上料前在置物台架底部和四周均铺一层存果品用的带孔塑料板,采用混播法,将三分之二的菌种混入料内,三分之一的菌种撒在表面,将料面整平,稍压实后盖膜,然后将置物台架自上而下堆成菇床;上料前在筐子底部铺一层存果品用的带孔塑料板,周边围25厘米左右的塑料板。根据库房大小设计成堆高6-8层菇床,走道宽度80-100厘米,最上层距屋顶1.2-1.8米。
[0028]第二步、将菇床用运至冷风库内进行菌丝培养;控制空气温度20_22°C,料温22-27°C,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000-5000PPM,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18-20天后菌丝发透培养料。
[0029]第三步、覆土 ;采用混合覆土材料,覆土前先将纯草炭土充分调湿,然后加入石灰粉与黏壤土充分混拌均匀,再加水将混合土充分调湿,将草炭土与黏壤土按重量份3:7或
4:6的比例进行混合;覆土层厚度为3.5厘米。
[0030]第四步、覆土后3天菌丝爬土,开始喷水,使之含水到饱和,料温保持在24?26°C,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每天利用新风风机通风3?5小时,当菌丝上土面积60%时要及时降温,利用外界离风风机7和冷风机12配合运转控制气温在15?16°C,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000-4000PPM,促使蘑菇原基形成,12-15天后当覆土表面形成米粒大小的白色原基时,每天少量多次轻喷雾水,幼菇长到黄豆大小时,加大喷水量,土壤含水量达到35 %左右,随着葫体的逐渐长大,喷水量可按出I千克蘑葫补I千克水来计算。
[0031]第五步、采菇;蘑菇成熟后进行采摘,采菇高峰期不喷水,采后喷一次水,促进转潮,喷水后要立即通新风或进行室内风循环,以散发菇体上的水分,预防菇体感染细菌,出菇期间气温保持在14-16°C,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000PPM以下,空气湿度保持85-90%,待葫长大后,循环米收。
[0032]冷风库栽培一般直接采用工厂化二次隧道发酵料或自制培养料。采用隧道制备的发酵料优点是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培养料具有高度选择性和均质性,能达到高产,同时减少了因自制培养料在后发酵阶段对菇房设施、床架和设备等方面造成损耗,购买成品料要注意及时上料,及时播种。
[0033]菌种的选用适合在冷风库栽培的有258蘑菇菌株、W192蘑菇菌株或W2000蘑菇菌株。表现在发菌快、出菇齐、一级菇比例高,适合鲜销。菌种用种量1.5-2瓶/平方米。
[0034]目前建设一栋种植1000平方米的工厂化标准菇房需投资80-100万元,需生产三至五年才能收回成本,而改造一栋种植1000平方米果品冷风库仅需2-3千元,改造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果品冷风库闲置期间的人员、设施、设备,由于夏季气温高,传统农户栽培不能生产,工厂化栽培成本高,这个时候双孢蘑菇的市场价格是平时的3-4倍,通过改造冷风库夏季生产双孢菇,填补了我国夏季双孢菇市场的空白,在投入相当的情况下,每平方米产菇20kg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0035]综上所述,通过适当改造果品冷风库,使冷风库夏季能正常双孢蘑菇,填补市场空白;使拥有冷风库的公司和个人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设备和设施,创造了更高的经济价值。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用于种植双孢菇的果品冷风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冷风库本体和制冷系统,所述冷风库本体包括库门和若干置物台架,所述制冷系统包括空调制冷管和空调表冷器,所述空调表冷器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空调制冷管设置于所述冷风库本体外部,所述空调表冷器设置于所述冷风库本体内部,所述冷风库本体的四周设有保温层,所述空调表冷器连接有一新鲜空气进风管,所述新鲜空气进风管连接有离风风机,所述新鲜空气进风管与所述冷风库本体内部相连通,所述离风风机与制冷系统联动,与所述库门相对的冷风库本体壁上设有若干通风口,每一所述通风口均安装有一自动百叶风阀,所述计算机连接所述空调表冷器,所述计算机连接有温度采集器、氧气采集器和二氧化碳采集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种植双孢菇的果品冷风库,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采用聚氨脂保温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种植双孢菇的果品冷风库,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为冷风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种植双孢菇的果品冷风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台架为铁筐或层架。
5.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果品冷风库种植双孢菇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1、室外人工装料;上料前在置物台架底部和四周均铺一层存果品用的带孔塑料板,采用混播法,将三分之二的菌种混入料内,三分之一的菌种撒在表面,将料面整平,稍压实后盖膜,然后将置物台架自上而下堆成菇床; 52、将菇床用运至冷风库内进行菌丝培养;控制空气温度20-22°C,料温22-27°C,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000-5000PPM,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18-20天后菌丝发透培养料; 53、覆土;采用混合覆土材料,覆土前先将纯草炭土充分调湿,然后加入石灰粉与黏壤土充分混拌均匀,再加水将混合土充分调湿,将草炭土与黏壤土按重量份3:7或4:6的比例进行混合;覆土层厚度为3.5厘米; 54、覆土后3天菌丝爬土,开始喷水,使之含水到饱和,料温保持在24?26°C,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每天利用新风风机通风3?5小时,当菌丝上土面积60%时要及时降温,利用外界离风风机和冷风机配合运转控制气温在15?16°C,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000-4000PPM,促使蘑菇原基形成,12-15天后当覆土表面形成米粒大小的白色原基时,每天少量多次轻喷雾水,幼菇长到黄豆大小时,加大喷水量,土壤含水量达到35%左右,随着葫体的逐渐长大,喷水量可按出I千克蘑葫补I千克水来计算; 55、采菇;蘑菇成熟后进行采摘,采菇高峰期不喷水,采后喷一次水,促进转潮,喷水后要立即通新风或进行室内风循环,以散发菇体上的水分,预防菇体感染细菌,出菇期间气温保持在14-16°C,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000PPM以下,空气湿度保持85-90%,待菇长大后,循环采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果品冷风库种植双孢菇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冷风库栽培一般直接采用工厂化二次隧道发酵料或自制培养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果品冷风库种植双孢菇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的选用适合在冷风库栽培的有258蘑菇菌株、W192蘑菇菌株或W2000蘑菇菌株。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果品冷风库种植双孢菇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用种量1.5-2瓶/平方米。
【文档编号】F25D13/00GK104472218SQ201410747520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9日
【发明者】刘召东, 王春明 申请人:刘召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