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莓的冷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7944发布日期:2018-08-21 17:0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莓生产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蓝莓的冷藏装置。



背景技术:

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蓝莓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同时其保存较为困难,冷藏条件较为严格。

新鲜蓝莓最佳保存温度为0~3℃,保存蓝莓时,需维持外表干燥,如果要食用,不可置入0℃以下的冷藏库,而我国国家规定的冰箱冷藏室温度在3~10℃之间,将蓝莓放入冰箱具有一定的冷藏作用,但不是最佳冷藏温度。

现有技术里没有提及保存蓝莓的最佳方法,目前需要一种专门针对蓝莓冷藏的装置,方便采摘后蓝莓的保存,增加保鲜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莓的冷藏装置,其能够在蓝莓采摘后较长时间内对其冷藏,维持蓝莓新鲜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蓝莓的冷藏装置,其包括冷藏盖、冷藏箱和制冷层,冷藏盖与冷藏箱连接,冷藏箱设置有存放蓝莓的冷藏空间,冷藏箱与制冷层连接,冷藏箱设置有隔层,该隔层将冷藏空间分隔,隔层将冷藏空间至少分隔为2部分,隔层起到稳固蓝莓、减少蓝莓间晃动的作用,制冷层设置于冷藏箱的底部,制冷层数量至少设置为1个,实例中制冷层设置于冷藏箱的底部,设置为一个,制冷层与冷藏箱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制冷层通过可拆卸式连接将其内的制冷剂更换,制冷层设置有冷剂空间,冷藏盖、冷藏箱和制冷层分别设置有隔温层,冷藏箱与制冷层之间设置有导温板,制冷层内设置有制冷剂。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制冷层设置于冷藏箱的顶部、底部和四周中的至少一者:制冷层位于冷藏层的冷藏箱的底部,制冷层位于冷藏层的冷藏箱的顶部,制冷层位于冷藏层的冷藏箱的四周,制冷层位于冷藏层的冷藏箱的顶部和底部,制冷层位于冷藏层的冷藏箱的底部和四周,制冷层位于冷藏层的冷藏箱的顶部和四周,制冷层位于冷藏层的冷藏箱的顶部、底部和四周的全部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导温板将冷藏箱的冷藏空间和制冷层的冷剂空间隔开,该导温板具有高热传导率。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导温板设置有通孔,通孔连通冷藏箱的冷藏空间和制冷层的冷剂空间,该通孔设置于冷藏空间底部的导温板,均匀分布在导温板。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冷藏装置还包括温度测试装置,温度测试装置一端连接到冷藏空间,另一端设置有温度显示表,温度测试装置设置在冷藏盖。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冷藏箱与制冷层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呈环形,其设置在制冷层与冷藏箱接触、冷藏盖与冷藏箱接触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冷藏盖设置有冷藏盖把手,该把手呈弧状,该把手设置于冷藏盖的顶部,冷藏盖把手的两端与冷藏盖的两边缘相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隔温层设置为真空隔温层,隔温层具有内部中空连通的空间,该空间设置为真空,是将隔温层内部空气抽去形成真空隔温层,其设置于冷藏空间外部,起到隔绝外界与内部之间热传递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制冷剂为物理制冷剂或化学制冷剂,物理制冷剂为冰水化合物,化学制冷剂为弱碱盐或水的二者之一与铵盐的混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冷藏箱、冷藏盖和制冷层,该三者形成的空间对外设有隔温层,隔温层维持住了装置内部温度,制冷层中的制冷剂吸收装置内部温度,将温度维持在适合蓝莓保存的最佳温度,提高了蓝莓的新鲜程度,能够有效延长保存蓝莓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冷藏装置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冷藏箱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冷藏装置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冷藏箱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冷藏装置正面示意图。

图标:100-冷藏装置;110-冷藏盖;111-冷藏盖壳体;112- 冷藏盖隔温层;113-温度测试器;114-冷藏盖把手;115-冷藏盖连接头;120-冷藏箱;121-冷藏箱壳体;122-冷藏箱隔温层;123- 冷藏箱导温板;124-冷藏箱底部连接头;125-冷藏箱顶部连接头; 126-冷藏空间;127-冷藏箱隔层;128-通孔;130-制冷层;131- 制冷层壳体;132-制冷层隔温层;133-制冷层导温板;134-制冷层连接头;135-制冷剂;136-冷剂空间;14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蓝莓的冷藏装置100包括冷藏盖110、冷藏箱 120、制冷层130,该冷藏装置100呈长方体,底面呈正方形,冷藏盖110 通过其边缘的冷藏盖连接头115和冷藏箱顶部连接头125扣紧相连,冷藏箱120通过其底部边缘冷藏箱底部连接头124和制冷层130顶部边缘的制冷层连接头134紧扣相连。

冷藏盖110包括冷藏盖壳体111、冷藏盖隔温层112、温度测试器113、冷藏盖把手114、冷藏盖连接头115和密封圈140,冷藏盖壳体111呈板状,该板状厚度为5cm,其俯视图为正方形,正方形边长为70cm。

冷藏盖壳体111底部设置有冷藏盖隔温层112,隔温层厚度为3cm,冷藏盖隔温层112内部中空,抽去空气形成真空板,温度测试器113设置在冷藏盖壳体111中心位置,温度测试器113向内与冷藏空间126相接触,其向外设置有温度显示表,冷藏盖把手114呈弧状,该把手设置于冷藏盖壳体111顶部,冷藏盖把手114的两端与冷藏盖壳体111的两边缘相接,冷藏盖连接头115为卡扣,且该卡扣与冷藏箱顶部连接头125相互匹配扣紧,该卡扣呈凹字形,其靠近冷藏箱壳体121一端呈钩状,该卡扣设置于冷藏盖壳体111的正方形边缘的各边中部,其与冷藏箱顶部连接头125的位置相对,该卡扣与冷藏盖壳体111之间为铰链连接,该卡扣可相对于冷藏盖壳体111转动;密封圈140为正方形边框,其边长为60cm,截面呈正方形,该截面边长为0.5cm,该密封圈140设置在冷藏盖壳体111与冷藏箱壳体121接触位置,冷藏盖110盖紧时密封接触面。

冷藏箱120包括冷藏箱壳体121、冷藏箱隔温层122、冷藏箱导温板123、冷藏箱底部连接头124、冷藏箱顶部连接头125、冷藏空间126、冷藏箱隔层127、通孔128,冷藏箱120呈正方体,正方体边长为70cm。

冷藏箱120截面至外向内分为三层,分别为冷藏箱壳体121、冷藏箱隔温层122和冷藏箱导温板123,冷藏箱壳体121厚度为5cm,冷藏箱隔温层 122厚度为3cm,冷藏箱导温板123厚度为1cm,冷藏箱120与冷藏盖110 接触的一侧开口,冷藏箱120与制冷层130相接的一侧只设置有冷藏箱导温板123,冷藏箱壳体121环绕设置于冷藏箱120的另外四面,冷藏箱壳体 121和冷藏箱导温板123围绕形成冷藏空间126,冷藏空间126呈长方体,冷藏箱隔温层122内部中空,抽去空气形成真空板隔温层,其设置于冷藏箱壳体121和冷藏箱导温板123之间,起到隔绝外界与内部之间热传递的作用,冷藏箱导温板123设置于冷藏箱120内壁,其共有5个板,紧贴冷藏箱隔温层122共有4个板,其第5个板为冷藏空间126的底部。

导温板设置有64个通孔128,通孔128呈圆形,其均匀分布于冷藏空间126底部的导温板,通孔128连通冷藏空间126与冷剂空间136,冷藏箱隔层127为四个两两平行的隔板,该隔板设置有若干隔层孔,隔板垂直设置于导温板123底部,冷藏箱隔层127将冷藏空间126 分隔为9个大小形状一致的格子;冷藏箱底部连接头124为卡扣,且该卡扣与制冷层连接头134相互匹配扣紧,该卡扣呈凹字形,其靠近制冷层壳体131一端呈钩状,该卡扣设置于冷藏箱壳体121底部正方形四边的各边中部,其与制冷层壳体131之间为铰链连接,该卡扣可相对于制冷层壳体131转动;冷藏箱顶部连接头125为扣槽,该扣槽与冷藏盖连接头115 相互匹配扣紧,其呈钩状,其设置于冷藏箱壳体121顶部正方形的四边各边中部。

制冷层130包括制冷层壳体131、制冷层隔温层132、制冷层导温板133、制冷层连接头134、制冷层的冷剂空间136、制冷剂135和密封圈140,制冷层130呈长方体,长方体高为15cm,其俯视图呈正方形,正方形边长为 70cm,其竖直截面呈凹字形,凹字形从内向外分别为制冷层导温板133、制冷层隔温层132和制冷层壳体131,凹字形底部从上之下分别温制冷层导温板133、制冷层隔温层132、制冷层壳体131,制冷层导温板133厚度为1cm,制冷隔温层厚度为3cm,制冷层壳体131厚度为5cm,制冷层隔温层132内部中空,抽去空气形成真空,制冷层连接头134为扣槽,该扣槽与冷藏箱底部连接头124相互匹配扣紧,其呈钩状,其设置于制冷层壳体131顶部的正方形边缘的各边中部,制冷层导温板133的凹状结构形成了冷剂空间 136,冷剂空间136呈长方体,制冷剂135设置于冷剂空间136内,该制冷剂135设置为物理制冷剂135:冰水混合物,密封圈140为正方形边框,其边长为60cm,截面呈正方形,该截面边长为0.5cm,密封圈140设置在制冷层壳体131与冷藏箱壳体121接触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例通过导温板的通孔128,将冷藏空间126与冷剂空间 136相连通,使制冷层130的低温传递至冷藏箱120中,制冷层130的制冷剂135产生较低的温度0~4℃,低温通过通孔128传递至冷藏箱120,冷藏盖110、冷藏箱120和制冷层130的隔温层阻止装置内外的热传递,将装置内的温度维持在适宜蓝莓保存的最佳温度,通过温度测试器113上的温度显示表,监测冷藏空间126中的温度,若温度不在适宜范围,则打开装置底部的制冷层130,及时更换制冷剂135。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蓝莓的冷藏装置100,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冷藏盖110、冷藏箱120和制冷层 130形状不同,冷藏盖110与冷藏箱120之间的连接、冷藏箱120与制冷层 130之间的连接结构也不同,制冷剂135不同,所采用制冷剂135为化学制冷剂。

一种蓝莓的冷藏装置100包括冷藏盖110、冷藏箱120和制冷层130,该冷藏装置100呈圆柱体,底面呈圆形,冷藏盖110通过其边缘的冷藏盖连接头115和冷藏箱壳体121顶部边缘的冷藏箱顶部连接头125扣紧相连,冷藏箱120通过其底部边缘冷藏箱底部连接头124和制冷层130顶部边缘的制冷层连接头134紧扣相连。

冷藏盖110包括冷藏盖壳体111、冷藏盖隔温层112、温度测试器113、冷藏盖把手114、冷藏盖连接头115和密封圈140,冷藏盖壳体111呈板状,该板状厚度为5cm,其俯视图为圆形,圆直径为75cm。

冷藏盖壳体111底部设置有冷藏盖隔温层112,隔温层厚度为3cm,冷藏盖隔温层112内部中空,抽去空气形成真空板,温度测试器113设置在冷藏盖壳体111中心位置,温度测试器113向内与冷藏空间126相接触,其向外设置有温度显示表,冷藏盖把手114呈弧状,该把手设置于冷藏盖壳体111顶部,冷藏盖把手114的两端与冷藏盖壳体111的两边缘相接;冷藏盖壳体111与冷藏箱壳体121连接处设置有向底部凸起结构,与之相对的冷藏箱壳体121位置设置有凹陷结构,该连接处的结构形成螺纹连接,该螺纹连接呈圆环状,圆环直径为73cm,围绕冷藏盖壳体111一圈,冷藏盖连接头115为冷藏盖壳体111的内螺纹,且该内螺纹与冷藏箱壳体121 顶部的外螺纹相互匹配扣紧,该内螺纹设置于冷藏盖壳体111与冷藏箱壳体121顶部的圆形接触面,其与冷藏箱顶部连接头125的螺纹位置相对,该冷藏盖壳体111可通过旋转的方式匹配螺纹与冷藏箱壳体121顶部相互扣紧;密封圈140为圆形边框,其圆的直径为60cm,截面呈圆环形,该截面圆直径为0.5cm,该密封圈140设置在冷藏盖壳体111与冷藏箱壳体121 接触位置,冷藏盖110盖紧时密封接触面。

冷藏箱120包括冷藏箱壳体121、冷藏箱隔温层122、冷藏箱导温板123、冷藏箱底部连接头124、冷藏箱顶部连接头125、冷藏空间126和冷藏箱隔层127,冷藏箱120呈圆柱体,圆直径为70cm,高为70cm。

冷藏箱120截面至外向内分为三层,分别为冷藏箱壳体121、冷藏箱隔温层122和冷藏箱导温板123,冷藏箱壳体121厚度为5cm,冷藏箱隔温层 122厚度为3cm,冷藏箱导温板123厚度为1cm,冷藏箱120与冷藏盖110 接触的一侧开口,冷藏箱120与制冷层130相接的一侧只设置有冷藏箱导温板123,冷藏箱壳体121环绕设置于冷藏箱120的竖直方向,冷藏箱壳体 121和冷藏箱导温板123围绕形成冷藏空间126,冷藏空间126呈圆柱体,冷藏箱隔温层122内部中空,抽去空气形成真空板隔温层,其设置于冷藏箱壳体121和冷藏箱导温板123之间,起到隔绝外界与内部之间热传递的作用,冷藏箱导温板123为铝合金导温板,其设置于冷藏箱120内壁,竖直方向环绕紧贴冷藏箱隔温层122,其底部为冷藏空间126的底面,呈圆形,该圆形导温板设置为铝合金导温板,其将冷藏空间126与冷剂空间136密封隔开,冷藏箱隔层127为四个两两平行的隔板,该隔板设置有若干隔层孔,隔板垂直设置于冷藏箱导温板123底部,冷藏箱隔层 127将冷藏空间126分隔为9个格子;冷藏箱壳体121底部与制冷层壳体131连接处设置有向底部凸起结构,与之相对的制冷层壳体131位置设置有凹陷结构,该连接处的结构形成螺纹连接,该螺纹连接呈圆环状,圆环直径为65cm,围绕冷藏箱壳体121一圈,冷藏箱底部连接头124为冷藏箱壳体121的内螺纹,且该螺纹与制冷层壳体131的外螺纹相互匹配扣紧,该内螺纹设置于冷藏箱壳体121底部与制冷层壳体131的圆环形接触面,其与制冷层连接头134的螺纹位置相对,该冷藏箱壳体121可通过旋转的方式匹配螺纹与制冷层壳体131相互扣紧,冷藏箱顶部连接头125为冷藏箱壳体121的外螺纹,该外螺纹与冷藏盖连接头115相互匹配扣紧。

制冷层130包括制冷层壳体131、制冷层隔温层132、制冷层导温板133、制冷层连接头134、制冷层的冷剂空间136、制冷剂135和密封圈140,制冷层130呈圆柱体,圆柱体高为15cm,其俯视图呈圆形,圆环直径为70cm。

制冷层130竖直截面呈凹字形,凹字形从内向外分别为制冷层导温板 133、制冷层隔温层132和制冷层壳体131,凹字形底部从上之下分别温制冷层导温板133、制冷层隔温层132、制冷层壳体131,制冷层导温板133 厚度为1cm,制冷隔温层厚度为3cm,制冷层壳体131厚度为5cm,制冷层隔温层132内部中空,抽去空气形成真空,制冷层连接头134为制冷层壳体131的外螺纹,该外螺纹与冷藏箱底部连接头124相互匹配扣紧,制冷层导温板133的凹状结构形成了冷剂空间136,冷剂空间136呈圆柱体,制冷剂135设置于冷剂空间136内,该制冷剂135设置为化学制冷剂135:硝石和水,密封圈140为圆形边框,其直径为60cm,截面呈圆形,该圆形截面直径为0.5cm,该密封圈140设置在制冷层壳体131与冷藏箱壳体121接触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例通过铝合金导温板,使冷藏空间126与冷剂空间136 之间进行有效的热传递,制冷层130的低温传递至冷藏箱120中,制冷层 130的制冷剂135产生较低的温度0~4℃,低温通过通孔128传递至冷藏箱120,冷藏盖110、冷藏箱120和制冷层130的隔温层阻止装置内外的热传递,将装置内的温度维持在适宜蓝莓保存的最佳温度,通过温度测试器 113上的温度显示表,监测冷藏空间126中的温度,若温度不在适宜范围,则打开装置底部的制冷层130,及时更换制冷剂135。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蓝莓的冷藏装置100,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冷藏盖110、冷藏箱120和制冷层130形状不同,冷藏盖110与冷藏箱120之间的连接、冷藏箱120与制冷层130 之间的连接结构也不同,制冷剂135也不同。

一种蓝莓的冷藏装置100包括冷藏盖110、冷藏箱120和制冷层130,该冷藏装置100呈圆柱体,底面呈圆形,冷藏盖110通过其边缘的冷藏盖连接头115和冷藏箱壳体121顶部边缘的冷藏箱顶部连接头125扣紧相连,冷藏箱120通过其底部边缘冷藏箱底部连接头124和制冷层130顶部边缘的制冷层连接头134紧扣相连。

冷藏盖110包括冷藏盖壳体111、冷藏盖隔温层112、温度测试器113、冷藏盖把手114、冷藏盖连接头115和密封圈140,冷藏盖壳体111呈板状,该板状厚度为5cm,其俯视图为圆形,圆直径为75cm。

冷藏盖壳体111底部设置有冷藏盖隔温层112,隔温层厚度为3cm,冷藏盖隔温层112内部中空,抽去空气形成真空板,温度测试器113设置在冷藏盖壳体111中心位置,温度测试器113向内与冷藏空间126相接触,其向外设置有温度显示表,冷藏盖把手114呈弧状,该把手设置于冷藏盖壳体111顶部,冷藏盖把手114的两端与冷藏盖壳体111的两边缘相接;冷藏盖壳体111与冷藏箱壳体121连接处设置有向底部凸起结构,与之相对的冷藏箱壳体121位置设置有凹陷结构,该连接处的结构正好能使冷藏盖壳体111盖住冷藏箱壳体121,该接触面呈圆环状,圆环直径为73cm,围绕冷藏盖壳体111一圈,冷藏盖连接头115为螺栓,且该螺栓与冷藏箱壳体121的螺栓孔相互匹配,该冷藏盖壳体111可通过旋转的方式将螺栓与冷藏箱壳体121顶部相互扣紧;密封圈140为圆形边框,其圆的直径为 60cm,截面呈圆环形,该截面圆直径为0.5cm,该密封圈140设置在冷藏盖壳体111与冷藏箱壳体121接触位置,冷藏盖110盖紧时密封接触面。

冷藏箱120包括冷藏箱壳体121、冷藏箱隔温层122、冷藏箱导温板123、冷藏箱底部连接头124、冷藏箱顶部连接头125、冷藏空间126和冷藏箱隔层127,冷藏箱120呈圆柱体,圆直径为70cm,高为70cm。

冷藏箱120截面至外向内分为三层,分别为冷藏箱壳体121、冷藏箱隔温层122和冷藏箱导温板123,冷藏箱壳体121厚度为5cm,冷藏箱隔温层 122厚度为3cm,冷藏箱导温板123厚度为1cm,冷藏箱120与冷藏盖110 接触的一侧开口,冷藏箱120与制冷层130相接的一侧只设置有冷藏箱导温板123,冷藏箱壳体121环绕设置于冷藏箱120的竖直方向,冷藏箱壳体 121和冷藏箱导温板123围绕形成冷藏空间126,冷藏空间126呈圆柱体,冷藏箱隔温层122内部中空,抽去空气形成真空板隔温层,其设置于冷藏箱壳体121和冷藏箱导温板123之间,起到隔绝外界与内部之间热传递的作用,冷藏箱导温板123为铝合金导温板,其设置于冷藏箱120内壁,竖直方向环绕紧贴冷藏箱隔温层122,其底部为冷藏空间126的底面,呈圆形,该圆形导温板设置为铝合金导温板,其将冷藏空间126与冷剂空间136密封隔开,冷藏箱隔层127为四个两两平行的隔板,该隔板设置有若干隔层孔,隔板垂直设置于冷藏箱导温板123底部,冷藏箱隔层 127将冷藏空间126分隔为9个格子;冷藏箱壳体121底部与制冷层壳体131连接处设置有向底部凸起结构,与之相对的制冷层壳体131位置设置有凹陷结构,该连接处的结构正好能使冷藏箱壳体121盖住制冷层壳体131,该接触面呈圆环状,圆环直径为65cm,围绕冷藏箱壳体121一圈,冷藏箱底部连接头124为螺栓,且该螺栓与制冷层壳体131的螺栓孔相互匹配,该冷藏箱壳体121可通过旋转的方式将螺栓与制冷层壳体131顶部相互扣紧,冷藏箱顶部连接头125为冷藏箱壳体121的螺栓孔,该螺栓孔与冷藏盖连接头115的螺栓相互匹配扣紧。

制冷层130包括制冷层壳体131、制冷层隔温层132、制冷层导温板133、制冷层连接头134、制冷层130的冷剂空间136、制冷剂135和密封圈140,制冷层130呈圆柱体,圆柱体高为15cm,其俯视图呈圆形,圆环直径为70cm。

制冷层130竖直截面呈凹字形,凹字形从内向外分别为制冷层导温板 133、制冷层隔温层132和制冷层壳体131,凹字形底部从上之下分别温制冷层导温板133、制冷层隔温层132、制冷层壳体131,制冷层导温板133 厚度为1cm,制冷隔温层厚度为3cm,制冷层壳体131厚度为5cm,制冷层隔温层132内部中空,抽去空气形成真空,制冷层连接头134为制冷层壳体131的螺栓孔,该螺栓孔与冷藏箱底部连接头124的螺栓相互匹配扣紧,制冷层导温板133的凹状结构形成了冷剂空间136,冷剂空间136呈圆柱体,制冷剂135设置于冷剂空间136内,该制冷剂135设置为化学制冷剂135:碳酸钠、硝酸铵和饱和食盐水,密封圈140为圆形边框,其直径为60cm,截面呈圆形,该圆形截面直径为0.5cm,该密封圈140设置在制冷层壳体 131与冷藏箱壳体121接触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例通过铝合金导温板,使冷藏空间126与冷剂空间136 之间进行有效的热传递,制冷层130的低温传递至冷藏箱120中,制冷层 130的制冷剂135产生较低的温度0~4℃,低温通过通孔128传递至冷藏箱120,冷藏盖110、冷藏箱120和制冷层130的隔温层阻止装置内外的热传递,将装置内的温度维持在适宜蓝莓保存的最佳温度,通过温度测试器 113上的温度显示表,监测冷藏空间126中的温度,若温度不在适宜范围,则打开装置底部的制冷层130,及时更换制冷剂13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隔绝储藏蓝莓的冷藏空间与外界之间的热传递,通过制冷层的冷剂制冷和温度监测,将装置内温度维持在适宜保存蓝莓的温度,保证了蓝莓的新鲜程度,有效延长了蓝莓的保鲜时间。

本说明书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示例,并不意味着这些实施例说明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能形式。应理解,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可以多种替代形式实施。附图无需按比例绘制;可放大或缩小一些特征以显示特定部件的细节。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当作限定解释,仅仅是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多种形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基础。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参考任一附图说明和描述的多个特征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它附图中说明的特征组合以形成未明确说明或描述的实施例。说明的组合特征提供用于典型应用的代表实施例。然而,与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一致的特征的多种组合和变型可以根据需要用于特定应用或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