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0411发布日期:2018-12-22 08:0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冷藏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主体上部具有机械室的冷藏库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这种冷藏库在机械室的侧面设置有通气口,进行机械室内的冷却单元的散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8是从现有的冷藏库的机械室的背面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现有的冷藏库100具有使冷藏库主体10的上表面后端部凹陷而形成的机械室11、位于机械室11的两侧面的机械室侧壁部11a、和覆盖机械室11的罩12。机械室11内设置有压缩机13和风扇电机14。机械室侧壁部11a具有第一侧壁15和与第一侧壁15相对的第二侧壁16,第一侧壁15和第二侧壁16具有多个孔。根据这样的结构,冷藏库主体10即使与背面侧的壁紧贴设置,也能够利用设置于冷藏库侧面(第一侧壁15和第二侧壁16)的孔进行外部空气的取入和排出,能够进行机械室11内的冷却单元的高效的散热。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冷藏库100与侧面的墙壁靠近或碰到地设置的情况下,来自侧面的散热受到阻碍,难以获得可靠的散热效果。特别是在整体厨房等受限的空间设置冷藏库100的情况下,有时靠近左右的侧面和背面的全部的墙壁设置,难以获得可靠的散热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704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现有的课题而开发的,提供一种即使在冷藏库的侧面和背面安装贴墙壁设置的情况下,也能够用简单的结构抑制吸入到机械室的空气温度的上升,且高效散热的冷藏库。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冷藏库包括:设置在形成于隔热箱体的背面上部的台阶部的机械室;配置在机械室内的压缩机和送风部;覆盖机械室的上表面的机械室罩;和分别设置于机械室的上表面左右两侧的开口部。机械室罩的上表面比隔热箱体的上表面高,开口部配置在比机械室罩的上表面低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机械室罩的上表面靠近冷藏库的设置空间的天花板,隔热箱体的上表面与天花板的空间大,所以机械室罩的上方的风路阻力变大,能够将想要上升的温热的机械室的排气从隔热箱体的上方引导到冷藏库的前方。另外,能够将冷藏库的前方的空气比机械室罩上方的空气优先地导入到机械室。由此,利用隔热箱体上方的空间,能够将冷藏库的前方的温度低的外部空气进入机械室,能够高效地使压缩机散热。另外,能够将冷藏库的背面和侧面与住宅等的墙壁接触地设置,能够在住宅等受限的空间中减小冷藏库的设置空间。

另外,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在冷藏库之上放置有物品的情况下,物品也被机械室罩支承,所以开口部难以阻塞。因此,能够确保在机械室流动的风量,保证冷藏库的可靠性。另外,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冷藏库的高度与天花板的高度实质上相同,也能够利用隔热箱体的上方的空间,高效地使压缩机散热,所以能够保证冷藏库的可靠性。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在机械室的前方设置有凸部。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抑制引导到冷藏库前方的排气通过机械室前方而直接被导入到机械室。由此,由于能够将处于距机械室更远的低的温度的空气导入到机械室,所以能够提高压缩机的散热效率。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在凸部配置有控制基板收纳部。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利用隔热箱体上方的空间,而不需要将控制基板收纳部收纳在隔热箱体内。由此,能够提高冷藏库的隔热效率,能够提高冷藏库的库内容积效率。另外,由于在机械室前方流动被取入到机械室的空气和来自机械室的排气,所以能够提高从控制基板收纳部周边的散热效率,能够提高控制基板的可靠性。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冷藏库的凸部也可以与机械室相邻地配置。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使形成于比隔热箱体的上表面高的位置的区域最小。由此,能够降低冷藏库使用时的凸部从正面的可见性,能够提高冷藏库的外观品位。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构成为凸部的上表面和机械室罩的上表面的高度实质上相同。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不提高冷藏库整体的高度地最大限度地在隔热箱体上方的空间配置部件等。由此,在相同的冷藏库尺寸上,能够使冷藏库的容积效率最大化。另外,能够使机械室罩的上方的风路阻力与凸部的上方的风路阻力实质上相等,所以能够使通过机械室罩和凸部上方的空气最小化,能够将机械室温度的上升抑制在最小限度。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在开口部设置有百叶窗。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冷藏库的百叶窗也可以具有倾斜的多个引导板以将机械室内的空气送往机械室的前方。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对从机械室排出的空气赋予向前的动压。另外,能够将前方的空气优先地导入到机械室。由此,利用冷藏库上方的空间,能够将前方的温度低的外部空气取入到机械室,能够高效地使压缩机散热。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冷藏库的百叶窗的上表面(由多个引导板构成的上表面)也可以随着向前方去而向下方倾斜。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向前的开口面积增大,所以能够将通过开口部时的压力损失抑制在最低限度,增大风量,更有效地使压缩机散热。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冷藏库也可以在开口部的外周部的一部分设置有凸壁。根据这种结构,即使风机安装成使空气在左右方向流动的方向,从开口部排出的空气也通过与凸壁碰撞而方向转换为向前。由此,能够更顺畅地将排出空气送至冷藏库前方。另外,根据这种结构,即使从冷藏库的侧方观察冷藏库上部时,也难以看到引导板,所以能够提高冷藏库的外观品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上部的纵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上部机械室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机械室罩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图3的4-4线的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图1的5-5线的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冷藏库的上部的纵截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冷藏库的上部的立体图。

图8是从现有的冷藏库的背面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并非利用以下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上部的纵截面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上部机械室的分解立体图。图1中,右侧是冷藏库30的前面侧,左侧是冷藏库30的背面侧。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30具有隔热箱体31。隔热箱体31包括主要使用了钢板的外箱32和由abs树脂等树脂成型的内箱33。隔热箱体31的外箱32与内箱33之间充填例如硬质发泡聚氨酯等发泡隔热材料34作为隔热材料,利用这种隔热材料将库内与箱外隔热。另外,隔热性能比发泡隔热材料34高的真空隔热材料35以埋设于发泡隔热材料34的方式贴在隔热箱体31的外箱32的内侧。根据这种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隔热箱体31的隔热性能。隔热箱体31在背面上部具有上部机械室(机械室)36。上部机械室36配置于使冷藏库30的顶面后端部和背面上端部向冷藏库30的库内侧凹陷形成的台阶部上。

如图2所示,在上部机械室36内从上风(图2跟前侧)按顺序设置有空冷冷凝器37、风机38和压缩机39。通过风机38驱动,对空冷冷凝器37和压缩机39进行空冷。

风机38安装于风机固定部件40。风机固定部件40将上部机械室36内的风路划分为风机38的上风侧和下风侧。另外,在空冷冷凝器37的上部形成有不通过空冷冷凝器37而直接吸入到风机38的外部空气通过的旁通风路41。此外,旁通风路41在空冷冷凝器37因尘埃附着等而堵塞的情况下,直接向风机38供给外部空气。旁通风路41优选具有相当于空冷冷凝器37的10%~15%程度的高度的5~15mm的空间。旁通风路41的高度小于5mm(10%)时,在空冷冷凝器37完全堵塞的情况下,风量减少明显。另外,当旁通风路41的高度比15mm(15%)高时,通过空冷冷凝器37的风量降低,得不到充分的散热能力。

这样,冷藏库30具有设想了空冷冷凝器37因尘埃附着等而堵塞的结构。通过具有这种结构,即使在一般家庭等中不进行维护的状况下,也能够长期确保冷藏库30的可靠性。

<1-1.机械室罩的结构>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机械室罩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和图3所示,覆盖上部机械室36的机械室罩42包括:覆盖上部机械室36的中央部的由钢板构成的钢板罩43、相对于风机38设置于上风侧的上风罩44和设置于下风侧的下风罩45。

上风罩44包括上风树脂罩46和上风百叶窗(百叶窗)47。上风树脂罩46如图3所示,具有搬运用抓持部48、顶面部49和背面部50。上风百叶窗47安装于上风树脂罩46的覆盖顶面部49的位置。上风树脂罩46和上风百叶窗47例如通过注塑成形形成。上风百叶窗47例如通过爪等嵌入而固定于上风树脂罩46。此外,上风百叶窗47也可以由金属制等其它的材料形成,根据需要通过螺钉固定等固定于上风树脂罩46。

如图3所示,在上风树脂罩46的顶面部49设置有顶面开口部(开口部)49a,在上风树脂罩46的背面部50设置有背面开口部50a。能够将外部的空气从顶面开口部49a和背面开口部50a取入到上部机械室36内。背面开口部50a具有例如宽度5mm程度的多个狭缝形状。顶面开口部49a留有确保顶面部49的扭曲和拉伸强度的最低限度的顶面部49的部分的面积,每一个开口具有尽可能大的形状。例如,如图3所示,顶面开口部49a也可以通过在顶面部49设置四边形状的四个孔而形成,以使得顶面部49的外周的对边彼此在宽度15mm程度的带状部结合,也可以通过在顶面部49设置三角形状的四个孔而形成,以使得顶面部49的对角彼此结合。通过将顶面开口部49a的开口部的一边的尺寸设为5mm以上,能够抑制尘埃引起的开口部的堵塞。根据这种结构,即使不频繁地进行开口部的清扫也能够确保性能。相应地,会导致尘埃附着在上部机械室36内,但如上述通过确保部件间的尺寸为适当量而能够确保可靠性,所以没有问题。

另外,顶面部49的进深侧(后方侧)和背面部50的上侧向冷藏库30内侧凹陷,形成握住搬运用抓持部48的手掌进入的空间。

下风罩45具有实质上与上风罩44左右对称的结构。下风罩45包括下风树脂罩51和下风百叶窗(百叶窗)52。下风树脂罩51如图3所示,具有搬运用抓持部48、顶面部49和背面部50。在下风树脂罩51的顶面部49也设置有顶面开口部(开口部)49a,在下风树脂罩51的背面部50也设置有背面开口部50a。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中,顶面开口部49a设置于上风树脂罩46的顶面部49和下风树脂罩51的顶面部49即上部机械室36的上表面左右。下风百叶窗52安装于下风树脂罩51的覆盖顶面部49的位置。

<1-2.百叶窗形状>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图3的4-4线的截面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中,上风百叶窗47具有与下风百叶窗52实质上左右对称的结构,所以下面以下风百叶窗52为例,对冷藏库30的百叶窗的形状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下风百叶窗52具有相互平行排列的多个引导板53。多个引导板53分别具有向冷藏库30前方倾斜的形状(即,多个引导板53分别以从与水平面垂直立起的状态向冷藏库30的前方侧倾斜的状态配置于下风百叶窗52),彼此具有一定间隔d地整齐排列。此外,引导板53彼此的间隔d优选为5mm程度。为了将下风百叶窗52的风路的压损抑制在最小限度,优选引导板53彼此的间隔d较大,但当间隔d为5mm以上时,孩子的手指能进入,所以有可能与高温的空冷冷凝器37或旋转的风机38的叶片触碰。如上所述,从抑制尘埃附着造成的堵塞的观点来看,也优选间隔d(开口)为5mm以上。因此,通过将引导板53彼此的间隔d设为5mm程度,能够确保安全同时确保性能。

另外,通过将引导板53向前方倾斜地配置,引导板53彼此的平面投影距离d’形成为0~1mm以下。当引导板53彼此的平面投影距离d’大于1mm时,在住宅火灾时因从冷藏库30外飞来的火星,有可能火灾从上部机械室36内扩散到隔热箱体31。由发泡隔热材料34等构成的隔热箱体31容易燃烧,所以有可能增大住宅火灾的损害。另一方面,在引导板53彼此的平面投影距离d’小于0mm小(即,引导板53彼此的平面投影具有在上下方向重叠的部分)的情况下,不能将成形模具简单地上下拔出,所以成形成本提高。

此外,优选引导板53向前方向的倾斜θ(参照图4)相对于水平面为45°以下。这是因为,从引导板53的间隙排出的上部机械室36的排气与冷藏库30设置的天花板撞击时,通过减小与水平形成的角,能够更顺畅地将方向转换到向冷藏库30前方。

另外,如图4所示,相邻的引导板53配置成冷藏库30的背面侧的引导板53成为高于前面侧的引导板53的位置。根据这种引导板53的结构,下风百叶窗52的上表面具有整体随着向前方去而向下方倾斜的形状。

另外,如图3所示,上风百叶窗47和下风百叶窗52在顶面开口部49a的外周部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冷藏库30的侧面侧具有凸壁54。凸壁54具有从引导板53的最前部至最后部的进深长度。凸壁54构成为上表面位于与引导板53的最上部实质上相同的高度,实质上为水平。凸壁54的左右外侧的侧面从冷藏库30的内侧向外侧倾斜,对连接侧面和上表面的角设有平缓的r(圆角)。凸壁54的宽度只要在具有注塑成型上无问题的内侧尺寸即可,优选尽可能窄以使得能够确保引导板53的宽度大。

<1-3.各部位的高度关系>

如用图2的虚线所示,机械室罩42将钢板罩43、上风树脂罩46、上风百叶窗47、下风树脂罩51、下风百叶窗52形成为一体的基础上,以覆盖上部机械室36的方式利用螺钉等固定于隔热箱体31。

在机械室罩42安装于隔热箱体31的状态下,钢板罩43的上表面是机械室罩42的最高的面,比隔热箱体31的上表面高。另外,钢板罩43的上表面、搬运用抓持部48的上表面、引导板53的最上部、和凸壁54的上表面,是实质上相同的高度。另外,引导板53的最下部、顶面开口部49a、和隔热箱体31的上表面,是实质上相同的高度。钢板罩43的上表面形成为实质上水平。由此,引导板53为在钢板罩43与凸壁之间,从冷藏库30背面侧向前面侧下沉的结构。另外,引导板53的宽度尺寸(冷藏库30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与搬运用抓持部48宽度尺寸实质上相同。

此外,顶面开口部49a只要能够确保不与配置于上部机械室36内的部件碰撞的适当的尺寸,也可以低于隔热箱体31的上表面地设置,只要在与引导板53之间不形成会增大压损的微小的空间,也可以提升至引导板53的位置地设置。

<1-4.隔热箱体结构>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图1的5-5线的截面图。

设置于外箱32与内箱33之间的真空隔热材料35,具有贴在外箱32的背面侧的背面真空隔热材料35a和贴在外箱32的侧面侧的侧面真空隔热材料35b。在外箱32的背面的左右的角部形成有设置有台阶部的凹部55。凹部55在外箱32的背面形成于比背面真空隔热材料35a靠外侧,背面真空隔热材料35a的左右两端位于比内箱33的侧面靠外侧。另外,凹部55在外箱32的侧面侧形成于比侧面真空隔热材料35b靠后侧,侧面真空隔热材料35b的后端位于比内箱33的背面靠后侧。

<1-5.作用效果>

关于如上所述般构成的冷藏库30,以下对其动作和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冷藏库30的运转以及上部机械室36的发热和排热。

当为了冷却冷藏库30而压缩机39开始驱动时,制冷循环的制冷剂被压缩,制冷剂通过与压缩机39的排出口连接的排出制冷剂配管(未图示),导入到空冷冷凝器37。由此,压缩机39和空冷冷凝器37发热。通过风机38驱动,上部机械室36的上风侧成为负压,外部的空气通过上风百叶窗47、设置于上风树脂罩46的顶面开口部49a或背面开口部50a,被取入到上部机械室36。利用被取入的空气冷却空冷冷凝器37和压缩机39,相反变热的空气通过设置于下风树脂罩51的背面开口部50a或顶面开口部49a、下风百叶窗52,再次被排出到上部机械室36之外。这样,抑制空冷冷凝器37和压缩机39的过度的温度上升,确保冷藏库30的可靠性。

一般来说,温热的空气具有向上流动的性质,所以排出到上部机械室36外的空气容易向上方流动。特别是在整体厨房等受限的空间设置冷藏库30的情况下,冷藏库30的左右的侧面和背面有时会靠近墙壁设置,从上部机械室36排出的温热的空气容易滞留在上部机械室36的上方。这时,上部机械室36的上风侧因风机38的驱动而成为负压,所以滞留在上部机械室36上方的温热的空气就这样从上风罩44被导入到上部机械室36。当导入的空气的温度高时,空冷冷凝器37和压缩机39的散热量减少,部件的温度上升,有可能会产生不能确保可靠性的问题。

接着,对上部机械室36内的排热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中,在设置于下风树脂罩51的顶面开口部49a安装有具有多个引导板53的下风百叶窗52。如图4所示,多个引导板53分别向前方倾斜(从在垂直方向立起的状态向前方倾斜的状态)地设置于下风百叶窗52。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对从上部机械室36排出的空气赋予向前的动压。由此,能够抑制温热的空气滞留在上部机械室36上方,将温热的空气送到冷藏库30的前方。另外,由此能够抑制从上部机械室36排出的温热的空气就这样从上风罩被导入到上部机械室36,能够提高冷藏库30的可靠性。

同样,在设置于上风树脂罩46的顶面开口部49a的上方安装有具有多个引导板53的上风百叶窗47。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将上风罩44的前方的空气优先地导入到上部机械室36。由此,能够抑制上部机械室36上方的空气导入到上部机械室36内。即,能够抑制从上部机械室36排出而滞留的温热的空气和通过钢板罩43而变热的上部机械室36上方的温热的空气被导入到上部机械室36内,能够使空冷冷凝器37和压缩机39的温度降低。

另外,上风百叶窗47和下风百叶窗52整体上都具有随着向前方去而向下方倾斜的形状(换句话说,上风百叶窗47和下风百叶窗52分别具有从后方侧向前方侧慢慢降低的倾斜)。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扩大从冷藏库30前方观察时的上风百叶窗47和下风百叶窗52各自的开口面积。因此,根据这种结构,能够降低上部机械室36流动的空气的压损,增加上部机械室36流动的风量。通过增加在上部机械室36内流动的风量,能够进一步促进空冷冷凝器37和压缩机39的散热,使部件的温度降低,进一步提高可靠性。

另外,通过增加在上部机械室36内流动的风量,在隔热箱体31上方的下风罩45的前方,空气的流动向前的流动为主导。由此,周围的空气也随着其流动,从设置于下风树脂罩51的背面开口部50a排出的温热的空气也因重力而被提升到上部机械室36的上方后,与从下风百叶窗52排出的空气一起容易向冷藏库30前方流动。

而且,下风百叶窗52的最下部与隔热箱体31的上表面为实质上相同的高度,由此,从下风百叶窗52排出的空气因柯安达效应而容易沿着隔热箱体31上表面流动。由此,能够抑制温热的空气向上方流动而滞留从而就这样从上风罩44返回上部机械室36内。

接着,对分别设置于上风百叶窗47和下风百叶窗52的凸壁54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风机固定部件40将上部机械室36左右隔开,风机38安装在上部机械室36内以使风在冷藏库30的左右方向流动。因此,下风侧的空气保持左右方向的流速,所以从下风百叶窗52排出时,因与凸壁54碰撞而横向的流动顺畅地转换为向前。如果没有凸壁54,横向的流动就这样在冷藏库30的横向排出。在冷藏库30的横向排出的气流,与冷藏库30的设置空间的侧面的墙壁碰撞从而向设置空间的天花板流动,会在冷藏库30的上方滞留,再次从上风罩44导入到上部机械室36。

另外,在上风百叶窗47和下风百叶窗52上,在高于隔热箱体31的上表面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引导板53,所以在没有凸壁54的情况下,从冷藏库30的侧方能看到引导板53,会有损冷藏库30的外观美观。通过设置凸壁54,从冷藏库30的侧方观察凸壁54的壁面,而看不到引导板53,所以能够实现清爽的设计。

特别是凸壁54的左右外侧的侧面向冷藏库内侧倾斜,在连接侧面和上表面的角上设有平缓的r(圆角)的情况下,从冷藏库30的侧方向上看时,由于能够使能看到凸壁54的面积最小化,所以能够实现更清爽的设计。

此外,上风百叶窗47和下风百叶窗52具有实质上左右对称的形状,所以只要能够与周边部件匹配,可以使用共用部件。在上风百叶窗47和下风百叶窗52使用共用部件的情况下,能够削减在组装工序中要管理的部件数量,所以能够降低固定成本,相应地能够提供价廉的商品。

接着,对冷藏库30的顶面配置部件的高度关系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钢板罩43的上表面是实质上水平的,并且是机械室罩42的最高的面。引导板53为在钢板罩43与凸壁之间以从冷藏库30的背面侧向前面侧下沉的方式的结构(多个引导板53构成为通过将位于前方的引导板53设置在比位于后方的引导板53靠下方,多个引导板53整体上具有从后方侧向前方侧慢慢降低的倾斜)。如上所述,温热的空气具有向上流动的性质,引导板53的上表面处于比钢板罩43的上表面低的位置,所以对从下风百叶窗52排出的排气作用向上的力,使其也流动到钢板罩43的上方。但是,钢板罩43的上表面(即机械室罩42的上表面)靠近冷藏库30的设置空间的天花板,隔热箱体31的上表面与天花板的空间比钢板罩43的上表面与天花板的空间大(参照图1)。根据这种结构,钢板罩43的上方的风路阻力增大,能够将想要上升的温热的排气引导到隔热箱体31的上方即冷藏库30的前方。另外,即使是上部机械室36的上风,通过同样的作用,也能够将上部机械室36的前方的空气比钢板罩43上方的空气优先地导入到上部机械室36。因此,能够利用冷藏库30前方的温度低的外部空气高效地使压缩机39散热。

另外,引导板53设置于钢板罩43与凸壁54之间,引导板53设置于比钢板罩43和凸壁54靠下方。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在冷藏库30之上放置有物品的情况下,物品也被钢板罩43和凸壁54支承,引导板53的上表面难以被物品堵塞。因此,根据这种结构,能够确保上部机械室36流动的风量,能够保证冷藏库30的可靠性。另外,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冷藏库30的高度与天花板的高度实质上相同,也能够利用隔热箱体31的上方的空间保证冷藏库30的可靠性。

接着,对真空隔热材料35的配置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背面真空隔热材料35a的左右两端位于比内箱33的侧面靠外侧,侧面隔热材34b的后端位于比内箱33的背面靠后侧。因此,利用真空隔热材料35覆盖内箱33的侧面和背面的实质上整体。

一般来说,真空隔热材料比发泡隔热材料隔热性能高,所以与发泡隔热材料配置于比真空隔热材料靠外侧的情况相比,抑制外部空气的热侵入冷藏库30的内部的效果大。

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中,凹部55在外箱32的背面形成于比背面真空隔热材料35a靠外侧,在外箱32的侧面形成于比侧面隔热材34b靠后侧。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将真空隔热材料35不弯曲或凹陷地贴在外箱32上。由此,能够抑制因真空隔热材料35破损或剥离而品质下降。另外,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使在真空隔热材料35的外箱32上的贴附作业简单化,能够削减组装工时,能够提高生产性。

另一方面,在上部机械室36内具有压缩机39和空冷冷凝器37等发热部件的冷藏库30中,凹部55起到将冷藏库30的下方的温度较低的空气输送至上部机械室36的作用。通过凹部55而到达冷藏库30的上方的温度低的空气,通过背面开口部50a被送至上部机械室36内,能够用于压缩机39和空冷冷凝器37的散热。

近年来,随着流通行业的进化和双职工的增加,有一起买很多食物的趋势,对于冷藏库的库内容积的要求逐年增长。另外,不增大冷藏库的设置空间地增大冷藏库内容积的市场需求也变高。通过不增大外箱32地通过增大内箱33,能够呼应这种需求。然而,如果增大内箱33,则凹部55的截面积进一步减小。

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中,如上所述,能够利用隔热箱体31的上方的空间将冷却上部机械室36的冷气从冷藏库30的前面侧取入到上部机械室36内,并向前面侧排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中,不需要在冷藏库30的背面或侧面的吸气和排气,所以即使设想将冷藏库30的侧面和背面靠近住宅的房间等的墙壁地设置冷藏库30,也能够减小凹部55。因此,本发明的冷藏库30能够不增大设置空间地增大冷藏库30的内容积。

<实施方式1的总结>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30包括:设置在形成于隔热箱体31的背面上部的台阶部的上部机械室(机械室)36;配置在上部机械室36内的压缩机39和风机38;覆盖上部机械室36的机械室罩42;和设置于上部机械室36的上表面左右两侧的顶面开口部(开口部)49a。在设置于上部机械室36的上表面左右两侧的顶面开口部49a,分别设置有上风百叶窗(百叶窗)47和下风百叶窗(百叶窗)52。上风百叶窗47和下风百叶窗52分别具有倾斜的多个引导板53以将空气送到上部机械室36的前方。具体而言,多个引导板53分别以从垂直方向立起的状态向前方倾斜的状态分别设置于上风百叶窗47和下风百叶窗52。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对从上部机械室36排出的空气赋予向冷藏库30的前方去的动压,另外,能够将冷藏库30的前方的空气比上部机械室36上方的空气优先地导入到上部机械室36。因此,能够利用隔热箱体31上方的空间来利用冷藏库30前方的温度低的外部空气高效地使压缩机39散热。另外,根据这种结构,由于能够使冷藏库30的背面和侧面与墙壁接触地设置冷藏库30,所以能够在住宅等受限的空间中减小冷藏库30的设置空间。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构成为由多个引导板53构成的上风百叶窗47和下风百叶窗52的上表面随着向前方去而向下方倾斜。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增大从前方观察冷藏库30时的上风百叶窗47和下风百叶窗52的开口面积。由此,能够降低在上部机械室36流动的空气的压损,增加上部机械室36流动的风量,更高效地使压缩机39散热。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在上风百叶窗47和下风百叶窗52的冷藏库30的侧面侧设置有凸壁54。根据这种结构,即使风机38安装成使空气在冷藏库30的左右方向流动的朝向,空气在从下风百叶窗52排出时,也会通过与凸壁54碰撞,横向的气流顺畅地转换为向前。由此,能够更顺畅地将排出空气送至冷藏库30前方。另外,从冷藏库30的侧方观察冷藏库30的上部时也难以看到引导板53,所以能够提高冷藏库30的外观品位。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中,下风百叶窗52的上表面位于比钢板罩43的上表面低的位置。根据这种结构,钢板罩43的上表面靠近冷藏库30的设置空间的天花板,下风百叶窗52的前方具有从隔热箱体31至天花板的大的空间。根据这种结构,相对地(与隔热箱体31的上方相比)钢板罩43的上方的风路阻力增大,能够将上升的温热的排气引导到冷藏库30的前方。由此,能够抑制从上部机械室36排出的温热的空气就这样从上风罩44被导入到上部机械室36,能够提高冷藏库30的可靠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30中,机械室罩42的上表面比隔热箱体31的上表面高,顶面开口部49a配置在比机械室罩42的上表面低的位置。根据这种结构,机械室罩42的上表面靠近设置有冷藏库30的空间的天花板,隔热箱体31的上表面与天花板之间的空间变大。因此,根据这种结构,机械室罩42的上方的风路阻力变大,能够将上升的温热的上部机械室36的排气引导到隔热箱体31的上方即冷藏库30的前方。另外,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将冷藏库30的前方的空气比机械室罩42上方的空气优先地导入到上部机械室36。因此,利用隔热箱体31上方的空间,能够将前方的温度低的外部空气取入到上部机械室36,能够高效地使压缩机39散热。由此,能够将冷藏库30的背面和侧面与墙壁碰到地设置,在住宅等受限的空间中能够减小冷藏库30的设置空间。

另外,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在冷藏库30之上放置有物品的情况下,物品也由机械室罩42支承,顶面开口部49a难以堵塞,所以能够确保上部机械室36流动的风量,能够确保冷藏库30的可靠性。因此,根据这种结构,使冷藏库30的高度即与天花板的高度实质上相同,也能够利用隔热箱体31的上方的空间确保冷藏库30的可靠性。

另外,在顶面开口部49a的上方设置有上风百叶窗47和下风百叶窗52。上风百叶窗47和下风百叶窗52分别具有向上部机械室36的前方输送空气的多个引导板53。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对从上部机械室36排出的空气上赋予向前的(向冷藏库30的前方去的)动压。另外,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将冷藏库30的前方的空气比上部机械室36的上方的空气优先地导入到上部机械室36。因此,能够利用冷藏库30前方的温度低的外部空气高效地使压缩机39散热。

(实施方式2)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冷藏库的上部的纵截面图。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冷藏库的上部的立体图。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和能够应用同样的技术思想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或相同名称,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另外,只要不存在不适合,能够将实施方式2的各结构或各功能与实施方式1的各结构或各功能组合应用。

<2-1.控制基板收纳部结构>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冷藏库60在隔热箱体31的上表面且在机械室罩42的前方具有控制基板收纳部(凸部)61。控制基板收纳部61由主要使用了钢板的外壳部件62和基板罩63覆盖。控制基板收纳部61内置有固定于由pp(polypropylene)等树脂成型的基板固定部件64的基板65。

基板固定部件64例如通过爪嵌入固定于外壳部件62。外壳部件62和基板固定部件64通过在形成于外箱32的缺口插入基板固定部件64的突起而被安装于外箱32,并被螺钉固定于构成上部机械室36的部件。此外,外壳部件62和基板罩63为了防止基板65一旦着火时蔓延至隔热箱体31或房屋而设置,即使不是钢板,如果使用铝带或阻燃树脂等,也得到同样的效果。

在通过阻燃树脂使外壳部件62成型的情况下也能够与基板固定部件64一体构成。该情况下,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另外,由于外壳部件62的底面与外箱32的顶面接触,所以只要能够调整与外箱32的间隙而防止延烧,也能够削减底面。

另外,相反也能够将配置外壳部件62的部分的外箱32挖通,将外壳部件62作为外箱32的一部分形成。该情况下,也能够将控制基板收纳部61以一部分埋入隔热箱体31的方式固定。

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在基板65的高度高的情况下,也能够不增高产品尺寸地在隔热箱体31的上方安装控制基板收纳部61。

在将控制基板收纳部61安装于隔热箱体31的状态下,基板罩63的上表面高于隔热箱体31的上表面,机械室罩42的钢板罩43的上表面、搬运用抓持部48的上表面、引导板53的最上部和凸壁54的上表面是实质上相同的高度。与实施方式1同样,引导板53的最下部和隔热箱体31的上表面是实质上相同的高度。由多个引导板53构成的上风百叶窗47和下风百叶窗52,分别形成为上表面位于从隔热箱体31的上表面至机械室罩42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

在控制基板收纳部61之下的外箱32的下表面粘贴顶面真空隔热材料66。在控制基板收纳部61以一部分埋入隔热箱体31的方式固定的情况下,需要使直接与顶面真空隔热材料66接触的部件的表面光滑,或者加入用于使得不直接与顶面真空隔热材料66接触的间隔物,以使得不因外箱32、外壳部件62、或基板固定部件64等损伤顶面真空隔热材料66。

控制基板收纳部61的最后部与机械室罩42相邻,最前部设置于比隔热箱体31的前面靠里。另外,控制基板收纳部61构成为其宽度(冷藏库60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与钢板罩43的宽度实质上相同。另外,控制基板收纳部61在隔热箱体31的上表面形成于至少比配置引导板53的部分靠内侧。

关于如上述般构成的冷藏库60,以下对其动作和作用进行说明。

与实施方式1同样,钢板罩43的上表面是实质上水平的,且是机械室罩42的最高的面。另外,引导板53为在钢板罩43与凸壁之间以从冷藏库60的背面侧向前面侧下沉的方式的结构(多个引导板53构成为通过将位于前方的引导板53设置在比位于后方的引导板53靠下方,多个引导板53整体上具有从后方侧向前方侧慢慢降低的倾斜)。根据这种结构,钢板罩43的上表面靠近冷藏库60的设置空间的天花板,隔热箱体31的上表面与天花板之间的空间增大。由此,钢板罩43的上方的风路阻力增大,能够将上升的温热的排气引导到隔热箱体31的上方即冷藏库60的前方。另外,能够将冷藏库60的前方的空气比机械室罩42的钢板罩43上方的空气优先地导入到上部机械室36。因此,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冷藏库60前方的温度低的外部空气高效地使压缩机39散热。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60在机械室罩42的前方具有从隔热箱体31的上表面向上突出的控制基板收纳部61。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抑制被引导到引导板53的前方的隔热箱体31的上表面的排气通过机械室罩42的前方而直接从上风百叶窗47被导入到上部机械室36。由此,能够将排气从冷藏库60送到前方,将冷藏库60的更前方的空气导入到上部机械室36,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压缩机39的散热效率。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60构成为基板罩63的上表面与钢板罩43的上表面为实质上相同的高度。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不增加冷藏库60的高度尺寸地,将在隔热箱体31上方突出的控制基板收纳部61的体积确保得最大。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60可以说具有最大限度有效利用隔热箱体31上方的空间的容积效率最高的形状。同时,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60中,从基板罩63的上表面至天花板的间隙尺寸和从钢板罩43的上表面至天花板的间隙尺寸相等,所以基板罩63的上方的风路阻力与钢板罩43的上方的风路阻力实质上相等。由此,能够将冷藏库60与天花板的距离最小化,能够使在基板罩63和钢板罩43的上方流动的空气最小化,能够将上部机械室36的温度上升抑制在最低。

这时,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60中,由于控制基板收纳部61的一部分或全部形成于隔热箱体31的外侧,所以不需要将控制基板收纳部61收纳在隔热箱体31内,能够提高冷藏库60的隔热效率。由此,能够提高冷藏库60的库内容积效率。另外,通过去除控制基板收纳部61的下方的外箱32的台阶差,如图6所示,能够在外箱32的顶面粘贴顶面真空隔热材料66。冷藏库60运转时在基板65通电,基板65发热增加冷藏库60库内的热负荷。因此,一般来说,将隔热性能比发泡隔热材料高的真空隔热材料设置在基板65与冷藏库60库内之间,能够大幅提高隔热效率。另外,通过将控制基板收纳部61配置在隔热箱体31之外,能够增大控制基板收纳部61的下部的壁厚。另外,即使在外箱32的内表面配置顶面真空隔热材料66,也能够在顶面真空隔热材料66与内箱33之间确保发泡隔热材料34流动的空间。根据这种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冷藏库60的隔热性能,并且能够利用发泡隔热材料34支承内箱33,抑制内箱33的变形和发色的变化,能够提高强度。因此,能够提高库内的品位,并且容易进行库内的风路和搁板等部件的安装,还能够抑制隔热箱体31的变形。

另外,由于在上部机械室36的前方流动通过风机38的作用而被取入到上部机械室36的空气和来自上部机械室36的排气,所以促进控制基板收纳部61的表面的热传递,能够提高散热效率,能够提高基板65的可靠性。

另外,控制基板收纳部61通过以其最后部与机械室罩42相邻的方式设置,能够以控制基板收纳部61的最前部的位置最大限度位于冷藏库60的进深侧的方式配置控制基板收纳部61。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60中,控制基板收纳部61的最前部设置于比隔热箱体31的前表面靠里,能够减少冷藏库60的用户站立在冷藏库60的正面打开门时看到控制基板收纳部61的可能性。由此,能够提高冷藏库60的外观品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60中,控制基板收纳部61构成为其宽度与钢板罩43的宽度实质上相同。另外,控制基板收纳部61在隔热箱体31的上表面至少形成于比配置引导板53的部分靠内侧。根据这种结构,也能够降低从冷藏库60的侧方的控制基板收纳部61的可见性。

另外,引导板53之前是上部机械室36的冷却用的空气流动的空间。因此,当在引导板53之前设置控制基板收纳部61时,成为风路阻碍,上部机械室36内流动的风量减少,会导致散热性能降低。因此,通过将控制基板收纳部61配置于隔热箱体31的外箱32的顶面的、比配置引导板53的部分靠内侧的部分,能够抑制风量减少,能够确保散热性能。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能够使用冷藏库的上部空间有效将外部空气取入到机械室,将来自机械室的排出空气排出到冷藏库前方的冷藏库。因此,以家庭用和商务用的冷藏库为代表,也能够广泛应用于将发热体通过强制空冷来冷却的产业设备等。

附图标记说明

30、60冷藏库

31隔热箱体

32外箱

33内箱

34发泡隔热材料

35真空隔热材料

35a背面真空隔热材料

35b侧面真空隔热材料

36上部机械室(机械室)

37空冷冷凝器

38风机

39压缩机

40风机固定部件

41旁通风路

42机械室罩

43钢板罩

44上风罩

45下风罩

46上风树脂罩

47上风百叶窗

48搬运用抓持部

49顶面部

49a顶面开口部(开口部)

50背面部

51下风树脂罩

52下风百叶窗

53引导板

54凸壁

55凹部

61控制基板收纳部(凸部)

62外壳部件

63基板罩

64基板固定部件

65基板

66顶面真空隔热材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