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设备用毛细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1806发布日期:2019-06-25 22:56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冷设备用毛细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用毛细管。



背景技术:

毛细管通常指的是内径等于或小于1毫米的细管,因管径有的细如毛发故称毛细管。毛细管一般被用于20kw以下的小型氟利昂制冷装置。

毛细管网模拟叶脉和人体毛细血管机制,由外径为3.5-5.0mm(壁厚0.9mm左右)的毛细管和外径20mm(壁厚2mm或2.3mm)的供回水主干管构成管网。保温层、散热层、和毛细管网结合使用,复合成毛细管网换热器,大大提高了毛细管网单一构造的散热能力合使用用途,保护了毛细管管壁不受损坏。毛细管网平面辐射空调系统一般采用小循环大系统方式,并采用专用溶液作介质,可以避免系统阻塞,方便控制。为达到更高舒适度要求并避免结露,房间还应该配套湿度控制和新风系统。毛细管网生产和应用技术此前一直由德国企业高度垄断。

毛细管一般被用于20kw[1]以下的小型氟利昂制冷装置。毛细管由紫铜管制成,长度1~6m,内径为0.5~2mm.通过长度和管径的多种组合可使其满足不同的工况和不同制冷量的制冷剂装置要求,但毛细管被选定和安装后,便不能随负荷变化而变化,为使制冷装置在绝大多数时间下高效率运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工况是及其重要的。

同时,由于毛细管的管径较小,会造成热交换的效率较低,从而影响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制冷设备用毛细管,以解决制冷过程中的毛细管热交换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冷设备用毛细管,包括内层铜管与外层涂层,外层涂层包覆于内层铜管上,还包括绕流板,绕流板间隔设置于内层铜管内部,且绕流板的板面与内层铜管中轴线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涂层由聚酯亚胺层和涂覆在该聚酯亚胺层表面的聚酯酰亚胺层所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铜管为铜铝合金管。

进一步的,所述绕流板间隔距离为4cm-5cm。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铜管与外层涂层的厚度比为1∶1.4-1.5。

进一步的,所述聚酯亚胺层与聚酯酰亚胺层的厚度比为2∶3。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用毛细管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用毛细管,制冷剂在毛细管中流动时,通过与绕流板的接触,增加热交换面积,从而提高热交换的效率,进而提高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用毛细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层铜管,2、外层涂层,21、聚酯酰亚胺层,22、聚酯亚胺层,3、绕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如图1所示,一种制冷设备用毛细管,包括内层铜管1与外层涂层2,外层涂层2包覆于内层铜管1上,还包括绕流板3,绕流板3间隔设置于内层铜管内部,且绕流板3的板面与内层铜管1中轴线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涂层2由聚酯亚胺层22和涂覆在该聚酯亚胺层22表面的聚酯酰亚胺层21所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铜管1为铜铝合金管。

进一步的,所述绕流板3间隔距离为4cm-5cm。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铜管1与外层涂层2的厚度比为1∶1.4-1.5。

进一步的,所述聚酯亚胺层22与聚酯酰亚胺层21的厚度比为2∶3。

实施例1:

一种制冷设备用毛细管,包括内层铜管1与外层涂层2,外层涂层2包覆于内层铜管1上,还包括绕流板3,绕流板3间隔设置于内层铜管内部,且绕流板3的板面与内层铜管1中轴线垂直。所述外层涂层2由聚酯亚胺层22和涂覆在该聚酯亚胺层22表面的聚酯酰亚胺层21所构成。所述内层铜管1为铜铝合金管。所述绕流板3间隔距离为4cm。所述内层铜管1与外层涂层2的厚度比为1∶1.4。所述聚酯亚胺层22与聚酯酰亚胺层21的厚度比为2∶3。

实施例2:

一种制冷设备用毛细管,包括内层铜管1与外层涂层2,外层涂层2包覆于内层铜管1上,还包括绕流板3,绕流板3间隔设置于内层铜管内部,且绕流板3的板面与内层铜管1中轴线垂直。所述外层涂层2由聚酯亚胺层22和涂覆在该聚酯亚胺层22表面的聚酯酰亚胺层21所构成。所述内层铜管1为铜铝合金管。所述绕流板3间隔距离为5cm。所述内层铜管1与外层涂层2的厚度比为1∶1.5。所述聚酯亚胺层22与聚酯酰亚胺层21的厚度比为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用毛细管,包括内层铜管与外层涂层,外层涂层包覆于内层铜管上,还包括绕流板,绕流板间隔设置于内层铜管内部,且绕流板的板面与内层铜管中轴线垂直。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用毛细管,制冷剂在毛细管中流动时,通过与绕流板的接触,增加热交换面积,从而提高热交换的效率,进而提高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昌县新梦想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6
技术公布日:2019.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