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相连壳管式双间隔板冷水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3620发布日期:2018-12-08 05:5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外壳相连壳管式双间隔板冷水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外壳相连壳管式双间隔板冷水蒸发器。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与冷凝器都是换热器的一种具体形式,在中央空调行业中,蒸发器的形式更为多种多样,包括管壳式、板式等多种形式。管壳式一般适用于制备冷水的风冷机组。在全国大部分区域中,不同的季节差异导致制冷量不同,例如夏季的制冷高峰的时候需要开足马力进行制冷,但在冬季等制冷需求较少的季节则不需要足额开动功率。目前也有变频技术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解决制冷量变化的问题,但是对于过大的制冷量变化其实无能为力。单台冷水机组能够提供的冷量是有限的,由多台冷水机组一起运行以提高制冷量,各自的制冷系统仍然独立运行互不干扰,在制冷量需求减少的时候停止若干个制冷系统。但多个制冷系统的布置会导致空间利用率的问题,冷凝器安装在室外一般尚可解决,但作为蒸发器必须安装在室内,而容纳蒸发器的空间是有限的,必须考虑到多个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的安装空间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外壳相连壳管式双间隔板冷水蒸发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外壳相连壳管式双间隔板冷水蒸发器,包括外壳、前端盖、前隔板、间隔板、后端盖、后隔板和铜管;

所述外壳为圆柱形的铸铁外壳,多段所述外壳首尾相连串接在一起并密封;每一段的所述外壳作为一个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的外壳;每一段的所述外壳均设有制冷剂进口、制冷剂出口、排气口和排油口;所述制冷剂出口焊接有q235材料的套管,直径对应所述制冷剂出口;所述套管的内圈开设有用于焊接铜管的台阶;所述铜管在插接的末端进行缩管工艺处理;

所述前端盖扣在所述前隔板;所述前端盖为铸造一体成型,包括底壳、外缘、管壳和进出水隔板,所述管壳凸起于所述底壳,所述管壳上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出水隔板横贯所述底壳内部的左右,将所述前端盖的内部分割为进水腔和出水腔两个部分;在所述底壳的边缘开设有若干个螺栓孔,在所述管壳的边缘再开设有若干个螺栓孔,这些螺栓孔用于连接外壳;

所述前隔板的外圈密封焊接于所述外壳的第一端的外圈,并超出所述外壳的外沿以形成一定数量的螺栓孔的空间,并与所述前端盖螺栓连接;所述前隔板开设有贯穿的用于容纳铜管的孔,所述铜管以胀管工艺贯穿该孔形成密封;所述前隔板的中部开设有水平槽,该水平槽容纳所述进出水隔板形成密封配合;

所述间隔板为铸铁q235制成;其开设有对应所述铜管的位置的圆孔,供所述铜管穿过,并将所述铜管胀管后与所述间隔板密封;所述间隔板为两个法兰盘,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外壳焊接,这两个法兰盘之间为法兰连接;

所述后端盖与所述后隔板之间形成水腔,所述后端盖的顶部设置排气阀,底部设置排水阀;

所述后隔板的外圈密封焊接于所述外壳的第二端的外圈,所述后端盖与后隔板之间设置垫圈密封;

所述铜管在所述外壳内部,其为贯穿所述整个外壳的第一端、第二端、前隔板、间隔板和后隔板的整根管。

本发明将多个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的水路共用,制冷剂管路则在每个单独的外壳内,减少空间占用;铜管为具有特定直径的管,因此需要缩管后焊接,能方便壳管式蒸发器的安装制造,高效密封的连接铜管使得压力容器能保持相对的密封,不容易发生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竖直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其中:

外壳10、前端盖11、前隔板12、后端盖13、间隔板14、后隔板15、制冷剂进口h、制冷剂出口c、排气口e、排油口d、出气口g、排水口f、进出水隔板110、底壳111、管壳113、进水口114、出水口115、螺栓孔1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外壳相连壳管式双间隔板冷水蒸发器,包括外壳10、前端盖11、前隔板12、间隔板14、后端盖13、后隔板15和铜管;所述外壳10为圆柱形的铸铁外壳,多段所述外壳10首尾相连串接在一起并密封;每一段的所述外壳10作为一个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的外壳;每一段的所述外壳10均设有制冷剂进口h、制冷剂出口c、排气口e和排油口d;所述制冷剂出口c焊接有q235材料的套管,直径对应所述制冷剂出口c;所述套管的内圈开设有用于焊接铜管的台阶;所述铜管在插接的末端进行缩管工艺处理;

将多个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的水路共用,制冷剂管路则在每个单独的外壳内,减少空间占用;铜管为具有特定直径的管,因此需要缩管后焊接,能方便壳管式蒸发器的安装制造,高效密封的连接铜管使得压力容器能保持相对的密封,不容易发生泄漏。所述前端盖11扣在所述前隔板12;所述前端盖11为铸造一体成型,包括底壳111、外缘112、管壳113和进出水隔板110,所述管壳113凸起于所述底壳111,所述管壳113上开设有进水口114、出水口115;所述进出水隔板110横贯所述底壳111内部的左右,将所述前端盖11的内部分割为进水腔和出水腔两个部分;在所述底壳111的边缘开设有若干个螺栓孔116,在所述管壳113的边缘再开设有若干个螺栓孔,这些螺栓孔用于连接外壳10;

进水腔和出水腔分别将进水和出水集中起来,前端盖11通过螺栓与前隔板12连接起来,方便安装制造和维修拆解。所述前隔板12的外圈密封焊接于所述外壳10的第一端的外圈,并超出所述外壳10的外沿以形成一定数量的螺栓孔的空间,并与所述前端盖11螺栓连接;所述前隔板12开设有贯穿的用于容纳铜管的孔,所述铜管以胀管工艺贯穿该孔形成密封;所述前隔板12的中部开设有水平槽,该水平槽容纳所述进出水隔板110形成密封配合;

该水平槽使所述前端盖11的进水腔和出水腔的间隔更为牢固,避免水路产生短路;而且能在安装前隔板12和前端盖11的时候作为限位部件,安装更精确方便。所述间隔板14为铸铁q235制成;其开设有对应所述铜管的位置的圆孔,供所述铜管穿过,并将所述铜管胀管后与所述间隔板14密封;所述间隔板14为两个法兰盘,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外壳10焊接,这两个法兰盘之间为法兰连接;

当串联的外壳10数量较多,整体较长时,相邻的外壳10采用两个法兰盘连接,就可以在任一段的外壳10产生故障时,单独将其拆卸替换或者维修,从而提高了使用效率。而且,使用法兰连接就可以根据制冷量的要求,不限制地灵活增加或者减少串联级数。所述后端盖13与所述后隔板15之间形成水腔,所述后端盖13的顶部设置排气阀,底部设置排水阀;

排气阀用于高压时自动泄压,保证安全;排水阀在需要检修时放掉水。所述后隔板15的外圈密封焊接于所述外壳10的第二端的外圈,所述后端盖13与后隔板15之间设置垫圈密封;

所述铜管在所述外壳10内部,其为贯穿整个所述外壳10的第一端、第二端、前隔板12、间隔板14和后隔板15的整根管。

垫圈能够以较低成本形成较好的密封。

所述排气口e位于所述外壳10的顶部;所述排油口d位于所述外壳10的底部;所述排气口e的直径为20mm;所述排油口d的直径为30mm;所述台阶深度为25mm。

所述管壳113的厚度为3-7mm,所述底壳111的厚度为8mm。

所述法兰盘的厚度为4-6mm。

所述后隔板15的厚度为3-5mm。

所述铜管的内壁和外壁均为光滑表面。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