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吸收式热泵机组发生器的保温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0871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吸收式热泵机组发生器的保温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壳,具体涉及一种燃气吸收式热泵机组发生器的保温壳。



背景技术:

燃气吸收式热泵机组是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为驱动能源,以MR717为制冷剂,水作为吸收剂,是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设备。燃气吸收式热泵机组系统内部包括两个循环:制冷剂循环和吸收剂循环。

由于吸收式机组的能源输入为热能,在机组维持正常运行过程中,难免会有热量的损失,甚至有些机组为维持系统循环的稳定性,给吸收器内部降温或给精馏器降温。这些热量都散失到机组外边,机组输入的热量就会没有完全被利用,导致能源的浪费。对热泵机组来说降低了机组的COP,即能量利用率降低。而吸收式机组中,由于制冷剂循环和吸收剂循环时,均在发生器中氨水浓溶液被燃气或太阳能加热,因此,发生器的保温尤其重要。

吸收式机组中的发生器结构如图12所示,其结构比较复杂,包括裤型结构的燃烧筒11、U型结构的水箱9、连接水箱9和燃烧筒11的弯头10、与燃烧筒11相连的内提溜器12,以及燃烧筒底端的底座13。

由于发生器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对发生器的保温较差。现有的保温方式,是采用保温材料对该异型件进行缠绕,以达到保温效果;或采用保温罩将其罩起以达到保温的效果。而现有的保温材料中,主要有硅酸钙保温和聚氨酯发泡保温。硅酸钙保温是最常用的保温之一,能耐高温,保温流程又简单,但使用保温材料的量很大,隔热效果较差,散热量较大,高温部件表面也易残留很多杂质硅酸钙粉末而且易碎,影响部件周围环境。聚氨酯发泡保温,消耗保温材料较少,又清洁,隔热效果好,散热量很小,但只对低温保温效果较好,由于材质本身的性质原因,不宜在高温环境中使用。现有的上述保温方式不仅不能足够保温,还存在拆装复杂,保温效果差,不适合高温环境中使用、不美观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吸收式热泵机组发生器的保温壳,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保温效果差、保温结构拆装复杂、不适合高温中使用、不美观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吸收式热泵机组发生器的保温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水箱上壳、水箱下壳和弯头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为裤型结构,所述第二壳体为半圆柱型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两个第二壳体扣合形成包覆在燃烧筒外部的裤型壳;所述水箱上壳和水箱下壳相互扣合形成可包覆水箱的U型壳;所述水箱下壳的端部与第二壳体相扣合,所述水箱上壳的端部通过弯头壳体与第一壳体扣合,实现U型壳与裤型壳之间的扣合连接;所述裤型壳顶端还扣合有内提溜器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内提溜器壳体为直筒型的壳体,或由两个半圆柱型的第三壳体相扣合得到。

进一步地,所述内提溜器壳体上还设有封头,所述封头与内提溜器壳体相扣合。

进一步地,所述裤型壳底端扣合连接有底座壳。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壳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相互扣合形成可包覆底座的底座壳。

进一步地,所述燃气吸收式热泵机组发生器的保温壳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隔热层、发泡层和防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20mm,所述隔热层的材料为硅酸铝。

进一步地,所述发泡层的厚度为30mm,所述隔热层的材料为聚氨酯。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层的材料为镀锌铁,防护层的厚度为0.7m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燃气吸收式热泵机组发生器的保温壳,采用三层保温结构,由内至外依次是硅酸铝隔热层、聚氨酯发泡隔热层、镀锌铁防护层,所得到的保温壳集三层结构的性能,具有散热量小、隔热效果好、消耗保温材料少且清洁等特点,适合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燃气吸收式热泵机组发生器的保温壳,可用于复杂异型件,保温壳由多个部件扣合而成,拆装方便,使用时将各个部件扣合即可,使用方便,实用且美观,且各部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燃气吸收式热泵机组发生器的保温壳的三维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图1中部件1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部件2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部件3水箱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部件4水箱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部件5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部件6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部件71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部件72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燃气吸收式热泵机组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水箱上壳,4、水箱下壳,5、弯头壳体,6、第三壳体,7、底座壳,71、第一底座,72、第二底座,8、封头,9、水箱,10、弯头,11、燃烧筒,12、内提溜器,13、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燃气吸收式热泵机组发生器的保温壳。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对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可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介绍的特定实施例。因此,下面的实施例和优点仅作说明之用,而不应被看作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定,除非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提出。

如图1至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燃气吸收式热泵机组发生器的保温壳,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水箱上壳3、水箱下壳4和弯头壳体5;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为裤型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壳体2为半圆柱型壳体,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壳体1与两个第二壳体2扣合形成包覆在燃烧筒外部的裤型壳,其中扣合方式为常规的扣合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有凸台,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有与第一壳体1上凸台相配合的凹槽;

如图6、7所示,所述水箱上壳3和水箱下壳4相互扣合形成可包覆水箱的U型壳,扣合方式可采用常规方式,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水箱上壳3和水箱下壳4外侧分别设有法兰,两个法兰可通过螺栓进一步固定水箱上壳3和水箱下壳4。所述水箱下壳4的端部与第二壳体2相扣合,所述水箱上壳3的端部通过弯头壳体5与第一壳体1扣合,从而实现U型壳与裤型壳之间的扣合连接。

所述裤型壳顶端还扣合有内提溜器壳体,所述内提溜器壳体可包覆在内提溜器外部。所述内提溜器壳体为直筒型的壳体,或由两个半圆柱型的第三壳体6相扣合得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提溜器壳体由两个半圆柱型的第三壳体6(如图9所示)相扣合得到。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提溜器壳体上还设有圆形封头8,所述封头8与内提溜器壳体相扣合,实现对内提溜器顶端的包覆。

本实施例中,所述裤型壳底端扣合连接有底座壳7,用于包覆发生器异型件的底端。所述底座壳7包括第一底座71、第二底座72,所述第一底座71、第二底座72相互扣合形成可包覆底座的底座壳7,所述第一底座71、第二底座72的结构如图10、11所示,第一底座71和第二底座72扣合得到的底座壳7的构造与发生器异型件的底座结构相吻合,实现对发生器底部的包覆。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扣合方式均可采用常规的扣合手段。

本实施例的保温壳,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隔热层、发泡层和防护层。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20mm,所述隔热层的材料为硅酸铝,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硅酸铝的密度为80kg/m3,导热系数为0.035W/m·℃。所述发泡层的厚度为30mm,所述隔热层的材料为聚氨酯,本实施例中,所述聚氨酯的密度为80kg/m3,导热系数为0.035W/m·℃。所述防护层的材料为镀锌铁,防护层的厚度为0.7mm。通过将常规的保温材料结合成具有三层结构的保温壳,将传统保温材料的优势集一体,利用硅酸铝的耐高温性能和聚氨酯发泡材料的高隔热性能和低衰减性能,获得一种复合保温材料,所获得保温壳即保温材料其隔热保温效果比普通保温方法高很多。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壳,在使用时,分别将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放在燃烧筒两侧,并进行扣合形成裤型壳包覆在燃烧筒外面,然后将水箱上壳3和水箱下壳4相扣合形成U型壳并包覆在水箱外部,将水箱下壳4的端部与第二壳体2相扣合,将水箱上壳3的通过弯头壳体5与第一壳体1的顶部扣合,实现U型壳与裤型壳之间的扣合连接。将两个半圆柱型的第三壳体6相扣合得到内提溜器壳体,包覆在内提溜器外侧。将封头8分别与两个第三壳体6扣合,包覆在内提溜器顶端。将第一底座71的顶端与第二壳体的底端扣合,然后将第二底座72分别与第一底座71的侧面、第一壳体1的底端相扣合,使底座壳7与裤型壳相扣合连接。由此,将各部件扣合得到可将燃气吸收式热泵机组发生器包覆的保温壳。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壳,拆装仅需几分钟,安装和拆卸均方便省力,而且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实用且美观。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