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水循环利用的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7595发布日期:2019-01-29 18:05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冷凝水循环利用的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凝水循环利用的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商用冷柜由于蒸发器或使用过程中开门在柜内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排水管排出柜外,这部分冷凝水水流到接水盘中,再由用户定时将水倒掉。这种冷凝水处理方式的缺点是:1、要通过人工定期倒掉水,费时费力;2、冷凝水未再循环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冷凝水能够再循环利用、换热效率高的冷凝水循环利用的制冷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冷凝水循环利用的制冷设备,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后背部设置冷凝器,所述柜体后背部下侧设有压机仓,所述压机仓内设置压缩机、冷凝风机和一级接水盘,所述压机仓与所述冷凝器通过设置在所述压机仓上壁的通风孔连通,所述冷凝风机位于所述通风孔下侧,所述冷凝风机的进风侧设置所述一级接水盘,所述冷凝风机用于抽吸经过所述一级接水盘的空气至所述冷凝器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接水盘设置有吸水网,所述冷凝风机将流经所述吸水网的气体抽吸至所述冷凝器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接水盘与所述冷凝风机的水平位置大致相同,所述冷凝风机外侧设有导流蜗壳,所述导流蜗壳用于将水平气流转换为竖直气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收集冷凝水的二级接水盘;所述一级接水盘上设置有溢流口,所述二级接水盘位于所述一级接水盘溢流口的下方;所述二级接水盘内设置有自蒸发管,所述自蒸发管一端与压缩机的排气管连通,另一端与冷凝器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接水盘靠近一侧壁的底部开设所述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溢流板围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蒸发管在所述二级接水盘内自底部螺旋上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接水盘设置在压缩机上侧,所述二级接水盘设置与所述压缩机相邻的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水网设置在所述一级接水盘的外侧壁上,并与所述一级接水盘的外侧壁卡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接水盘的外侧壁顶部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处设置有卡槽,所述吸水网通过所述卡槽卡固在所述安装口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机仓的下侧设置进风口,由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气流通过所述一级接水盘和冷凝风机抽吸至所述冷凝器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上述冷凝水循环利用的制冷设备,柜体内冷凝水经由排水管流入一级接水盘,冷凝风机抽取一级接水盘中的水汽吹向冷凝器,由于水汽温度低于冷凝器温度,水汽会快速与冷凝器热交换带走冷凝器的热量。冷凝风机提供水蒸汽流通的动力,加快水蒸汽的流动速度,加速冷凝水蒸发。一级接水盘经由冷凝风机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通过冷凝水的循环再利用,充分利用冷凝水的低温、高比热容给冷凝器散热,提高了冷凝器的热交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冷凝水循环利用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冷凝水循环利用的制冷设备的局部侧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冷凝水循环利用的制冷设备的局部俯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冷凝水循环利用的制冷设备中的一级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图示未安装吸水网;

图5为本发明冷凝水循环利用的制冷设备中的一级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图示安装吸水网;

图6为本发明冷凝水循环利用的制冷设备中压机仓底部进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冷凝水循环利用的制冷设备俯视剖视图,图示未示出一级接水盘;

附图标记说明:

压缩机100;

冷凝器200;

冷凝风机300;

一级接水盘400;吸水网410;溢流口420;溢流板430;安装口440;卡槽450;

二级接水盘500;自蒸发管510;

排水管600;

进风口7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图3,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冷凝水循环利用的制冷设备,包括柜体,柜体的后背部设置有冷凝器200,柜体后背部的下侧设置有压机仓,压机仓内设置有压缩机100、冷凝风机300和一级接水盘400。冷凝器200优选为背挂式钢丝冷凝器200。一级接水盘400设置在压缩机100的上侧,用于收集冷凝水。一级接水盘400的上方设置有排水管600,柜体内冷凝水通过排水管600流入一级接水盘400内。压机仓与冷凝器通过设置在压机仓上壁的通风孔连通,冷凝风机300位于通风孔下侧,冷凝风机300的进风侧设置有一级接水盘400,冷凝风机300用于抽吸经过一级接水盘400的空气至冷凝器侧。

参照图3,柜体内冷凝水经由排水管600流入一级接水盘400,冷凝风机300抽取一级接水盘400中的水汽吹向冷凝器200,由于水汽温度低于冷凝器200温度,水汽会快速与冷凝器200热交换带走冷凝器200的热量。冷凝风机300提供水蒸汽流通的动力,加快水蒸汽的流动速度,加速冷凝水蒸发。一级接水盘400经由冷凝风机300与冷凝器200进行热交换,通过冷凝水的循环再利用,充分利用冷凝水的低温、高比热容给冷凝器200散热,提高了冷凝器200的热交热效率。

其中,一级接水盘400内设置有吸水网410,吸水网410能够从一级接水盘400内吸水形成“水帘”。冷凝水先经由吸水网410抽取形成“水帘”,冷凝风机300抽取“水帘”中的水汽吹向冷凝器200。吸水网410相当于水蒸汽的放大器,加大冷凝水的蒸发面积,加速冷凝水蒸发,能够加快水蒸汽的流动速度,提高与冷凝器200的热交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一级接水盘400与冷凝风机300的水平位置大致相同,设置在冷凝风机300的内侧,冷凝风机300外侧设有导流蜗壳,导流蜗壳用于将水平气流转换为竖直气流,使水蒸气吹向上方的冷凝器200。

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凝水的利用率、提高换热效率,柜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收集冷凝水的二级接水盘500。一级接水盘400设置有溢流口420,二级接水盘500位于一级接水盘400溢流口420的下方。具体地,参照图4和图5,一级接水盘400靠近一侧壁的底部开设所述溢流口420,溢流口420通过溢流板430围绕。一级接水盘400的冷凝水聚集满后,会漫过溢流板430,从溢流口420慢慢流入至下方的二级接水盘500。二级接水盘500内设置有自蒸发管510,自蒸发管510一端与压缩机100的排气管连通,另一端与冷凝器200连通。自蒸发管510与压缩机100排气管连通,固其温度高。二级接水盘500由于水量少,水温高,所以能更快蒸发掉;二级接水盘500中形成的水蒸气随着气流向上流动,经过溢流口420,通过溢流板430与一级接水盘400包围形成的蒸发通道向上流动,如图5中箭头所示,再经由吸水网410和冷凝风机300,传送到冷凝器200再次与冷凝器200热交换。

一级接水盘400吸水网410中水蒸汽经由冷凝风机300与冷凝器200进行第一级热交换,冷凝器200经过二级接水盘500的自蒸发管510与冷凝水进行第二级热交换,二级接水盘500中经自蒸发管510蒸发的水蒸汽经由冷凝风机300第三次与冷凝器200进行热交换。本发明的冷凝水循环利用的制冷设备,经过多级冷凝水蒸汽循环与冷凝器200热交换,有效的提高了冷凝水的利用率,加速了冷凝器200的热交换效率,降低了压缩机100排气端温度,减少了压缩机100输入功率,降低了产品能耗。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自蒸发管510在二级接水盘500内自底部螺旋上升。自蒸发管510的螺旋式结构,能够增大自蒸发管510与二级接水盘500内冷凝水的接触面积,提高蒸发效率,加速冷凝器200的热交换效率。

二级接水盘500设置在压缩机100的一侧。二级接水盘500蒸发的水蒸气在冷凝风机300的作用下,再次经过吸水网410吸入至冷凝风机300中,并吹至上方的冷凝器200。一级接水盘400、二级接水盘500及冷凝风机300设置在冷凝器200的下方,接水盘内的水蒸气会自然向上流动与冷凝器200进行热交换,进一步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吸水网410设置在一级接水盘400的外侧壁上,并与一级接水盘400的外侧壁卡接固定。具体地,一级接水盘400的外侧壁顶部开设有安装口440,安装口440处设置有卡槽450,吸水网410通过卡槽450卡固在安装口440内,方便安装拆卸。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压机仓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700,由进风口700进入的气流能够通过一级接水盘400和冷凝风机300抽吸至冷凝器侧。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进风口700可以设置在压机仓的侧面,能够形成流经一级接水盘400的气流通道即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