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体生产加工用循环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9021发布日期:2020-07-04 01:2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晶体生产加工用循环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体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体生产加工用循环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晶体是有大量微观物质单位按一定规则有序排列的结构,因此可以从结构单位的大小来研究判断排列规则和晶体形态,晶体按其结构粒子和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四类: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晶体的主要代表有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和味精。晶体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然而晶体在生产加工时,由于在高温高压下熔炼后会产生很大的热量,因此需要对其冷却,而常见的冷却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单一,无法方便的实现冷却,同时在进行冷凝的过程中,由于冷却水在吸收过多热量之后,就将冷却水排出冷却塔,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且不能进行循环冷却,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晶体生产加工用循环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晶体生产加工用循环冷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晶体生产加工用循环冷却装置,包括箱体外壳,所述箱体外壳的上端一侧连通有进料漏斗,所述箱体外壳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导料板和第三导料板,且第一导料板和第三导料板自上而下依次倾斜设置,所述箱体外壳内另一侧壁设有第二导料板,且第二导料板倾斜设置于第一导料板和第三导料板之间,所述第三导料板的底部一侧连接有输送槽,且输送槽贯穿箱体外壳的侧壁向外延伸,所述箱体外壳的底部一侧连通有出水槽,且出水槽的底部连通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冷凝盘管,所述冷却箱下端外壁的一侧连通有回流管道,且回流管道的管路上设有增压泵,所述回流管道远离冷却箱的一端连通有喷淋管,且喷淋管固定安装于箱体外壳的内顶面,所述喷淋管的底部均匀连通有若干个喷淋头。

优选地,所述箱体外壳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优选地,所述第三导料板的内壁均匀连通有若干个过滤孔。

优选地,所述出水槽内设有滤网,且滤网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冷凝盘管的一端连接有冷媒进口,且冷媒进口穿过冷却箱的侧壁向外延伸,所述冷凝盘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冷媒出口,且冷媒出口穿过冷却箱的另一侧壁向外延伸。

优选地,所述输送槽内相对的两侧壁之间设有若干个滚轴,且滚轴的两端对称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向输送槽的侧壁延伸,所述输送槽的侧壁设有与限位块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连接处的外壁套接有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物料自上而下依次经过第一导料板、第二导料板和第三导料板,最后经过输送槽向外排出,此过程增加了物料的冷却时间,提高冷却效果;

2、冷却箱内的冷却水在增压泵的增压下进入喷淋管,再经过喷淋头喷向晶体进行冷却,且冷却水透过第三导料板上的过滤孔进入出水槽,再进入冷却箱;

3、冷却水在冷凝盘管的循环冷却后又经回流管道进入喷淋管,从而对物料进行循环冷却,提高了冷却效果,且节约水资源。

综上,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能够对晶体进行循环冷却,节约水资源,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送槽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箱体外壳1、支撑腿2、第一导料板3、第二导料板4、第三导料板5、过滤孔51、输送槽6、冷却箱7、冷凝盘管8、冷媒进口81、冷媒出口82、出水槽9、滤网91、回流管道10、增压泵11、喷淋管12、喷淋头13、进料漏斗14、滚轴15、限位块16、限位槽17、轴承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晶体生产加工用循环冷却装置,包括箱体外壳1,箱体外壳1的上端一侧连通有进料漏斗14,晶体物料经过进料漏斗14进入箱体外壳1内,箱体外壳1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导料板3和第三导料板5,且第一导料板3和第三导料板5自上而下依次倾斜设置,箱体外壳1内另一侧壁设有第二导料板4,且第二导料板4倾斜设置于第一导料板3和第三导料板5之间,第三导料板5的底部一侧连接有输送槽6,且输送槽6贯穿箱体外壳1的侧壁向外延伸,箱体外壳1的底部一侧连通有出水槽9,且出水槽9的底部连通有冷却箱7,冷却箱7的内部设置有冷凝盘管8,冷却箱7下端外壁的一侧连通有回流管道10,且回流管道10的管路上设有增压泵11,增压泵11选用s15wg-10型,高效节能且安装方便,回流管道10远离冷却箱7的一端连通有喷淋管12,且喷淋管12固定安装于箱体外壳1的内顶面,喷淋管12的底部均匀连通有若干个喷淋头13,通过喷淋头13对晶体物料进行喷淋冷却,增强了晶体物料的冷却效果。

具体的,箱体外壳1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支撑腿2对箱体外壳1起到固定支撑作用。

具体的,第三导料板5的内壁均匀连通有若干个过滤孔51,冷却水经过滤孔51进入出水槽9,再回流至冷却箱7进行循环冷却。

具体的,出水槽9内设有滤网91,且滤网91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能够过滤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杂质,同时采用不锈钢材质延长了使用寿命。

具体的,冷凝盘管8的一端连接有冷媒进口81,且冷媒进口81穿过冷却箱7的侧壁向外延伸,冷媒进口81与dc-0515型号的制冷设备的出口连通,冷凝盘管8的另一端连接有冷媒出口82,且冷媒出口82穿过冷却箱7的另一侧壁向外延伸,冷媒出口82与dc-0515型号的制冷设备的进口连通,冷媒经过冷媒进口81、冷凝盘管8、冷媒出口82对冷却箱7内的冷却水进行循环冷却。

具体的,输送槽6内相对的两侧壁之间设有若干个滚轴15,且滚轴15的两端对称设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向输送槽6的侧壁延伸,输送槽6的侧壁设有与限位块16对应的限位槽17,限位块16与限位槽17连接处的外壁套接有轴承18,通过设置滚轴15,减小晶体与输送槽6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晶体能够顺利地向外排出。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待冷却的晶体物料经进料漏斗14进入箱体外壳1内,并首先掉落至第一导料板3上,由于第一导料板3、第二导料板4和第三导料板5均倾斜设置,使得物料自上而下依次经过第一导料板3、第二导料板4和第三导料板5,最后经过输送槽6向外排出,此过程中,冷却箱7内的冷却水在增压泵11的增压下进入喷淋管12,再经过喷淋头13喷向晶体进行冷却,且冷却水透过第三导料板5上的过滤孔51进入出水槽9,再进入冷却箱7,且在冷凝盘管8的循环冷却后又经回流管道10进入喷淋管12,从而对物料进行循环冷却,提高了冷却效果,且节约水资源。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