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分岔的空气通道的制冷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8055发布日期:2018-08-03 06:1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器具、尤其家用制冷器具,其具有分岔的空气通道。



背景技术:

这样的空气通道尤其在无霜制冷器具中用于,将来自蒸发器的冷空气分配到不同的温度区上。将蒸发器上产生的冷空气以一比例关系分配到所述温度区上,该比例关系取决于周围环境温度。所述周围环境温度越低,则需要用于冷却较温暖的温度区的冷空气相对于较冷的温度区的冷空气需求的份额越小。

为了能够使温度区的冷空气供给与这种可变的需求相匹配,在空气通道中需要至少一个封锁件,所述封锁件在闭合位置中切断温度区中的一个的冷空气供给。从wo2016/078894a1已知一种制冷器具,在这种制冷器具中,这样的封锁件包括封闭阀和与所述封闭阀共同起作用的、由泡沫材料制成的密封件。

为了防止在封锁件前积聚的空气在所述封锁件处渗漏,应使用一种闭孔的泡沫材料来密封,所述泡沫材料应在与阀或者空气通道的壁接触时理想地变形并且不透气地紧贴。对适合于此的泡沫材料的选择受到如下的要求限制:存放在制冷器具中的食物不能由于泡沫材料的挥发而被污染。另外的问题在于,多种泡沫材料的弹性强烈地取决于温度并且不能总是确保,当顶锻压力(或镦压压力)在低温下消失时,在高温下已顶锻或镦压(gestaucht)的泡沫材料又回到其初始的形状。后果是泄漏。

如果封锁件不密封,则冷空气的一部分到达不需要该部分冷空气的温度区中并且该温度区具有不必要的低温。这增加制冷器具的能量消耗,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尤其当在具有在0℃以上的额定温度的温度区中实际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可能导致冷却物品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分岔的空气通道和封锁件的制冷器具,其中,以简单和成本有利的方式减小空气可能通过或越过闭合的封锁件的危险。

该任务通过如下制冷器具解决:在该制冷器具、尤其家用制冷器具中,所述制冷器具具有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具有上游区段和两个下游区段,其中,所述区段在分岔部处彼此相遇,并且第一下游区段可以由封锁件封闭,第一下游区段在分岔部处不但与上游区段而且与第二下游区段分别以锐角或者直角相遇。因此确保,第一下游区段绝不由于空气在从上游变换到第二下游区段中时的转向而遭受背压;在必要时、当两个角度中的至少一个是锐角时,这样的背压可能在分岔部的与第一下游区段对置的壁上出现。

因此,防止在第一下游区段的封锁件前出现背压。但是,封锁件的上游和下游的侧之间的压力差越小,经由可能存在的空隙通过或越过封锁件的空气流也就越弱。因此,小的压力差允许大大降低对封锁件密封性的要求。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完全避免在封锁件上使用泡沫材料密封件。

为了避免分岔部中的湍流,封锁件在闭合位置中应齐平地衔接到上游区段的壁和第二下游区段的壁上。

此外,所述任务通过如下的制冷器具解决:在所述制冷器具、尤其家用制冷器具中,所述制冷器具具有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具有上游区段和两个下游区段,其中,所述区段在分岔部处彼此相遇,并且第一下游区段可以由封锁件封闭,所述封锁件在闭合位置中齐平地衔接到上游区段的壁和第二下游区段的壁上。

优选两个角为直角,从而第二下游区段在上游区段的直线的延长中延伸,并且空气可以在没有方向改变的情况下从上游变换到第二下游区段中。

为了反作用于封锁件前的背压,也有利的是,避免空气由于封锁件而转向。因此,第二下游区段优选在上游区段的直线的延长中延伸。

当封锁件在打开位置中插入到分岔部中时,封锁件同时使到第二下游区段的入口变窄。因此,封锁件的小的运动已经可以足够用于将强的空气流导入到第一下游区段中。

封锁件可以构造为阀,所述阀可绕一轴线摆动。

当该轴线邻近于阀的面向第二下游区段的边缘延伸时,阀在打开位置中可以给空气流提供一表面,使空气流转向进入第一下游区段中。

用于驱动空气流的通风机应设置在上游区段上。

制冷器具应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温度区和第二温度区,第一下游区段通入到所述第一温度区中,第二下游区段通入到所述第二温度区中。

第一温度区具有的额定温度优选比第二温度区高。通过闭合封锁件可以严格地避免低于第一区的额定温度,从而可以排除过冷,在所述过冷的情况下,冷却物品可能受损。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从实施例的以下的说明得出另外的特征和优点。附图示出:

图1制冷器具的示意性的前视图;

图2沿着图1的平面ii-ii的截面;

图3沿着图1的平面iii-iii的截面;

图4图3的放大的细节;

图5图4的细节的第一变型;和

图6细节的第二变型;和

图7细节的第三变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从示意性的前视图示出制冷器具的本体1。略去制冷器具的门,以便能够显示出在内部的两个温度区2,3、例如正常冷藏格和冷冻格。

在较冷的温度区3的后壁4中构造贯通部5,6。空气通道7在后壁4后方延伸。空气通道7的轮廓以虚线示出;所述空气通道弓形地从通风机9的叶轮8延伸至贯通部5。

图2示出本体1的沿着图1中以ii-ii标出的平面的截面。平面ii-ii延伸穿过叶轮8的轴线。中间壁10位于后壁4后方,所述中间壁使空气通道7与蒸发器室11分开。蒸发器室11容纳蒸发器12和通风机9的马达13。叶轮8与中间壁10的开口14重叠,从而通过叶轮的转动从蒸发器室11抽吸空气并且将空气泵到空气通道7中。

图3示出本体1的沿着图1的平面iii-iii的另外的截面。该平面延伸穿过贯通部5;通过该贯通部,空气从空气通道7到达温度区3中。通过贯通部6,空气从温度区3又回到蒸发器室11。

空气通道7的区段15穿过中间壁10的贯通部首先朝向本体1的后侧延伸并且然后在本体的隔热层16内部上升至贯通部17(见图1),通过所述贯通部给温度区2供给冷空气。

图4示出空气通道7的一部分的沿着平面iii-iii的放大的截面。在分岔部18处,空气通道7的从通风机9出发沿着中线19‘竖直地上升的上游区段19、导至贯通部5的下游区段20和也置于分岔部18下游的区段15彼此相遇。

区段19沿着中线19‘竖直上升地定向。

中间壁10和温度区3的后壁4分别以直线限界上游区段19和下游区段20的邻接分岔部18的部分,从而区段20的中线20‘和区段19的中线19‘彼此对齐。在区段20中,在离分岔部18非极小的距离处才开始壁4,10的弯曲,通过所述弯曲,区段19中还平行于壁4,10的竖直向上定向的空气流朝向本体1的前侧转向。区段15直接衔接分岔部18首先水平地沿着中线15’延伸,所述中线分别以直角β,γ与中线19‘,20‘相遇。所述区段15可以由阀或活门21封闭。

因为空气流在从空气通道的上游区段19至下游区段20的路线上通过分岔部,而在此不接收从下游区段15离开地指向的冲击,所以所述空气流通过该下游区段15,而不堵塞在阀21前面。因此,在阀21前方和后方的空气压力在任何情况下无实质地不同,从而即使当在阀21的边缘23,24和区段15的壁之间存在着缝隙22时,穿过该缝隙22的泄漏流也可以忽略不计。

阀21的摆动轴线26在阀的面向通道区段20的边缘23上延伸。阀21可以摆动到分岔部18中,从而在图4中作为虚线的轮廓示出的打开位置中,阀21的在闭合位置中面向通道区段15的主侧27面向空气流并且所述空气流的一部分转向到通道区段15中。

根据一种优选的拓展方案,阀21直接在下游区段15的入口处这样布置在中间壁10的开口25中,使得阀在闭合位置中与中间壁10齐平。因此可以避免在阀21前形成涡流,所述涡流可能导致阀21上局部的压力升高并且由此导致到通道区段15中的空气流入增加。

作为对可能存在的泄漏流的进一步的措施,如在图5中所示出地,阀21可以具有边缘28,29,所述边缘以钝角α与主侧27相交,并且开口25由与所述边缘28,29互补的倾斜的密封面30限界。阀21的闭合位置为如下位置:在所述位置中,阀止挡在密封面30上。即使边缘28,29和与其对置的密封面30在闭合位置中并不完全平行并且因此仅仅选择性地碰触,它们在碰触点的周围无论如何都会产生非常窄的间隙,但是所述间隙由于分岔部18和通道区段15之间的很小的压力差而仅仅提供可忽略不计的泄漏率。

在图6中所示出的变型中,环绕通道区段15成形阶梯31,阀21的主侧27密封地贴靠在所述阶梯上。因此,阀21的和开口25的边沿长度的制造公差和缝隙22的由此造成的可能不可忽略不计的宽度既不影响泄漏率,也不影响阀21与中间壁10齐平的精度。

图7示出空气通道7的截面,所述空气通道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构型的、相对于壁10齐平的阀21。只要阀21闭合,则阀21下游的通道区段15的走向对区段19,20中的空气流没有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节省结构空间:通道区段15如所示地直接在阀21后方上升。

附图标记列表

1本体

2温度区

3温度区

4后壁

5贯通部

6贯通部

7空气通道

8叶轮

9通风机

10中间壁

11蒸发器室

12蒸发器

13马达

14开口

15(空气通道7的)下游区段

16隔热层

17贯通部

18分岔部

19(空气通道7的)上游区段

20(空气通道7的)下游区段

21阀

22缝隙

23边缘

24边缘

25开口

26摆动轴线

27主侧

28边缘

29边缘

30密封面

31阶梯

32弯曲的区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