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抽屉及具有其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195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组合抽屉及具有其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储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抽屉及具有其的冰箱。



背景技术:

传统冰箱内容积一定的某空间或某间室是用抽屉来盛放物品的,现有技术中,抽屉可以是多层的,也可以是一层的。

如果抽屉是多层的,虽空间利用率较高、制冷均匀,但对于体积较大的物品,甚至是高度和所有抽屉的总高差不多的物品来说,一层抽屉的空间装不下,又不能将物品拆分后放置。

现有的做法是去除上面的几层抽屉,此时虽可以将该物品整体放入,但由于没有上层抽屉侧壁的保护,物品在摆放或抽屉进出过程中,难免与冰箱内胆刮擦磕碰或物品伸出抽屉而影响开关门,尤其是物品冰冻之后,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

如果抽屉是一层的,抽屉的侧壁很高,虽可以整体摆放高大物品并保证物品的摆放不会向外干涉,但对于数量较多、体积较小的一些物品来说,则会都积压在抽屉底部,而抽屉上方空间可能空着,空间利用率降低,翻找拿放物品也很不方便,若再放入其他物品,挤压、翻找、新旧位置不变等问题会更加严重,尤其是冷冻状态之下,使用起来费时费力,更会导致冰箱冷量大量流失,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抽屉及具有其的冰箱。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组合抽屉,其包括叠置的第一抽屉及第二抽屉,所述组合抽屉还包括可活动底板,所述第一抽屉靠近所述第二抽屉的一侧具有开口及容纳腔,当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时,所述底板覆盖所述开口,所述第一抽屉及所述第二抽屉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抽屉,当所述底板脱离所述容纳腔时,所述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抽屉及所述第二抽屉以使得所述第一抽屉及所述第二抽屉成为一个抽屉。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抽屉包括于所述第一抽屉的进出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前壁、第一后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前壁及所述第一后壁的两个侧壁,所述容纳腔为位于所述侧壁处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沿所述第一抽屉的进出方向延伸,且其中之一侧壁的凹陷部的开口同时朝向其中另一侧壁以及第一前壁。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抽屉包括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抽屉包括第二配合部,当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时,所述是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互分离,当所述底板脱离所述容纳腔时,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抽屉及所述第二抽屉相互分离。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凹槽,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相连的挡块及弹性件,当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时,所述底板驱动所述挡块朝所述第二抽屉运动而使得所述弹性件被压缩,当所述底板脱离所述容纳腔时,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挡块进入所述凹槽。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陷部靠近所述第二抽屉的一侧具有底壁,所述底壁上具有一贯穿孔,当所述底板脱离所述容纳腔时,所述挡块穿过所述贯穿孔而进入所述凹槽。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陷部相对所述底壁的一侧具有一上壁,所述凹槽位于所述上壁处。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块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前壁的第一导引面及靠近所述第一后壁的第二导引面,于所述挡块的运动方向上,所述第一导引面及所述第二导引面具有最小高度,所述底壁具有第一厚度,所述最小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厚度。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配合部还包括插块,所述第二配合部还包括容纳槽,当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时,所述插块不接触所述容纳槽,当所述底板脱离所述容纳腔时,所述插块进入所述容纳槽。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靠近所述第一后壁设置,所述插块靠近所述第一前壁设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冰箱,包括形成一置物空间的内胆以及位于所述置物空间内的如上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组合抽屉,所述内胆上形成有配合所述凹陷部的腔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组合抽屉既可以分作多层的各自独立进出使用的几个小抽屉,又可以合成四壁高度不变且具有一个整体空间的大抽屉,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上下与相邻的小抽屉组成几个较大的抽屉,而且可以不用取出抽屉,即在冰箱里面就可以随时随地地组合成大抽屉或拆解为小抽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组合抽屉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组合抽屉拆解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侧壁区域正视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拆解状态侧视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组合状态侧视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拆解状态正视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组合状态正视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拆解状态正视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组合状态正视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组合抽屉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组合抽屉拆解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抽屉拉出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抽屉继续拉出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抽屉继续拉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申请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另外,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在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组合抽屉100。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方式中,组合抽屉100包括叠置的第一抽屉10及第二抽屉20。

这里,组合抽屉100可以用于冰箱,但不以此为限,组合抽屉100也可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组合抽屉20用于衣柜、橱柜、酒柜等。

所述组合抽屉100还包括可活动底板30,所述第一抽屉10靠近所述第二抽屉20的一侧具有开口s1及容纳腔s2。

这里,开口s1位于第一抽屉10及第二抽屉20的交界处,即第一抽屉10本身没有底部,第一抽屉10包括于所述第一抽屉10的进出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前壁11、第一后壁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前壁11及所述第一后壁12的两个侧壁13(参图3),而第二抽屉20为正常的抽屉,即第二抽屉包括底部(未标示)及环绕底部的四个壁(未标示)。

所述容纳腔s2供底板30进出。

具体的,参图1,当所述底板30位于所述容纳腔s2内时,所述底板30覆盖所述开口s1,所述第一抽屉10及所述第二抽屉20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抽屉。

此时,底板30正好作为第一抽屉10的底部并随着第一抽屉10做进出操作,而第二抽屉20正常进出。

参图2,当所述底板30脱离所述容纳腔s2时,所述开口s1连通所述第一抽屉10及所述第二抽屉20以使得所述第一抽屉10及所述第二抽屉20成为一个抽屉。

可以看到,本实施方式的组合抽屉既可以分作多层的各自独立进出使用的几个小抽屉,又可以合成四壁高度不变且具有一个整体空间的大抽屉,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上下与相邻的小抽屉组成几个较大的抽屉,而且可以不用取出抽屉,即在冰箱里面就可以随时随地地组合成大抽屉或拆解为小抽屉。

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3,所述容纳腔s2为位于所述侧壁13处的凹陷部s2,所述凹陷部s2沿所述第一抽屉10的进出方向延伸,且其中之一侧壁13的凹陷部s2的开口同时朝向其中另一侧壁13以及第一前壁11。

也就是说,第一抽屉10的两个侧壁13靠近第二抽屉20处均设置有凹陷部s2,底板30的两端分别于两个凹陷部s2内滑动以实现底板30相对第一抽屉10进出。

这里,以组合抽屉100设置于冰箱为例,冰箱包括容纳所述组合抽屉100的置物空间(未标示),置物空间由内胆200围成,所述内胆200上形成有配合所述凹陷部s2的腔体201,即第一抽屉10的侧壁13朝向内胆200侧凹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抽屉10直接通过凹陷部s2与腔体201的配合实现第一抽屉10相对内胆200的进出操作,但不以此为限,例如,凹陷部s2与腔体201处也可安装滑轨,以不影响第一抽屉10与第二抽屉20的组合及拆解操作为准。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图4及图5,所述第一抽屉10包括第一配合部14,所述第二抽屉20包括第二配合部21,当所述底板30位于所述容纳腔s2内时,所述是第一配合部14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1相互分离(参图4),当所述底板30脱离所述容纳腔s2时,所述第一配合部14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1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抽屉10及所述第二抽屉20相互分离(参图5)。

具体的,结合图4及图5,所述第一配合部14包括凹槽141,所述第二配合部21包括相连的挡块211及弹性件212。

这里,弹性件212为弹簧。

参图4,当所述底板30位于所述容纳腔s2内时,所述底板30驱动所述挡块211朝所述第二抽屉20运动而使得所述弹性件212被压缩,挡块211与凹槽141相互分离,第一抽屉10及第二抽屉20相互拆解。

参图5,当所述底板30脱离所述容纳腔s2时,所述弹性件212驱动所述挡块211进入所述凹槽141,第一抽屉10与第二抽屉20相互结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陷部s2靠近所述第二抽屉20的一侧具有底壁s21,所述底壁s21上具有一贯穿孔s’,所述凹陷部s2相对所述底壁s21的一侧具有一上壁s22,所述凹槽141位于所述上壁s22处,参图5,当所述底板30脱离所述容纳腔s2时,所述挡块211穿过所述贯穿孔s’而进入所述凹槽141。

第二抽屉20处具有容纳所述弹性件212的槽体22。

可以看到,此时的凹槽141、挡块211及弹性件212均位于组合抽屉100的侧边,较佳的,凹槽141、挡块211及弹性件212位于组合抽屉100的两侧,但不以此为限。

继续参图4及图5,所述挡块211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前壁11的第一导引面2111及靠近所述第一后壁12的第二导引面2112。

于所述挡块211的运动方向上,所述第一导引面2111及所述第二导引面2112具有最小高度h,所述底壁s21具有第一厚度h1,所述最小高度h不小于所述第一厚度h1。

这里,第一导引面2111为斜面,第二导引面2112位弧面,但不以此为限。

第一导引面2111与第二导引面2112相连。

第一导引面2111远离第二导引面2112的一侧与竖直的平面相连,第一导引面2111与竖直平面的交线为a。

第二导引面2112远离第一导引面2111的一侧也与竖直的平面相连,第二导引面2112与竖直平面的交线为b。

最小高度h定义为于竖直方向上(即挡块211运动方向)挡块211的最高线c所在水平平面至交线a所在水平平面或交线b所在水平平面的最短距离,这里,最小高度h为挡块211最高线c所在水平平面与交线b所在水平平面的竖直方向的距离。

如此设计的好处在于:参图4,当第一抽屉10连同底板30一起拉出时,由于此时挡块21的上端部位于贯穿孔s’内且抵接底板30,连接贯穿孔s’的底壁s21会与挡块21上端部相互干涉,当所述最小高度h不小于所述第一厚度h1,底壁s21始终是与第二导引面2112相互干涉,第二导引面2112不会阻碍底壁s21向外运动。

同样的,当第一抽屉10连同底板30一起往里推时,底壁s21始终与第一导引面2111相互干涉,第一导引面2111不会阻碍底壁s21向内运动。

另外,参图5,为了保证底板30插入凹陷部s2时可以顺利压下挡块21,较佳的,交线a低于底壁s21的上表面,使得底板30插入时与第一导引面2111接触而顺利驱使挡块21下移。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考图6及图7,所述第一配合部14还包括插块142,所述第二配合部21还包括容纳槽213。

参图6,当所述底板30位于所述容纳腔s2内时,所述插块142不接触所述容纳槽213,第一抽屉10与第二抽屉20相互拆解。

参图7,当所述底板30脱离所述容纳腔s2时,所述插块142进入所述容纳槽213,第一抽屉10与第二抽屉20相互结合。

这里,插块142与容纳槽213均位于组合抽屉100的侧边,较佳的,插块142与容纳槽213位于组合抽屉100的两侧,但不以此为限。

插块142可与弹簧143配合使用,另外,插块142可设有把手(未标示),可通过人为操作实现插块142进出容纳槽21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141靠近所述第一后壁12设置,所述插块142靠近所述第一前壁11设置,如此,当底板30脱离所述容纳腔s2时,第一抽屉10的前端及后端均与第二抽屉20相互结合,从而使得第一抽屉10与第二抽屉20稳定配合,但不以此为限,第一配合部14及第二配合部21的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配合部14及第二配合部21可以互换,例如,参见图8及图9,第一配合部14为位于第一抽屉10的容纳槽213a,第二配合部21为位于第二抽屉20的插块142a。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组合抽屉100的工作流程。

参图10,假设初始状态时第一抽屉10与第二抽屉为组合状态,此时,第一配合部14与第二配合部21相互配合,即插块142限位于容纳槽213内,且挡块211限位于凹槽141内。

参图11,当需要将第一抽屉10及第二抽屉20拆解成两个独立使用的小抽屉时,拔起插块142,插块142脱离容纳槽213,将底板30插入凹陷部s2,当底板30抵触挡块211时,底板30驱动挡块211下移而使得挡块211脱离凹槽141,底板30越过挡块211继续向里推进,直至底板30到达第一后壁12处,此时,底板30与第一前壁11、第一后壁12及两个侧壁13共同组合形成一完整的抽屉,此时,插块142被底板30抵持而始终位于第一抽屉10处。

参图12,当在第一抽屉10及第二抽屉20相互分离的状态下需要使用第一抽屉10时,拉出第一抽屉10,挡块211被下压至最低位置。

参图13,当继续拉出第一抽屉10时,挡块211在弹性件212的驱动下部分回弹。

参图14,当继续拉出第一抽屉10时,挡块211在弹性件212的驱动下完全弹出,此时,当第一抽屉10往里推时,挡块211又会被下压,如此往复。

这里,当第二抽屉20要独立进出时,位于第二抽屉20处的挡块211也可在第一抽屉10作用下下移而使得第二抽屉20可以顺利进出。

当第一抽屉10及第二抽屉20需要回复至组合状态时,拔出底板30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冰箱,包括如前所述的组合抽屉100。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