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肉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7978发布日期:2019-02-26 19:12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鲜肉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鲜肉柜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鲜肉柜主要包括有柜体,在柜体上通过支撑架固定一面板,在柜体的四周内胆内缠绕设置有蒸发器,用于实现对柜体内部的肉质品和食品的冷冻和保鲜,但由于冷柜内部的蒸发器仅仅缠绕在冷柜内胆的四周,对冷柜实现的为四面制冷,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冷空气下沉,冷柜的胆底温度一般是最低的,在冷柜的柜口边缘温度通常比较高,导致箱体内的温度不均匀,上下温差能达到十度左右,局部甚至有化货和食品变质的问题,同时在将鲜肉从箱体内取出进行操作或售卖时,往往直接将鲜肉放置在面板上进行肉类的操作或展示售卖,由于肉类食品比较容易变质,若长期放置在鲜肉柜外侧,则导致肉品新鲜性变差甚至变质,保鲜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鲜肉柜,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鲜肉柜存在的容易导致肉类变质,对肉类冷冻、保鲜效果差的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发明采用所提出的鲜肉柜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鲜肉柜,包括箱体和操作台、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柜口,所述操作台与所述柜口一端卡接,还包括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面和四周内胆上的箱体制冷件和设置在所述操作台内的操作台制冷件。

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台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操作台面和下操作台面,所述上操作台面和下操作台面通过连接件连接围设成发泡腔,所述发泡腔内设置有发泡层,所述操作台制冷件设置在所述上操作台面下方,位于所述上操作台面与发泡层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台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操作台面和下操作台面,所述上操作台面和下操作台面通过连接件连接围设成发泡腔,所述发泡腔内设置有发泡层,所述操作台制冷件设置在所述下操作台面上方,位于所述下操作台面与发泡层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柜口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卡凸,所述操作台通过所述卡凸卡入所述柜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台与所述箱体为一体发泡成型件,所述箱体制冷件为第一箱体蒸发器,所述操作台制冷件为第一操作台蒸发器,所述第一箱体蒸发器且和所述第一操作台蒸发器连通。

进一步的,第一箱体蒸发器依次缠绕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面、四周内胆上,所述第一操作台蒸发器缠绕设置在所述操作台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蒸发器与所述第一操作台蒸发器通过连接管连通或与所述第一操作台蒸发器为一体成型蒸发器。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制冷件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面内的箱体底面蓄冷板、围设箱体四周内胆设置的内胆蓄冷板,所述操作台制冷件为操作台蓄冷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蒸发器包括有缠绕设置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在箱体底面的缠绕密度小于在箱体四周内胆上的缠绕密度,箱体的四周内胆上的冷凝管沿箱体高度方向从上到小缠绕间距逐渐变小。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台与所述箱体为分体发泡成型件,所述箱体制冷件依次缠绕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面和四周内胆上的第二箱体蒸发器,所述操作台制冷件为设置在操作台内单独制冷的蒸发板或蓄冰板。

本发明存在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鲜肉柜,包括有箱体,在箱体上设置有柜口,操作台卡设在柜口的一端,在箱体底面和四周内胆内设置有箱体制冷件,在操作台内设置操作台制冷件,通过在箱体的底面和四周内胆与操作台内均设置有制冷件,使箱体和操作台之间形成六面制冷结构,即可同时对箱体底面,箱体内部和箱体的顶部制冷,实现了均匀制冷,均匀了箱体内部的温度,由于在上端的操作台内也设置有制冷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因箱体上部温度高,箱体内部温度不均匀导致的肉质食品变质的问题,同时本发明中在操作台上也设置制冷件,当肉类食品从箱体内取出放置在操作台上进行操作或售卖时,可通过操作台内设置的制冷件对肉类进行保鲜,保证了从箱体内到操作台上此阶段肉食温度的低温连续性,延长了肉类的保鲜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鲜肉柜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发明鲜肉柜的结构示意图2;

图3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鲜肉柜的结构示意图3;

图5为本发明鲜肉柜中箱体制冷件和操作台制冷件的一种缠绕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鲜肉柜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5所示,包括箱体1和操作台2、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柜口3,所述操作台2与所述柜口3一端卡接,具体配合时,可在所述柜口3上设置有卡槽,在所述操作台2上设置有卡凸,所述操作台2通过所述卡凸卡入所述柜口3内。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底面和四周内胆内的箱体制冷件4,通过设置在箱体1底面和箱体1四周的制冷件可实现对箱体1的底部和箱体1内部侧进行制冷,可实现对鲜肉柜的5面制冷,同时本实施例中还在设置在箱体1上方的操作台2上也设置操作台制冷件5,实现对箱体1顶部的制冷,箱体1内部现有技术中采用四面制冷时,由于冷空气重量大会下沉,则位于箱体1上部位置处冷量少,并且箱体1上部还经常需要开闭推拉门,容易导致上部温度高,会导致位于箱体1上部的肉类发生变质,本实施例中在箱体1顶部的操作台2上设置操作台制冷件5,可实现对箱体1上部分进行制冷,有效的保证了位于箱体1上部分的肉类的冷冻效果,本实施例中的鲜肉柜可同时实现对箱体1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顶部和底部的六面进行制冷,实现了全方位的制冷,制冷效果好且均匀了箱体内部的温度。

同时本实施中在操作台2内设置的操作台制冷件5,其具体设置时可设置在操作台的上部或下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操作台2包括呈上下设置的上操作台面21和下操作台面22,所述上操作台面21和下操作台面22通过连接件23连接在一起,共同围设成发泡腔,在发泡腔内设置有发泡层,操作台制冷件5在设置时,优选的,设置在上操作台面21的下方,位于上操作台面21与发泡层之间。即操作台制冷件5靠近上操作台面21设置,当将肉类从箱体1内部取出放置在操作台2上的上操作台面上进行操作或售卖时,可通过操作台制冷件5对放置在其上方的肉类进行冷冻保鲜,不会因肉类长期放置在操作台2上售卖或操作导致肉类新鲜性变差或变坏,确保了被售卖的肉类食品的质量;同时由于在操作台2上设置的操作台制冷件5保证了从箱体1内部取出的肉类到操作台2上此阶段肉食温度的低温连续性,延长了肉类的保鲜效果。通过将操作台制冷件5设置在上操作台面下方,可对肉类实现良好的保鲜效果。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操作台制冷件5也可以设置在所述下操作台面22上方,位于所述下操作台面22与发泡层之间。但由于其与位于上操作台面21的肉类食品之间隔设有发泡层,可能对肉类的冷冻保鲜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其产生的制冷量可直接下沉到箱体内,对均匀箱体1内部温度效果较佳。

同时本实施例中的操作台2卡设在位于箱体1上方设置的柜口3上,即固定在箱体1上方设置,不会来回移动,可确保对箱体1上部分进行稳定的冷量输入进行制冷,不会因为推拉推拉门的外界因素影响,而使制冷效果变差,确保了箱体1内部温度的均匀性。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操作台2的一种设置方式为:所述操作台2与所述箱体1为一体发泡成型件,将操作台发泡腔和箱体发泡腔先装配完成,然后将柜口3与操作台发泡腔进行卡接固定,最后进行填料发泡,当操作台2与箱体1为一体发泡成型件时,优选的,箱体制冷件4设置为第一箱体蒸发器,所述操作台制冷件5设置为第一操作台蒸发器,所述第一箱体蒸发器和所述第一操作台蒸发器连通。设置时,第一箱体蒸发器依次缠绕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底面、四周内胆上,所述第一操作台蒸发器缠绕设置在所述操作台2内,具体的,第一操作台蒸发器可根据需求缠绕设置在上操作台面21和发泡层之间或缠绕设置在下操作台面22和发泡层之间。第一箱体蒸发器与所述第一操作台蒸发器可以通过一个连接管连通,两者连通后形成一个单一的循环制冷系统,冷媒可从第一箱体蒸发器的底面依次流经过箱体1的四周内胆,然后流入到第一操作台蒸发器内实现一个循环制冷。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箱体蒸发器和与所述第一操作台蒸发器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的蒸发器,即为一个蒸发器结构,蒸发器的盘管依次从箱体1底面环绕箱体四周侧面然后缠绕在操作台2内设置,实现对箱体1和操作台2的制冷。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箱体制冷件4也可以为依次设置在所述箱体1底面内的箱体底面蓄冷板、围设箱体1四周内胆设置的内胆蓄冷板,所述操作台制冷件5为操作台蓄冷板。即箱体制冷件4和操作台制冷件5均采用单独的蓄冷板来实现单独制冷,当然,也可以采用箱体制冷件4用蒸发器结构,操作台制冷件5用蓄冷板等组合的方式来实现,只要可实现对箱体1内部进行制冷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蒸发器包括有缠绕设置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在箱体1底面的缠绕密度小于在箱体1四周内胆上的缠绕密度,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冷空气下沉,则会导致箱体1内部的底部的温度一般是最低的,本实施例中设置缠绕在底部的冷凝管的缠绕密度小于在箱体1四周内胆上的密度,用于减少箱体1底部的冷量,均匀箱体1内部的温度。同时,由于冷空气下沉,则沿箱体1高度方向上越靠近上方制冷效果越差,本实施例中在设置箱体1四周内胆上的冷凝管时使其沿沿箱体1高度方向从上到小缠绕间距逐渐变小,通过减少冷凝管的缠绕间距来达到增加箱体1上方制冷效果的目的,用于确保箱体1内部温度的均衡。

作为本实施例中操作台2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操作台2与所述箱体1为分体发泡成型件,即操作台2和箱体1均单独发泡成型,然后将操作台2与箱体1进行装配,当箱体1与操作台2为分体发泡时,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箱体制冷件4选用依次缠绕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底面和四周内胆上的第二箱体蒸发器,操作台制冷件5选用设置在操作台2内单独制冷的蒸发板或蓄冰板。即箱体制冷件4和操作台制冷件5采用分别制冷,便于操作台2和箱体1进行装配,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操作台制冷件5和箱体制冷件4也可以均采用蒸发器,两者通过连接管连接,或箱体制冷件4采用单独制冷的蓄冰板或蒸发板等,只要可实现对箱体1和操作台2进行制冷即可,其具体的组合形成在此不做一一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