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8826发布日期:2019-09-11 22:4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施方式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以往,在对冰箱的开口进行开闭的门设置有门搁架,该门搁架能够收纳例如1升纸包装或2升塑料瓶的饮品以及其他瓶类或罐类等。在门关闭的状态下,门搁架从门突出出来。因此,冰箱的门搁架构成为门的旋转轨迹的外侧的端部倾斜或弯曲,以便能够避开与其他结构物的干扰,从而能够顺利地对门进行开闭。

与此相对,通常,饮品等的容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因此,以往的门搁架无法沿着门搁架端部的倾斜或弯曲的表面来收纳上述的纸包装或塑料瓶饮品以及其他瓶类或罐类等,其结果,产生浪费的空间,无法有效利用门搁架内的收纳空间。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4380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门搁架内的收纳空间的冰箱。

实施方式的冰箱具有:冰箱主体,该冰箱主体具有前表面开口部;门,该门以铰链为支点进行转动,对上述前表面开口部进行开闭;以及门搁架,该门搁架设置于上述门的上述冰箱主体侧,构成为容器状。上述门搁架具有:底板,该底板构成容器的底部;以及周板,该周板构成容器的周围。上述周板具有:冰箱主体侧区域,该冰箱主体侧区域在上述门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构成上述门搁架的上述冰箱主体侧的表面;左右的侧部区域,该左右的侧部区域在与上述门的宽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构成上述门搁架的左右的两个端侧的表面;以及角部区域,该角部区域介于上述左右的侧部区域中的至少一方与上述冰箱主体侧区域之间,且相对于上述冰箱主体侧区域以及上述侧部区域这两者倾斜或弯曲。上述门搁架具有第一分隔部,该第一分隔部在垂直于上述门的方向上延伸,用于将上述门搁架的内部分隔开,由此形成收容部,该收容部构成为外周面包括上述侧部区域的一方和上述角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实施方式的冰箱,因为通过第一分隔部形成有收容部,所以,收纳于收容部的小型食品不易倾倒,能够简便地取出。因此,能够将现有例子中成为浪费的空间的角部区域的内侧的空间有效地用作收容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冰箱中,优选上述冰箱设置成:上述第一分隔部的上述冰箱主体侧的端部与上述周板之间具有间隔。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冰箱中,优选上述收容部在上述门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于与上述铰链相反的一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冰箱中,优选上述冰箱还具有第二分隔部,该第二分隔部在上述门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用于将上述收容部的内部分隔开。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冰箱中,优选上述门搁架还具有大收容部,该大收容部构成为外周由上述冰箱主体侧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上述第一分隔部的至少一部分包围,且相对于上述第一分隔部设置于与上述收容部相反的一侧,其容积大于上述收容部的容积。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冰箱中,优选上述冰箱还具有第二分隔部,该第二分隔部在上述门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用于将上述收容部的内部分隔开,上述门搁架还具有:大收容部,该大收容部构成为外周由上述冰箱主体侧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上述第一分隔部的至少一部分包围,且相对于上述第一分隔部设置于与上述收容部相反的一侧,其容积大于上述收容部的容积;以及中板,该中板在上述门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用于将上述大收容部分隔开,上述第二分隔部的距离上述底板的高度低于上述中板的高度,或者,低于上述冰箱主体侧区域的高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冰箱中,优选上述门搁架还具有:大收容部,该大收容部构成为外周被上述冰箱主体侧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上述第一分隔部的至少一部分包围,且相对于上述第一分隔部设置于与上述收容部相反的一侧,其容积大于上述收容部的容积;以及中板,该中板在上述门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用于将上述大收容部分隔开,上述第一分隔部的距离上述底板的高度低于上述中板的高度,或者,低于上述冰箱主体侧区域的高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冰箱中,优选上述大收容部的宽度为上述收容部的宽度的3倍以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冰箱中,优选上述门包括设置于右侧的右门和设置于左侧的左门,上述右门和上述左门构成为:一方具有的宽度比另一方具有的宽度窄。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冰箱中,优选上述收容部至少设置在上述右门和上述左门中的具有比较窄的宽度的门的、在上述具有比较窄的宽度的门的宽度方向上与上述铰链相反的一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关闭门的状态下的构成例的主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转动门的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门搁架的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门搁架的构成例的俯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门搁架的构成例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冰箱;10…冰箱主体;11…冷藏室;111、112…左右的转动门;113、114…左右的铰链;20…左侧的门搁架;21…底板;22…周板;221…冰箱主体侧区域;222…侧部区域;223…角部区域;23…第一分隔部;24…第二分隔部;25…中板;26…小收容部;27…大收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多个实施方式的冰箱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各实施方式中,对实质上相同的构成部位赋予同一符号,并省略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冰箱1构成为:在前表面呈开口的纵长矩形箱状的冰箱主体10内具有多个储藏室。以下的说明中,将冰箱主体10的开口侧作为冰箱1的前侧,将与开口相反的一侧作为冰箱1的后侧。另外,将使冰箱1以图1的姿势设置于地板面时的相对于重力方向的上下方向作为冰箱1的上下方向。另外,将从前侧观察图1的冰箱1时的左右方向作为冰箱1的左右方向。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设置于后述的转动门111、112的门搁架20、30,“冰箱主体10侧”是指:以转动门111、112的关闭状态为基准的、相对于转动门111、112的相对位置关系。

如图1所示,冰箱1构成为:以冰箱主体10为主体。冰箱主体10由前表面呈开口的具有隔热性的箱体构成,内部具有多个储藏室。冰箱主体10中,作为用于储藏储藏物的多个储藏室,例如具备:冷藏室11、蔬菜室12、制冰室13、小冷冻室14以及冷冻室15。冷藏室11设置于冰箱主体10的最上部。蔬菜室12设置于冷藏室11的下方。制冰室13及小冷冻室14左右排列地设置于蔬菜室12的下方。冷冻室15设置于制冰室13及小冷冻室14的下方、亦即冰箱主体10的最下部。

冷藏室11及蔬菜室12均为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例如被维持在1~4℃的正温度带。冷藏室11与蔬菜室12之间由未图示的隔热隔壁上下隔开。制冰室13、小冷冻室14以及冷冻室15均为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例如被维持在-10℃~-20℃的负温度带。蔬菜室12与制冰室13及小冷冻室14之间由未图示的隔热隔壁上下隔开。

冰箱1具备左右的转动门111、112。左右的转动门111、112是:对冷藏室11的前表面的开口进行开闭、且具有隔热性的铰链开闭式的门,并构成为左右对开式。通过左右的铰链113、114将左右的转动门111、11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冰箱主体10,该左右的铰链113、114以上下一组的方式设置于冰箱主体10的前侧的左右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的转动门111、112构成为:各自具有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有所差异。例如,左侧的转动门111的宽度小于右侧的转动门112的宽度。应予说明,左右的转动门111、112的宽度的尺寸关系也可以与上述尺寸关系相反,左右的转动门111、112的宽度还可以相同。另外,对冷藏室11的前表面的开口进行开闭的转动门也可以为能够向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转动的、亦即单开或双开的一扇门。

左右的转动门111、112分别具有1个以上的门搁架20、30。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左右的转动门111、112分别具有多个门搁架,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具有3个门搁架201~203、301~303。各门搁架20、30由例如聚苯乙烯等透明合成树脂制成,并构成为能够收纳饮品的容器以及其他食品等。应予说明,设置在左侧的门111的各门搁架201~203以及设置在右侧的门112的各门搁架301~303各自的宽度尺寸和具体形状既可以通用,也可以不同。以下,再参照图2至图4,对左侧的转动门111所具有的门搁架201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左侧的门搁架201设置于左侧的转动门111的下端部。如图3及图4所示,门搁架201一体地具有底板21及周板22,在安装于左侧的转动门111的状态下,整体为上侧呈开口的容器状。

底板21构成门搁架201的底部。底板21构成为相对于冰箱1的设置面水平,或者,构成为随着远离左侧的转动门111而稍稍下降的倾斜状。应予说明,底板21可以为一个平面状,也可以构成为设置有台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底板21构成为包括左侧的转动门111侧的表面和冰箱主体10侧的表面这两个面的阶梯状,而不是一个平面状。即,底板21的左侧的转动门111侧的面设置成:与底板21的冰箱主体10侧的表面向左侧的转动门111侧延长的面相比,向上方分离。

周板22构成门搁架201的外周面。如图3所示,周板22构成为包围底板21,但除了左侧的转动门111侧的一边以外。周板22构成为:在垂直或大致垂直于冰箱1的设置面的方向上延伸。周板22一体地具有:1个冰箱主体侧区域221、2个侧部区域222以及1个角部区域223。

冰箱主体侧区域221在左侧的转动门11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构成左侧的门搁架20的冰箱主体10侧的表面,且离开左侧的转动门111。2个侧部区域222分别在与左侧的转动门111的宽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构成门搁架201的宽度方向上的左右的两个端侧的表面。这种情况下,侧部区域222在与转动门111的宽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意味着:延长侧部区域222而得到的区域与转动门111的宽度方向交叉。即,延长侧部区域222而得到的区域和转动门111以具有角度的方式交叉。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2个侧部区域222分别在垂直或大致垂直于左侧的转动门111的方向上延伸。应予说明,延长侧部区域222的区域和转动门111以具有角度的方式交叉即可,并不一定需要正交。

左右的侧部区域222的一端与左侧的转动门111相接。角部区域223设置于冰箱主体10侧,且介于冰箱主体侧区域221与侧部区域222之间。这种情况下,角部区域223的两端部分分别与冰箱主体侧区域221以及侧部区域222连接并圆滑地连续。应予说明,冰箱主体侧区域221和角部区域223、以及角部区域223和侧部区域222并不一定需要连接,也可以为相互分离而具有例如1mm左右的微小间隙的构成。

角部区域223构成为:相对于冰箱主体侧区域221和侧部区域222均倾斜或弯曲。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角部区域223相对于冰箱主体侧区域221以及侧部区域222弯曲。角部区域223既可以设置于冰箱主体侧区域221的两端,也可以设置于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左侧的转动门111关闭的状态下,角部区域223设置于右端,亦即在左侧的转动门111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于与铰链113相反的一侧的、铰链相反侧。冰箱主体侧区域221的未介入有角部区域223的一侧的一端与侧部区域222直接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周板22构成为:以冰箱主体10侧的距离底板21的高度低于左侧的转动门111侧的距离底板21的高度的方式使上端部倾斜。亦即,构成为:冰箱主体侧区域221的高度低于侧部区域222的高度。换言之,周板22的上端部以从转动门111侧朝向冰箱主体10侧下降的方式倾斜。另外,从底板21的上表面至周板22的上端部的高度尺寸在冰箱主体侧区域221中为恒定。

门搁架201具有:第一分隔部23、第二分隔部24以及中板25。第一分隔部23在转动门111的宽度方向上分隔门搁架20的内部的空间,由此,形成在转动门111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的空间。这种情况下,第一分隔部23在与左侧的转动门111的宽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划分左侧的门搁架20内部,从而形成小收容部26及大收容部27。这种情况下,与左侧的转动门111的宽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不限定于与转动门111的宽度方向垂直的情况,只要为包括与转动门111的宽度方向垂直的分量、亦即包括在转动门111关闭的状态下与冰箱主体10的前后方向平行的分量的方向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分隔部23在垂直于左侧的转动门111的方向上延伸。即,第一分隔部23配置成:与转动门111的表面正交。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说的第一分隔部23在垂直于转动门111的方向上延伸可以相对于转动门111的表面倾斜几度左右,而不需要严格地垂直。

小收容部26是:相对于第一分隔部23设置于角部区域223侧的空间。即,小收容部26是:其外周的一部分被第一分隔部23、一方的侧部区域222、以及角部区域223的至少一部分包围起来的收容部。此处,外周的一部分被一方的侧部区域222和角部区域223的至少一部分包围起来不限于小收容部26的外周面包括一方的侧部区域222和角部区域223的至少一部分的情况,还包括小收容部26包含在由它们规定的空间的内部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小收容部26的外周面包括:第一分隔部23、一方的侧部区域222、以及角部区域223的至少一部分。这种情况下,小收容部26的外周面不限于门搁架20本身的外周面,而是指构成小收容部26的周围的表面,可以包括位于由周板22包围的门搁架20的内部的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小收容部26是:由2个侧部区域222中的一方、此时为铰链相反侧的侧部区域222、角部区域223中的与铰链相反侧的侧部区域222相连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分隔部23包围的空间。

大收容部27是:相对于第一分隔部23设置于与小收容部26相反的一侧的空间。即,大收容部27的外周的一部分被上述冰箱主体侧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一分隔部的至少一部分包围。此处,外周的一部分被上述冰箱主体侧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一分隔部的至少一部分包围不限于大收容部27的外周面包括上述冰箱主体侧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一分隔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情况,还包括大收容部27包含在由它们规定的空间的内部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大收容部27的外周面包括:第一分隔部23和冰箱主体侧区域221的至少一部分。这种情况下,大收容部27的外周面不限于门搁架20本身的外周面,而是指构成大收容部27的周围的表面,也可以包括位于由周板22包围的门搁架20的内部的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大收容部27是:由2个侧部区域222中的未形成小收容部26的外周面的一方即另一方、此时为铰链侧的侧部区域222、冰箱主体侧区域221、角部区域223中的与冰箱主体侧区域221相连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分隔部23包围的空间。

小收容部26的收容容积构成为:小于大收容部27的收容容积。亦即,大收容部27的宽度即左侧的转动门11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小收容部26的宽度。具体而言,大收容部27的宽度为小收容部26的宽度的3倍以上。

应予说明,也可以在门搁架201的左右两端都设置有角部区域223。这种情况下,小收容部26既可以设置成与该左右两方的角部区域223相对应,也可以设置成仅与其中一方的角部区域223、例如铰链相反侧的角部区域223相对应。换言之,在门搁架201的左右两端设置有角部区域223的情况下,第一分隔部23既可以设置成与该左右两方的角部区域223相对应,也可以设置成仅与其中一个角部区域223相对应。

即,在例如如本实施方式的左侧的门搁架201那样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较短的情况下,门搁架201采用具有1个第一分隔部23的构成即可。并且,在门111的宽度方向上观察,该1个第一分隔部23将门搁架201内区划出:相对于第一分隔部23处于角部区域223侧亦即铰链相反侧的小收容部26、以及相对于第一分隔部23处于铰链侧的大收容部27。

另一方面,在例如如右侧的门搁架301那样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比左侧的门搁架201长的情况下,门搁架301可以具有例如2个第一分隔部。这种情况下,门搁架301可以采用如下构成,即,具有:被2个第一分隔部夹着的大收容部、以及在门112的宽度方向上观察设置于大收容部的两个外侧的、亦即被第一分隔部和侧部区域夹着的2个收容部。

此处,关于第一分隔部23,将冰箱主体10侧的端部称为第一分隔部23的前端部231,将转动门111侧的端部称为第一分隔部23的基端部232。这种情况下,如图4所示,第一分隔部23的前端部231与周板22具有间隔。即,第一分隔部23未与周板22的角部区域223相接。这种情况下,第一分隔部23的前端部231与角部区域223之间的间隙的距离例如为0.5cm~1.5cm左右,但不限定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分隔部23向冰箱主体10侧延长的线与周板22的角部区域223交叉。另外,第一分隔部23的前端部231并不一定需要与周板22具有间隔。即,第一分隔部23的前端部231可以抵靠到周板22的角部区域223并连接。另外,将第一分隔部23向冰箱主体10侧延长的线并不一定需要与角部区域223交叉,也可以为与冰箱主体侧区域221交叉的构成。例如,第一分隔部23的前端部231可以抵靠到周板22的冰箱主体侧区域221并连接。

第一分隔部23的基端部232可以构成为在将门搁架201设置于转动门111的状态下与转动门111相接,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与转动门111具有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分隔部23的基端部232构成为:在将门搁架201设置于左侧的转动门111的状态下,与转动门111相接。

第二分隔部24用于将由第一分隔部23分隔出的小收容部26内进一步分隔为2个以上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门搁架201具有多个、例如3个第二分隔部24。具体而言,自冰箱主体10侧开始,门搁架201依次具有第二分隔部241~243。并且,各第二分隔部241~243将小收容部26的内部进一步分隔为4个空间。应予说明,门搁架201可以为如下构成,即,具有1个第二分隔部24而将小收容部26内区划为2个空间。

具体而言,第二分隔部241~243在左侧的转动门11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在与左侧的转动门111垂直的方向上分隔小收容部26的内部,从而形成4个收容空间261~264。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简称为小收容部26的情况下,是指将这4个收容空间261~264合并的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冰箱主体10侧开始,将通过第二分隔部24而在小收容部26内形成的4个收容空间261~264依次称为第一小收容部261、第二小收容部262、第三小收容部263以及第四小收容部264。这种情况下,第一小收容部261的外周面包括角部区域223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分隔部24中的最靠近冰箱主体10侧的第二分隔部241的左端、亦即铰链相反侧的端部与周板22的角部区域223和侧部区域222之间的交界附近相接。另外,各第二分隔部242、243的左端、亦即铰链相反侧的端部与周板22的侧部区域222相接。第二分隔部241~243的右端、亦即铰链侧的端部分别与第一分隔部23相接。

中板25用于将由第一分隔部23分隔出的大收容部27内进一步分隔为2个以上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门搁架201具有例如1个中板25,将大收容部27的内部进一步分隔为2个空间。具体而言,中板25在左侧的转动门11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在与转动门111垂直的方向上将大收容部27的内部分隔开,从而形成2个收容空间271、272。

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简称为大收容部27的情况下,是指将这2个收容空间271、272合并的空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冰箱主体10侧开始,将通过中板25而在大收容部27内形成的2个收容空间271、272依次称为第一大收容部271及第二大收容部272。

中板25位于与左侧的门搁架201的纵深、亦即垂直于左侧的转动门111的方向的中心位置相比更靠冰箱主体侧区域221侧的位置。即,在左侧的转动门111打开的状态下,第一大收容部271及第二大收容部272配置于使用者观察时的跟前侧和里侧。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跟前侧的第一大收容部271的纵深尺寸小于里侧的第二收容部272的纵深尺寸。

应予说明,虽然详细内容没有图示,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中板25设置成:从设置于底板21的台阶部分向上方突出。即,底板21形成有以中板25在左右方向亦即门111的宽度方向上的延长线为界的台阶。并且,底板21中的门111侧的部分位于台阶的上侧,冰箱主体10侧位于台阶的下侧。

另外,中板25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与周板22的侧部区域222相接。另外,中板25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与第一分隔部23相接。这种情况下,中板25形成为:与3个第二分隔部24中的1个、例如3个第二分隔部24中的最靠近冰箱主体10侧的第二分隔部24连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底板21的上表面至冰箱主体侧区域221的上端部的高度尺寸在从底板21的上表面至周板22的上端部的高度尺寸中最短。并且,从底板21的上表面至中板25的上端部的高度尺寸比从底板21的上表面至冰箱主体侧区域221的上端部的高度尺寸短。即,中板25的高度尺寸比周板22的高度尺寸短,中板25未从周板22的上端部向上方突出。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构成为:第一分隔部23及第二分隔部24的距离底板21的上表面的高度比中板25的高度及冰箱主体侧区域221的高度中的任一高度都低。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冰箱体侧区域221的距离底板21的上表面的高度尺寸最长,中板25的高度尺寸第二长,第一分隔部23及第二分隔部24的高度尺寸最短。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冰箱主体侧区域221的距离底板21的上表面的高度尺寸最长,第一分隔部23及第二分隔部24的高度尺寸第二长,中板25的高度尺寸最短。在又一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构成为:中板25的距离底板21的上表面的高度尺寸最长,第一分隔部23及第二分隔部24的高度尺寸第二长,冰箱主体侧区域221的高度尺寸最短。

另外,第一分隔部23及第二分隔部24的距离底板21的上表面的高度也可以不恒定。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分隔部23的距离底板21的上表面的高度以与中板25的接点为界而变化。亦即,构成为:第一分隔部23中的前端部231侧低于基端部232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设置的多个第二分隔部24的距离底板21的上表面的高度构成为与第一分隔部23中的前端部231侧的高度尺寸相同的高度尺寸。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门搁架201具有第一分隔部23。第一分隔部23在垂直于转动门111方向上延伸,将门搁架201的内部分隔开,由此形成小收容部26,该小收容部26构成为外周面包括一方的侧部区域222和角部区域223的至少一部分。

据此,可以在存在于门搁架201的角部区域223的内侧的狭窄空间中收纳管状食品等小型食品。在不具有第一分隔部23的现有例子的情况下,即便想要将管状食品等小型食品收纳于角部区域223的内侧的狭窄空间,也会因没有间隔板而导致小型食品倾倒,在取出时非常不方便。因为有这样的情况,所以无法充分利用该空间,而成为浪费的空间。为了节能,也希望有效地充分利用收纳空间而使冰箱小型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第一分隔部23形成有小收容部26,所以,收纳于小收容部26的小型食品不易倾倒,能够简便地取出。因此,能够将现有例子中成为浪费的空间的角部区域223的内侧的空间有效地用作小收容部26。

此外,第一分隔部23的冰箱主体10侧的前端部231设置成与周板22的角部区域223具有间隔。由此,容易进行小收容部26内部的清扫、维护等。即,角部区域223构成为:相对于冰箱主体侧区域221和侧部区域222均倾斜或弯曲。因此,角部区域223与第一分隔部23所成的角度为锐角。

这种情况下,如果第一分隔部23设置成与角部区域223相接,则污垢、灰尘容易积存于第一分隔部23与角部区域223之间的对接部分。此外,上述的对接部分为锐角,所以使用者的手指、清扫用具不易进入,因此,在该对接部分积存有污垢、灰尘的情况下,清扫困难且不卫生。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分隔部23和角部区域223具有间隔。因此,在第一分隔部23与角部区域223之间不存在对接部分,所以污垢、灰尘不易积存。此外,即便在第一分隔部23与角部区域223之间积存有污垢、灰尘,使用者也可以使自己的手指或清扫工具跨过第一小收容部261和第一大收容部271而沿着角部区域223的内表面移动来进行清扫,因此,能够简单地拭去该污垢、灰尘。其结果,能够保持门搁架20卫生。

另外,第一分隔部23与角部区域223之间的距离为0.5cm至1.5cm,因此,能够使使用者的手指或清扫用具进入而进行维护,另一方面,能够抑制装有食品的管状等小型食品穿过间隙而倾倒。

此外,小收容部26在左侧的转动门111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于与铰链113相反的一侧的、铰链相反侧。由此,在左侧的转动门111打开的状态下,对使用者而言,小收容部26位于跟前侧。因此,对于使用者来说是手容易够到的位置,能够简单地从小收容部26取放小型食品,并且能够轻松地对小收容部26内进行清扫。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具有第二分隔部24。第二分隔部24在转动门11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在与转动门111垂直的方向上将小收容部26的内部分隔开。由此,因为小收容部26内部被隔得更细,所以能够容易分别取放地收容多个小型食品。因此,使得左侧的门搁架20内得到整理,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收纳空间。另外,在收容有多个小型食品的情况下,即便取出其一部分,其他小型食品也不会因此而倾倒,不存在每次取出小型食品时都要重新整理左侧的门搁架20内的麻烦。

另外,左侧的门搁架201还具有大收容部27。大收容部27构成为外周面包括第一分隔部23的至少一部分,且相对于第一分隔部23,设置于与小收容部26相反的一侧。并且,大收容部27的容积大于小收容部26的容积。据此,能够在小收容部26中收纳管状调料等小型食品,并且在大收容部27收纳例如1升纸包装或2升塑料瓶等大型食品,因此,提高了使用者的便利性。

另外,第一分隔部23及第二分隔部24构成为:其距离底板21的高度低于中板25的高度或冰箱主体侧区域221的高度。由此,在取放大收容部27所收容的食品时,能够使使用者的手不易碰到第一分隔部23或第二分隔部24。另外,在取放小收容部26所收容的食品时,也能够使使用者的手不易碰到第二分隔部24。因此,成为如下构成:既实现了收纳空间的有效利用,并且也不会破坏所收容的食品的取出性能。

大收容部27的宽度为小收容部26的宽度的3倍以上。即,小收容部26的宽度小于大收容部27的宽度的1/3。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小收容部26不会过分挤压用于大收容部27的空间。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能够具备用于收纳小型食品的小收容部26,并且能够更可靠地进行例如1升纸包装、2升塑料瓶等大型食品向大收容部27中的收纳。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分隔部23设置于与周板22的角部区域223交叉的位置。据此,通过使大收容部27成为沿着冰箱主体侧区域221及门111的表面的整体为矩形的形状,从而能够尽量确保其更大的容积。因此,容易向大收容部27收纳例如截面为矩形的1升纸包装、2升塑料瓶等大型收容物,另外,能够抑制收容时第一分隔部23造成阻碍的情况。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确保大收容部27的容积更大,并且能够将以往容易成为浪费空间的沿着曲面形状的角部区域223的空间充分用作小收容部26,因此,能够有效地充分利用门搁架20内的空间,其结果,实现了使用者的便利性的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小收容部26的角部区域223设置于左侧的转动门111。该左侧的转动门111构成为:其宽度小于右侧的转动门112的宽度。宽度较窄的左侧的转动门111与宽度较宽的右侧的转动门112相比,其旋转轨迹的旋转半径变小。因此,左侧的门搁架20的铰链相反侧的端部与右侧的门搁架30的铰链相反侧的端部相比,需要使其端部更大幅度地弯曲或倾斜。

亦即,必须避免铰链相反侧的端部向左侧的转动门111的旋转轨迹的外侧突出,从而避免在左侧的转动门111转动时与右侧的转动门112发生干扰。因此,难以在左侧的门搁架20的铰链相反侧的端部收容大型食品。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左侧的门搁架20的铰链相反侧端部设置小收容部26,能够将包含现有例子中无法有效利用的角部区域223在内的空间有效利用于小型食品的收容。

(第二实施方式)

冰箱1的门搁架201可以为不具有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分隔部23的构成。即,本实施方式的门搁架201具有多个第二分隔部24,但不具有第一分隔部23。这种情况下,第二实施方式的门搁架201具有至少1个、优选3个第二分隔部24。并且,小收容部26和大收容部27实质上由连结各第二分隔部24的未与侧部区域222连接的一侧的端部244而得到的线及该线的延长线隔开。这种情况下,各第二分隔部24将小收容部26的内部进一步分隔为4个空间。

据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虽然收纳时的防止小型食品倾倒的性能有可能变差,但是,就有效利用现有例子中成为浪费空间的角部区域223的内侧空间的这一点而言,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等的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该新的实施方式可以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可以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及主旨中,并且,也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