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热水及冷藏功能的橱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9026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热水及冷藏功能的橱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橱柜,具体说是一种集热水及冷藏功能的橱柜。



背景技术:

橱柜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家用厨房家具,其通常用于厨房杂物、调味品、烹调用具等的存放。然而,随着智能厨房这一概念的逐渐普及,单一功能的橱柜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在烹调过程中,食物的制冷保鲜及热水的处理十分频繁,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较多的带热水功能的橱柜,其结构主要是在橱柜内设置储水式热水器,便于为使用者提供热水。然而,对于食物的保鲜,人们较多的还是采用冰箱、冷柜等厨房电器来实现。现有技术中,冰箱、冷柜等厨房电器中,其一般仅具有制冷功能,但是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散失在厨房内,除了导致热量的浪费外,还会升高厨房内的室温。因此,如何把制冷制热循环应用在橱柜内,全面利用制冷制热循环产生的冷量及热量,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全面利用制冷制热循环的冷量及热量、对橱柜内部制冷及制热水的集热水及冷藏功能的橱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集热水及冷藏功能的橱柜,包括箱体和设置在其上的若干储物抽屉,所述箱体上设有用于为其内部制冷的蒸发器组件、用于加热水的冷凝器组件,所述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箱、设置在其内部的液体循环蒸发器,与箱体内部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冷凝器外壳,冷凝器外壳内布设有冷凝管,冷凝器外壳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内部与冷凝管之间形成水流通道,液体循环蒸发器与冷凝管之间分别通过制冷组件构成制冷制热循环。蒸发器组件制冷时能够降低箱体内部的温度,起到冷藏功能,冷凝器组件能够通过水换热的形式制热水,起到制热水功能。

所述制冷组件为通过管路连接在液体循环蒸发器与冷凝管一端的压缩机,液体循环蒸发器与冷凝管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有节流阀。

所述冷凝管呈连续弯曲设置在冷凝器外壳内部,冷凝管的冷媒出口与进水口位于相同一侧,冷凝管的冷媒进口与出水口位于相同一侧。

所述制冷组件为半导体制冷器,其制冷端与液体循环蒸发器连接,其制热端与冷凝管连接。

所述蒸发箱内还设有用于使箱体的气流从进风口进入蒸发箱、再从出风口回流至箱体的循环风扇。

所述蒸发器组件、冷凝器组件、制冷组件分别设置在箱体后侧,所述冷凝器组件位于蒸发器组件的上方。

所述出水口或者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接有储水保温桶,所述出水口或者储水保温桶的出水端上设有水加热装置。

所述箱体内还设有控制板,控制板与制冷组件、水加热装置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本结构通过在箱体内设置蒸发器组件和冷凝器组件,蒸发器组件能够利用制冷制热循环的冷量降低箱体的温度,起到冷藏、保鲜的功能,冷凝器组件能够制冷制热循环的热量制备热水,为用户提供热水。

本结构全面利用制冷制热循环的冷量及热量,全面提高制冷制热循环的能效,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集热水及冷藏功能的橱柜,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其上的若干储物抽屉11,所述箱体1上设有用于为其内部制冷的蒸发器组件、用于加热水的冷凝器组件,所述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箱21、设置在其内部的液体循环蒸发器22,与箱体1内部连通的进风口23和出风口24,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冷凝器外壳31,冷凝器外壳31内布设有冷凝管32,冷凝器外壳31上设有进水口311和出水口312、内部与冷凝管32之间形成水流通道,用于进水口311和出水口312之间的水循环,使水能够与冷凝管32充分换热,液体循环蒸发器22与冷凝管32之间分别通过制冷组件构成制冷制热循环。蒸发器组件能够利用制冷制热循环的冷量降低箱体1的温度,起到冷藏、保鲜的功能,冷凝器组件能够制冷制热循环的热量制备热水,为用户提供热水,其全面利用制冷制热循环的冷量及热量,全面提高制冷制热循环的能效,节约能源。

本实施例采用压缩机驱动制冷制热循环的方式,其所述制冷组件为通过管路连接在液体循环蒸发器22与冷凝管32一端的压缩机41,液体循环蒸发器22与冷凝管32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有节流阀42。

所述冷凝管32呈连续弯曲设置在冷凝器外壳31内部,冷凝管32的冷媒出口与进水口311位于相同一侧,冷凝管32的冷媒进口与出水口312位于相同一侧。

所述蒸发箱21内还设有用于使箱体1的气流从进风口23进入蒸发箱21、再从出风口24回流至箱体1的循环风扇25。

所述出水口312或者进水口311和出水口312之间连接有储水保温桶(图中未画出),所述出水口312或者储水保温桶的出水端上设有水加热装置(图中未画出)。

所述箱体1内还设有控制板5,控制板与制冷组件、水加热装置电性连接,以控制相关电器元件的工作。

压缩机41压缩冷媒产生的高温气体流向冷凝管32,由充填在冷凝管32四周的水带走热量实现冷却,此时冷媒经过冷却变成液体,流经节流阀42进入液体循环蒸发器22,冷媒由液态变成气态会吸收液体循环蒸发器22周围的热量,使液体循环蒸发器22周围的温度降低,冷媒汽化后再回流至压缩机41。

当箱体1内部温度大于设定的温度时,循环风扇25工作使箱体1内空气流经液体循环蒸发器22,将液体循环蒸发器22内储存的冷量吹入到箱体1内部,实现箱体1内部的制冷。

水流经冷凝管32后会带走冷媒的热量变成热水,冷凝管32内冷媒的流通方向与水流的流通方向相反,从而实现水与冷媒间实现更好的热交换,制热能效更高;产生的热水储存在储水保温桶内,当用户打开水龙头需要热水时,储水保温桶内的热水会流向水龙头,当从储水保温桶里流出的热水的温度低于38摄氏度时,水加热装置启动,将水加热到所需的温度。

所述蒸发器组件、冷凝器组件、制冷组件分别设置在箱体1后侧,能够最大化提高储物抽屉11的储物空间,所述冷凝器组件位于蒸发器组件的上方,冷凝器组件向外散出的热量呈上升趋势,蒸发器组件向外散出的冷量呈下降趋势,两者之间不会直接产生对流,能够形成自然的上下分层,避免能源的损耗,有效提高整机的能效比。

第二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集热水及冷藏功能的橱柜,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采用半导体制冷器驱动制冷制热循环的方式,所述制冷组件为半导体制冷器,其制冷端与液体循环蒸发器22连接,其制热端与冷凝管32连接。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不再阐述。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效果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凡与本结构相同或等同的结构,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