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和制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59580发布日期:2020-04-10 23:3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器和制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传热管的热交换器、以及具有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热交换器,为了提高流过传热管内的制冷剂与外气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沿着气流的方向配置扁平形状的传热管的宽度方向并使凸部从传热管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沿着气流的方向突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0289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以往的热交换器中,传热管和凸部由一体的单一材料构成,所以,将传热管和凸部一体化的形状变得复杂,从而传热管和凸部的制造作业费事。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既能实现热交换性能的提高又能容易进行制造的热交换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热交换部件;多个热交换部件分别具有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传热管、以及沿着第二方向设置于传热管的传热板;传热板具有在第三方向上离开传热管地伸出的伸出部,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交叉;传热板是相对于传热管独立的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和制冷循环装置,能够由伸出部来扩大与气流接触的热交换部件的传热面积,从而能够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性能。另外,能够分别制作传热管和传热板,从而能够使传热管和传热板各自的形状简化。由此,能够易于进行热交换器的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示意性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对图2的热交换部件进行剖切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的热交换部件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1的热交换器主体的下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5的热交换器主体的下部的纵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6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结露水附着于图3的热交换部件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部件进行剖切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热交换部件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部件进行剖切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热交换部件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通过图12的多个热交换部件之间的气流的流动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部件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部件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部件进行剖切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图16的热交换部件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其他例子的热交换部件进行剖切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图18的热交换部件的剖视图。

图20是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其他例子的热交换部件进行剖切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图20的热交换部件的剖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部件的剖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主体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示意性的结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循环装置被用作空气调节机1。空气调节机1具有压缩机2、室外热交换器3、膨胀阀4、室内热交换器5和四通阀6。在本例中,压缩机2、室外热交换器3、膨胀阀4和四通阀6设置于室外机,室内热交换器5设置于室内机。

压缩机2、室外热交换器3、膨胀阀4、室内热交换器5和四通阀6经由制冷剂管而相互连接,从而构成制冷剂能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在空气调节机1中,通过驱动压缩机2,进行制冷剂一边在压缩机2、室外热交换器3、膨胀阀4和室内热交换器5中相变一边循环的制冷循环。

在室外机设置有使室外的空气强制性地通过室外热交换器3的室外风扇7。室外热交换器3在由室外风扇7的动作而产生的室外空气气流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在室内机设置有使室内的空气强制性地通过室内热交换器5的室内风扇8。室内热交换器5在由室内风扇8的动作而产生的室内空气气流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

空气调节机1的运转能在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之间切换。四通阀6是根据空气调节机1的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切换来切换制冷剂流路的电磁阀。四通阀6在制冷运转时将来自压缩机2的制冷剂导向室外热交换器3并将来自室内热交换器5的制冷剂导向压缩机2,在制热运转时将来自压缩机2的制冷剂导向室内热交换器5并将来自室外热交换器3的制冷剂导向压缩机2。在图1中,用虚线的箭头表示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的箭头表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在空气调节机1的制冷运转时,将被压缩机2压缩了的制冷剂送往室外热交换器3。在室外热交换器3中,制冷剂向室外的空气释放热而被冷凝。然后,将制冷剂送往膨胀阀4,被膨胀阀4减压后送往室内热交换器5。然后,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5中从室内的空气吸取热而蒸发,之后返回压缩机2。因此,在空气调节机1的制冷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3作为冷凝器而发挥作用,室内热交换器5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

在空气调节机1的制热运转时,将被压缩机2压缩了的制冷剂送往室内热交换器5。在室内热交换器5中,制冷剂向室内的空气释放热而被冷凝。然后,将制冷剂送往膨胀阀4,被膨胀阀4减压后送往室外热交换器3。然后,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3中从室外的空气吸取热而蒸发,之后返回压缩机2。因此,在空气调节机1的制热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3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室内热交换器5作为冷凝器而发挥作用。

图2是表示图1的室外热交换器3的立体图。室外热交换器3具有供由室外风扇7的动作而产生的气流a通过的热交换器主体11。热交换器主体11具有第一贮液箱(日文:ヘッダタンク)12、第二贮液箱13、以及连接第一贮液箱12与第二贮液箱13之间的多个热交换部件14。在热交换器主体11,来自膨胀阀4的制冷剂管和来自四通阀6的制冷剂管中的一方与第一贮液箱12相连,而另一方与第二贮液箱13相连。

第一贮液箱12和第二贮液箱13分别水平地配置。另外,第二贮液箱13配置于第一贮液箱12的上方。第一贮液箱12和第二贮液箱13沿着第一方向即图2的z方向相互平行地配置。

多个热交换部件14在第一贮液箱12和第二贮液箱13各自的长度方向即图2的z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另外,多个热交换部件14相互平行地配置。多个热交换部件14的长度方向与和第一方向即图2的z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一致。在本例中,第二方向是与图2的z方向正交的图2的y方向,各热交换部件14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贮液箱12和第二贮液箱13各自的长度方向正交。另外,在本例中,禁止将部件向多个热交换部件14之间的空间配置。由此,在本例中,能够避免部件与彼此相邻的热交换部件14相互相向的面相连。

由室外风扇7的动作而产生的气流a通过多个热交换部件14之间。在本例中,气流沿着与第一贮液箱12、第二贮液箱13和各热交换部件14各自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图2的x方向通过多个热交换部件14之间。

图3是表示对图2的热交换部件14进行剖切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4是表示图3的热交换部件14的剖视图。多个热交换部件14分别具有:沿着第二方向即y方向延伸的传热管15;沿着传热管15的长度方向即第二方向设置于传热管15的传热板16;以及设于传热管15与传热板16之间而将传热板16接合于传热管15的接合部件17。

当在与传热管15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平面剖切时的传热管15的剖面的形状,成为具有长轴和短轴的扁平形状。因此,在将传热管15的剖面的长轴方向作为传热管15的宽度方向并将传热管15的剖面的短轴方向作为传热管15的厚度方向时,传热管15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比传热管15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大。各传热管15以使多个传热管15排列的方向即z方向与传热管15的厚度方向一致,并使气流a的方向即x方向与传热管15的宽度方向一致的状态配置。

在传热管15内沿着传热管15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供制冷剂流动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8。多个制冷剂流路18在传热管15的宽度方向上排列。利用热交换部件14,在通过多个热交换部件14之间的气流a与流过制冷剂流路18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

传热管15由具有导热性的金属材料构成。作为构成传热管15的材料,采用例如铝、铝合金、铜或铜合金。传热管15是通过从模具的孔挤压出加热后的材料来成型传热管15的截面的挤压加工而制造的。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从模具的孔拔出材料来成型传热管15的截面的拉拔加工来制造传热管15。

传热板16是与传热管15不同的别的部件。另外,传热板16沿着与第一方向即z方向和第二方向即y方向分别交叉的第三方向配置。在本例中,第三方向是与z方向和y方向分别正交的x方向,传热板16是沿着x方向配置的平板。热交换器主体11配置为使得气流a的方向与x方向一致。传热板16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比传热管15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传热板16由具有导热性的金属材料构成。作为构成传热板16的材料,采用例如铝、铝合金、铜或铜合金。

传热板16具有在第三方向即x方向上向传热管15的两侧离开传热管15地伸出的一方伸出部162和另一方伸出部163;以及与一方伸出部162和另一方伸出部163相连的传热板主体部161。传热板主体部161与传热管15的外周面重叠。一方伸出部162相比传热管15从传热板主体部161向气流a的上游侧伸出。另一方伸出部163相比传热管15从传热板主体部161向气流a的下游侧伸出。在本例中,在x方向上,上游侧的伸出部162的尺寸比下游侧的伸出部163的尺寸大。

传热板主体部161隔着接合部件17而与传热管15外周面中的沿着传热管15宽度方向的部分重叠。在沿着传热管15的厚度方向即z方向观察时,上游侧和下游侧各自的伸出部162、163在传热管15的宽度方向上向传热管15的区域外伸出。

接合部件17由具有导热性的金属材料构成。作为构成接合部件17的材料,采用例如铝、铝合金、铜或铜合金。在本例中,钎料被用作接合部件17。构成接合部件17的材料的熔点,比构成传热管15的材料和构成传热板16的材料的熔点都低。

图5是表示图1的热交换器主体11的下部的立体图。另外,图6是表示图5的热交换器主体11的下部的纵剖视图,图7是沿着图6的vii-vii线的剖视图。在第一贮液箱12上设置有贯通第一贮液箱12的上壁部的多个插入孔121。在第二贮液箱13上设置有贯通第二贮液箱13的下壁部的多个插入孔(未图示)。设置于第一贮液箱12和第二贮液箱13的多个插入孔121与多个热交换部件14的位置相应地设置。

在各热交换部件14,传热管15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15a从传热板16突出。传热管15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15a在通过第一贮液箱12的插入孔121的状态下被插入于第一贮液箱12内的空间,传热管15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15a在通过第二贮液箱13的插入孔的状态下被插入于第二贮液箱13内的空间。也就是说,在第一贮液箱12内的空间中仅插入有热交换部件14中的传热管15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15a,在第二贮液箱13内的空间中仅插入有热交换部件14中的传热管15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15a。由此,第一贮液箱12内和第二贮液箱13内各自的空间与各传热管15的制冷剂流路18相互连通。各传热管15例如通过钎焊或焊接而与第一贮液箱12和第二贮液箱13相连。制冷剂b根据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而依次流过第一贮液箱12、制冷剂流路18、第二贮液箱13,或者依次流过第二贮液箱13、制冷剂流路18、第一贮液箱12。

在热交换器主体11中,在由室外风扇7的动作而产生的气流a与流过各传热管15的制冷剂流路18的制冷剂b之间进行热交换。因此,气流a与热交换部件14接触的面积越大,则热交换器主体11的热交换性能越高。

在室外热交换器3作为冷凝器而发挥作用时,温度比气流a的温度高的制冷剂b流过制冷剂流路18。因此,在室外热交换器3作为冷凝器而发挥作用时,从制冷剂b向气流a释放热。

在室外热交换器3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时,温度比气流a的温度低的制冷剂b流过制冷剂流路18。因此,在室外热交换器3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时,制冷剂b从气流a吸取热。此时,有时会在热交换部件14的表面产生结露水。

图8是表示结露水附着于图3的热交换部件14的状态的主视图。附着于各热交换部件14的表面的结露水10在自重的作用下沿着热交换部件14的表面向下方移动。此时,由于没有部件与热交换部件14的表面相连,所以,不会有部件阻碍结露水10向下方移动,从而易于向下方排出结露水10。

热交换器主体11是通过在炉内加热将传热管15、传热板16、第一贮液箱12和第二贮液箱13组合而成的组装体而制造的。在传热管15和传热板16各自的表面预先涂敷钎料,通过由在炉内的加热而熔化的钎料来将传热管15、传热板16、第一贮液箱12和第二贮液箱13相互固定。在传热管15与传热板16之间设有钎料作为接合部件17。

在这样的室外热交换器3中,由于传热板16具有在第三方向即x方向上离开传热管15地伸出的伸出部162、163,所以,能够由伸出部162、163来扩大热交换部件14的与气流a接触的传热面积,从而能够提高室外热交换器3的热交换性能。另外,由于传热板16是传热管15之外的部件,所以,能够分别制作传热管15和传热板16,从而能够使传热管15和传热板16各自的形状简化。由此,能够易于进行传热管15和传热板16各自的制造,从而能够易于进行室外热交换器3的制造。

另外,由于传热管15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15a从传热板16突出,传热管15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15a分别插入到第一贮液箱12内的空间和第二贮液箱13内的空间,所以,能够与传热管15的外周面的形状相应地形成供热交换部件14插入的插入孔121的形状,从而能够防止插入孔121的形状变得复杂。由此,易于进行热交换部件14相对于第一贮液箱12和第二贮液箱13的连接作业,从而能够更易于进行热交换器主体11的制造。

实施方式2.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采用剖面形状为扁平形状的扁平管作为传热管15,但也可以采用剖面形状为圆形状的圆管作为传热管15。

也就是说,图9是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室外热交换器3的热交换部件14进行剖切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10是表示图9的热交换部件14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传热管15的剖面形状为圆形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1根传热管15内的制冷剂流路18的数量为1个。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这样,即使采用剖面形状为圆形状的圆管作为传热管15,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能够由伸出部162、163来扩大热交换部件14的传热面积,从而能够提高室外热交换器3的热交换性能。另外,由于传热板16是传热管15之外的部件,所以,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能够使传热管15和传热板16各自的形状简化,从而能够易于进行室外热交换器3的制造。

实施方式3.

图11是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室外热交换器3的热交换部件14进行剖切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12是表示图11的热交换部件14的剖视图。传热管15的外周面具有:在传热管15的厚度方向上彼此相向的第一厚度方向端面151和第二厚度方向端面152;以及在传热管15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向的上游侧端面153和下游侧端面154。传热管15被配置成上游侧端面153相比下游侧端面154朝向气流a的上游侧。

传热板主体部161与传热管15的第一厚度方向端面151重叠。传热板主体部161在气流a的方向上的上游侧的端部成为覆盖传热管15的外周面的弯曲部161a。因此,传热板主体部161的弯曲部161a覆盖传热管15的上游侧端面153。接合部件17设于传热管15的第一厚度方向端面151与传热板主体部161之间以及上游侧端面153与传热板主体部161之间。传热板主体部161的弯曲部161a在气流a的方向上比传热管15的上游侧端面153更缓地倾斜。

传热管15的第二厚度方向端面152和下游侧端面154向外部露出。传热板16的上游侧的伸出部162从弯曲部161a的端部向气流a的上游侧伸出。另外,传热板16的上游侧的伸出部162在传热管15的厚度方向上与传热管15的第二厚度方向端面152位置相应地配置。

图13是表示通过图12的多个热交换部件14之间的气流a的流动的剖视图。通过多个热交换部件14之间的气流a如图13的箭头所示,沿着热交换部件14的表面流动。因此,从上游侧的伸出部162到达传热板主体部161的气流a不与传热管15的上游侧端面153碰撞地沿着弯曲部161a的表面顺畅地流动。另外,从上游侧的伸出部162到达传热管15的第二厚度方向端面152的气流a直接沿着第二厚度方向端面152流动。由此,能降低气流a通过多个热交换部件14之间时的流动阻力。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室外热交换器3中,由于传热板16具有覆盖传热管15的外周面的弯曲部161a,上游侧的伸出部162从弯曲部161a的端部伸出,所以,能够使气流a沿着弯曲部161a顺畅地流动。由此,能够降低气流a通过多个热交换部件14之间的流动阻力。另外,也能够扩大传热管15的外周面与传热板主体部161之间的传热面积。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室外热交换器3的热交换性能。而且,在组合传热管15和传热板16时,基于弯曲部161a的位置,能够易于确定传热板16相对于传热管15的位置。由此,能够更易于进行室外热交换器3的制造。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例子中,上游侧的伸出部162在传热管15的厚度方向上与传热管15的第二厚度方向端面152的位置相应地配置,但也可以将上游侧的伸出部162相对于传热管15的第二厚度方向端面152的位置向传热管15的厚度方向偏移地配置。即使这样,也能够使气流a沿着弯曲部161a顺畅地流动,从而能够降低气流a通过多个热交换部件14之间的流动阻力。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仅传热板主体部161在气流a方向上的上游侧端部成为弯曲部161a,但也可以如图14所示那样使传热板主体部161在气流a方向上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各自的端部成为弯曲部161a、161b。在此情况下,传热板主体部161的上游侧的弯曲部161a覆盖传热管15的上游侧端面153,传热板主体部161的下游侧的弯曲部161b覆盖传热管15的下游侧端面154。另外,在此情况下,上游侧的伸出部162从上游侧的弯曲部161a的端部伸出,下游侧的伸出部163从下游侧的弯曲部161b的端部伸出。而且,在此情况下,上游侧和下游侧各自的伸出部162、163在传热管15的厚度方向上与传热管15的第二厚度方向端面152的位置相应地配置。

实施方式4.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室外热交换器3的热交换部件14的剖视图。传热板主体部161在气流a方向上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各自的端部成为覆盖传热管15的外周面的弯曲部161a、161b。传热板主体部161的上游侧的弯曲部161a覆盖传热管15的上游侧端面153,传热板主体部161的下游侧的弯曲部161b覆盖传热管15的下游侧端面154。

传热管15在传热板主体部16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各自的弯曲部161a、161b弹性变形的状态下被把持于弯曲部161a、161b之间。上游侧的弯曲部161a向按压传热管15的上游侧的端部的方向产生弹性恢复力,下游侧的弯曲部161b向按压传热管15的下游侧的端部的方向产生弹性恢复力。由此,传热板16在传热板主体部161与传热管15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下被保持于传热管15。在本例中,在传热管15的外周面与传热板主体部161之间并未设有接合部件17。

在制造热交换部件14时,在使上游侧和下游侧各自的弯曲部161a、161b向弯曲部161a、161b相互远离的方向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在弯曲部161a、161b之间插入传热管15,然后,使弯曲部161a、161b的弹性变形恢复。由此,传热管15被把持于弯曲部161a、161b之间,传热板16被固定于传热管15。热交换部件14通过将传热板16固定于传热管15而完成。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室外热交换器3中,由于在传热板主体部16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各自的弯曲部161a、161b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将传热管15保持于弯曲部161a、161b之间,所以,能够无需用于将传热板16接合于传热管15的接合部件17。由此,能够易于进行热交换部件14的制造。

实施方式5.

图16是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室外热交换器3的热交换部件14进行剖切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17是表示图16的热交换部件14的剖视图。在上游侧的伸出部162上设有抑制伸出部162处的热传导的作为热阻部的多个切口部21。切口部21是在伸出部162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的线状的切缝。在本例中,多个切口部21沿着传热管15的长度方向设置于伸出部162。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此,在室外热交换器3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有时在热交换部件14上产生结霜。热交换部件14上的结霜量随着流过制冷剂流路18的制冷剂b的温度与气流a的温度之差扩大而增加。在热交换部件14上的结霜量增加时,多个热交换部件14之间的空间会因霜而变窄,从而气流a难以通过多个热交换部件14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多个切口部21来抑制热从伸出部162向传热管15的移动。由此,能抑制伸出部162的温度降低,从而难以在热交换部件14上产生结霜。另外,即使在热交换部件14上产生了结霜的情况下,结霜量也变少。

在这样的室外热交换器3中,由于在上游侧的伸出部162上设置抑制热沿从伸出部162的末端部朝向传热板主体部161的方向传导的作为热阻部的多个切口部21,所以,能够抑制上游侧的伸出部162的温度降低。由此,能够抑制伸出部162的温度与气流a的温度之差扩大,从而难以在热交换部件14上产生结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例子中,多个切口部21被用作热阻部,但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8和图19所示,也可以将多个翘起部22用作热阻部。翘起部22是使形成于伸出部162的2条平行的切缝之间的部分向伸出部162的厚度方向变形而隆起的部分。在此情况下,多个翘起部22沿着传热管15的长度方向设置。

另外,例如如图20和图21所示,也可以将多个格栅23用作热阻部。格栅23是使形成于伸出部162的2条平行的切缝之间的部分变形并相对于伸出部162的面倾斜的部分。在此情况下,多个格栅23沿着传热管15的长度方向设置。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将作为热阻部的切口部21、翘起部22或格栅23应用于实施方式1中的热交换部件14,但也可以将作为热阻部的切口部21、翘起部22或格栅22应用于实施方式2~4中的热交换部件14。

实施方式6.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室外热交换器3的热交换部件14的剖视图。热交换器主体11具有多个第一热交换部件32和多个第二热交换部件34作为多个热交换部件。多个第一热交换部件32和多个第二热交换部件34各自的结构与实施方式3的热交换部件14的结构相同。

多个第一热交换部件32在第一列31上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在第一列,多个第一热交换部件32在z方向上排列。各第一热交换部件32在使传热管15的厚度方向与z方向一致的状态下配置。

多个第二热交换部件34在沿x方向离开第一列31的位置处的第二列33上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在本例中,第二列33相比第一列31位于气流a的下游侧。在第二列33,多个第二热交换部件34在z方向上排列。各第二热交换部件34在使传热管15的厚度方向与z方向一致的状态下配置。

在沿着x方向观察时,多个第二热交换部件34分别配置于多个热交换部件32之间。也就是说,避免了在沿着x方向观察热交换器主体11时各第二热交换部件34与各第一热交换部件32重叠。在本例中,在z方向上,第一热交换部件32和第二热交换部件34被配置于在第一列31和第二列33交错的z字状的位置。

各第二热交换部件34的上游侧的伸出部162配置于多个第一热交换部件32之间的空间内。各第一热交换部件32的下游侧的伸出部163配置于多个第二热交换部件34之间的空间内。由此,在热交换器主体11中,在沿着多个第一热交换部件32和多个第二热交换部件34排列的方向即z方向观察时,各第二热交换部件34的上游侧的伸出部162与第一热交换部件32的下游侧的部分重叠,各第一热交换部件32的下游侧的伸出部163与第二热交换部件34的上游侧的部分重叠。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室外热交换器3中,由于在沿着x方向观察时多个第二热交换部件34配置于多个第一热交换部件32之间,所以,能够使配置于第二列33的第二热交换部件34的伸出部162避开第一热交换部件32地向第一列31侧延伸。另外,能够使第一热交换部件32的伸出部163避开第二热交换部件34地向第二列33侧延伸。而且,由于能够将第二热交换部件34的第一列31侧的部分插入到多个第一热交换部件32的第二列33侧的部分之间,所以,能够抑制热交换器主体11在x方向上的尺寸扩大。另外,由于传热板16是传热管15之外的部件而能够减薄传热板16的厚度,所以,即使将第二热交换部件34的上游侧的伸出部162插入到多个第一热交换部件32之间,也能够抑制气流a的流路缩小的情况。由此,既能抑制热交换器主体11的大型化又能扩大第一热交换部件32和第二热交换部件34各自相对于气流a的传热面积,能够进一步提高热交换器主体11的热交换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例子中,热交换部件排列的列数为第一列31和第二列33这两个,但不限于此,热交换部件排列的列数也可以是3个以上。在此情况下,在彼此相邻的2个列中的一列排列的多个热交换部件分别配置于在另一列排列的多个热交换部件之间。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在第一热交换部件32,伸出部162、163分别从传热板主体部161向气流a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突出,但在第一热交换部件32,也可以是伸出部162从传热板主体部161仅向气流a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上游侧突出,还可以是伸出部163从传热板主体部161仅向气流a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下游侧突出。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在第二热交换部件34,伸出部162、163分别从传热板主体部161向气流a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突出,但在第二热交换部件34,也可以是伸出部162从传热板主体部161仅向气流a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上游侧突出,还可以是伸出部163从传热板主体部161仅向气流a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下游侧突出。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将实施方式3中的热交换部件14的结构应用于第一热交换部件32,但也可以将实施方式1、2、4或5中的热交换部件14的结构应用于第一热交换部件32。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将实施方式3中的热交换部件14的结构应用于第二热交换部件34,但也可以将实施方式1、2、4或5中的热交换部件14的结构应用于第二热交换部件34。

实施方式7.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室外热交换器3的热交换器主体11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热交换器主体11具有多个热交换部件14、以及连接于彼此相邻的2个热交换部件14之间的传热翅片41。多个热交换部件14的配置和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本例中,形成为波纹状的波纹翅片被用作传热翅片41。另外,在本例中,在气流a的方向即x方向上,传热翅片41仅与热交换部件14的下游侧的部分相连。作为构成传热翅片41的材料,采用例如铝、铝合金、铜或铜合金。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室外热交换器3中,由于传热翅片41连接于彼此相邻的2个热交换部件14之间,所以,能够由传热翅片41进一步扩大热交换器主体11相对于气流a的传热面积。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热交换器主体11的热交换性能。

另外,传热翅片41在气流a的方向上仅连接于热交换部件14的下游侧的部分,所以,能够避开热交换部件14的易于产生结霜的上游侧部分地配置传热翅片41。由此,能够抑制因结霜的产生导致传热翅片41的传热性能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例子中,传热翅片41在气流a的方向上仅连接于热交换部件14的一部分,但传热翅片41也可以在气流a的方向上连接于热交换部件14的整个范围。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将传热翅片41应用于实施方式1中的热交换器主体11,但也可以将传热翅片41应用于实施方式2~6中的热交换器主体11。

实施方式8.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室外热交换器3的立体图。室外热交换器3具有热交换器主体11以及涡流发生器42,该涡流发生器42在第三方向即x方向上配置于热交换器主体11的多个热交换部件14的上风侧,即,比多个热交换部件14更靠气流a的上游侧的位置。热交换器主体11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涡流发生器42使气流a成为涡流。另外,涡流发生器42在第三方向即x方向上离开热交换器主体11地配置。使存在于涡流发生器42与热交换器主体11之间的间隙尽可能地窄。通过了涡流发生器42的气流a成为涡流后通过多个热交换部件14之间。由此,能从热交换部件14的上游侧的端部朝向热交换部件14的下游侧的端部促进流过制冷剂流路18的制冷剂b与气流a之间的热交换。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室外热交换器3中,由于涡流发生器42在x方向上配置于热交换器主体11的上风侧,所以,能够使气流a在为涡流的状态下被供给到热交换器主体11。由此,能够在各热交换部件14促进制冷剂b与气流a之间的热交换,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室外热交换器3的热交换性能。

另外,由于涡流发生器42配置于离开热交换器主体11的位置,所以,能够防止热交换部件14的热传递到涡流发生器42。由此,能够防止在涡流发生器42上产生结露和结霜,从而能够防止在涡流发生器42中结露和结霜阻碍气流a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例子中,涡流发生器42在x方向上离开热交换器主体11地配置,但也可以使热交换器主体11的各热交换部件14与涡流发生器42接触。即使这样,也能够通过将涡流发生器42配置得比热交换器主体11靠气流a的上游侧而使气流a在为涡流的状态下被供给到热交换器主体11,从而能够实现热交换器主体11中的热交换性能提高。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将涡流发生器42应用于实施方式1中的室外热交换器3,但也可以将涡流发生器42应用于实施方式2~7中的室外热交换器3。

另外,在实施方式1~3、5~8中,接合部件17被用作将传热板16接合于传热管15的接合部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例如具有导热性能的粘接剂用作接合部件。

另外,在实施方式1~3、5~8中,传热板16隔着接合部件17而接合于传热管15,但也可以是传热板16通过例如熔接或摩擦搅拌接合而直接接合于传热管15。

另外,在实施方式1、3~8中,采用剖面形状为扁平形状的扁平管作为传热管15,但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也可以采用剖面形状为圆形状的圆管作为传热管15。

另外,在实施方式1~5、7和8中,伸出部162、163分别从传热板主体部161向气流a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突出,但也可以是伸出部162从传热板主体部161仅向气流a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上游侧突出,还可以是伸出部163从传热板主体部161仅向气流a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下游侧突出。

另外,在各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室外热交换器3,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室内热交换器5。而且,在各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被用作空气调节机1,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用作例如冷藏装置、冷冻装置、热水器等。另外,在各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应用于具有四通阀6而能切换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制冷循环装置,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不具有四通阀6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热交换器。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各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进行各种改变来实施。而且,也能够组合各上述实施方式来实施本发明。

附图标记说明

1空气调节机(制冷循环装置)、3室外热交换器(热交换器)、12第一贮液箱、13第二贮液箱、14热交换部件、15传热管、16传热板、17接合部件、21切口部(热阻部)、22翘起部(热阻部)、23格栅(热阻部)、31第一列、32第一热交换部件、33第二列、34第二热交换部件、41传热翅片、42涡流发生器、161a、161b弯曲部、162、163伸出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