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系统及其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38143发布日期:2019-01-28 12:4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多联机系统及其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和一种多联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多联机系统可以同时实现制冷和制热,使用范围广,且使用灵活。

当多联机系统以纯制热模式运行时,从压缩机出来的高压气态冷媒不经过室外换热器,直接从旁通管道流向高压阀,为了保证旁通管道能够通过足够多的冷媒,通常旁通管道上的阀体设置的较大。

但是,当多联机系统以小负荷主制冷模式运行时,在压缩机转速很低的情况下,如果阀体设置很大,大部分气态冷媒就会从旁通管道流向高压阀,只有少量的冷媒经过室外换热器后被冷凝,且积存在室外机内,从而导致高压阀处的液态冷媒很少,几乎没有液态冷媒,制冷室内机的制冷能力变差。这种情况在短配管的系统中更加明显。

并且,由于主制冷模式下,制冷效果差,系统就会自动切换至主制热模式,但是由于制冷能需高于制热能需,系统又会重新切回至主制冷模式,从而导致系统模式频繁切换,换热器频繁切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大容量的室外机在小负荷主制冷模式下,制冷能力差,系统模式频繁切换,冷热不平衡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联机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个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机、分流装置和多个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补气阀组,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分别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所述补气阀组的一端相连,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和所述补气阀组的另一端相连后与所述分流装置相连,所述补气阀组包括多个并联的补气阀,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当所述多联机系统以主制冷模式开机运行时,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开机总容量和制热开机比例;s2,根据所述开机总容量和所述制热开机比例对所述补气阀组中的多个并联的补气阀进行开启或关闭控制,以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多等级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当多联机系统以主制冷模式开机运行时,获取多联机系统的开机总容量和制热开机比例,并根据开机总容量和制热开机比例对补气阀组中的多个并联的补气阀进行开启和关闭控制,以对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多等级控制。从而有效解决了大容量的室外机在小负荷主制冷模式下,制冷能力差,系统模式频繁切换,冷热不平衡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如果所述开机总容量小于第一预设容量,则当所述制热开机比例小于第一预设比例时,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第一开度等级控制,并当所述制热开机比例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比例时,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第二开度等级控制;如果所述开机总容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容量且小于第二预设容量,则当所述制热开机比例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比例时,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所述第一开度等级控制,并当所述制热开机比例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比例时,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第三开度等级控制;如果所述开机总容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容量,则当所述制热开机比例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比例时,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所述第一开度等级控制,并当所述制热开机比例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比例时,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第四开度等级控制,其中,所述第四开度等级的开度>所述第三开度等级的开度>所述第二开度等级的开度>所述第一开度等级的开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补气阀组包括第一补气阀和第二补气阀时,其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补气阀和所述第二补气阀均关闭,以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所述第一开度等级控制;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补气阀开启和所述第二补气阀关闭,以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所述第二开度等级控制;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补气阀关闭和所述第二补气阀开启,以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所述第三开度等级控制;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补气阀和所述第二补气阀均开启闭,以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所述第四开度等级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延时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分流装置的中压过冷度,并判断所述中压过冷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过冷度;如果所述中压过冷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过冷度,则将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降低一个开度等级;如果所述中压过冷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过冷度且小于第二过冷度,则控制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等级保持不变;如果所述中压过冷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过冷度,则将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升高一个开度等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补气阀组,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分别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所述补气阀组的一端相连,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和所述补气阀组的另一端相连后与所述分流装置相连,所述补气阀组包括多个并联的补气阀;分流装置;多个室内机;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多联机系统以主制冷模式开机运行时,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开机总容量和制热开机比例,并根据所述开机总容量和所述制热开机比例对所述补气阀组中的多个并联的补气阀进行开启或关闭控制,以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多等级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当多联机系统以主制冷模式开机运行时,通过控制模块获取多联机系统的开机总容量和制热开机比例,并根据开机总容量和制热开机比例对补气阀组中的多个并联的补气阀进行开启或关闭控制,以对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多等级控制。从而有效解决了大容量的室外机在小负荷主制冷模式下,制冷能力差,系统模式频繁切换,冷热不平衡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所述开机总容量小于第一预设容量,则当所述制热开机比例小于第一预设比例时,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第一开度等级控制,并当所述制热开机比例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比例时,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第二开度等级控制;如果所述开机总容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容量且小于第二预设容量,则当所述制热开机比例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比例时,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所述第一开度等级控制,并当所述制热开机比例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比例时,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第三开度等级控制;如果所述开机总容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容量,则当所述制热开机比例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比例时,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所述第一开度等级控制,并当所述制热开机比例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比例时,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第四开度等级控制,其中,所述第四开度等级的开度>所述第三开度等级的开度>所述第二开度等级的开度>所述第一开度等级的开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补气阀组包括第一补气阀和第二补气阀时,其中,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补气阀和所述第二补气阀均关闭,以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所述第一开度等级控制;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补气阀开启和所述第二补气阀关闭,以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所述第二开度等级控制;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补气阀关闭和所述第二补气阀开启,以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所述第三开度等级控制;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补气阀和所述第二补气阀均开启闭,以对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所述第四开度等级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根据所述开机总容量和所述制热开机比例对所述补气阀组中的多个并联的补气阀进行开启或关闭控制之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延时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分流装置的中压过冷度,并判断所述中压过冷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过冷度,其中,如果所述中压过冷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过冷度,所述控制模块则将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降低一个开度等级;如果所述中压过冷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过冷度且小于第二过冷度,所述控制模块则控制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等级保持不变;如果所述中压过冷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过冷度,所述控制模块则将所述补气阀组的开度升高一个开度等级。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多联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多联机系统。

图1是相关技术中多联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当多联机系统以纯制热模式运行时,从压缩机110出来的高压气态冷媒,不经过室外换热器120,直接从旁通管道流向高压阀。为了保证旁通管道能够通过足够多的冷媒,保证制热室内机具有较好的制热效果,通常旁通管道上的补气阀sv6的阀体设置的较大。

当多联机系统以主制冷模式运行时,从压缩机110出来的高压气态冷媒一部分通过室外换热器120冷凝为液体后,通往高压阀,另一部分通过旁通管道的补气阀sv6流向高压阀,这样,通过室外换热器120冷凝后的液体和通过旁通管道的气体可以混合成合适的冷媒干度,然后通过连接管道输送给分流装置,分流装置中的气液分离器210将具有合适干度的冷媒重新分离为高压液和高压气,并分别分配至制冷室内机和制热室内机。

由于补气阀sv6的阀体是根据纯制热模式下所允许通过的最大冷媒流量进行设置的,因而补气阀sv6的阀体设置的都比较大。但是,当多联机系统以小负荷主制冷模式运行时,在压缩机110转速很低的情况下,如果补气阀sv6的阀体很大,大部分的气态冷媒就会被补气阀sv6旁通走,少量的冷媒经过室外换热器120后被冷凝,并积存在室外机中,这样高压阀的出口处均为补气阀sv6旁通走的气态冷媒,而液态冷媒很少,甚至没有液态冷媒。气态冷媒经过分流装置阀体阻力增大,更容易降低低压,同时高压也会降低。冷媒直接以过热态进入制热室内机,低压会更低,制热室内机不吸热,系统的冷媒循环量小。低压太低时,压缩机110的频率无法升高,因而导致冷媒流量不足以保证制冷室内机的制冷效果。这种情况在短配管系统中更加明显。

并且,由于主制冷模式下,制冷效果差,系统就会自动切换至主制热模式,但是由于制冷能需高于制热能需,系统又会重新切回至主制冷模式,从而导致系统模式频繁切换,换热器频繁切换的问题。

为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补气阀sv6设置为多个并联的阀体,然后通过对阀体的控制来满足不同负荷、不同模式下的制冷和制热需求。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多联机系统可包括室外机100、分流装置200、多个室内机300和控制模块(图中未具体示出)。

其中,室外机100可包括压缩机110、室外换热器120和补气阀组130,压缩机110的排气口分别与室外换热器120的一端、补气阀组130的一端相连,室外换热器120的另一端和补气阀组130的另一端相连后与分流装置200相连,补气阀组130可包括多个并联的补气阀。

多个室内机300可包括制热室内机310、制冷室内机320、制热节流元件330和制冷节流元件340。分流装置200可包括气液分离器210、第一换热器220、第二换热器230、中压节流元件240和过冷回路阀体250。气液分离器210的第一端与室外机100的一端相连,气液分离器210的第二端与第一换热器220的第一换热流路的入口相连,第一换热器220的第一换热流路的出口通过中压节流元件240与第二换热器230的第一换热流路的入口相连。第二换热器230的第一换热流路的出口通过过冷回路阀体250与第二换热器230的第二换热流路的入口相连,第二换热器230的第二换热流路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220的第二换热流路的入口相连,第一换热器220的第二换热流路的出口分别与室外机100的另一端和制冷室内机320的一端相连。制冷室内机320的另一端通过制冷节流元件340与第二换热器230的第一换热流路的出口相连,气液分离器210的第三端通过制热节流元件330与制热室内机310的一端相连,制热室内机310的另一端与第二换热器230的第一换热流路的入口相连。

其中,第一换热器220的第一换热流路、中压节流元件240和第二换热器230的第一换热流路构成了分流装置200的主路,过冷回路阀体250、第二换热器230的第二换热流路和第一换热器220的第二换热流路构成了分流装置200的过冷回路。

当多联机系统以主制冷模式开机运行时,控制模块获取多联机系统的开机总容量和制热开机比例,并根据开机总容量和制热开机比例对补气阀组130中的多个并联的补气阀进行开启或关闭控制,以对补气阀组130的开度进行多等级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开机总容量小于第一预设容量,则当制热开机比例小于第一预设比例时,控制模块对补气阀组130的开度进行第一开度等级控制,并当制热开机比例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比例时,控制模块对补气阀组130的开度进行第二开度等级控制;如果开机总容量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容量且小于第二预设容量,则当制热开机比例小于第一预设比例时,控制模块对补气阀组130的开度进行第一开度等级控制,并当制热开机比例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比例时,控制模块对补气阀组130的开度进行第三开度等级控制;如果开机总容量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容量,则当制热开机比例小于第一预设比例时,控制模块对补气阀组130的开度进行第一开度等级控制,并当制热开机比例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比例时,控制模块对补气阀组130的开度进行第四开度等级控制。

其中,第四开度等级的开度>第三开度等级的开度>第二开度等级的开度>第一开度等级的开度,第一预设容量、第二预设容量和第一预设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例如,第一预设容量为总容量的30%,第二预设容量为总容量的60%,第一预设比例为总制热开机比例的40%。

进一步地,当补气阀组130包括第一补气阀sv6和第二补气阀sv9时,其中,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第一补气阀sv6和第二补气阀sv9均关闭,以对补气阀组130的开度进行第一开度等级控制;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第一补气阀sv6开启和第二补气阀sv9关闭,以对补气阀组130的开度进行第二开度等级控制;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第一补气阀sv6关闭和第二补气阀sv9开启,以对补气阀组130的开度进行第三开度等级控制;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第一补气阀sv6和第二补气阀sv9均开启闭,以对补气阀组130的开度进行第四开度等级控制。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以并联的第一补气阀sv6和第二补气阀sv9构成的补气阀组130为例。其中,第一补气阀sv6和第二补气阀sv9的阀体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两者的阀体大小相同时,可以使得补气阀组130具有三个开度等级,当两者的阀体大小不同时,可以使得补气阀组130具有四个开度等级。

以第一补气阀sv6的阀体小于第二补气阀sv9的阀体为例,如图3所示,补气阀组130具有四个开度等级,从第一开度等级到第四开度等级,补气阀组130的开度依次递增。其中,第一开度等级对应:sv6=off,sv9=off;第二开度等级对应:sv6=on,sv9=off;第三开度等级对应:sv6=off,sv9=on;第四开度等级对应:sv6=on,sv9=on。

在多联机系统以主制冷模式开机运行时,首先根据总开机总容量a和制热开机比例b来确定第一补气阀sv6和第二补气阀sv9的开关状态,以选择合适的开度等级进行补气控制。例如,当a<30%,且b<40%时,控制模块则对补气阀组130的开度进行第一开度等级控制,即sv6=off,sv9=off;当a<30%,且b≥40%时,控制模块则对补气阀组130的开度进行第二开度等级控制,即sv6=on,sv9=off。当30%≤a<60%,且b<40%时,控制模块则对补气阀组130的开度进行第一开度等级控制,即sv6=off,sv9=off;当30%≤a<60%,且b≥40%时,控制模块则对补气阀组130的开度进行第三开度等级控制,即sv6=off,sv9=on。当a≥60%,且b<40%时,控制模块则对补气阀组130的开度进行第一开度等级控制,即sv6=off,sv9=off;当a≥60%,且b≥40%时,控制模块则对补气阀组130的开度进行第四开度等级控制,即sv6=on,sv9=on。从而根据开机总容量和制热开机比例来选择合适的开度等级,并根据开度等级对补气阀体组的开度进行控制。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不仅能够保证系统在纯制热模式下的制热需求,还可以保证小负荷主制冷模式下的制冷制热需求,有效避免在小负荷主制冷模式下,因补气阀的阀体过大导致的室外换热器积液,高压阀出口无液态冷媒,制冷能力差,系统模式频繁切换,冷热不均衡的问题,使得系统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根据开机总容量和制热开机比例对补气阀组130中的多个并联的补气阀进行开启或关闭控制之后,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延时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分流装置200的中压过冷度,并判断中压过冷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过冷度。如果中压过冷度小于第一预设过冷度,控制模块则将补气阀组130的开度降低一个开度等级;如果中压过冷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冷度且小于第二过冷度,控制模块则控制补气阀组130的开度等级保持不变;如果中压过冷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过冷度,控制模块则将补气阀组130的开度升高一个开度等级。其中,第一预设时间、第一预设过冷度和第二预设过冷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例如,第一预设时间可以为10min。

具体而言,在多联机系统以主制冷模式开机运行时,首先根据开总容量和制热开机比例的大小对补气阀组130的开度等级进行初始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系统开始运行。在系统稳定运行后,如延时第一预设时间(如10min)后,控制模块开始根据分流装置200的过冷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对补气阀组130的开度等级进行调节。例如,可以根据分流装置200的中压过冷度scm1(scm1=tps1-tm1,tps1为中压节流元件240的阀前压力ps1对应的饱和温度,tm1为中压节流元件240的阀前温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对补气阀组130的开度等级进行调节。

其中,如果中压过冷度scm1小于第一预设过冷度,说明主流路的液态冷媒较少,过冷度较低,会造成制冷室内机320的制冷效果不好,此时,控制模块则将补气阀组130的开度降低一个开度等级,那么补气阀组130的通过的冷媒就会减少,使得较多的冷媒进过室外换热器120冷凝,然后进入分流装置200,以提高主流路的中压过冷度scm1,保证制冷室内机320的制冷效果;如果中压过冷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冷度且小于第二过冷度,说明进入制冷室内机320的液态冷媒和进入制热室内机310的气态冷媒,能够满足能需,控制模块则控制补气阀组130的开度等级保持不变,以保证制冷室内机320和制热室内机310的制冷制热能力;如果中压过冷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过冷度,说明进入主流路的液态冷媒过多,气态冷媒较少,控制模块则将补气阀组130的开度等级提高一个开度等级,那么就会增加从补气阀组130经过的气态冷媒,以保证制热室内机310的制热能力。

作为一个具体示例,如图4所示,当多联机系统以主制冷模式运行开机时,检测开机总容量占总开机容量的比例a,以及制热室内机占总开机容量的比例b,然后判断开机总容量的大小,如果a<30%且b<40%,则以第一开度等级控制补气阀组130;如果a<30%且b≥40%,则以第二开度等级控制补气阀组130。如果30%≤a<60%且b<40%,则以第一开度等级控制补气阀组130;如果30%≤a<60%且b≥40%,则以第三开度等级控制补气阀组130。如果a≥60%且b<40%,则以第一开度等级控制补气阀组130;如果a≥60%且b≥40%,则以第四开度等级控制补气阀组130。

延时10min后,检测分流装置200的中压过冷度scm1,如果scm1小于第一预设过冷度c,则将补气阀组130的开度降低一个开度等级;如果scm1大于等于第二预设过冷度d,则将补气阀体组130的开度提高一个开度等级;如果c≤scm1<d,则稳定在当前补气阀组130的开度等级不变。从而能够有效的解决大容量多联机系统在小负荷主制冷模式下运行,制冷能力差。导致切换频繁,冷热不平衡的问题。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当多联机系统以主制冷模式开机运行时,通过控制模块获取多联机系统的开机总容量和制热开机比例,并根据开机总容量和制热开机比例对补气阀组中的多个并联的补气阀进行开启或关闭控制,以对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多等级控制。从而有效解决了大容量室外机在小负荷主制冷模式下,制冷能力差,系统模式频繁切换,冷热不平衡的问题。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多联机系统可包括室外机、分流装置和多个室内机,室外机可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补气阀组,压缩机的排气口分别与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补气阀组的一端相连,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和补气阀组的另一端相连后与分流装置相连,补气阀组可包括多个并联的补气阀。

如图5所示,该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当多联机系统以主制冷模式开机运行时,获取多联机系统的开机总容量和制热开机比例。

s2,根据开机总容量和制热开机比例对补气阀组中的多个并联的补气阀进行开启或关闭控制,以对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多等级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2具体可包括:如果开机总容量小于第一预设容量,则当制热开机比例小于第一预设比例时,对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第一开度等级控制,并当制热开机比例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比例时,对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第二开度等级控制;如果开机总容量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容量且小于第二预设容量,则当制热开机比例小于第一预设比例时,对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第一开度等级控制,并当制热开机比例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比例时,对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第三开度等级控制;如果开机总容量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容量,则当制热开机比例小于第一预设比例时,对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第一开度等级控制,并当制热开机比例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比例时,对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第四开度等级控制,其中,第四开度等级的开度>第三开度等级的开度>第二开度等级的开度>第一开度等级的开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补气阀组可包括第一补气阀和第二补气阀时,其中,通过控制第一补气阀和第二补气阀均关闭,以对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第一开度等级控制;通过控制第一补气阀开启和第二补气阀关闭,以对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第二开度等级控制;通过控制第一补气阀关闭和第二补气阀开启,以对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第三开度等级控制;通过控制第一补气阀和第二补气阀均开启闭,以对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第四开度等级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2之后,还包括:延时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分流装置的中压过冷度,并判断中压过冷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过冷度;如果中压过冷度小于第一预设过冷度,则将补气阀组的开度降低一个开度等级;如果中压过冷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冷度且小于第二过冷度,则控制补气阀组的开度等级保持不变;如果中压过冷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过冷度,则将补气阀组的开度升高一个开度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中所披露的细节,具体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当多联机系统以主制冷模式开机运行时,获取多联机系统的开机总容量和制热开机比例,根据开机总容量和制热开机比例对补气阀组中的多个并联的补气阀进行开启和关闭控制,以对补气阀组的开度进行多等级控制。从而有效解决了大容量多联机室外机在小负荷主制冷模式下,制冷能力差,导致模式频繁切换,冷热不平衡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