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冻装置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33360发布日期:2021-06-18 20:25阅读:77来源:国知局
解冻装置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涉及解冻装置及冰箱。



背景技术:

解冻装置在解冻食品时会产生热量,例如电感可以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将解冻装置集成在冰箱内,解冻装置产生的热量可能会对放置在储藏室内的其他物品产生影响。这使得解冻装置在冰箱内的位置选择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解冻装置和冰箱。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散热系统的解冻装置及冰箱。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冻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第一室和第二室;天线,其位于第一室内,用于将rf能量施加给位于第一室内的负载;电感,其位于第二室内并且与天线耦接;以及风扇,其位于第二室内;其中,第一室和第二室流体连通,风扇适于在第一室和第二室之间形成气流回路。

可选地,第一室和/或第二室与解冻装置的外部隔离。

可选地,解冻装置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二室的气体通过进气口流入第一室,第一室的气体通过出气口流入第二室。

可选地,从出气口流入第二室的气体流先后经电感和进气口流入第一室。

可选地,风扇设置成与进气口相对。

可选地,电感和出气口相对。

可选地,解冻装置包括隔开第一室和第二室的分隔壁,进气口和出气口位于分隔壁处。

可选地,进气口位于分隔壁的中央区域。

可选地,出气口位于分隔壁的边缘区域。

可选地,出气口包括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其分别位于分隔壁的相对两侧。

可选地,气流回路包括第一子回路和第二子回路,其分别经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二室、进气口并返回第一室。

可选地,解冻装置包括回风通道,回风通道位于壳体外部并且连通第一室和第二室,第一室的气体适于沿着回风通道流入第二室。

可选地,解冻装置包括进风口,第二室的气体通过进风口流入第一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储藏室和上述的任一项解冻装置,解冻装置位于储藏室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有益效果,比如,避免了将电感产生的热量排出到解冻装置之外,还可以利用电感产生的热量加热负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解冻装置的侧视图,其壳体内形成气流回路;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解冻装置的俯视图,其壳体内形成气流回路;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解冻装置的俯视图,其壳体外形成回风通道;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包含图3所示解冻装置的冰箱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冰箱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解冻装置100的侧视图,图2是解冻装置100的俯视图,其壳体110内形成气流回路。

如图1和2所示,解冻装置100包括壳体110,壳体110可由屏蔽材料制成或者包含屏蔽层,以防止壳体110内的射频(rf)能量辐射到壳体110外部,壳体110可以包括门111,其用于放入或取出负载127,负载127可以为食物或者其它需解冻的物品;壳体110内具有流体连通的第一室120和第二室130。第一室120内具有天线123、124,其用于将rf能量施加给位于第一室120内的负载127;第一室内可包含绝缘层128、129,以将天线123、124与负载127隔离开。第二室130内具有电感131、137和风扇132,电感131、137与天线123、124耦接(例如通过rf线121、122直接耦接),风扇132适于在第一室120和第二室130之间形成气流回路(如图1和2中箭头所示)。气体在第一室120和第二室130之间流动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二室130内由电感131、137产生的热量传送到第二室,这一方面降低了电感131、137处的热量,使其处于正常和有效的运行状态,另一方面传送到第一室120的热量可以用于解冻负载127,降低了需要天线输出的rf能量,既提高了解冻效率、也降低了产生rf能量的成本。

解冻装置100可以包括电源模块140,其将供电电压(例如电压值为220v的交流电压)转换为rf电磁波,例如,其频率为40.68mhz,输出功率为100-400w;第二室内可以设置调节单元133,其通过射频线141接收rf电磁波,并可调节经电感131、137、射频线121、122输送到天线123、124的功率。解冻装置100可以包括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天线,相对应地,一个、两个或者多个电感分别与相应的天线耦接;在图1和2中,示出了两个天线123、124和两个电感131、137。

解冻装置100可以包括用户接口模块150,其用于比如启动和结束解冻过程、以及设置解冻参数等;还可以包括控制模块,其配置成例如在门111打开时使电源模块140不工作或者使调节单元133不接收电源模块140产生的电磁波。

现有技术的布置中,解冻装置的内部和外部通过进口和出口而流体连通,以将电感产生的热量排出到解冻装置之外;本发明图1和2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解冻装置100的内部可以通过壳体110与外部隔离,例如壳体110内的第一室120和第二室130均与壳体110的外部隔离成未流体连通,使得电感131、137产生的热量不会排出到解冻装置100的壳体110之外,从而不会影响壳体110之外的制冷环境。

在第一室120和第二室130之间可以设置进气口134和出气口135、136,例如,设置隔开第一室120和第二室130的分隔壁112,进气口134和出气口135、136都位于分隔壁112处。在具体实施中,进气口134可以位于分隔壁112的中央区域,便于第二室内各处的气流汇集;出气口135、136可以位于分隔壁112的边缘区域,以与进气口134保持较大间距,避免从进气口134流入的气流与从出气口135、136流出的气流相遇而发生流动紊乱的状况,出气口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在图1和2中,示出了第一出气口135和第二出气口136,其分别位于分隔壁112的相对两侧,在第一室120和第二室130之间形成的气流回路包括第一子回路125和第二子回路126,第一子回路125经第一出气口135、第二室130、进气口134并返回第一室120,第二子回路126经第二出气口136、第二室130、进气口134并返回第一室120,其中,第一子回路125可以经过电感131,第二子回路126可以经过电感137。

具体而言,第二室130的气体通过进气口134流入第一室120,第一室120的气体通过出气口135、136流入第二室13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室130的气体通过进气口134流入第一室120,并且流动通过负载127的表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室120的气体通过出气口135、136流入第二室130,并且先后经电感131、137和进气口134流入第一室120。

为了更有效地在第一室120和第二室130之间形成气流回路,并且利用该气体回路充分吹散电感131、137附近聚积的热量,可以将风扇132设置成与进气口134相对,使得第二室130的气流可以经进气口134流动到第一室120,还可以将电感131、137和出气口135、136相对,使得第一室120的气流经出气口135、136可以流动通过电感131、137的表面,吹散其附近聚积的热量。

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解冻装置200的俯视图,解冻装置200的壳体210外形成回风通道213;图4是包含解冻装置200的冰箱10的俯视图,冰箱10包括冰箱门11、外壳12、内胆14、以及位于外壳12和内胆14之间的发泡层13。与图1和2所示实施例比较,除了气流回路的路径和出风口等设置不同外,解冻装置200中具有相同名称的其它部件与解冻装置100中的相应部件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构造、功能、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等,因此,解冻装置200内的模块也可以参照关于解冻装置100的相关描述。

如图3和4所示,解冻装置200包括壳体210,壳体210可以包括门211,其用于放入或取出负载227;壳体210内具有流体连通的第一室220和第二室230,第一室220内具有天线,第二室230内具有电感231和风扇232,还可以具有调节单元233。风扇232适于在第一室220和第二室230之间形成气流回路(如图3和4中箭头所示)。

解冻装置200包括设置于壳体210外部并且连通第一室220和第二室230的回风通道213,第一室220的气体适于沿着回风通道213流入第二室230;如图4示出,回风通道213形成于壳体210与内胆14之间。在第一室220和第二室230之间可以设置进风口234,例如,设置隔开第一室220和第二室230的分隔壁212,进风口234位于分隔壁212处;在第一室220处的壳体210上可以设置出风口235、236,在第二室230处的壳体210上可以设置出风口237、238。

气流回路经风扇232、进风口234、第一室220、出风口235、236、回风通道213和出风口237、238而回到第二室230,其中,第二室230的气体通过进风口234流入第一室220,第一室220的气体通过出风口235、236流入回风通道213,再经过出风口237、238流入第二室230。

气流回路可以包括第一子回路225和第二子回路226,第一子回路225经风扇232、进风口234、第一室220、出风口235、回风通道213和出风口237而回到第二室230,第二子回路226经风扇232、进风口234、第一室220、出风口236、回风通道213和出风口238而回到第二室230,其中,第一子回路225和第二子回路226中的气流可以流动经过电感231。

解冻装置200设置成使得吹散由电感231产生的热量的气流在气流回路中流动,而不会将热量释放到解冻装置200的外部,从而不会影响解冻装置200外部的制冷环境;并且,通过气流回路中气流的流动,一方面降低了电感231处的热量,使其处于正常和有效的运行状态,另一方面传送到第一室220的热量可以用于解冻负载227,降低了需要天线输出的rf能量,既提高了解冻效率、也降低了产生rf能量的成本。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冰箱,其可以包括储藏室,储藏室包括冷藏室和冷冻室。该冰箱可以为如图4所示的冰箱10,其包括位于储藏室内的解冻装置200;也可以为如图5所示的冰箱20,其包括储藏室310和位于储藏室310内的解冻装置320,解冻装置320内可以容纳待解冻的负载321,其中,解冻装置320可以为上述的解冻装置100或者200。

在将解冻装置100、200安装在冰箱10、20的一个储藏室内时,不会影响解冻装置100、200外部的制冷环境是可以预期的,进而不会影响冰箱10、20的制冷效率、也不会影响冷藏于冰箱10、20内的物品的保藏效果。

尽管上文已经描述了具体实施方案,但这些实施方案并非要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即使仅相对于特定特征描述单个实施方案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本发明公开中提供的特征示例意在进行例示,而非限制,除非做出不同表述。在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在技术上可行的情况下,将一项或者多项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与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进行组合,并可通过任何适当的方式而不是仅通过权利要求书中所列举的特定组合来组合来自相应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