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冰箱的门以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2033发布日期:2019-01-08 22:1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用于冰箱的门以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冰箱的门以及冰箱,尤其关于一种具有把手槽的用于冰箱的门以及冰箱。

[

背景技术:
]

在冰箱门上设有可由用户触及的把手槽以及位于把手槽前方的抓手部是已知的,通常,用户的手指伸入把手槽内,抓住抓手部向前拉动门,从而门可以被打开。

具有这种嵌入式把手的冰箱而言,由于把手件本身的构造比较复杂,并不容易在把手件上形成装饰性结构。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冰箱的门以及冰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有利于提高美学价值的用于冰箱的门以及冰箱。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冰箱的门。一种用于冰箱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包括:朝着门的一侧开放的把手槽;位于把手槽前方的抓手部;以及把手件,包括具有所述把手槽的把手基体以及位于所述把手槽的前方并沿着把手槽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细长壁,所述抓手部的末端部具有所述细长壁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细长壁一体形成于所述把手基体且覆盖有烫印层。

通过将具有烫印层施加在一体形成在把手基体上,不仅结构简洁美观,有利于避免装配间隙,还有利于降低装配复杂度,有效解决了只能将具有烫印层的部件和把手基体分别制造再组装在一起的缺陷。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基体沿着把手基体的长度方向上分为具有所述把手槽的把手段以及连接于把手段一端的基壁段,所述把手槽从基壁段的外表面凹陷形成,所述细长壁在沿着所述把手段和所述基壁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细长壁沿着所述把手基体的整个长度延伸。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包括位于所述基壁段和所述细长壁之间的分隔槽。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基壁段的外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细长壁的外表面向外突出于所述基壁段的外表面。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包括前板,所述把手件具有向前开放的连接凹槽,所述前板具有向后弯折的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插入所述连接凹槽内,所述细长壁形成所述连接凹槽的一个槽壁。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把手件连接于所述门的前板、侧板和后板而形成位于所述门的一侧的门端盖。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基体为注塑成型件。

本实用新型还关于一种冰箱,包括如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门。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作为说明书的一部分且用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以下附图图解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则。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用于冰箱的门的局部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沿着图1中A-A方向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其中烫印层未显示

图3是沿着图1中A-A方向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门100用于连接于冰箱的箱体(未图示)以关闭或打开位于箱体的储藏室。门100可以通过铰链连接于箱体,或者通过导轨而可滑动地支撑于箱体。

门100包括位于门100的一侧的把手槽5,把手槽5朝着门的一侧开放从而用户在门的一侧可触及把手槽5。

门100包括沿着门100的前后方向Y上位于把手槽5前方的抓手部6。在开门时,用户的一些手指通常伸入把手槽5内以抓住位于抓手部6地拉动门100,以打开门100。

门100包括前板2、后板(未图示)、侧板3以及把手件4。门100还包括位于门100内的隔热材料10,隔热材料10和前板2、后板3以及把手件4接合。

隔热材料10可以是通过注入由前板2、后板3以及把手件4围成的隔热空间的发泡剂发泡形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把手件4连接于前板2、侧板3和后板而形成封闭隔热空间的一侧的门端盖。

在一个实施例中,把手件4沿着门100的上端或下端设置,应当理解,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把手件4可以沿着门100的左侧或右侧设置。

门100还可以包括覆盖在前板2的前侧的装饰板7。装饰板7构成门100的前表面。装饰板7可以有玻璃、塑料、陶瓷或木板制成。

装饰板7可以通过第一粘接装置71固接在前板2的前侧。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门100的发泡程序之前,装饰板7和前板2可以预先组装形成复合结构之后再与门100的其他部件连接而进行发泡程序。另一个实施例中,装饰板7可以在门100的发泡程序之后再连接于前板2。

在本实施例中,抓手部6包括由把手件4、前板2以及装饰板7的位于把手槽4前方的相应部分。

把手件4包括具有把手槽5的把手基体41。把手基体41可以为注塑成型件。把手件4具有位于把手槽5的前方并沿着把手槽5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细长壁42,抓手部6的末端部61包括细长壁42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把手件4还可以包括独立于把手基体41制造的其他部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把手件4为单件式构造。

细长壁42一体形成于把手基体41并覆盖有烫印层8。烫印层8覆盖在细长壁42的外表面420。

在沿着把手基体41的长度方向X上,把手基体41可分为具有把手槽5的把手段411以及连接于把手段411一端的基壁段412。把手槽5从基壁段412的外表面4120凹陷形成。基壁段412的外表面4120形成门100的侧面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把手段411位于线B1和线B2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把手基体41的两端分别设有基壁段412。

细长壁42沿着把手段411和至少一个基壁段414延伸。因此,细长壁42不仅位于抓手部6的末端部,还沿着基壁段414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细长壁42沿着把手基体41的整个长度延伸。

如图3所示,在易于将烫印层8施加于细长壁42时,把手基体41包括位于基壁段412和细长壁42之间的分隔槽44。这不仅易于从视觉上区分细长壁42和基壁段412,还有利于避免烫印层8误施加于基壁段412。

如图3所示,和细长壁42的外表面420同一表面的虚线G和基壁段412的外表面4120之间有间距。也就是说,在垂直于基壁段412的外表面4120的方向D上,细长壁42的外表面420向外突出于基壁段412的外表面4120,即细长壁42的外表面420高于基壁段412的外表面4120。从而,施加烫印层8于细长壁42的外表面420时,基壁段412的外表面4120不会受到影响。

把手基体41具有向前开放的连接凹槽43,前板2具有向后弯折的连接翻边21,连接翻边21插入连接凹槽43内以将把手基体41固定于前板2。细长壁42构成连接凹槽43的一个槽壁,连接翻边21抵在细长壁42的面向连接凹槽43的一侧。

结合图1至图3说明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任何给定的方式互相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示实施例,通常情况下也可使用所示手段外的其他手段,只要这些手段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