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1792发布日期:2019-06-25 22:56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装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制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装式冷凝器。



背景技术:

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目前,大多数冷凝器是一体式的,保存时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不利于保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组装式冷凝器,以节约存放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组装式冷凝器,包含u型管、转接头和直型冷凝管。其中,u形管上下两端分别与转接头相连,转接头左端与直型冷凝管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直型冷凝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其中,内管在外管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头左端与直形冷凝管的内管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u形管及转接头为钢化玻璃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外管为铜铝合金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头采用磨砂工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冷凝器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组装式冷凝器通过转接头将直行冷凝管和u形管连接组成,方便拆卸和组装,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空间占用。并且所用转接头采取磨砂工艺,可进一步保证气密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组装式冷凝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管;2、外管;3、u形管;4、转接头;5直型冷凝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组装式冷凝器,包含u型管3、转接头4和直型冷凝管5。其中,u形管3上下两端分别与转接头4相连,转接头4左端与直型冷凝管5相连。

所述直型冷凝管5包括内管1和外管2。其中,内管1在外管2内部。

所述转接头4左端与直形冷凝管5的内管1相连。

所述内管1、u形管3及转接头4为钢化玻璃材质。

所述所述外管2为铜铝合金材质。

所述转接头4采用磨砂工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装式冷凝器,包含包含U型管(3)、转接头(4)和直型冷凝管(5)。其中,U形管(3)上下两端分别与直形冷凝管(5)相连,通过转接头(4)固定。本发明所述的组装式冷凝器通过转接头(4)将直行冷凝管(5)和U形管(3)连接组成,方便拆卸和组装,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空间占用。并且所用转接头采取磨砂工艺,可进一步保证气密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万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昌县瑞宏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9
技术公布日:2019.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