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8361发布日期:2020-05-08 18:0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冷藏、冷冻存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全球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冰箱能效标准不断升级,各国行政法规要求越来越严格,引导对各个冰箱生产厂商加大对节能研究的投入。

冰箱能耗的大小主要由两方面决定,即整机热负荷(为了维持间室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温差而引起的)和制冷系统循环效率(与压缩机、蒸发压力、冷凝压力等有关)。其中整机热负荷主要包括通过发泡层的漏热(包括箱体漏热和门体漏热)和通过门封之间的漏气和传热引起的漏热(称为门封热负荷)。

一般来说门封热负荷占到整机热负荷的20~25%,现有冰箱中,u壳前脸与门体的间隙尺寸较大,间隙处的空气对流较强烈,门封一旦有密封不良,将产生较为强烈的漏热。另外,u壳前脸与内胆结合处一般设置有除露管,以防止门封凝露,当压缩机工作时,除露管温度升高,经换热使得u壳前脸和门封的温度提高,起到了除露的效果,但现有的冰箱中,除露管与u壳前脸的接触面积小,换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降低漏热的冰箱。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高除露管的散热能力,提升除露效果。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

壳体,具有位于第一方向两侧的两个侧板;

储物内胆,位于所述壳体的内侧,限定有储物间室和位于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的取放开口;

门体,设置于所述取放开口处,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储物间室;

每个所述侧板朝向所述门体的一侧形成有向所述门体方向并向所述第一方向内侧延伸的凸起部,且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门体的端缘相对于所述储物内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侧边的朝向所述门体的端缘更加靠近所述门体。

可选地,所述凸起部形成有开口背离所述门体并竖向延伸的容纳槽;

所述冰箱还包括:除露管,具有两个竖直段,所述两个竖直段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板形成的两个所述容纳槽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为横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取放开口位于所述储物内胆的前侧,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门体的端缘为所述凸起部的前端缘;

所述凸起部包括:

凸缘部,限定出所述凸起部的前端缘;

弯折部,具有由所述凸缘部的横向内侧向后延伸的后区段和由所述后区段的后缘再向横向内侧延伸的横向区段;

折回部,具有由所述横向区段的横向内侧依次沿所述横向区段的后侧、所述后区段的横向内侧、所述凸缘部的后侧折回延伸的折回弯段和由所述折回弯段的横向外侧向后延伸的折回直段;

所述折回弯段与所述折回直段限定出所述容纳槽,所述除露管的竖直段的前缘与所述折回弯段位于所述凸缘部的后侧的区段接触,所述除露管的竖直段的横向外侧缘与所述折回直段接触,所述除露管的竖直段的横向内侧缘与所述折回弯段位于所述后区段的横向内侧的区段接触。

可选地,所述储物内胆的横向两个侧边的前端缘分别具有向横向外侧延伸的第一横向延伸段,所述第一横向延伸段由对应的所述折回部的后方延伸至所述容纳槽中,以封闭所述容纳槽的开口;

并且,所述除露管的竖直段与所述第一横向延伸段间隔。

可选地,所述第一横向延伸段具有位于所述除露管的竖直段的后方的钩持段;

所述折回部还具有由所述折回直段先向横向内侧再向前再向后延伸的抱持段,所述抱持段与所述折回直段限定出抱持空间;

所述钩持段设置为嵌入所述抱持空间内,以对所述储物内胆的横向侧边的前端缘进行限位。

可选地,所述储物内胆的横向侧边的前端缘还具有由对应的所述第一横向延伸段的横向内侧向前延伸的前后延伸段和由所述前后延伸段的前侧向横向内侧延伸的第二横向延伸段;

所述第二前后延伸段的横向外缘与所述弯折部的横向区段和所述折回部之间的过渡区段抵接;

所述冰箱还包括门封,所述门封具有设置于所述门体内侧的横向侧边缘的竖直侧段,所述门体关闭时,所述竖直侧段的后侧与所述弯折部的横向区段和所述第二横向延伸段的至少部分区域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为横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取放开口位于所述储物内胆的前侧;

所述门体为可前后推拉以开闭所述储物间室的抽屉式门体;

两个所述侧板的两个所述凸起部的前端缘与所述门体的距离尺寸l2均满足:l2≤5mm。

可选地,所述门体为可铰链转动式以开闭所述储物间室的转动式门体;

与所述门体的转轴侧位于同一侧的所述侧板的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门体的端缘与所述门体的距离尺寸l3满足:l3≥8mm;

另一所述侧板的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门体的端缘与所述门体的距离尺寸l2满足:l2≤5mm。

可选地,所述储物内胆内位于其取放开口处形成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梁,所述门体为两个,呈上下分布于所述储物内胆的取放开口处,以分别打开或关闭所述储物间室位于所述中梁上方的空间和位于所述中梁下方的空间;和/或

所述冰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并位于所述储物内胆上方的另一储物内胆以及将所述储物内胆与所述另一储物内胆进行隔热的隔热梁,所述另一储物内胆限定有另一储物间室和另一取放开口;所述冰箱还包括另一门体,设置于所述另一取放开口处,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另一储物间室;

所述隔热梁和/或所述中梁朝向所述门体的端面形成有向所述门体方向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内形成有容纳空间;

所述除露管还具有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水平段,所述容纳空间内容置有所述水平段。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

蓄热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位于所述除露管的所述水平段朝向所述门体的一侧,配置为蓄积所述除露管的水平段释放的热量,以降低所述中梁和/或所述隔热梁与环境的温差;

柔性挤压条,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位于所述除露管的所述水平段背离所述门体的一侧,配置为挤压所述水平段,以使得所述水平段与所述蓄热件紧密接触。

可选地,所述门体朝向临近其的所述凸台的端面与该凸台朝向所述门体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mm;和/或,所述另一门体朝向临近其的所述凸台的端面与该凸台朝向所述另一门体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mm。

本发明的冰箱通过在壳体的侧板朝向门体的一侧形成的凸起部,减小了壳体的侧板朝向门体的一侧与门体之间的间隙,减小了该间隙的空气对流强度,降低门封、门体的漏热问题。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冰箱,除露管的竖直段与储物内胆在第一方向上的侧边的朝向门体的端缘保持一定距离,减小了除露管向储物间室内散发的热量,降低了冰箱的热负荷;另外,除露管的竖直段与侧板进行三面接触,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其向外界空间的散热能力,提升除露效果。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冰箱,储物内胆的中梁和/或两个储物内胆之间的隔热梁朝向门体的端面形成有向门体方向凸出的凸台,减小了中梁和/或隔热梁朝向门体的端面与门体之间的缝隙,减弱该缝隙处的对流换热程度,进一步减少了门封和门体的漏热。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俯视剖面局部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冰箱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冰箱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区域的放大图;以及

图9是图1中b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箱100,为了便于描述,说明书中提及的“上”、“下”、“前”、“后”、“顶”、“底”、“横向”等方位均按照冰箱100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限定,例如,如图2、图3所示,横向即是指与冰箱100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冰箱100面向用户的一侧为前。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俯视剖面局部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冰箱100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冰箱100一般性地包括壳体110、位于壳体110的内侧的储物内胆120,设置于储物内胆120的取放开口处的门体130以及设置于门体130的内周缘的门封,储物内胆120限定有储物间室121,门体130则配置为打开或关闭储物间室121,储物内胆120与外壳之间填充有发泡料,形成保温层,以将储物间室121与外界环境进行热隔离。门封用于在门体130关闭时密封门体130与储物内胆120的取放开口的外周缘之间的间隙,防止储物间室121内的冷气散失。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前述的门体130的内周缘包括门体130内侧的横向两个侧边缘、顶边缘和底边缘。门封一般具有位于横向两侧的两个竖直侧段和分别位于顶部的顶水平直段和位于底部的底水平直段,竖直侧段设置于门体130内侧的横向侧边缘,顶水平直段设置于门体130内侧的顶边缘,底水平直段设置于门体130内侧的底边缘,门封的两个竖直侧段与顶水平直段、底水平直段一体成型为类口字形,匹配安装于门体130的内侧周缘。

壳体110具有位于第一方向两侧的两个侧板111,而取放开口则位于第二方向上,一般地,壳体110还具有顶板,顶板与两个侧板111一体成型为倒扣的u形的壳体110,该壳体110一般被称为u壳。

一般地,冰箱100还包括除露管,如图4所示,现有冰箱100中,储物内胆120的横向侧边的前端缘成型有管槽,除露管的两个竖直段151分别安装在两个对应的管槽中,该管槽再嵌入的壳体110的侧板111的前端形成的翻边槽中。在冰箱100的压缩机工作过程中,除露管的竖直段151主要向壳体110的侧板111的前端传热,再由壳体110的侧板111的前端传热给门封,起到除露的效果。由图4可以看出,壳体110的侧板111的前端与门体130的距离l1一般≥10mm,间隙较大,此处的空气对流较为强烈,门封一旦密封不良,将产生较为强烈的漏热;另外,由于除露管的竖直段151储物内胆120的横向侧边的前端缘的管槽中,除露管的热量易通过储物内胆120向储物间室121内传递,增加了冰箱100的热负荷。

而本实施例对壳体110的构造进行了特别的设计,以降低漏热问题。具体地,参见图5和图6,每个侧板111朝向门体130的一侧形成有向门体130方向并向第一方向内侧延伸的凸起部,凸起部朝向门体130的端缘相对于储物内胆120在第一方向上的侧边的朝向门体130的端缘更加靠近门体130。本实施例通过形成前述的凸起部,减小了壳体110的侧板111朝向门体130的一侧与门体130之间的间隙,减小该间隙的空气对流强度,降低门封、门体130的漏热问题。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凸起部可形成有开口背离储物内胆120并竖向延伸的容纳槽1111,而除露管的两个竖直段151则分别设置于两个侧板111形成的两个容纳槽1111中。由于凸起部为除露管的竖直段151的布置提供容纳空间,使得除露管的竖直段151与储物内胆120在第一方向上的侧边120a的朝向门体130的端缘保持一定距离,减小了除露管向储物间室121内散发的热量,降低了冰箱100的热负荷。

一般地,第一方向为横向,第二方向为前后方向,取放开口则位于储物内胆120的前侧,凸起部朝向所述门体130的端缘为所述凸起部的前端缘。当然,在可替换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可为前后方向,第二方向为横向,取放开口则位于储物内胆120的横向一侧,而其他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随之进行相应变化。

参见图1,前述的储物内胆120可以为图1所示的位于上方的储物内胆120或位于下方的储物内胆120,相应地,前述的门体130可为图1所示的位于上方的门体130或位于下方的两个门体130。

除露管在冰箱100上的分布形式多种多样,但一般地,除露管均具有竖直段151和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水平段152,竖直段151沿着壳体110的侧板111分布,而水平段152则可能沿着壳体110的顶板分布,而针对具有中梁140和/或隔热梁170(标号参见图1所示)的冰箱100,则中梁140和/或隔热梁170中均可能分布有水平段152,中梁140、隔热梁170的具体位置参见后续描述。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除露管具有竖直段151、水平段152、顶部段153和底部段154,其中,横向一侧的竖直段151则可以指图2所示的第一竖直段101、第二竖直段102、第三竖直段103,而横向另一侧的竖直段151则可为如图2所示的由上向下延伸的一个完整直段104,水平段152则可以指如图2所示的位于中梁140中的第一水平段105、第二水平段106、位于隔热梁170中的第三水平段107、第四水平段108。第一水平段105与第二竖直段102的下端连接,第二水平段由第一水平段的末端折回延伸至与第三竖直段103连接,第三水平段107与第一竖直段101的下端连接,第四水平段108由第三水平段107的末端折回延伸至与第二竖直段102的上端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实施例中的门体130的数量可为一个或两个,门体130的位置确定,除露管的竖直段151、水平段152的位置即可确定。

参见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凸起部可包括限定出凸起部的前端缘的凸缘部111a、具有由凸缘部111a的横向内侧向后延伸的后区段111b和由后区段111b的后缘再向横向内侧延伸的横向区段111c以及折回部,折回部具有由横向区段111c的横向内侧依次沿横向区段111c的后侧、后区段111b的横向内侧、凸缘部111a的后侧折回延伸的折回弯段111d和由折回弯段111d的横向外侧向后延伸的折回直段111e。其中,折回弯段111d与折回直段111e限定出前述的容纳槽1111,除露管的竖直段151的前缘与折回弯段111d位于凸缘部111a的后侧的区段接触,除露管的竖直段151的横向外侧缘与折回直段111e接触,除露管的竖直段151的横向内侧缘与折回弯段111d位于后区段111b的横向内侧的区段接触。通过对凸起部进行如上特别的设计,使得除露管的竖直段151与侧板111进行三面接触,相对于现有冰箱100中只有单面接触(参见图4)而言,本实施例中,除露管与侧板111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其向外界空间的散热能力,提升除露效果。

再次参见图6,储物内胆120的横向两个侧边120a的前端缘还分别具有向横向外侧延伸的第一横向延伸段120a1,其由对应的折回部的后方延伸至容纳槽1111中,以封闭容纳槽1111的开口,从而将除露管的竖直段151封闭于容纳槽1111中。而且,除露管的竖直段151与第一横向延伸段120a1间隔,也即是说,竖直段151与储物内胆120的横向侧边的前端缘不接触,竖直段151与储物内胆120的横向侧边120a的前端缘之间仅通过容纳槽两者之间间隔区域内的空气传热,减小了除露管向储物间室121内散发的热量,降低了冰箱100的热负荷。

第一横向延伸段120a1具有位于除露管的竖直段151的后方的钩持段120a2,而折回部还具有由折回直段111e先向横向内侧再向前再向后延伸的抱持段111f,抱持段111f与折回直段111e限定出抱持空间,钩持段120a2设置为嵌入抱持空间内,以对储物内胆120的横向侧边120a的前端缘进行限位,从而将除露管的竖直段151固定于容纳槽1111中。

储物内胆120的横向侧边120a的前端缘还具有由对应的第一横向延伸段120a1的横向内侧向前延伸的前后延伸段120a3和由前后延伸段120a3的前侧向横向内侧延伸的第二横向延伸段120a4,前后延伸段120a3的横向外缘与弯折部的横向区段111c和折回部之间的过渡区段抵接,如此将储物内胆120的横向侧边120a的前端缘进行进一步限位,加大储物内胆120的横向侧边120a的前端缘与壳体110的侧板111之间的结合稳定性。

门体130关闭时,门封的竖直侧段161的后侧与弯折部的横向区段111c和第二横向延伸段120a4的至少部分区域抵接,如此对储物内胆120的取放开口的外周缘与门体13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门封的竖直侧段161的后部可容置有磁性件163,壳体110的侧板111的前端可设置有钣金件,在磁吸力作用下,门封保持压紧、密闭状态。而且,门封的竖直侧段161的位置距离除露管的竖直段151较近,有利于防止门封的竖直侧段161形成凝露。而现有冰箱100中,由图4可以看出,除露管的竖直段151与门封的竖直侧段161的距离较远,当外界湿度较大时,在门封的竖直侧段161的后侧容易形成凝露,若出现长时间的累积,凝露水汇集会滴落到地面上,影响用户的使用。

本实施例中,若门体130为抽屉式门体,也即是可前后推拉对储物间室121进行开闭的门体130,参见图5,前述的壳体110的两个侧板111的两个凸起部的前端缘与门体130的距离尺寸l2均满足:l2≤5mm,相对于现有冰箱100中侧板111的前端缘与门体130的距离尺寸l1而言,间隙大大减小,从而可降低门封和门体130的漏热问题。

若门体130为转动式门体,也即是可铰链转动式对储物间室121进行开闭的门体130,考虑到门体130转动过程中的运行轨迹,需要避免门体130、门封等与壳体110的干涉,因此,对于门体130的转轴侧而言,应相对加大门体130与侧板111的间隔,本实施例中,与门体130的转轴侧位于同一侧的侧板111的凸起部朝向门体130的端缘与门体130的距离尺寸l3可满足l3≥8mm,而另一侧板111的凸起部朝向门体130的端缘与门体130的距离尺寸l2仍可保持较小的间隔,即满足:l2≤5mm。以上设计上也相对地减小了侧板111与门体130之间的间隙,降低门封和门体130的漏热问题。

图7是现有技术中冰箱100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8是图7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9是图1中b区域的放大图。

如前所述,冰箱100还可具有中梁140和/或隔热梁170。储物内胆120内位于其取放开口处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中梁140,门体130为两个,呈上下分布于储物内胆120的取放开口处,以分别打开或关闭储物间室121位于中梁140上方的空间和位于中梁140下方的空间,中梁140的设置是便于两个门体130对储物间室121的上、下两个空间的密封。

而针对具有上下两个储物内胆120的冰箱100,两个储物内胆120之间则需要通过隔热梁170进行隔热,通常地,上方的储物内胆120限定的储物间室121为冷藏室,下方的储物内胆120限定的储物间室121为冷冻室。为避免混淆,将其中一个储物内胆120记为另一储物内胆122,例如,另一储物内胆122位于储物内胆120的上方。隔热梁170则位储物内胆120与另一储物内胆122之间以将两者进行隔热,相应地,另一储物内胆122限定的储物间室121记为另一储物间室123,另一储物内胆122的取放开口记为另一取放开口,而设置于另一储物内胆122的另一取放开口处的门体130记为另一门体131。

现有冰箱100中,如图8所示,门体130与中梁前端的距离d1≥100mm,两者间隙较大,空气循环流速高,对流换热系数大,漏热多,门封后侧容易凝露,而且除露管的水平段152与储物间室121的距离较近,在向外散热的同时,大量的热量也传入了储物间室121内部,造成储物间室121内的温度分布差异较大。

而本实施例中,参见图9,图9示出了中梁140的前端面的如下特别设计,而隔热梁170的前端面的设计结构与中梁140的前端面的设计结构大致相同,附图中并未示出。

隔热梁170和/或中梁140朝向门体130的端面形成有向门体130方向凸出的凸台141,凸台141内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容置有除露管的水平段152。如此可减小隔热梁170和/或中梁140朝向门体130的端面与门体130之间的缝隙,减弱该缝隙处的对流换热程度,减少门封和门体130的漏热;而且,除露管的水平段152设置于凸台141限定的容纳空间内,距离储物间室121较远,减少了向储物间室121内扩散的热量,降低储物间室121内的温度分布差异情况。

由前述可知,一般地,第一方向为横向,第二方向为前后方向,取放开口位于储物内胆120的前侧,相应地,另一取放开口位于另一储物内胆122的前侧,隔热梁170朝向门体130的端面则为隔热梁170的前端面,中梁140朝向门体130的端面则为中梁140的前端面。

在储物内胆120具有中梁140的实施例中,中梁140的前端面位于两个门体130之间的位置形成有凸台141,由于门体130为两个,相应地,门封也应为两个,两个门封分别设置于两个门体130的内周缘。两个门体130关闭时,设置于上方的门体130的门封的底水平直段162的后侧与中梁140位于凸台141上方的端面抵接;而设置于下方的门体130的门封的顶水平直段164的后侧与中梁140位于凸台141下方的端面抵接。如此通过对凸台141位置的设计,在中梁140位于凸台141的上方、下方的区域形成了为门封的底水平直段162、顶水平直段164的让位,增加门体130关闭时的密封性,并减小了布置于凸台141内的除露管的水平段152与门封的底水平直段162、顶水平直段164之间的距离,降低了门封内侧凝露积水的风险。

在冰箱100具有上下两个储物内胆120的实施例中,如前所述,位于下方的储物内胆120上方的储物内胆120记为另一储物内胆122,可开闭另一储物内胆122的门体130记为另一门体131,而设置于另一门体131的内周缘的门封记为另一门封(未示出),同样地,另一门封设置于另一门体131内侧的底边缘的区段为底水平直段(未示出),此处记为另一底水平直段。当另一门体131和位于另一门体131下方的门体130关闭时,另一门封的另一底水平直段的后侧与隔热梁170位于凸台(此凸台也可记为另一凸台)上方的端面抵接,而设置于另一门体131下方的门体130的顶水平直段的后侧与隔热梁170位于凸台(此凸台也可记为另一凸台)下方的端面抵接。如此通过对隔热梁170位置的设计,在隔热梁170位于凸台的上方、下方的区域形成了为另一门封的另一底水平直段、门封的顶水平直段的让位,增加另一门体131、门体130关闭的密封性,并减小了布置于隔热梁170内的除露管的水平段与另一门封的另一底水平直段、门封的顶水平直段之间的距离,降低了门封内侧凝露积水的风险。

再次参见图9,前述的容纳空间内还设置有蓄热件142和柔性挤压条143,蓄热件142位于除露管的水平段152朝向门体130的一侧(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朝向门体130的一侧即为前侧),配置为蓄积除露管的水平段152释放的热量,以降低中梁140和/或隔热梁170与环境的温差,降低中梁和140/或隔热梁170的前端面出现凝露的风险。而柔性挤压条143则可位于除露管的水平段152背离门体130的一侧(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背离门体130的一侧即为后侧),配置为挤压水平段152,以使得水平段152与蓄热件142紧密接触,从而增加除露管的水平段152的散热能力,降低凝露风险。

其中,蓄热件142可为胶泥等具有吸热功能的物件,而柔性挤压条143可为海绵条等柔性且能对除露管的水平段152施加一定压力的物件。

在中梁140形成有凸台141的实施例中,门体130朝向临近其的凸台141的端面与凸台141朝向门体130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mm。在隔热梁170形成有凸台的实施例中,另一门体131朝向临近其凸台的端面与凸台朝向另一门体131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mm,另外,位于另一门体131下方的门体130朝向凸台的端面与凸台朝向该门体130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mm。如图9所示,d2≤5mm,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门体130与中梁140前端的距离d1≥100mm的冰箱100,本实施例的冰箱100中,凸台141与门体130的距离较近,降低了门体130、门封的漏热,进一步降低了冰箱100的热负荷。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