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8764发布日期:2019-09-18 00:0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冰箱是人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家电,其利用低温环境保存食物或其他物品,可保证食物或其他物品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生变质。一般来说,冰箱的箱胆内设有用于独立保存食物或其他物品的抽屉,以保证抽屉内的食物不会与箱胆内其他区域的食物串味,从而保证冰箱所保存的食物品质不会下降。

目前,箱胆侧壁设有对抽屉进行导向的导轨,且导向导轨通过螺钉设在箱胆侧壁上,但这使得导向导轨与箱胆侧壁的装配速度比较慢,影响冰箱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以简化导向导轨与箱胆侧壁的装配方式,从而提高装配速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包括箱胆以及分别位于箱胆内的抽屉和用于对抽屉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导轨以及设在箱胆侧壁上的第一支撑筋条,所述第一支撑筋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箱胆的深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支撑筋条上开设有沿着第一支撑筋条延伸方向导向的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所述第一导槽远离箱胆入口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导槽远离箱胆入口的一侧均具有导入口;所述导向导轨扣设在所述第一导槽和所述第二导槽内;所述第一支撑筋条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所述导向导轨的底部设有可形变结构,所述可形变结构邻近第一定位槽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的第一定位柱,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柱设在可形变结构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制冷设备中,箱胆侧壁上设有沿着箱胆的深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筋条,第一支撑筋条上开设有沿着第一支撑筋条的延伸方向导向的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第一导槽远离箱胆入口的一侧和上述第二导槽远离箱胆入口的一侧均具有导入口,使得在推动导向导轨,导向导轨的一个侧壁通过第一导槽所具有的导入口滑入第一导槽内,导向导轨的另一侧壁通过第二导槽所具有的导入口滑入第二导槽内,以利用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对导向导轨进行导向;同时,由于第一支撑筋条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而导向导轨的底部具有可形变结构,该可形变结构邻近第一定位槽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使得导向导轨装配到箱胆侧壁时,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的伸出方向朝向第一支撑筋条,导致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的伸出端与箱胆侧壁之间的距离比较窄小;而利用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对导向导轨导向时,第一支撑筋条位于导向导轨内,并与导向导轨处在相对运动状态,因此,在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的伸出端与箱胆侧壁之间的距离比较窄小的情况下,如果该距离无法容纳第一支撑筋条,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就会阻碍第一支撑筋条与导向导轨的相对运动。但是,由于导向导轨的底部设有可形变结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设在该可形变结构上,使得在导向导轨与第一支撑筋条相对运动过程中,第一支撑筋条邻近导向导轨底部的表面会向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的伸出端施加一定的挤压力,这样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所在的可形变结构向远离第一支撑筋条(箱胆侧壁)的方向发生一定的变形,从而增大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的伸出端与箱胆侧壁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支撑键条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的伸出端与箱胆侧壁之间的区域,进而保证在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的导向下,导向导轨可持续向箱胆深处滑动,当导向导轨的底部所含有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移动到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时,支撑筋条邻近导向导轨底部的表面对第一定位柱的伸出端的挤压力消失,此时可形变结构就会带动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向靠近第一定位槽的方向回弹,从而使得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卡入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内,从而将导向轨道牢固的装配到箱胆上。

由上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制冷设备无需使用螺钉,就可以将导向导轨牢靠的装配在箱胆侧壁,保证导向导轨不会从箱胆侧壁脱落,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制冷设备可简化导向导轨与箱胆侧壁的装配方式,从而提高装配速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关闭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打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位于箱胆内的抽屉与导向导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有导向导轨的箱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导向导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导向导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形变结构发生形变时的状态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导向导轨与第一支撑筋条300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第一支撑筋条300在a1-a2-a3剖面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0中导向导轨与第一支撑筋条300的装配结构在a1-a2-a3剖面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0中导向导轨与第一支撑筋条300的装配结构在a1-a2剖面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有第二支撑筋条800的抽屉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处于最大推入状态抽屉与导向导轨的配合状态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处于最大抽出状态抽屉与导向导轨的配合状态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可以为冰箱、冰柜等可制冷设备,其不仅用于保存食品,也可以保存其他需要低温保藏的物品。下面以冰箱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进行详细说明,下文说明仅用于解释,不用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处于关闭状态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冰箱具有近似长方体形状。该冰箱外观由限定存储空间的储藏室100和设置在储藏室100中的多个门体200限定。

上述储藏室100包括冷藏室100a和冷冻室100b。应理解,图1所示的冷冻室100b位于冷藏室100a的下方,但不排除冷藏室100a位于冷冻室100b下方,冷藏室100a位于冷冻室100b左侧,冷藏室100a位于冷冻室100b右侧的情况。如图1所示,上述多个门体200包括冷藏室门体200a和冷冻室门体200b。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上述储藏室100为具有开口的箱体结构,储藏室100内设有箱胆,箱胆包括相互独立的冷藏室箱胆120a和如图3所示的冷冻室箱胆120b;应理解,图2所示的冷冻室箱胆120b位于冷藏室箱胆120a的下方,但不排除冷藏室箱胆120a位于冷冻室箱胆120b下方,冷藏室箱胆120a位于冷冻室箱胆120b左侧,冷藏室箱胆120a位于冷冻室箱胆120b右侧的情况。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冷藏室门体200a包括冷藏室门壳210a以及设在冷藏室门壳210a邻近冷藏室箱胆120a的表面的冷藏室门胆220a;冷藏室门体200a分为左侧冷藏室门体200a1和右侧冷藏室门体200a2;左侧冷藏室门体200a1可枢转地安装在冷藏室箱胆120a入口的左侧,右侧冷藏室门体200a2可枢转地安装在冷藏室箱胆120a右侧,左侧冷藏室门体200a1和右侧冷藏室门体200a2可选择性的打开和关闭,以在冷藏室箱胆120a取放食物或其他需要冷藏的物品,当然,左侧冷藏室门体200a1和右侧冷藏室门体200a2也可以同时打开,以在冷藏室箱胆120a取放食物或其他需要冷藏的物品。上述冷藏室箱胆120a内和冷藏室门胆220a内均设有沿着冷藏室箱胆120a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置物层架121a。应理解,冷藏室箱胆120a内所设置的置物层架121a与冷藏室门胆220a内所设置的置物层架121a的结构略有不同。例如:冷藏室箱胆120a内所设置的置物层架121a为平板状结构,一般采用导轨承载;冷藏室门体200a的门胆内所设置的置物层架121a为槽状结构,一般卡设在冷藏室门胆220a上。

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冷冻室门体200b为抽屉式门体(下文简称抽屉700),数量为两个,上述冷冻室箱胆120b侧壁内沿着高度方向间隔装配有两对导向机构;每对导向机构用于对抽屉700进行导向;如图14所示,每个抽屉700包括箱盒710以及设在箱盒710一侧的箱门720,箱盒710的形状一般近似长方形,箱门720一般为填充泡沫、海绵等保温材料的壳体。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上述冷藏室门胆220a内不仅可以设置置物层架121a,也可以设置如图3所示的抽屉700;当然在冷藏室门胆220a内设置有抽屉700时,也应当配备上述导向机构,以利用导向机构对抽屉700进行导向。至于抽屉式门体的数量和导向机构的对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仅限于图1和图2所示的两个。

为了清楚解释上述导向结构与抽屉700的装配结构,下面以抽屉700设在冷冻室箱胆120b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下文在不做解释时箱胆均指冷冻室箱胆120b。

如图1~图4和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不仅包含箱壳和箱胆,还包括抽屉700和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可对抽屉700进行导向。该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导轨500以及设在箱胆侧壁sb上的第一支撑筋条300,第一支撑筋条300的延伸方向与上述箱胆的深度方向相同。第一支撑筋条300的延伸方向是指第一支撑筋条300的条行延伸方向,箱胆的深度方向是指垂直于箱胆入口所在平面的方向,在图3中用w表示。箱胆侧壁sb是指箱胆内壁中垂直于箱胆入口所在平面的表面,在图3中用h表示。应理解,导向导轨500和第一支撑筋条300均可以采用整体注塑的方法制作而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成本较低的方法制作。

如图5、图11和图12所示,第一支撑筋条30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c1以及沿着第一支撑筋条300延伸方向导向的第一导槽310和第二导槽320,第一导槽310远离箱胆开口的一侧和上述第二导槽320远离箱胆入口的一侧均具有导入口,将第一导槽310远离箱胆入口的一侧所具有的导入口定义为第一导入口311,将第二导槽320远离箱胆入口的一侧所具有的导入口定义为第二导入口312。上述导向导轨500扣设在第一导槽310和第二导槽320内,上述导向导轨500的底部具有可形变结构600,该可形变结构600邻近第一定位槽c1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定位槽c1配合的第一定位柱z1,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设在可形变结构600上。应理解,箱胆入口用于取放食物等物品,上述抽屉700可通过该入口进入箱胆,并与导向导轨500装配在一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中,箱胆侧壁sb上设有沿着箱胆的深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筋条300,第一支撑筋条300上开设有沿着第一支撑筋条300的延伸方向导向的第一导槽310和第二导槽320,第一导槽310远离箱胆入口的一侧具有第一导入口311,上述第二导槽320远离箱胆入口的一侧具有第二导入口312,使得将上述导向导轨500装配到箱胆侧壁sb前,先将第一支撑筋条300设在箱胆侧壁sb,并保证第一支撑筋条300的延伸方向与箱胆的深度方向相同,推动导向导轨500,使得导向导轨500的一个侧壁通过第一导入口311滑入第一导槽310内,导向导轨500的另一侧壁通过第二导入口312滑入第二导槽320内,此时,利用第一导槽310和第二导槽320就可以对导向导轨500进行导向,该过程中第一支撑筋条300位于导向导轨500中。同时,如图5所示,由于第一支撑筋条300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c1,如图7和图8所示,导向导轨500的底部具有可形变结构600,该可形变结构600邻近第一定位槽c1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使得导向导轨500装配到箱胆侧壁sb时,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的伸出方向朝向第一支撑筋条300,导致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的伸出端与箱胆侧壁sb之间的距离比较窄小;而利用第一导槽310和第二导槽320对导向导轨500导向时,第一支撑筋条300位于导向导轨500内,并与导向导轨500处在相对运动状态,因此,在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的伸出端与箱胆侧壁sb之间的距离比较窄小的情况下,如果该距离无法容纳第一支撑筋条300,导向导轨500所含有的第一定位柱z1与箱胆侧壁sb之间的距离(该距离方向垂直于箱胆侧壁sb)小于第一定位柱z1垂直于箱胆侧壁sb方向的长度,导致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阻碍第一支撑筋条300与导向导轨500的相对运动;但是,由于导向导轨500的底部设有可形变结构600,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设在该可形变结构600上,使得在导向导轨500与第一支撑筋条300相对运动过程中,第一支撑筋条300邻近导向导轨500底部的表面会向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的伸出端施加一定的挤压力,这样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所在的可形变结构600向远离第一支撑筋条300(箱胆侧壁sb)的方向发生如图9所示的变形,从而增大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的伸出端与箱胆侧壁sb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支撑键条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的伸出端与箱胆侧壁sb之间的区域,保证在第一导槽310和第二导槽320的导向下,导向导轨500可持续向箱胆深处滑动。如图8所示,当导向导轨500的底部所含有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移动到第一支撑筋条300所开设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c1的位置时,第一支撑筋条300邻近导向导轨500底部的表面对第一定位柱z1的伸出端的挤压力消失,此时可形变结构600就会带动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向靠近第一定位槽c1的方向回弹,从而使得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卡入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c1内,从而将导向轨道装配到箱胆上。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无需使用螺钉,就可以将导向导轨500牢靠的装配在箱胆侧壁sb,保证导向导轨500不会从箱胆侧壁sb脱落,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制冷设备可简化导向导轨500与箱胆侧壁sb的装配方式,使得导向导轨500与箱胆侧壁sb的装配简单方便,并且可靠性比较高,从而提高装配速度。

另外,如图3所示,为了对导向导轨500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上述第一支撑筋条300远离箱胆入口的一端设有限位套400,该限位套400靠近箱胆入口的一侧具有限位面,以对导向导轨500进行限位,增加导向导轨500装配的可靠性。

应理解,如图12所示,上述第一定位槽c1与第一定位柱z1的配合关系为卡合关系,即第一定位柱z1应当伸入第一定位槽c1内,至于第一定位柱z1的径向长度的大小,则与第一定位槽c1的径向长度有关。为了保证二者配合的稳固性,第一定位槽c1的径向长度应当等于或略大于第一定位柱z1的径向长度。例如:第一定位柱z1为圆形定位柱,第一定位槽c1为圆槽,那么,圆形定位柱的直径与圆槽的直径相等,或第一定位柱z1的直径略小于圆槽的直径。

另外,当上述第一定位槽c1和第一定位柱z1的数量至少两个时,上述第一定位槽c1和第一定位柱z1的数量应当相同,且相邻两个第一定位槽c1的轴线与相邻两个第一定位柱z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应当相等,以便第一定位槽c1与第一定位柱z1能够准确对位。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如图12所示,当上述第一支撑筋条300与导向导轨500的底部贴合时,上述每个第一定位柱z1的轴向长度应当小于等于上述每个第一定位槽c1的槽深,以保证第一定位柱z1可以完全卡合在第一定位槽c1内,槽深方向和第一定位柱z1的轴向长度均指第一定位槽c1垂直箱胆侧壁sb的方向。

当抽屉700在抽出和推入过程撞击导向导轨500时,可以利用第一定位槽c1缓冲第一定位柱z1各个部分所受到的作用力,从而提高导向导轨500装配的可靠性。

如果第一定位柱z1的轴向长度大于上述第一定位槽c1的槽深,那么第一定位柱z1卡合到第一定位槽c1内后,第一定位柱z1有一部分位于第一定位槽c1内,有一部分位于第一定位槽c1外,那么在导向导轨500受到撞击时,第一定位柱z1位于第一定位槽c1外没有受到第一定位槽c1的缓冲,第一定位柱z1位于第一定位槽c1内的部分受到第一定位槽c1的缓冲,导致第一定位柱z1这两个部分出现应力分布不均的问题,从而使得第一定位柱z1容易断裂,因此,当上述每个第一定位柱z1的轴向长度小于等于上述每个第一定位槽c1的槽深时,可以保证导向导轨500装配的可靠性,避免因为抽屉700撞击导向导轨500所导致的装配可靠性差的问题。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如图13所示,上述每个第一定位柱z1远离导向导轨500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斜面dx1,该第一导向斜面dx1可以比较容易的滑入第一定位槽c1内,从而方便第一定位柱z1卡合在第一定位槽c1内。从机械加工的角度来看,可以直接在第一定位柱z1远离导向导轨500的一端加工倒角即可。应理解,第一定位柱z1远离导向导轨500的一端所设置的第一导向斜面dx1,可以是在第一定位柱z1远离导向导轨500的一端的部分区域设置,也可以是在第一定位柱z1远离导向导轨500的一端周向全部设置。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上述可形变结构600设在导向导轨500的底板远离箱胆入口的一侧,使得该可形变结构600与导向导轨500的底部连成一体,这样导向导轨500既可以作为可形变结构600保证第一支撑筋条300与导向导轨500的相对移动正常进行,也可以作为导向导轨500的底部承载第一支撑筋条300。

上述可形变结构600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形变结构600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可形变结构600为弹性板,此时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设在该弹性板上。当弹性板设在上述导向导轨500底部的一侧,使得第一支撑筋条300向第一定位柱z1的伸出端施加一定的挤压力时,弹性板会向远离箱胆侧壁sb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支撑筋条300与导向导轨500的相对移动正常进行。当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移动到与第一支撑筋条300所开设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的位置时,第一支撑筋条300向第一定位柱z1的伸出端所施加的挤压力消失,此时弹性板会带动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向靠近箱胆侧壁sb的方向移动,直到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与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c1卡合在一起,从而完成导向导轨500装配到箱胆侧壁sb的过程。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10所示,上述可形变结构600包括第一形变辅助槽u1、第二形变辅助槽u2以及位于第一形变辅助槽u1和第二形变辅助槽u2之间的隔离部gl,该第一形变辅助槽u1和第二形变辅助槽u2开设在导向导轨500底部远离箱胆入口的侧面,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设在隔离部gl。该隔离部gl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也可以在制作导向导轨500时一体形成。至于第一形变辅助槽和第二形变辅助槽u2的形式一般为u型结构,也可以为其他异形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如图6~图10和图12所示,由于上述隔离部gl位于第一形变辅助槽u1和第二形变辅助槽u2之间,使得隔离部gl在受到压力时,具有较大的可形变空间;因此,当第一支撑筋条300向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的伸出端施加一定的挤压力时,隔离部gl会向远离箱胆内壁的方向发生如图9所示的形变,从而使得第一支撑筋条300与导向导轨500的相对移动正常进行。当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移动到与第一支撑筋条300所开设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的位置时,第一支撑筋条300向第一定位柱z1的伸出端所施加的挤压力消失,此时隔离部gl会带动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向靠近箱胆侧壁sb的方向移动,直到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z1与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c1卡合在一起,从而将导向导轨500装配到箱胆侧壁sb,使得导向导轨呈现如图8所示状态。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如图3、图5、图7和图1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导向导轨500的安装可靠性,上述箱胆侧壁sb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槽c2,该导向导轨500远离箱胆顶部tm的外侧壁设有挂耳板gr,箱胆顶部tm是指箱胆中平行于制冷设备安放面中远离该安放面的一个。至于第二定位槽c2与第二定位槽c2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第二定位槽c2与箱胆入口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定位槽c1与箱胆入口之间的距离。

上述挂耳板gr沿着远离箱胆顶部tm方向延伸,该挂耳板gr邻近箱胆侧壁sb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二定位槽c2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z2,使得第二定位柱z2与第二定位槽c2位置相对时,第二定位柱z2可以卡合至第二定位槽c2内,这样就能够利用第一定位柱z1和第二定位柱z2的双重限位作用,保证导向导轨500没有任何运动自由度,使得导向导轨500稳固的装配在箱胆侧壁sb上,避免导向导轨500在抽屉700撞击时的前后移动(即沿着箱胆深度方向移动),从而保证上述导向导轨500的结构可靠,同时也可避免因为只有一个定位柱对导向导轨500进行定位所产生的装配不牢靠的问题出现。例如:在上述抽屉700的撞击下,第一定位柱z1有可能出现断裂等问题,导致第一定位柱z1发生断裂,使得导向导轨500从箱胆侧壁sb脱落。

应理解,如图12所示,上述第二定位槽c2与第二定位柱z2的配合关系为卡合关系,即第二定位柱z2应当伸入第二定位槽c2内,至于第二定位柱z2的径向长度的大小,则与第二定位槽c2的径向长度有关。为了保证二者配合的稳固性,第二定位槽c2的径向长度应当等于或略大于第二定位柱z2的径向长度。例如:第二定位柱z2为圆形定位柱,第二定位槽c2为圆槽,那么,圆形定位柱的直径与圆槽的直径相等,或第二定位柱z2的直径略小于圆槽的直径。

另外,当上述第二定位槽c2和第二定位柱z2的数量至少两个时,上述第二定位槽c2和第二定位柱z2的数量应当相同,且相邻两个第二定位槽c2的轴线与相邻两个第二定位柱z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应当相等,以便第二定位槽c2与第二定位柱z2能够准确对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上述每个第二定位柱z2远离箱胆侧壁sb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斜面dx2,以使得第二定位柱z2比较方便的滑入第二定位槽c2内。第二导向斜面dx2的设置方式以及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前文有第一导向斜面dx1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做详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为了保证第二定位柱z2能够完全卡合至第二定位槽c2内,上述挂耳板gr与箱胆侧壁sb贴合在一起,此时每个第二定位柱z2的轴向长度小于等于每个第二定位槽c2的槽深,以保证第二定位柱z2完全卡合至第二定位槽c2内,从而提高导向导轨500的装配可靠性,具体效果分析参考前文第一定位柱z1的轴向长度小于等于第一定位槽c1的槽深的分析,此处不再详述。

如图12和图13所示,当上述挂耳板gr与箱胆侧壁sb贴合在一起时,挂耳板gr与箱胆侧壁sb之间的距离应该近似等于0或者等于0,以使得但是由于挂耳板gr邻近箱胆侧壁sb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柱z2。因此,在利用第一导槽310和第二导槽320对导向导轨500进行导向时,箱胆侧壁sb与挂耳板gr之间的距离不足以容纳第二定位柱z2。此时,可参考上述可形变结构600的设定方式,使得利用第一导槽310和第二导槽320对导向导轨500进行导向时,箱胆侧壁sb向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柱z2的伸出端施加一定的挤压力,使得挂耳板gr向远离箱胆侧壁sb的方向移动。而当导向导轨500带动挂耳板gr,使得挂耳板gr上所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柱z2移动至箱胆侧壁sb所开设的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槽c2的位置时,箱胆侧壁sb对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柱z2的伸出端施加的挤压力消失,使得挂耳板gr带动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柱z2向靠近箱胆侧壁sb的方向移动,从而将导向导轨500牢靠的装配在箱胆侧壁sb上。

当然,上述挂耳板gr除了参照上述可形变结构600的设定方式,也可以如图3和图7所示,设定挂耳板gr的宽度沿着远离箱胆顶部tm方向逐渐减小,挂耳板gr的宽度方向与第一支撑筋条300的延伸方向相同,使得挂耳板gr的可形变比较高,以将导向导轨500牢靠的装配在箱胆侧壁sb上。至于具体过程可参考前文,此处不再详述。

应当理解的是,如图12所示,为了保证上述第一定位柱z1卡合至第一定位槽c1时,上述第二定位柱z2卡合至第二定位槽c2,上述第一定位槽c1与第二定位槽c2的位置关系也应当与第一定位柱z1与第二定位柱z2之间的位置关系对应。例如:当第一定位柱z1、第二定位柱z2、第一定位槽c1和第二定位槽c2的数量均为一个时,第一定位柱z1与第二定位柱z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应当等于第一定位槽c1的轴线与第二定位槽c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例如:当第一定位柱z1和第二定位柱z2为圆形定位柱,第一定位槽c1和第二定位槽c2为圆槽时,两个圆形定位柱的轴线距离等于两个圆槽的轴线距离,这样就能够保证第一定位柱z1卡合至第一定位槽c1时,上述第二定位柱z2卡合至第二定位槽c2。

另外,如图3、图11和图12所示,为了保证上述挂耳板gr所设有的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柱z2能够完全位于上述箱胆侧壁sb所开设的第二定位槽c2内,上述第一支撑筋条300所开设的第一导槽310和第二导槽320应当尽可能的靠近箱胆侧壁sb,例如:当上述第一导槽310可以l型缺口的方式开设在第一支撑筋条300靠近箱胆顶部tm的表面,该l型缺口与箱胆侧壁sb共同构成第一导槽310;同理,上述第二导槽320可以l型缺口的方式开设在第二支撑筋条800靠近箱胆顶部tm的表面,该l型缺口与箱胆侧壁sb共同构成第二导槽320。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如图3和图14所示,上述抽屉700的外侧面设有第二支撑筋条800,第二支撑筋条800沿着箱胆深度方向延伸,此处第二支撑筋条800的延伸方向是指第二支撑筋条800的条形延伸方向;第二支撑筋条800具有远离箱胆顶部tm的导向型面,导向导轨500上设有与导向型面接触的止挡块,止挡块位于导向导轨500靠近箱胆顶部tm的外侧面邻近箱胆入口的一端。应理解,抽屉700在抽出和推入过程中,第二支撑筋条800始终位于导向导轨500上方。

当上述抽屉700推入箱胆后,上述抽屉700所包括的箱门720与止挡块邻近箱胆入口的表面接触。当上述抽屉700完全抽出箱胆时,上述导向型面远离箱胆入口的一端与止挡块远离箱胆入口的表面接触。应理解,上述导向型面沿着第二支撑筋条800的延伸长度决定了抽屉700的最大抽出长度和最大推入长度。

应理解,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如图3和图7所示,上述止挡块zd沿着垂直箱胆侧壁sb方向的长度应当大于导向导轨500沿着箱胆侧壁sb方向的最大长度,以使得导向导轨500不会与抽屉700的外侧壁发生摩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为了减少抽屉700在推拉和抽出过程中,导向导轨500所受到的冲击,上述导向型面靠近箱胆入口的一端设有第一缓冲件hc1,以在抽屉700完全推入时,利用第一缓冲件hc1缓冲抽屉700对导向导轨500的冲击,同时也能够降低因此而带来的噪音问题。同理,如图14和图16所示,上述导向型面远离箱胆入口的一端设有第二缓冲件hc2,以在抽屉700完全抽出时,利用第二缓冲件缓冲抽屉700对导向导轨500的冲击,同时也能够降低因此而带来的噪音问题。如图17所示,该第一缓冲件hc1和第二缓冲件hc2均为减震垫结构,其包括支架a以及设在支架上的缓冲垫b,该缓冲垫一般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另外,为了在保证止挡块强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止挡块的重量,如图7所示,上述止挡块zd具有空心区域,以降低止挡块zd的质量,同时,空心区域内设有第一加强筋jq1,以提高止挡块zd的强度。该第一加强筋jq1的种类多种多样,如可以网格状或十字状加强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为了方便抽屉700在导向导轨500的作用下抽出和推入,上述导向型面包括沿着远离箱胆入口方向延伸的推入定位型面t1、推入导向型面t2、抽出导向型面t3和推出定位型面t4;当上述导向型面设有第一缓冲件hc1和第二缓冲件hc2时,第一缓冲件hc1设在推入定位型面t2靠近箱胆入口的一端,第二缓冲件hc2设在推出定位型面t4远离箱胆入口的一端。

上述推入定位型面t1用于在抽屉700处于最大推入状态时对止挡块zd进行定位;上述推入导向型面t2用于辅助抽屉700从抽出状态转变至最大推入状态;上述抽出导向型面t3用于辅助抽屉700从推入状态转变至最大抽出状态;上述抽出定位型面用于在抽屉700处于最大抽出状态时的抽出长度。

下面举例说明图3、图15和图16上述导向型面如何方便抽屉700在导向导轨500的作用下抽出和推入的过程。

上述推入定位型面t1为向上述箱胆顶部tm方向凹陷的弧状凹陷型面,上述止挡块zd邻近导向型面的表面为弧状凸起面,使得弧状凸起面与弧状凹陷型面相匹配。如图15所示,当抽屉700处于最大推入状态时,止挡块zd所含有的弧状凸起面与弧状凹陷型面即可完全匹配在一起,此时弧状凸起面与弧状凹陷型面完全贴合在一起。而且,由于推入定位型面为向箱胆顶部tm方向凹陷的弧状凹陷型面,使得弧状凸起面与弧状凹陷型面完全贴合在一起时,止挡块zd难以从该弧状凹陷型面脱离,从而使得弧状凹陷型面对止挡块zd进行定位。

上述推入导向型面t2与箱胆顶部tm的距离沿着远离箱胆入口方向逐渐增加,使得推入导向型面t2为沿着远离箱胆入口方向斜向下延伸的斜面结构,因此,如图15所示,当上述抽屉700推入箱胆的过程中,推入导向型面t2与止挡块zd邻近导向型面的表面接触后,以推入导向型面t2为受力分析面,抽屉700所受到的重力在平行于该推入导向型面t2的方向为沿着远离箱胆入口的方向斜向下,而推入导向型面t2为沿着远离箱胆入口方向斜向下延伸的斜面结构,而抽屉700要达到最大推入状态,需要沿着该推入导向型面t2向远离箱胆入口的方向推入箱胆内,因此,推入导向型面t2可辅助抽屉700从抽出状态转变至最大推入状态。

上述抽出导向型面t3与箱胆顶部tm的距离沿着远离箱胆入口方向逐渐减小,使得抽出导向型面为沿着靠近箱胆入口方向斜向下延伸的斜面结构,因此,如图16所示,上述抽屉700抽出箱胆的过程中,抽出导向型面与止挡块zd邻近导向型面的表面接触后,以抽出导向型面为受力分析面,抽屉700所受到的重力在平行于该抽出导向型面t3的方向为沿着靠近箱胆入口的方向斜向下,而抽出导向型面t3为沿着靠近箱胆入口方向斜向下延伸的斜面结构,而抽屉700要达到最大抽出状态,需要沿着该抽出导向型面t3向靠近箱胆入口的方向从箱胆内抽出,因此,抽出导向型面t3可辅助抽屉700从推入状态转变至最大抽出状态。

如图16所示,上述抽出定位型面t4为向远离箱胆顶部tm方向凸起的凸起型面,使得上述抽出导向型面远离箱胆入口的一端与止挡块zd接触时,由于凸起型面的存在,使得抽屉700无法再继续向靠近箱胆入口的方向从箱胆内抽出,从而对止挡块zd进行定位。

由上可知,通过设计上述第二支撑筋条800所包括的导向型面的型面形式,可以方便抽屉700从箱胆抽出和推入抽屉700,使得抽屉700运动顺畅,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4所示,上述第二支撑筋条800包括主体筋条810以及具有导向型面的导向筋条820,主体筋条通过第二加强筋jq2与导向筋条820固定在一起,以保证第二支撑筋条800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10所示,上述导向导轨500邻近箱胆入口的一端设有封口板fk,以避免上述导向导轨500邻近箱胆入口一端裸露对抽屉700邻近箱胆入口的一端的磨损;同时,封口板fk也能够提高导向导轨500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的,如图6~图10所示,上述封口板fk和上述止挡块zd均位于导向导轨500邻近箱胆入口的一端,此时,可设定上述封口板fk与上述止挡块zd连成一体,使得止挡块zd与导向导轨500的连接紧密,从而提高止挡块zd的抗撞击强度。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上述导向导轨500的具体结构多种多样,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以下说明仅用于解释,不作为限定。

如图3、图7~图12所示,上述导向导轨500包括轨道以及扣设在第一导槽310内的第一扣板540以及扣设在第二导槽320内的第二扣板550。该轨道包括底板510以及设在底板上的第一侧板520和第二侧板530,第一扣板540设在第一侧板520上,第二扣板550设在第二侧板530上,可形变结构600位于底板510上。第一侧板520的板面和第二侧板530的板面应平行于箱胆内壁,以保证上述底板、第一侧板520和第二侧板530围成的卡合区域与第一支撑筋条300相配合。至于第一扣板540和第二扣板沿着箱胆深度方向的长度,可以根据第一导槽310和第二导槽320沿着箱胆深度方向的延伸长度设置。

对于导向导轨500来说,第一侧板520和第二侧板530沿着远离箱胆顶部tm的方向设在底板上,此时第一侧板520为导向导轨500邻近箱胆顶部tm的侧壁,第二侧板530为导向导轨500远离箱胆顶部tm的侧壁,使得当导向导轨500邻近箱胆顶部tm的外侧壁设有止挡块zd时,止挡块zd设在第一侧板520邻近箱胆顶部tm的表面,当导向导轨500远离箱胆顶部tm的外侧壁设有沿着远离箱胆顶部tm方向延伸的挂耳板gr时,挂耳板gr设在第二侧板530远离箱胆顶部tm的表面,当导向导轨500邻近箱胆入口的一端设有封口板fk时,该封口板fk用于连接第一扣板540、第一侧板520、底板510、第二侧板530、第二扣板550远邻近箱胆入口的一侧固定在一起。

如图3、图7和图12所示,当第一支撑筋条300与导向导轨500发生相对运动时,第一支撑筋条300在该卡合区域与导向导轨500发生相对移动。至于第一侧板520的高度和第二侧板530的高度,则根据第一支撑条伸出箱胆侧壁sb的长度(第一支撑筋条300远离箱胆侧壁sb的表面与箱胆侧壁sb之间的距离)、第一扣板540的厚度以及第二扣板的厚度设置,可控制第一扣板540到底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或略大于第一支撑条伸出箱胆侧壁sb的长度,以保证第一支撑筋条300可与导向导轨500正常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11和图12所示,上述第一导槽310和第二导槽320的槽口方向决定了第一扣板540和第二扣板550的扣合方向。例如:当第一导槽310的槽口方向邻近箱胆顶部tm,第二导槽320的槽口方向远离箱胆顶部tm,第一扣板540远离箱胆顶部tm的表面与第一导槽310的槽底相对,第二扣板邻近箱胆顶部tm的表面与第二导槽320的槽底相对;此时第一扣板540远离箱胆顶部tm的表面与第二扣板邻近箱胆顶部tm的表面靠近(邻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上述第一扣板540邻近底板的表面与第一侧板520所在板面形成的夹角α,第一导槽310的槽底与第一导槽310远离箱胆侧壁sb的内侧壁形成的夹角等于α,使得第一扣板540扣入第一导槽310时,第一扣板540可以与第一导槽310完全贴合,使得导向导轨500装配稳定性更好。同时,当α为钝角时,第一扣板540在垂直于第一导槽310远离箱胆侧壁sb的内侧壁的方向有一定的分力,使得直接作用于第一导槽310底部的压力减少,因此,当α为钝角时,可以有效提高第一导槽310的使用寿命,从而使得导向导轨500的结构可靠性增加。当α为钝角,则α大于90°小于180°。

同理,如图12所示,第二扣板550邻近底板510的表面与第二侧板530所在板面形成的夹角β,第二导槽320的槽底与第二导槽320远离箱胆侧壁sb的内侧壁形成的夹角等于β,β为钝角,β大于90°小于180°,具体分析参考前文有关第一侧板520和第一扣板540相关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为了方便利用第一导槽310和第二导槽320对导向导轨500导向,上述第一扣板540邻近第一导槽310底部的表面包括沿着远离箱胆入口方向设置的第一水平导向型面541和第一弧状凸起型面542,上述第一水平导向型面541与第一弧状凸起型面542相切。由于第一弧状凸起型面542沿着靠近箱胆入口的方向逐渐与第一导槽310的槽底接触,而在利用第一导槽310对第一扣板540进行导向时,第一扣板540对应第一弧状凸起型面542的区域最先进入第一导槽310内,因此,第一弧状凸起型面542有利于减少第一扣板540与第一导槽310的摩擦,使得第一扣板540比较容易的在第一导槽310的导向下卡合至第一导槽310内。

如图7所示,上述第二扣板550邻近第二导槽320底部的表面包括沿着远离箱胆入口方向设置的第二水平导向型面551和第二弧状凸起型面552,第二水平导向型面551与第二弧状凸起型面552相切,以利用第二弧状凸起型面552有利于减少第二扣板550与第二导槽320的摩擦,使得第二扣板550比较容易的在第二导槽320的导向下卡合至第二导槽320内,第二水平导向型面552的具体分析参考第一水平导向型面541。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