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片冰机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1716发布日期:2019-06-11 23:49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水片冰机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水片冰机蒸发器。



背景技术:

制冰机是一种将水通过蒸发器由制冷系统和制冷剂冷却后生成冰的制冷机械设备。根据蒸发器的形状、原理和生产方式的不同,生成的冰块形状也不同。对于桶状的蒸发器,通过蒸发器内部的洒水装置向蒸发器的内壁洒水,并在蒸发器桶壁内的冷却剂的作用下在蒸发器的内壁上形成冰块。现有的蒸发器内壁的冷却通道结构复杂导致制冰效率较低,基于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冰效率高的蒸发器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冰效率高的海水片冰机蒸发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水片冰机蒸发器,包括蒸发器主体,所述蒸发器主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具有用于存留制冷剂的环流腔,所述环流腔的宽度与高度的比值大于0.7并且小于1.2。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主体的外壁上分别设有贯通至所述环流腔内的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环流腔沿蒸发器主体的桶壁呈螺旋形阶梯式布置。

在可选实施例中,每周所述环流腔的高面与低面之间具有坡面,所述制冷剂入口设置在每周所述环流腔上的高面与坡面的交界处,所述制冷剂出口设置在每周所述环流腔上的低面与坡面的交界处。

在可选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制冷剂出口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

在可选实施例中,图所述环流腔的截面面积自蒸发器的顶部向蒸发器的底部逐渐增大。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环流腔内设有隔板,所述环流腔通过隔板分隔成若干腔室,每个所述腔室之间设有制冷剂通道。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主体的内壁沿轴线方向设有沟槽,所述沟槽的截面为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海水片冰机蒸发器,包括蒸发器主体,所述蒸发器主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具有用于存留制冷剂的环流腔,通过将环流腔的宽度与高度的比值设置为大于0.7并且小于1.2的范围内,单位时间内的产冰量最高,同时功率损耗最低。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海水片冰机蒸发器的俯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海水片冰机蒸发器的B向截面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海水片冰机蒸发器的A向截面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海水片冰机蒸发器的局部放大图;

标号说明:

1-蒸发器主体;2-环流腔;3-制冷剂入口;4-制冷剂出口;5-连接管;6-隔板;7-制冷剂通道;8-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环流腔的宽度与高度的比值设置为大于0.7并且小于1.2。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海水片冰机蒸发器,包括蒸发器主体,所述蒸发器主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具有用于存留制冷剂的环流腔,所述环流腔的宽度与高度的比值大于0.7并且小于1.2。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海水自蒸发器的内壁流下,海水在环流腔内流动的制冷剂的作用下冷凝结冰于蒸发器的内壁上,并且,环流腔的宽度与高度的比值设置为大于0.7并且小于1.2的范围内,单位时间内的产冰量最高,同时功率损耗最低。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主体的外壁上分别设有贯通至所述环流腔内的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

从上述描述可知,制冷剂入口设置在环流腔的下部,制冷剂出口设置在环流腔的上部,这样设计有利于提高制冷剂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环流腔沿蒸发器主体的桶壁呈螺旋形阶梯式布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将环流腔设计为阶梯式上升通道时,环流腔的利用率最大,制冰率最佳。

进一步的,每周所述环流腔的高面与低面之间具有坡面,所述制冷剂入口设置在每周所述环流腔上的高面与坡面的交界处,所述制冷剂出口设置在每周所述环流腔上的低面与坡面的交界处。

从上述描述可知,这样设计有利于制冷剂自下而上在环流腔内填充,减少能耗,提高制冰率。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制冷剂出口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连接管连接以实现制冷剂的导通,增加制冷剂环流效率。

进一步的,图所述环流腔的截面面积自蒸发器的顶部向蒸发器的底部逐渐增大。

从上述描述可知,片冰机下部温度较低,这样能够提高产冰率,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环流腔内设有隔板,所述环流腔通过隔板分隔成若干腔室,每个所述腔室之间设有制冷剂通道。

从上述描述可知,隔板用以将环流腔分隔成不同腔室以提高制冷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主体的内壁沿轴线方向设有沟槽,所述沟槽的截面为三角形。

从上述描述可知,这样设计减少蒸发器内壁与环流腔之间的距离,提高产冰率,同时便于后续的刮冰作业。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海水片冰机蒸发器,包括蒸发器主体1,所述蒸发器主体1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具有用于存留制冷剂的环流腔2,所述环流腔2的宽度与高度的比值大于0.7并且小于1.2。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一种海水片冰机蒸发器,包括蒸发器主体1,所述蒸发器主体1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具有用于存留制冷剂的环流腔2,所述环流腔2的宽度与高度的比值大于0.7并且小于1.2。

所述蒸发器主体1的外壁上分别设有贯通至所述环流腔2内的制冷剂入口3和制冷剂出口4。所述环流腔2沿蒸发器主体1的桶壁呈螺旋形阶梯式布置。每周所述环流腔2的高面与低面之间具有坡面,所述制冷剂入口3设置在每周所述环流腔2上的高面与坡面的交界处,所述制冷剂出口4设置在每周所述环流腔2上的低面与坡面的交界处。两个所述制冷剂出口4之间通过连接管5连接。所述环流腔2的截面面积自蒸发器的顶部向蒸发器的底部逐渐增大。所述环流腔2内设有隔板6,所述环流腔2通过隔板6分隔成若干腔室,每个所述腔室之间设有制冷剂通道7。所述蒸发器主体1的内壁沿轴线方向设有沟槽8,所述沟槽8的截面为三角形。

为了体现本实用新型在制冰效率方面的显著技术效果,制冷剂流道宽度与高度的比值、单位时间制冰量以及电机功率列举如下表:

以上实验数据均是在相同工况下由制冷剂流道宽高之比不同的4台2T船用海水片冰机试验得来,从上表可看出,在制冷剂流道的宽度和高度之比越接近1.2,单位时间内片冰产量越高,同时损耗功率越低。因此宽度和高度之比在大于0.7并且小于1.2的范围内,制冰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水片冰机蒸发器,包括蒸发器主体,所述蒸发器主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具有用于存留制冷剂的环流腔,通过将环流腔的宽度与高度的比值设置为大于0.7并且小于1.2的范围内,单位时间内的产冰量最高,同时功率损耗最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