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接水盘的船用制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0006发布日期:2019-03-08 17:5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接水盘的船用制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接水盘的船用制冰机。



背景技术:

制冰机是一种将水通过蒸发器由制冷系统和制冷剂冷却后生成冰的制冷机械设备。根据蒸发器的形状、原理和生产方式的不同,生成的冰块形状也不同。对于桶状的蒸发器,通过蒸发器内部的洒水装置向蒸发器的内壁洒水,从而在蒸发器的内壁上形成冰块,但是,多余的海水会沿着内壁下流,从出冰口流出,这样不仅降低了制冰效率,也降低了产冰质量。因此,提供一种带有接水盘的船用制冰机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接水盘的船用制冰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接水盘的船用制冰机,包括制冰机主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制冰机主体的底部的接水盘主体和水箱;

所述水箱靠近制冰机主体外壁的一面与所述制冰机主体的内壁呈阶梯面布置;

所述接水盘主体倾斜设置在所述制冰机主体的内壁靠近水箱的一侧,所述接水盘主体与所述阶梯面间具有间隙。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主体与制冰机主体的内壁的夹角范围为15°~75°。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主体与制冰机主体的内壁的夹角为45°。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制冰机主体为圆柱形,所述接水盘主体为环形薄板,所述环形薄板所占圆心角的范围为240°~320°。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薄板所占圆心角为280°。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制冰机主体内设有洒水管,所述洒水管喷洒的水流经由制冰机主体的内壁和接水盘主体流入所述水箱内。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制冰机主体还包括储水箱和水泵,所述储水箱和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所述储水箱连接,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洒水管连接。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制冰机主体还包括主轴和接水盘支架,所述主轴沿制冰机主体的轴线布置,所述接水盘支架的一端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接水盘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接水盘主体连接。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主体的材质为316L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接水盘的船用制冰机,包括蒸发器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底部的接水盘主体和水箱,通过接水盘主体将自制冰机主体的内壁留下的多余海水盛接,既提高了制冰效率、也提高了产冰品质,并且由于回收的海水被用作实现制冰机的水路循环,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有接水盘的船用制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有接水盘的船用制冰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制冰机主体; 2-接水盘主体; 3-水箱; 4-洒水管; 5-储水箱;6-水泵; 7-主轴; 8-接水盘支架; 9-刮冰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接水盘主体将自制冰机主体的内壁留下的多余海水盛接。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接水盘的船用制冰机,包括制冰机主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制冰机主体的底部的接水盘主体和水箱;

所述水箱靠近制冰机主体外壁的一面与所述制冰机主体的内壁呈阶梯面布置;

所述接水盘主体倾斜设置在所述制冰机主体的内壁靠近水箱的一侧,所述接水盘主体与所述阶梯面间具有间隙。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海水在冷媒作用下在制冰机主体的内壁上形成海水冰,而多余的海水由制冰机主体的内壁流下并被接水盘主体导向接引入水箱内,然后进行下一个水路循环。将水箱和制冰机主体设为阶梯面使得接水盘有足够空间进行引流作业,上述间隙则用以使多余海水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接水盘主体与制冰机主体的内壁的夹角范围为15°~75°。

进一步的,所述接水盘主体与制冰机主体的内壁的夹角为45°。

从上述描述可知,接水盘主体与制冰机主体的内壁的夹角过大,海水易发生激射;夹角过小,接水盘主体的盛接和引流效果降低。

进一步的,所述制冰机主体为圆柱形,所述接水盘主体为环形薄板,所述环形薄板所占圆心角的范围为240°~320°。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薄板所占圆心角为280°。

从上述描述可知,制冰机主体内腔的底部在圆周方向上分为落冰区和接水区,环形薄板所占圆心角的范围根据制冰机内刮冰装置所需的落冰空间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制冰机主体内设有洒水管,所述洒水管喷洒的水流经由制冰机主体的内壁和接水盘主体流入所述水箱内。

从上述描述可知,洒水管用以向制冰机主体的内壁上进行喷洒海水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制冰机主体还包括储水箱和水泵,所述储水箱和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所述储水箱连接,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洒水管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上述部件导通后即可形成一完整水路循环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制冰机主体还包括主轴和接水盘支架,所述主轴沿制冰机主体的轴线布置,所述接水盘支架的一端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接水盘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接水盘主体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接水盘支架用以安装接水盘主体,起到将接水盘主体固定在主轴上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接水盘主体的材质为316L不锈钢。

从上述描述可知,这样设计可避免接水盘被海水腐蚀,起到保护作用。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带有接水盘的船用制冰机,包括制冰机主体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制冰机主体1的底部的接水盘主体2和水箱3;

所述水箱3靠近制冰机主体1外壁的一面与所述制冰机主体1的内壁呈阶梯面布置;

所述接水盘主体2倾斜设置在所述制冰机主体1的内壁靠近水箱3的一侧,所述接水盘主体2与所述阶梯面间具有间隙。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一种带有接水盘的船用制冰机,包括制冰机主体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制冰机主体1的底部的接水盘主体2和水箱3;

所述水箱3靠近制冰机主体1外壁的一面与所述制冰机主体1的内壁呈阶梯面布置;

所述接水盘主体2倾斜设置在所述制冰机主体1的内壁靠近水箱3的一侧,所述接水盘主体2与所述阶梯面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大小为5mm~150mm。

所述接水盘主体2的深度为15mm~35mm,所述水箱3与接水盘主体2的垂直距离为10mm~30mm,所述接水盘主体2与制冰机主体1的内壁的夹角为45°。所述制冰机主体1为圆柱形,所述接水盘主体2为环形薄板,所述环形薄板所占圆心角为280°,所述水箱3呈环形、对应设置在所述环形薄板的下方。所述制冰机主体1内设有洒水管4,所述洒水管4喷洒的水流经由制冰机主体1的内壁和接水盘主体2流入所述水箱3内。所述制冰机主体1还包括储水箱5和水泵6,所述储水箱5和所述水箱3通过单向阀连接,所述水泵6的一端与所述储水箱5连接,所述水泵6的另一端与所述洒水管4连接。所述制冰机主体1还包括主轴7和接水盘支架8,所述主轴7沿制冰机主体1的轴线布置,所述洒水管4安装在所述主轴7上,所述接水盘支架8的一端与所述主轴7连接,所述接水盘支架8的另一端与所述接水盘主体2连接。所述接水盘主体2的材质为316L不锈钢。所述制冰机主体1还包括刮冰装置9,所述刮冰装置9安装在所述主轴7上。当所述主轴7转动时,其上部件跟随转动,所述刮冰装置9进行刮冰作业,所述刮冰装置9安装在对应所述接水盘主体2开口位置的上方,所述接水盘主体2的开口部分形成落冰区域,落冰区域无需使用接水盘主体2进行接水作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接水盘的船用制冰机,包括蒸发器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底部的接水盘主体和水箱,通过接水盘主体将自制冰机主体的内壁留下的多余海水盛接,既提高了制冰效率、也提高了产冰品质,并且由于回收的海水被用作实现制冰机的水路循环,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