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媒循环系统和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4391发布日期:2020-07-04 04:2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冷媒循环系统和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和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冷媒循环系统的主冷媒回路通常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冷媒循环系统是空调、冰箱等一些制冷装置和热泵装置等一些制热装置中常用的循环系统。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压缩机的轴承室需要润滑,通常需要额外设置润滑系统对压缩机进行润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其通过将主冷媒回路中的液态冷媒引出以对压缩机的轴承室的轴承进行润滑,并利用从主冷媒回路中引出的冷媒对润滑流路进行冷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该冷媒循环系统的制冷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包括:

主冷媒回路,包括用于驱动冷媒在所述主冷媒回路内循环的压缩机;

润滑流路,其第一端与所述主冷媒回路连通以引出所述主冷媒回路中的液态冷媒,其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轴承室连接以向所述轴承室通入所述液态冷媒用于润滑所述压缩机的轴承;和

冷却流路,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主冷媒回路的两个位置连通以引出所述主冷媒回路的冷媒来冷却所述润滑流路的液态冷媒;

换热器,用于所述冷却流路和所述润滑流路换热,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串联于所述润滑流路,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串联于所述冷却流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流路引出的冷媒为液态冷媒。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润滑流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主冷媒回路的冷凝器连通;和/或,所述冷却流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主冷媒回路的冷凝器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流路包括设置于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入口之间的冷却流路节流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流路节流装置包括节流孔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流路节流装置的节流口开度可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三通,所述三通的第一通口与所述主冷媒回路连通,所述三通的第二通口与所述润滑流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三通的第三通口与所述冷却流路的第一端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三通的第一通口与所述主冷媒回路之间用于从所述主冷媒回路向所述第一通口输送液态冷媒的液压泵。

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一种制冷装置,包括任一所述的冷媒循环系统。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冷媒循环系统,通过将主冷媒回路中的液态冷媒引出以对压缩机的轴承室内的轴承进行润滑,不用再额外设置润滑系统对压缩机进行润滑,有利于减少冷媒循环系统的结构布置。同时通过利用从主冷媒回路中引出的冷媒对润滑流路进行冷却,可以在保证润滑流路的可靠性的同时进一步减少冷媒循环系统的结构布置,使本发明的冷媒循环系统更加简单、紧凑。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该冷媒循环系统的制冷装置,其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的冷却流路对润滑流路进行冷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包括主冷媒回路、润滑流路和冷却流路和换热器1。主冷媒回路包括用于驱动冷媒在主冷媒回路内循环的压缩机。主冷媒回路用于进行制冷循环和/或制热循环,将热量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进行传递。主冷媒回路主要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对于可以在制冷循环和制热循环之间进行切换的主冷媒回路,一般还包括换向阀。有些冷媒循环系统的主冷媒回路还设有经济器。

如图1所示,润滑流路的第一端与主冷媒回路连通以引出主冷媒回路中的液态冷媒,润滑流路的第二端与压缩机的轴承室连接以向轴承室通入液态冷媒用于润滑压缩机的轴承。本实施例中的冷媒除了可以在制冷循环中传递热量外,还可以利用液态冷媒用于润滑压缩机轴承。润滑流路通过第一端在主冷媒回路的合适位置引出可用于润滑的液态冷媒,例如在主冷媒回路的冷凝器出口、节流装置(如膨胀阀)与冷凝器之间、经济器(如果设有经济器)等位置引出液态冷媒,然后流动到润滑流路的第二端送入压缩机的轴承室中对压缩机的轴承进行润滑。

冷却流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主冷媒回路的两个位置连通以引出主冷媒回路的冷媒用于冷却润滑流路的液态冷媒。为了满足润滑时的温度和压力要求,以及为了保持润滑液的液态稳定性,润滑流路中的液态冷媒需要冷却降温,本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设置冷却流路对润滑流路中的液态冷媒在进行润滑前进行冷却。本实施例的冷却流路中的冷却介质也是通过与主冷媒回路的一个位置连通的冷却流路的第一端从主冷媒回路中引出的冷媒,在对润滑流路进行冷却后,再通过与主冷媒回路的另一个位置连通的冷却流路的第二端回到主冷媒回路中参与主冷媒回路的制冷循环。

如图1所示,换热器1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串联于润滑流路,第二换热通道串联于冷却流路。通过设置换热器1对润滑流路的液态冷媒进行冷却,有助于提高冷却效果。

本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通过利用主冷媒回路中的可用于润滑的液态冷媒对压缩机的轴承室的轴承进行润滑,不需要再额外设置润滑系统对压缩机进行润滑,有利于减少冷媒循环系统的结构布置。并且通过利用从主冷媒回路中引出的冷媒对润滑流路进行冷却,可以在保证润滑流路的可靠性的同时进一步减少冷媒循环系统的结构布置,使本发明的冷媒循环系统更加简单、紧凑。同时,冷却流路中的冷媒在对润滑流路进行冷却后又回到主冷媒回路中进行制冷循环,有助于节约资源、提高冷媒的使用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流路引出的冷媒为液态冷媒。通过从主冷媒回路中引出液态冷媒对润滑回路进行冷却,有利于提高冷却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流路引出的冷媒还可以是气态冷媒。

在一些实施例中,润滑流路的第一端与主冷媒回路的冷凝器连通;和/或,冷却流路的第一端与主冷媒回路的冷凝器连通。通过该设置,润滑流路可以从冷凝器中取出液态冷媒用于润滑,此处的液态冷媒润滑时有助于保持液态冷媒的压力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1为板式换热器。该设置有助于提高冷却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冷却流路包括设置于其第一端与第二换热通道的入口之间的冷却流路节流装置2。冷却流路通过从主冷媒回路引入冷媒后,经过冷却流路节流装置2的节流作用后压力下降、温度下降,从而在对润滑流路的液态冷媒进行冷却时利于提高冷却效果以及利于保证润滑流路的润滑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流路节流装置2包括节流孔板。通过在冷却流路中设置带有节流孔的节流孔板,可以使冷却流路节流装置2结构简单,便于设计,通过更换不同节流孔孔径大小的节流孔板,可以将冷却流路的冷媒调整到合适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流路节流装置2的节流口开度可调。冷却流路节流装置可以是节流阀、膨胀阀、带节流口的装置等。可以通过调节节流口开度调节冷却流路的冷媒在冷却润滑流路时的温度,从而可以调节冷却效果和调节送入压缩机轴承室的液态冷媒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冷媒循环系统包括三通,三通的第一通口与主冷媒回路连通,三通的第二通口与润滑流路的第一端连通,三通的第三通口与冷却流路的第一端连通。该设置使得润滑流路和冷却流路在引入主冷媒回路的冷媒时可以共用一个与主冷媒回路连通的取液口,将两个引入管路整合为一个引入管路,简化管路系统,减少管路压力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媒循环系统包括设置于三通的第一通口与主冷媒回路之间用于从主冷媒回路向第一通口输送液态冷媒的液压泵。在引入主冷媒回路中的冷媒后,通过液压泵加压后通过三通分别送到润滑流路和冷却流路中,有助于提高冷却流路和润滑流路的流动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送入压缩机轴承室的液态冷媒的液态稳定性。

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来示意本发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冷媒循环系统的主冷媒回路包括用于制冷循环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冷媒循环系统包括换热器1,换热器1为板式换热器。换热器1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位于换热器1的第一入口12和第一出口14之间,第二换热通道位于换热器1的第二入口11和第二出口13之间。润滑流路包括位于第一换热通道上游的第一流路a2和位于第一换热通道下游的第二流路a21。冷却流路包括位于第二换热通道上游的第三流路a1和位于第二换热通道下游的第四流路a11。从主冷媒回路的冷凝器的一个取液口引出液态冷媒流入干路流路a中,然后通过液压泵加压后通过三通分别通过润滑流路的第一端送到润滑流路的第一流路a2中用于润滑和通过冷却流路的第一端送入冷却流路的第三流路a1中用于对润滑流路进行冷却。冷却流路中的液态冷媒在第三流路a1中经过冷却流路节流装置2节流后压力下降、温度下降,然后经过第二入口11流入第二换热通道中。润滑流路中的液态冷媒通过第一流路a2经过第一入口12流入第一换热通道中。在换热器1中位于第二换热通道中的液态冷媒对位于第一换热通道中的液态冷媒进行冷却。润滑流路的液态冷媒被冷却后经过第一出口14从第二流路a21流出经过润滑流路第二端送入到压缩机的轴承室中对轴承进行润滑。冷却流路中的液态冷媒换热完成后经过第二出口13从第四流路a11中流出,然后从冷却流路的第二端回到主冷媒回路中参与主冷媒回路的制冷循环。

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前述的冷媒循环系统。该制冷装置具有前述冷媒循环系统的相应优点。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