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室制冰装置及具有其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2609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冷藏室制冰装置及具有其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导制冰装置。



背景技术:

制冰机的冷量来自于蒸发器周围的冷空气,其经箱体风道鼓送至制冰室内的风道循环,对制冰机及制得的冰块吹冷风以进行热交换。该风路的空气与冰箱间室的风路循环相通,容易造成冰块串味。而且,对于长期不取用的冰块,持续吹冷风会造成冰块升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冰机制冰结构及冰箱。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包括冷藏间室,冷藏间室的第一壁设置制冰室,制冰室包括导冷件,导冷件形成制冰室的至少一部分壁,导冷件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壁相邻,第一壁内设置风道,风道与导冷件相邻处设置第一风口以对导冷件送风,导冷件配置为将风道内的冷量传导至制冰室内部,导冷件包括第一导冷板及位于其下方的第二导冷板,第一导冷板与第二导冷板隔热设置,所述制冰机贴合于第一导冷板。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导冷件包括本体及成一夹角延伸形成的弯部,本体与所述第一壁相邻。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制冰机贴合于第一导冷板的本体。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制冰机的铝槽贴合于第一导冷板的本体。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冷藏间室的第一壁为后壁。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导冷件为u型。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导冷件为l型。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风道的送风方向自上向下。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风道在第一风口的下游设置第二风口以对冷藏间室送风。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导冷件与第一风口相邻的表面设置翅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设置于冷藏间室的制冰室设置导冷件,共用间室的供风通道,以接触传导的方式将冷量导入制冰机及其他部位,可以避免直接将冷空气引入制冰机及周围所造成的串味、冰块升华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冰箱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冰箱第一实施方式导冷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冰箱第一实施方式导冷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冰箱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冰箱第二实施方式超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冰箱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冰箱第三实施方式导冷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冰箱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冰箱第四实施方式超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包括前端开口的箱体及设置于箱体前部的门。门可绕轴枢转以打开或关闭箱体。箱体内限定存储空间。

存储空间被隔板分隔为若干独立的间室,其中包括冷藏室和冷冻室。

门包括冷藏室门体,可以枢转地打开或关闭冷藏室,还包括冷冻室门体,可以枢转地打开或关闭冷冻室。

箱体内设置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用于为间室及/或制冰室提供冷量以降低间室及制冰室内的温度。

制冷系统包括通过制冷剂管路连接形成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控制阀、毛细管及蒸发器。安装于机械室中的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蒸发器吸收热量为间室及制冰室降温,冷凝器吸收蒸发器的热量并强制散热。

当压缩机运行时,通过蒸发器变成气态的制冷剂流向压缩机并被压缩,压缩的制冷剂穿过冷凝器时被凝结成高压液态,穿过毛细管后压力降低,再次流向蒸发器。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发生热交换后蒸发为气态。蒸发器周围空气被冷却形成冷气,并通过送风通道送入各间室及/或制冰室,在各室内循环进行热交换,经回风通道回流至蒸发器周围。

参考图1,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冷藏室门体10内设置一绝热空间,其内容纳制冰室,制冰室内设置制冰机20、储冰盒及供水装置。

制冰室的进风口30及出风口40位于侧壁11,进风口30在出风口40上方。当门体10关闭时,门体10与箱体侧壁相抵接,进风口30与出风口40分别与位于箱体侧壁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连通,形成制冰风路循环。蒸发器周围的冷空气经进风通道到达制冰室进行热交换,然后经出风通道回流至蒸发器周围。当门体10开启时,进风口30与出风口40分别与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断开。

参考图1及图2,制冰室内设置导冷件以将来自送风通道的冷量传导到制冰室各处。导冷件包括第一导冷板51和第二导冷板52,也可以包括更多竖直方向排布的导冷板。第一导冷板51位于第二导冷板52上方,二者均通过支撑件安装于制冰室内,形成制冰室的内壁,其中第一导冷板51与制冰机20直接接触。第一导冷板51、第二导冷板52之间具有间隙,以使二者绝热。由于导冷板的冷量会向各个方向传导,如此可使第一导冷板51的冷量集中供应制冰机20,避免分散至第二导冷板52。

导冷件为l或u型结构,以将制冰室半围合。以第一导冷板51为例,其本体513与制冰机20的铝槽紧密贴合,本体513成一夹角延伸形成弯部511。弯部511与侧壁11平行且具有一间隔。

第二导冷板52与第一导冷板51结构相似,其弯部521自本体523成一夹角延伸。弯部521靠近侧壁11,与侧壁11平行且具有一间隔。

第一导冷板弯部511、第二导冷板弯部521、侧壁11及制冰室的前后壁围合形成一密闭的风道。来自箱体进风通道的冷风自进风口30进入该风道,自出风口40返回出风通道。

优选地,弯部511与进风口30相对,弯部521与出风口40相对。即,冷风先后与第一导冷板51和第二导冷板52接触。如此设置可使与第一导冷板51连接的制冰机20获得更多冷量。

参考图3,优选地,弯部511及弯部521与侧壁11相对的表面设置翅片60,以增大与冷风的接触面积。

本实施例在制冰室设置导冷件,以接触传导的方式将冷量导入制冰机及其他部位,可以避免直接将冷空气引入制冰机及周围所造成的串味、冰块升华等问题。

参考图4,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导冷板为一整体的超导板53,其内设置若干水平方向的微通道,微通道内容纳导冷介质,可以将冷量高效地在水平方向传导。由于微通道之间以通道壁隔断,其在竖直方向的导热率可以忽略。

超导板53包括本体533及成一夹角延伸形成的弯部531。弯部531靠近侧壁11,与侧壁11平行且具有一间隔。弯部531、侧壁11及制冰室的前后壁围合形成一密闭的风道。

制冰机20贴合于本体533靠上侧。进风口30与制冰机20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出风口40与超导板53下沿大致平齐。由于冷量在超导板53内水平传导,如此设置可以使制冰机20获得最多冷量,并且确保超导板53底部也能获得足够冷量。

参考图5,优选地,弯部531与侧壁11相对的表面设置翅片60,以增大与冷风的接触面积。

超导板具有高导热率,且水平方向延伸的微通道保证冷量定向传输,结合进风口和制冰机的位置配合,可以保证在制冷室中,制冰机获得最多的冷量供给。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冷藏室内设置一绝热空间,其内容纳制冰室,制冰室内设置制冰机20、储冰盒及供水装置。

制冰室固定于冷藏室的安装壁,该安装壁可以为侧壁或者后壁。参考图6及图7,制冰室内设置导冷件,导冷件包括第一导冷板51和第二导冷板52,也可以包括更多竖直方向排布的导冷板。第一导冷板51位于第二导冷板52上方,二者均通过支撑件安装于制冰室内,形成制冰室的内壁,其中第一导冷板21与制冰机20直接接触。第一导冷板51、第二导冷板52之间具有间隙,以使二者绝热。由于导冷板的冷量会向各个方向传导,如此可使第一导冷板51的冷量集中供应制冰机20,避免分散至第二导冷板52。

导冷件为l或u型结构,以将制冰室半围合。参考图7,以第一导冷板51为例,其本体513与制冰机20的铝槽紧密贴合,本体513成一夹角延伸形成弯部。

第二导冷板52与第一导冷板51结构相似,可以为l型或u型。

冷藏室安装壁的隔热层中具有风道70,用于对间室送风。该安装壁用于固定制冰室,并且与导冷件的本体相接触。风道70在与导冷件相邻处设置风口71,以对导冷件送冷风。可以如图6所示,对第一导冷板51、第二导冷板52分别设置风口71,也可以设置一风口贯通每一导冷板51、52(未图示)。风道70中的冷风自上向下流动,先后与第一导冷板51和第二导冷板52接触,如此设置可使与第一导冷板51连接的制冰机20获得更多冷量。

风口71设置于冷藏室进风口上游,以优先保证制冰机20的冷量。

优选地,导冷件与风口71相接触的表面设置翅片(未图示),以增大与冷风的接触面积。

在箱体内的制冰室设置导冷件,可以共用间室的送风通道,以接触传导的方式将冷量导入制冰机及其他部件,可以避免直接将冷空气引入制冰机及周围所造成的串味、冰块升华等问题。

参考图8及图9,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其与第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导冷板为一整体的超导板53,其内设置若干水平方向的微通道,微通道内容纳导冷介质,可以将冷量高效地在水平方向传导。由于微通道之间以通道壁隔断,其在竖直方向的导热率可以忽略。

风道70在与超导板53相邻处设置风口71,以对超导板53送冷风。风口71为一个,其顶端与底端大体与超导板53的顶端和低端平齐,仅留少量空间以利于密封,如此设置以使超导板53在竖直方向上均能与冷风接触,并将冷量水平传导至制冰室各处。

超导板53包括本体533及成一夹角延伸形成的弯部。本体533与冷藏室的安装壁相邻,制冰机20贴合于本体533靠上侧。由于风道70的风自上向下运动,如此设置可以使制冰机20比其下方的构件获得更多冷量。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