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自然界能量升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0163发布日期:2019-10-09 00:37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自然界能量升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自然界能量升温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制热设备,大部分通过压缩机压缩空气进行制热,由空气源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经过压缩机提取空气温差制热,在冬天,北方寒冷天气下,冷空气温差大、制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效率高且能利用多种自然界能量升温的装置。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自然界能量升温的装置,包括用于吸收自然界能量的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所述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的一端与通过铜管与压缩机一端连接,压缩机另一端通过铜管与冷凝器的第一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二端与储液罐一端连接,储液罐另一端与过滤器一端连接,过滤器另一端与膨胀阀一端连接,膨胀阀另一端与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第三端与水箱的顶部连接,水箱底部一侧与冷凝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水箱另一侧设有热水出水管及自来水进水管。本发明中的冷媒在外界经多维体铜钛辐射吸热板吸收太阳辐射热后,由铜管传导到制热部分,经压缩机(也可用增焓压缩机)做功升温,冷媒变气态,热媒经高效冷凝器(换热器)将热量交换出热量至保温水箱,热媒经冷凝器后由气态变为液态,流入储液罐,经过滤器到膨胀阀,经冷媒膨胀雾化后,再流入多维面铜钛辐射吸热板,周而复始吸收太阳辐射热、风能、河流、污水、雨雪等自然界能量继续制热。

进一步地,所述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包括多个铜管,在多个铜管形成的外表面上由铜钛板3600包围,且任意一侧铜钛板的顶部及底部分别留有铜管出口及铜管进口,所述铜钛板上均匀设有多个圆孔,在圆孔之间的铜钛板的外表面上均匀设有同向铜钉。

进一步地,所述铜钉的一端与铜钛板呈400-600连接,另一端呈悬空状。

优选的,所述铜钛板为带铜钉的铜钛板,且呈平板状。

优选的,所述铜钛板上每平方厘米均匀设有9对圆孔,在铜钛板的外表面上均匀设有9对铜钉。所述圆孔的直径为3mm。所述铜钉的直径为5mm,长度为15mm。

所述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的铜钛结合面采用真空磁控溅射,将蓝钛镀在铜的金属表面,在铜钛板表面均匀分布有直径为3毫米的圆孔,通过铜钛板前后表面、铜钛板上圆孔、铜钉及铜钛铜钉组成多面立体的多维空间吸热体吸收太阳辐射热、风、光、雨水、河水、雪等释放的能量反之也可释放能量制冷。

优选的,所述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与压缩机之间通过铜管连接。

本发明通过多维面铜钛辐射吸收太阳辐射热,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热源经压缩机制热效率高于空气源制热效率。由于多维铜钛蓝膜吸收热量即有铜的导热快,又有蓝钛高效的吸收辐射热(主要吸收5-25um范围内的可见光或红外线),钛板能提高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率,可有效提高太阳辐射能及光热转换效率,同时多维铜钛板,由于铜板上镀上蓝钛,有效防止铜板在空气及恶劣环境下氧化腐蚀等问题,提高铜钛板的使用寿命。由于多维铜钛辐射吸热板,采用多维设计,其不光能吸收太阳辐射热,可见光,还可以吸收风能、河流、污水、雨雪等自然界能量,其设计采用多个吸热面,有别于现有的单面、双面吸热面板,同时其独特的多维铜钛吸面,有效在同等的体积和环境下,增加更多吸热面,同时空气、风、流经吸热铜钉及孔,可更有效吸热。

附图说明

现在参考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上的铜钛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2、压缩机,3、冷凝器,4、储液罐,5、过滤器,6、膨胀阀,7、水箱,8、铜管,9、铜钛板,10、圆孔,11、铜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5所示,一种利用自然界能量升温的装置,包括用于吸收自然界能量的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1,所述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1的一端与通过铜管与压缩机一端连接,压缩机另一端通过铜管与冷凝器的第一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二端与储液罐一端连接,储液罐另一端与过滤器5一端连接,过滤器5另一端与膨胀阀6一端连接,膨胀阀6另一端与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1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凝器3的第三端与水箱7的顶部连接,水箱7底部一侧与冷凝器3的第四端连接,所述水箱7另一侧设有热水出水管及自来水进水管。本发明中的冷媒在外界经多维体铜钛辐射吸热板吸收太阳辐射热后,由铜管传导到制热部分,经压缩机2(也可用增焓压缩机2)做功升温,冷媒变气态,热媒经高效冷凝器3(换热器)将热量交换出热量至保温水箱7,热媒经冷凝器3后由气态变为液态,流入储液罐4,经过滤器5到膨胀阀6,经冷媒膨胀雾化后,再流入多维面铜钛辐射吸热板,周而复始吸收太阳辐射热、风能、河流、污水、雨雪等自然界能量继续制热。

进一步地,所述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1包括多个铜管8,在多个铜管8形成的外表面上由铜钛板93600包围,且任意一侧铜钛板上均匀设有铜管进口及铜管出口,所述铜钛板9上均匀设有多个圆孔,在圆孔之间的铜钛板的外表面上均匀设有同向铜钉10。

进一步地,所述铜钉10的一端与铜钛板9呈400连接,另一端呈悬空状。

优选的,所述铜钛板9为带铜钉的铜钛板,且呈平板状。

优选的,所述铜钛板9上每平方厘米均匀设有9对圆孔,在铜钛板的外表面上均匀设有9对铜钉10。所述圆孔的直径为3mm。所述铜钉10的直径为5mm,长度为15mm。

所述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1的铜钛结合面采用真空磁控溅射,将蓝钛镀在铜的金属表面,在铜钛板9表面均匀分布有直径为3毫米的圆孔,铜钛表面与铜钛铜钉及铜钛板9连接,通过铜钛板前后表面、铜钛板上的圆孔及铜钛铜钉组成多面立体的多维空间吸热体吸收太阳辐射热、风、光、雨水、河水、雪等释放的能量反之也可释放能量制冷。

优选的,所述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1与压缩机2之间通过铜管连接。

实施例2

如图1至5所示,一种利用自然界能量升温的装置,包括用于吸收自然界能量的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1,所述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1的一端与通过铜管与压缩机一端连接,压缩机另一端通过铜管与冷凝器的第一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二端与储液罐一端连接,储液罐另一端与过滤器5一端连接,过滤器5另一端与膨胀阀6一端连接,膨胀阀6另一端与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1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凝器3的第三端与水箱7的顶部连接,水箱7底部一侧与冷凝器3的第四端连接,所述水箱7另一侧设有热水出水管及自来水进水管。本发明中的冷媒在外界经多维体铜钛辐射吸热板吸收太阳辐射热后,由铜管传导到制热部分,经压缩机2(也可用增焓压缩机2)做功升温,冷媒变气态,热媒经高效冷凝器3(换热器)将热量交换出热量至保温水箱7,热媒经冷凝器3后由气态变为液态,流入储液罐4,经过滤器5到膨胀阀6,经冷媒膨胀雾化后,再流入多维面铜钛辐射吸热板,周而复始吸收太阳辐射热、风能、河流、污水、雨雪等自然界能量继续制热。

进一步地,所述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1包括多个铜管8,在多个铜管8形成的外表面上由铜钛板93600包围,且任意一侧铜钛板的顶部及底部分别设有铜管进口及铜管出口,所述铜钛板9上均匀设有多个圆孔,在圆孔之间的铜钛板的外表面上均匀设有同向铜钉10。

进一步地,所述铜钉10的一端与铜钛板9呈600连接,另一端呈悬空状。

优选的,所述铜钛板9为带铜钉的铜钛板,且呈平板状。

优选的,所述铜钛板9上每平方厘米均匀设有9对圆孔,在铜钛板的外表面上均匀设有9对铜钉10。所述圆孔的直径为3mm。所述铜钉10的直径为5mm,长度为15mm。

所述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1的铜钛结合面采用真空磁控溅射,将蓝钛镀在铜的金属表面,在铜钛板9表面均匀分布有直径为3毫米的圆孔,铜钛表面与铜钛铜钉及铜钛板9连接,通过铜钛板前后表面、铜钛板上的圆孔及铜钛铜钉组成多面立体的多维空间吸热体吸收太阳辐射热、风、光、雨水、河水、雪等释放的能量反之也可释放能量制冷。

优选的,所述多维面体铜钛辐射吸热板1与压缩机2之间通过铜管连接。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应当理解,以上的描述意图在于说明而非限制。例如,上述实施例(和/或其方面)可以彼此组合使用。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启示可以做出很多改型以适于具体的情形或材料而没有偏离本发明的范围。通过阅读上述描述,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很多其它的实施例和改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