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摩擦附着地定位在壳中的分隔壁的食品接收容器、家用制冷器具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49750发布日期:2019-03-19 23:1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具有摩擦附着地定位在壳中的分隔壁的食品接收容器、家用制冷器具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接收容器,其具有壳和相对于所述壳独立的分隔壁,该分隔壁布置在壳的内部用于划分壳的容积。食品接收容器具有保持装置,借助该保持装置能够将分隔壁定位在固定位态中,在该固定位态中,分隔壁在该位置上固定在壳上。分隔壁能够被放置到与所述固定位态不同的移动位态中,在该移动位态中,分隔壁在布置在壳上的状态中能够相对于壳在内部移动。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这种食品接收容器的家用制冷器具。



背景技术:

例如由jp2004089255a已知具有在这方面独立的分隔壁的食品接收容器。那里的分隔壁通过具有可压缩的保持弓形件可不同地定位。如果所述弓形件在夹紧位置中,那么分隔壁的侧法兰区域被压至壳的竖直的侧壁,并且然后,分隔壁在其位置中固定在壳的内部。如果所述弓形件被操纵并且尤其朝向彼此运动,则该固定位态被解除并且所述保持弓形件的夹紧作用至少限定地这样减小,使得分隔壁可以在壳的内部移动。

在具有所述特别的可抓握和可操纵的保持弓形件的保持装置的已知构型中,固定位态和移动位态的调整对于使用者而言是非常费事的。使用者必须先伸入壳的内部并且抓住在这方面位于较深处的保持弓形件。如果壳中含有存放物并且至所述弓形件的可接近性受限,则这是特别困难的。正好如果存放物潮湿或冻结,在这里可能发生对使用者的手指的不希望的损害。此外,保持弓形件相对易受损并且位置隐藏,使得它们不仅在抓握时可能被不希望地强烈操纵并且也可能在其功能上受损害或被折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食品接收容器,在该食品接收容器中可以较简单地调整分隔壁在壳的内部的不同位置。

该任务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食品接收容器和家用制冷器具来解决。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食品接收容器,其具有壳和相对于所述壳独立的分隔壁,该分隔壁布置在壳的内部用于划分壳的容积。食品接收容器具有保持装置,借助该保持装置能够将分隔壁在壳的内部定位在固定位态中。在该固定位态中,分隔壁在壳上位置固定。分隔壁可被放置到与所述固定位态不同的移动位态中,在该移动位态中,分隔壁在该布置在壳上的状态中可在内部相对于壳移动。当保持装置已经消除其保持作用时,则达到移动位态。相反地,保持装置的保持作用在固定位态中起作用。保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板状的摩擦附着元件,通过所述摩擦附着元件将在固定位态中的分隔壁通过摩擦附着防止移动地保持在壳上。固定位态可通过升起分隔壁解除。因此,分隔壁这样布置在壳中,使得通过分隔壁相对于壳的不同的高度位置,一方面调到固定位态,另一方面调到移动位态。所述不同的高度位置是沿垂直于壳的装填开口的方向观察。所述摩擦附着元件是下述元件,所述元件由于其几何形状和/或材料的构型根据分隔壁相对于壳的所述不同的位态自动地建立或消除摩擦附着。因此,摩擦附着元件构造为仅通过与壳的接触来建立摩擦附着或消除摩擦附着。摩擦附着元件不是下述使用者操纵元件,所述使用者操纵元件通过元件的直接抓握和限定操纵夹紧在抓握的状态中或以其他方式引起保持作用。在将分隔壁调节到其特别的位置中时,不再需要由使用者直接抓握摩擦附着元件。由此实现用于分隔壁的独特的位置调整的显著改进的处理。不再必须由使用者周向地抓入壳的内部,以便能够通过直接的抓握限定地操纵在那里隐藏的保持元件,而是实现由使用者在这方面无接触地操纵所述摩擦附着元件,其方式是:使用者限定地定位分隔壁并且然后也单独地调节固定位态或移动位态。仅通过产生或消除在分隔壁与壳的机械接触时独特和自动地产生的摩擦附着来保持固定位态。为了解除固定位态和因此取消摩擦元件和壳之间的带有摩擦附着的接触,分隔壁垂直于装填开口的平面并且也垂直于分隔壁在壳的内部可能的移动方向升起。分隔壁的非常直观和用户友好的并且因此也快速和目标明确的定位具有上述优点。

所述至少一个板状的摩擦附着元件布置在分隔壁的面向壳的侧壁的内侧的边缘侧上并且布置为在边缘侧突出超过所述分隔壁。从而实现,一方面实现所述摩擦附着元件的扁平构造的构型,另一方面通过超出的突出位置也有利地和优先地实现与壳的内侧的机械接触,使得能够在这里在分隔壁优选竖直运动时和因此在向下压入到壳中时具体地并且也连续地建立摩擦附着。

优选地设置为,所述摩擦附着元件具有板状的子元件,所述板状的子元件构造有用于摩擦附着地接触的板面。这是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形式,因为一方面扁平构造的结构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在将分隔壁下沉或者压入到壳的内部中时特别实现上述关于摩擦附着的结构的优点。通过所述板面也可以尽可能大面积地实现摩擦附着的状态,使得特别牢固地保持固定位态。即使在装填壳的内部时存放物碰撞到分隔壁上,该固定位态也不会被无意地解除或也避免了分隔壁的移动。

优选地设置为,板状的子元件的板面在摩擦附着元件的高度的至少80%上延伸。在这方面非常大面积的构型能够在分隔壁下沉到壳的内部时实现连续和稳定地建立摩擦附着。避免了已经非常大的摩擦附着的突然使用。通过该构型也再次支持用户友好地放入分隔壁。

优选地设置为,摩擦附着元件由弹性体构造。该材料在摩擦附着的有针对性的连续的建立以及持续可靠地保持固定位态方面有利于上述优点。另一方面,由弹性体制成的构型适合于各种环境条件,使得不仅在室温中而且在家用制冷器具中的冷藏温度中都可靠地产生并且保持摩擦附着。

此外,在由弹性体制成的构型中,在长的使用寿命期间保持所需的变形弹性,使得在这里也不出现松弛并且例如不出现摩擦附着元件的变脆或者诸如此类。

优选设置为,分隔壁具有条状的侧法兰,所述侧法兰面向壳的内侧,其中,摩擦附着元件布置在侧法兰上。通过这种构型,几乎垂直于分隔壁延伸的平面实现边缘侧的扩宽,使得在这方面更宽的摩擦附着元件可以在边缘侧找到稳定的位置。通过该构型改进产生摩擦附着的功能性。通过侧法兰,摩擦附着元件也可以几乎支撑在两侧上并且在产生摩擦附着时几乎三明治状地被夹住。一方面由壳的内侧,另一方面由侧法兰夹住。由此也防止摩擦附着元件的不希望的变形或其他方式的损害。此外,通过所述构型,摩擦附着元件在宽度上观察在固定位态中没有侧向地突出,使得在这里也不会发生存放物不希望地碰撞或撞击在摩擦附着元件上,从而使得摩擦附着元件也不会被损坏。

优选地,所述侧法兰比摩擦附着元件更宽,由此尤其是实现上述优点。

优选地设置为,沿食品接收容器的高度方向观察,分隔壁在移动位态中比在固定位态中布置在更高的水平。所述高度方向垂直于壳的装填开口的平面定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实现分隔壁在移动位态中的简单的移动,因为该分隔壁可以几乎从壳的内部向上凸出一些并且因此可以容易地由使用者抓握并且相应地可以限定地移动。在在这方面向下更深的固定位态中,不会出现分隔壁不希望地突出超过壳的填装开口,使得在这里不会出现干扰的突出并且避免家用制冷器具的其他部件的碰撞。

优选地设置为,分隔壁卡锁在壳上,并且在移动位态中,分隔壁的卡锁元件和壳上的配对卡锁元件彼此贴靠,并且在固定位态中,卡锁元件和配对卡锁元件解耦。通过这种构型因此防止,在能够实现限定的移动的移动位态中,仍然不会出现分隔壁从壳上不希望的松脱。因为移动方向在壳的填装开口延伸的平面内定向或者与所述壳的填装开口延伸的平面平行地定向,所以通过该卡锁连接避免垂直于该平面向上无意地取出分隔壁。由此防止分隔壁尤其在移动时无意的松脱。此外,通过该卡锁装置的构型,固定位置的解除因此防止在由壳的内部向上拉出分隔壁时在这方面过多的拉出。

另一方面,然后在固定位态中,卡锁装置仍然还存在并且在该情况下产生卡锁元件与配对卡锁元件的卡锁状态的解除位置。也在该固定位态中,卡锁装置进一步构造为,使得分隔壁不能够与壳完全分开。然而,在该固定位态中不需要卡锁元件和配对卡锁元件的真正卡锁的状态和彼此贴靠。

优选地设置为,在分隔壁的上边缘上布置带有卡锁元件的侧向伸展的弓形件,并且在壳的侧壁的外侧上布置配对卡锁元件。通过该构型提供翼状元件,所述卡锁元件隐藏地并且因此也受保护地布置在所述翼状元件上。由此有利地能够实现从上方包围配对卡锁元件。一方面能够实现可靠地卡锁以及防止向上不希望地暴露卡锁元件,所述卡锁元件然后可能由于碰撞而损坏或折断。

优选地设置为,配对卡锁元件构造为轨,卡锁元件在分隔壁的移动位态中在移动时通过所述轨引导。通过配对卡锁元件的多功能性节省部件并且特别容易地构造分隔壁的整体处理方案。

优选地设置为,壳的两个相对置的侧壁(分隔壁在这两个侧壁之间延伸)朝向壳的装填开口倾斜地布置,使得壳的内部朝向装填开口扩宽。通过这种构型可以特别有利地实现固定位态和因此连续地构建摩擦附着。以有利的方式可以设置为,所述相对置的侧壁具有不同的斜度。由此可以在各个壁上单独地构型摩擦附着的方案。另一方面,创建安装编码,使得分隔壁也不会被错误地安装。

优选地设置为,分隔壁以已经提到的弓形件搭接(übergreift)壳的相对置的侧壁的上边缘。由此能够特别有利地实现将分隔壁保持在壳上的方案。尤其是所述弓形件还可以从上方放置在所述边缘上、尤其分隔壁在壳的内部在固定位态中,从而使得通过所述从上方放置来实现进一步附加地稳定所述固定位态。

优选地设置为,分隔壁相对于壳的移动路径由壳的侧壁的至少一个上边缘的下沉的边缘区段限界。一方面,由此可以有利地调节壳的内部的限定的部分容积,另一方面,通过所述下沉的边缘区段不会出现分隔壁向上从壳中不希望地突出。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家用制冷器具,其具有至少一个根据上述方面的或其中一个有利的构型的食品接收容器。

本发明的另一独立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将食品接收容器的分隔壁定位在食品接收容器的壳的内部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分隔壁在布置在壳上的状态中为了改变壳的内部的容积划分而在移动位态中相对于壳移动,并且在固定位态中防止移动地保持在壳上。分隔壁通过保持装置保持在壳上。分隔壁在固定位态中、尤其沿垂直于壳的装载开口或者装填开口的方向,通过保持装置的摩擦附着元件的摩擦附着防止移动地保持在壳上。固定位态通过尤其沿垂直于装填开口的平面的方向和因此尤其也垂直于分隔壁的移动方向升起分隔壁来解除。

有利地通过该方案,分隔壁可以仅用使用者的手操纵并且在固定位态和移动位态之间运动。由此也得到简单的处理。特别是对于手或手臂有残疾或者此外一只手至少暂时受限的受损用户,仍然可以可靠地处理分隔壁。

所述方法的另外的有利实施形式能够通过食品接收容器的上述部件以及通过它们彼此至少部分独特的相互作用实现。

以术语“上方”、“下方”、“前方”、“后方”、“水平”、“竖直”、“深度方向”、“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等说明在按照规定使用和按照规定布置食品接收容器或者器具时得出的位置和定向。

从权利要求、附图和附图说明得出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以上在说明书中所提到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以及以下在附图说明中所提到的和/或在附图中单独地示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不仅仅可以以相应地说明的组合而且也可以以其它的组合或者单独地使用,而不会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这些在附图中没有详细示出和解释的、但是通过所解释的实施形式的分选特征组合得到和可产生的实施形式也视为被包括于本发明且被本发明公开。因此,不具有原始表述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所有特征的实施形式和特征组合也被视为公开。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示意性的附图详细地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示出了:

图1根据本发明的家用制冷器具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图;

图2带有在固定位态中的分隔壁的食品接收容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图;

图3根据图2的构型的立体截面示图;和

图4根据图3的立体的截面示图,其中与图3不同的是,分隔壁布置在升起的移动位态中。

在附图中相同或功能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以示意图示出家用制冷器具1,该家用制冷器具构造用于存放和保存食品。家用制冷器具1可以构造为冷藏器具或冷冻器具或冷藏冷冻组合器具。在本实施例中,该家用制冷器具优选是冷藏冷冻组合器具。家用制冷器具1具有壳体2,在该壳体中构造至少一个用于食品的接收空间3。该接收空间3可以是冷藏格或冷冻格。在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家用制冷器具1具有相对于第一接收空间3独立的第二接收空间4,该第二接收空间同样可以是冷藏格或冷冻格。第二接收空间4尤其是冷冻格。

此外,家用制冷器具1具有封闭接收空间3的门5。在一个可选的构型中,家用制冷器具1具有第二门6,该第二门在前侧封闭可选地存在的第二接收空间4。门5和6可枢转地布置在壳体2上。

在接收空间4中布置独立的食品接收容器7。在图2中以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图示出食品接收容器7。该食品接收容器7具有盆状地构造的壳8。该壳8在上区域中具有装填开口9,该装填开口是打开的并且存放物可以通过该装填开口放入到壳8的内部10和通过该装填开口取出。此外,食品接收容器7具有独立于壳8的分隔壁11,该分隔壁能够安装在内部10中用于划分壳8的容积。因此,该分隔壁11将壳8的容积划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容积。壳8具有前限界壁12和后限界壁13。限界壁12具有上边缘14。限界壁13具有上边缘15。如在根据图2的实施形式中可见,上边缘14的边缘区段14a相对于边缘14的其余部分下沉。相应地,上边缘15的边缘区段15a相对于上边缘15的其余部分下沉。通过所述下沉的边缘区段14a和15a,限定分隔壁11在壳8的内部10的最大移动路径。

边缘区段14a由可选存在的连接片16加强或者加固。相应地,另外的连接片17可以设置在边缘区段15a中,以便也加固该边缘区段。优选在边缘区段14a的整个长度上,配对卡锁元件18沿高度方向(y方向)观察相对于该边缘区段14a向下错位地布置在侧壁12的外侧12a上。所述配对卡锁元件18在这里尤其也构造为连续的和无中断的直线的轨,该轨由外侧12a向前突出地伸出。相应地,配对卡锁元件19相对于边缘区段15a向下错位地一体成型在后方的侧壁13的外侧13a上,该配对卡锁元件优选相应地构造为在边缘区段15a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的连续的直线的轨。所述另外的配对卡锁元件19在图3中示出。

分隔壁11一体地构造,尤其由塑料构造。如图2中可见,分隔壁11具有基板20。在该基板20的对置的边缘侧上构造对此在宽度上比该基板20更宽地延伸的侧法兰21和22(图3)。所述侧法兰21和22分别面向侧壁12和13的内侧13b和12b。在基板20的上边缘上构造另外的连接片23,该另外的连接片同样比基板20更宽。由此,加固分隔壁11。

在上区域、尤其衔接至连接片23的上区域中,在相对置的侧上成型弓形件24和25。所述弓形件向下定向并且从上方包围边缘区段14a和15a。在图2中示出分隔壁11的固定位态。这意味着,分隔壁沿高度方向(y方向)布置在更深的位置处和因此布置在比该分隔壁11在与固定位态不同的移动位态中具有的高度位置更低的高度位置上。所述高度方向垂直于下述平面定向,装填开口9在所述平面中延伸。

如可见的那样,卡锁元件26和27一体成型在弓形件24和25的下自由端部上(图3)。配对卡锁元件18和19与卡锁元件26和27一起构成卡锁装置,借助该卡锁装置,分隔壁11卡锁地布置在壳8上。在分隔壁11的图2中所示的固定位态中,分隔壁11防止移动地布置在壳中。这意味着,该分隔壁不能沿宽度方向(x方向)移动。在所述固定位态中,分隔壁11定位为使得卡锁元件18和19与配对卡锁元件26和27间隔开并且因此沿高度方向彼此不接触地布置。然而,卡锁装置构造为使得在该固定位态中,分隔壁11也不能从内部10取出。

如在示出沿着图2中的截面线iii-iii的截面示图的图3的立体截面示图中可见,分隔壁11在该固定位态中仅通过摩擦附着在壳8上位置固定。为此,食品接收容器7具有保持装置28,该保持装置在这里具有至少两个独立的、尤其板状的摩擦附着元件29和30。所述摩擦附着元件29构造为独立的部件、尤其优选由弹性体制成的实心体。所述摩擦附着元件布置在分隔壁11上的对置的侧上、尤其保持在侧法兰21和22上。摩擦附着元件29具有板状的子元件31,该板状的子元件侧面突出地从侧法兰22朝向内侧12b延伸。所述板状的子元件31具有板面32,该板面构造和布置用于直接摩擦附着地接触内侧12b。在所述固定位态中,分隔壁11沿高度方向这样向下压入到内部10中,使得通过摩擦附着元件29和30将分隔壁11固定地保持在所述位置中。尤其是板状的子元件31通过所述向下压如此压缩或者挤压在内侧12b和侧法兰22之间,以至于在这里建立相应的摩擦附着。另外的摩擦附着元件30相应地构造并且在功能上相应地作用相同。

优选地,所述板面32在整个摩擦附着元件29的高度的至少80%上延伸,使得在这里实现尽可能大面积地贴靠在内侧12b上。

在该固定位态中,分隔壁11尤其也放置在壳8的底部33上。附加地或取而代之地可以设置为,弓形件24和25在所述固定位态中放置在边缘区段14a和15a处。所述固定位态通过所述的这两种替代方式附加地稳定,所述替代方式也能够以组合方式出现。从分隔壁11的图3中所示的固定位态出发,所述分隔壁沿高度方向相对于壳8升起并且因此向上运动。因此,沿垂直于图4中所示的移动位态p1定向的方向实现将分隔壁11从固定位态置入到移动位态中。所述升起由图4中的附图标记p2来解释说明。

通过该沿垂直于壳8的装填开口9的方向的运动,在固定位态中产生和保持的摩擦附着元件29和30与内侧12b和13b之间的摩擦附着被消除并且在这方面被解除。在如图4中所示的移动位态中,因此不存在摩擦附着元件29和30直接贴靠在内侧12b和13b上并且因此没有建立摩擦附着。然而如在图4中所示的移动位态中,分隔壁11不能与壳8分开,因为在这里卡锁装置的卡锁作用完全生效。因为如在图4中所示的最大可能的升起位置中,卡锁元件26和27直接贴靠在配对卡锁元件18和19上。通过该构型也实现了防止分隔壁11从内部10中拉出。在根据图4的所述移动位态中,分隔壁11则可以沿着箭头p1线性地来回移动。如果然后到达分隔壁11相对于壳8的在这方面所希望的位置中,则该位置又被固定,其方式是:分隔壁11根据图4中的箭头p3被向下压入到内部10中,直到再次建立相应的摩擦附着和达到所述固定位态。尤其是在该固定位态中,分隔壁11然后放置在底部33上和/或弓形件24和25放置在边缘区段14a和15a上。

在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设置为,侧壁12倾斜地布置并且因此不完全竖直地定向。优选地,所述侧壁12从底部33向外倾斜地布置或者向前倾斜地布置。尤其是在这里可以构造在1°和5°之间、尤其在1°和3°之间、优选1.5°的角度。

附加地或取而代之地可以设置为,另外的侧壁13、即在这里沿深度方向(z方向)观察后方的侧壁倾斜地布置。在这里也从底部33出发,设置优选向外倾斜的组件。通过这种构型,壳8因此从底部33观察朝向装填开口9扩宽。尤其有利的是,该侧壁13具有在5°和10°之间、尤其在6°和9°之间、尤其8°的斜度。

尤其也可以设置为,在该后方的侧壁13中构造空气入口34。空气可以通过该空气入口34进入到内部10。

附图标记列表

1家用制冷器具

2壳体

3接收空间

4接收空间

5门

6门

7食品接收容器

8壳

9装填开口

10内部

11分隔壁

12前限界壁

12a外侧

12b内侧

13后限界壁

13a外侧

13b内侧

14上边缘

14a边缘区段

15上边缘

15a边缘区段

16连接片

17连接片

18配对卡锁元件

19配对卡锁元件

20基板

21侧法兰

22侧法兰

23连接片

24弓形件

25弓形件

26卡锁元件

27卡锁元件

28保持装置

29摩擦附着元件

30摩擦附着元件

31子元件

32板面

33底部

34空气入口

p1移动位态

p2升起

p3箭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