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物品储藏用移动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735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低温物品储藏用移动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低温物品储藏用移动式集装箱,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储藏低温对象物品,使内部温度保持低温对象物品所需的温度,从而能够长途运输及配送的低温物品储藏用移动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通常,冷藏库(coldstore)安装有为了农产品的预冷及保存、冷藏/冷冻食品等的低温保存而供应冷气的冷冻机系统。冷冻机系统按照冷冻周期循环冷媒以冷却周围空气,将如上生成的冷气排到装载箱内部使装载箱内部保持适当温度。

这种冷冻周期使用压缩机。压缩机将低温低压气体冷媒变成高温高压气体并送到冷凝器(凝气机、贮液干燥器)时,在经过冷凝器期间因空气夺走热量而液化变成中温、高压的冷媒液,通过膨胀阀时冷媒液的压力降低变成室温下容易蒸发的低温、低压的喷雾液体并进入蒸发器夺走周边热量变成气体,通过送风扇(fan)使装载箱内部的空气通过,将冷却的空气重新送风到装载箱内部,通过反复使装载箱内部保持冷藏(0℃至5℃)或冷冻(-15℃至-20℃)温度。

但冷藏库如上所述,需要用于保持冷藏或冷冻温度的另外的压缩机,因此实际上冷藏库与压缩机应作为一套供应,因此冷藏库套组所占体积相当大是在所难免的。并且,用于保持冷藏或冷冻温度的压缩机而具有费用上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储藏低温对象物品,使内部温度保持低温对象物品所需的温度,因此能够长途运输及配送的低温物品储藏用移动式集装箱。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物品储藏用移动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箱,其具有由向上下方向相隔的上面板及下面板、连接所述上面板与所述下面板的侧面板形成的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的下侧储藏需要保持低温的低温对象物品,由所述侧面板形成的侧面中任意一面开口使得能够通过所述一面放入取出所述低温对象物品,连接于另外设置在外部的干冰喷射装置,通过所述干冰喷射装置向所述内部空间喷射粉末形态的干冰使所述内部空间的温度保持所述低温对象物品所需的温度;门,其以能够旋转开闭的方式铰链结合于所述一面打开或闭合所述一面;一个或多个冷媒板,其在所述本体箱的内部空间位于所述低温对象物品的上侧,使内所述部空间的温度维持所述低温对象物品所需的温度;以及,干冰架,其位于所述本体箱的内部空间且位于所述冷媒板的上侧,层积通过所述干冰喷射装置喷射的所述干冰。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低温物品储藏用移动式集装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不仅具有使本体箱内部空间的温度保持低温对象物品所需温度的冷媒板,并且另外设置于外部的干冰喷射装置喷射干冰,能够使本体箱内部空间的温度长期保持低温对象物品所需的温度。

第二,即使冷媒板因热损耗而发生相变,冷媒板仍可通过从干冰喷射装置喷射层积的干冰再冷却,使本体箱内部空间的温度保持低温对象物品所需的温度。

第三,冷媒板优先降低本体箱内部空间的温度,冷媒板的冷热量降低时被层积的干冰再冷却,因此能够最小化干冰使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低温物品储藏用移动式集装箱的立体图;

图2为显示图1的低温物品储藏用移动式集装箱的本体箱的立体图;

图3为显示设置于图2所示本体箱的干冰架的立体图;

图4为显示图2所示本体箱的内部的主视图;

图5为从另一方向显示图1所示低温物品储藏用移动式集装箱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5显示本发明的移动式低温物品储藏用集装箱。

参照图1至图5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低温物品储藏用移动式集装箱,所述低温物品储藏用移动式集装箱100包括本体箱110、门130、冷媒板10及干冰架30。所述本体箱110能够储藏需要保持低温的低温对象物品,连接于另外设置在外部的干冰喷射装置(未示出),内部被所述干冰喷射装置(未示出)喷射干冰。

对所述本体箱110进一步来讲,所述本体箱110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向上下方向相隔的上面板114及下面板115、连接所述上面板114与所述下面板115的侧面板,是内部形成有能够储藏所述低温对象物品的内部空间的长方体形状。所述本体箱110考虑到耐药品性及成型性而用聚乙烯(pe)形成。

所述侧面板中任意一面为开口,本实施例以图1所示的所述移动式低温物品储藏用集装箱100为基准,所述本体箱110的右侧开口。因此所述侧面板包括前面板111、后面板112及左侧面板113。

所述本体箱110的开口的一面与所述门130铰链结合使得门130能够旋转开闭以遮蔽所述本体箱110的内部空间。本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本体箱110的开口的一面右侧具有旋转轴(未标出),因此所述门130通过所述旋转轴(未标出)结合成可旋转的状态。参照图5,所述开口的一面的左侧(本实施例指前面板)设置有锁定装置120,防止所述门130在关闭状态下打开。

所述门130的外侧面形成有用于显示所述低温物品储藏用移动式集装箱100的目的地的目的地显示部131。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门130上形成有向上下方向相隔的两个所述目的地显示部131,但不限于此。

另外如上所述,所述本体箱110的内部空间储藏所述低温对象物品,为了使所述本体箱110内部空间的温度保持所述低温对象物品所需的温度,同时储藏一个或多个冷媒板10。所述冷媒板10例如由相变物质形成。本实施例以所述本体箱110具有两个所述冷媒板10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本体箱110形成有用于储藏所述冷媒板10的冷媒板结合槽111a、112a。所述冷媒板结合槽111a、112a分别形成于所述侧面板中彼此相对的一对侧面板的内侧面。具体来讲,本实施例的所述冷媒板结合槽111a、112a形成于所述前面板111及所述后面板112,沿着所述前面板111及所述后面板112的宽度方向延伸而成。因此所述冷媒板10如图2所示,插入所述冷媒板结合槽111a、112a滑动,储藏在所述本体箱110的内部。

所述前面板111及所述后面板112除所述冷媒板结合槽111a、112a之外还形成有与能够分离储藏多种低温对象物品的架20结合的架结合槽111b、112b。所述架结合槽111b、112b形成于所述冷媒板结合槽111a、112a的下侧。所述架结合槽111b、112b像所述冷媒板结合槽111a、112a一样沿着所述前面板111及所述后面板112的宽度方向延伸而成,沿所述前面板111及所述后面板112的长度方向相隔地形成有多个。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形成有四个所述架结合槽111b、112b,但并不限于此,形成个数可以少于或多于4。

如上所述,所述干冰喷射装置(未示出)向所述本体箱110的内部喷射干冰。所述本体箱110具有能够使所述干冰层积的干冰架30。所述干冰架30配置在储藏于所述本体箱110的所述冷媒板10的上侧。因此,所述本体箱110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干冰架30滑动结合的干冰架槽111c、112c,以确保能够设置所述干冰架30。所述干冰架30位于所述冷媒板10的上侧,因此所述干冰架槽111c、112c也形成于所述冷媒板结合槽111a、112a的上侧。

参照图3对所述干冰架30进行具体说明,所述干冰架30为长方形的板。所述干冰架30例如由不锈钢制成,为了确保层积于所述干冰架30的所述干冰的热传递更加高效,由导热率高的不锈钢制成,但不受限于此,具体可以由导热率高的任意材料形成。所述干冰架30上形成有排列成矩阵的多个贯通孔31。

所述贯通孔31使所述干冰的冷气能够更加有效地向下侧方向传递。如上所述,所述干冰架30由导热率高的材料形成,但如图3一样在所述干冰架30上形成所述贯通孔31的情况下,所述干冰的热传递会更加高效。

通过所述干冰喷射装置(未示出)喷射的所述干冰以粉末形态喷射,若没有所述干冰架30,所述干冰粉末会在所述本体箱110内部飘浮或直接接触储藏在所述本体箱110内部空间的所述低温对象物品,可能会层积于所述低温对象物品。尤其,所述干冰直接接触所述低温对象物品的情况下,所述低温对象物品可能因所述干冰的冷热而受到破坏,因此通过设置所述干冰架30使所述干冰层积在所述干冰架30,只是有效传递所述干冰的冷热。

层积于所述干冰架30的所述干冰不仅与所述冷媒板10一起使所述本体箱110内部的温度保持所述低温对象物品所需的温度,而且在所述低温物品储藏用移动式集装箱100运输期间所述本体箱110内部的温度未保持所述低温对象物品所需温度的情况下,在运输过程中通过所述干冰喷射装置(未示出)喷射所述干冰,再冷却因热损耗而发生相变的所述冷媒板10,使所述本体箱110内部的温度保持所述低温对象物品所需的温度。

另外,所述本体箱110内部可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0。所述温度传感器160测定所述本体箱110内部的温度并显示在设置于所述本体箱110外部的温度记录装置(未示出)。用户可以通过设置于所述本体箱110外部的所述温度记录装置(未示出)确认所述本体箱110内部的温度,所述本体箱110内部温度高于所述低温对象物品所需的温度时,可以利用连接于所述本体箱110的所述干冰喷射装置(未示出)向所述本体箱110内部喷射所述干冰。

所述温度传感器16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连接用户持有的另外的用户终端(未示出),可以在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160测定的所述本体箱110内部的温度高于所述低温对象物品所需的温度时,向所述用户终端传输信息以告知所述干冰喷射装置(未示出)正在喷射所述干冰。

并且,与所述干冰喷射装置(未示出)喷射所述干冰无关地,可以在所述本体箱110内部温度高于所述低温对象物品所需的温度时向所述用户终端(未示出)发送信息使得用户能够知晓所述低温物品储藏用移动式集装箱100有无异常。

与所述本体箱110的开口的一面相对的所述左侧面板113形成有使所述干冰喷射装置(未示出)连接于所述本体箱110的干冰注入孔113a。所述干冰喷射装置(未示出)与所述本体箱110通过所述干冰注入孔113a连通,所述干冰喷射到所述本体箱110的内部。喷射到所述本体箱110内部的所述干冰应层积于所述干冰架30,因此所述干冰注入孔113a形成于所述干冰架30的上侧。

所述本体箱110与所述干冰喷射装置(未示出)并非总是保持连接,因此,所述干冰喷射装置(未示出)与所述本体箱110处于分离状态时,与遮蔽所述干冰注入孔113a的孔塞170结合。

所述孔塞170以可拆卸的方式结合于所述干冰注入孔113a,因此欲连接所述干冰喷射装置(未示出)时从所述干冰注入孔113a分离。

所述左侧面板113的外侧面具有能够显示所述低温物品储藏用移动式集装箱100的目的地的目的地显示部113c,因此用户乃至与所述低温对象物品运输相关的作业人员都能够进行确认。

另外,形成所述本体箱110的所述板即所述上面板114、所述下面板115、所述前面板111、所述后面板112及所述左侧面板113的内侧面形成有对流引导槽111d、112d、113b、115a使得在所述本体箱110内部上侧通过所述冷媒板10及所述干冰变凉的空气能够在所述本体箱110内部均匀地对流。

更具体来讲,所述对流引导槽111d、112d、113b、115a沿所述各板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延伸而成,沿所述各板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相隔形成。首先,形成于所述前面板111的所述对流引导槽111d沿所述前面板111的宽度方向延伸,沿所述前面板111的长度方向相隔形成,如图2或图4所示,形成于所述冷媒板结合槽111a与所述架结合槽111b之间及所述架结合槽111b的下侧。形成于所述后面板112的所述对流引导槽112d按照与所述前面板111的所述对流引导槽111d相同的方式形成。

形成于所述左侧面板113的所述对流引导槽113b沿所述左侧面板113的长度方向延伸,沿所述左侧面板113的宽度方向相隔地形成多个。形成于所述下面板115的所述对流引导槽115a沿所述下面板115的长度方向形成,沿所述下面板115的宽度方向相隔形成,所述上面板114虽未示出,但具有按照与所述下面板115相同的方式形成的所述对流引导槽(未示出)。

如上所述,通过所述冷媒板10及所述干冰变凉的空气沿形成于构成所述本体箱110的所述各板的内侧面的所述对流引导槽111d、112d、113b、115a对流,能够使所述本体箱110内部空间的温度均匀地保持所述低温对象物品所需的温度。

尤其,所述架结合槽111b、112b不仅用于所述架20滑动结合,而且通过所述冷媒板10及所述干冰变凉的空气还能沿所述架结合槽111b、112b对流,因此变凉的空气还能够向所述本体箱110中央区域均匀地对流。

所述本体箱110下部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低温物品储藏用移动式集装箱100移动性的脚轮150。更具体来讲,本实施例中设置于所述下面板115的下侧,如图所示,安装有相隔的四个脚轮150。所述脚轮150能够使用户将所述低温物品储藏用移动式集装箱100自由移动到所需的位置。

另外,形成所述本体箱110的各板的外侧面形成有用于设置能够确认所述箱本体110内部状况的管理板(未示出)及连接于所述干冰喷射装置(未示出)控制所述干冰喷射装置(未示出)的运行的控制板(未示出)等多种电子设备的设置槽。本实施例中,所述后面板112形成有所述设置槽112-1。

所述管理板(未示出)及所述控制板(未示出)等电子设备可通过外部通信与用户的终端(未示出)建立连接,用户可利用终端(未示出)确认所述箱本体110的内部状况或远程控制所述干冰喷射装置(未示出)的运行。如上,可以在所述箱本体110的所述设置槽112-1设置与外部通信连接的多种电子设备,提供应用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技术的多种控制方法。

利用本实施例的低温物品储藏用移动式集装箱的话,无需像现在一样通过用电的压缩机等形成冷冻周期也能够通过冷媒板与干冰使移动式集装箱内部温度保持低温对象物品保持所需的温度,因此能够低费用、高效地长途运输低温对象物品。尤其,干冰在低温对象物品运输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喷射,冷媒板因热损耗而发生相变时干冰的冷热能够再冷却冷媒板,因此在低温对象物品运输期间能够使移动式集装箱内部温度持续保持低温对象物品所需的温度。

本发明参考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这仅作为示例,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还可以做多种变形或得到其他等同的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为技术方案中所记载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