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2845发布日期:2020-05-20 03:03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冷凝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卧式冷凝器。



背景技术:

卧式冷凝器是制冷装置的主要热交换设备之一,它的任务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过热制冷剂蒸气,通过其向环境介质放出热量而被冷却、冷凝成为饱和液体,甚至过冷液体,卧式冷凝器采用主物料走壳层,冷却介质走管层,因此,卧式冷凝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市面上的卧式冷凝器,安全预警性能差,没有设置膨胀节,影响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能,甚至设备的寿命,并且卧式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冷凝过程中冷凝物料排放不畅,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卧式冷凝器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冷凝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卧式冷凝器的安全预警性能差,换热效果差和冷凝物料排放不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冷凝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膨胀节,所述外壳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设置有两个,所述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法兰,且连接法兰设置有四个,所述连接法兰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外壳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收集罐,所述缓冲收集罐的一侧设置有氨液出口管,所述外壳上方的一侧设置有氨气进口管,所述氨气进口管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阀,所述氨气进口管与安全阀之间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安全阀的一侧设置有放气口,所述安全阀与放气口之间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水出口管,所述冷却水出口管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水进口管,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盘管,所述缓冲收集罐包括排液管、保温夹套、放空槽和破旋流机构,所述破旋流机构设置有两个,所述保温夹套位于破旋流机构的外部,所述排液管位于破旋流机构的下方,所述保温夹套与破旋流机构之间设置有放空槽。

优选的,所述排液管与破旋流机构密封连接,所述保温夹套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夹套为u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螺旋盘管与冷却水出口管和冷却水进口管均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旋盘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连接法兰的外部,所述外壳与连接法兰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与膨胀节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与氨气进口管和氨液出口管均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外壳焊接连接,所述外壳与安全阀和压力表均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卧式冷凝器通过设置冷却水出口管、冷却水进口管和螺旋盘管,首先通过外部连接管与进料管连接,物料迅速进入外壳内部,此时,将水箱中的冷却水通过水泵经过冷却水进口管进入螺旋盘管内,冷却水在螺旋盘管内经过多个循环回路,使得物料的冷却换热效果更加好,解决了传统卧式冷凝器的换热效果差的问题。

2.该卧式冷凝器通过设置压力表和安全阀,压力表显示外壳内部的气压,若外壳内部的气压值过高时,打开安全阀,通过放气口对外壳内部气压进行泄放,若外壳内部的气压值过低时,通过放气口接入气管向外壳内部输气,以此平衡外壳内部的气压,安全预警性能好,膨胀节可补偿壳体因温差而引起的附加应力,从而使得设备更加安全、可靠,解决了传统卧式冷凝器安全预警性能差的问题。

3.该卧式冷凝器通过设置破旋流机构、缓冲收集罐和保温夹套,缓冲收集罐便于卧式冷凝器中的冷凝物质的分离、排放,保温夹套的内端面与缓冲收集罐的外端面的形状相匹配,且二者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放空槽,以供物料通过,通过破旋流机构采用中空柱体内形成数个竖向的通道,以避免卧式冷凝器中冷凝物料流动过程中形成的漩涡流,保证冷凝物料的顺利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支撑架;2、外壳;3、连接法兰;4、固定螺栓;5、膨胀节;6、进料管;7、氨气进口管;8、安全阀;9、压力表;10、放气口;11、缓冲收集罐;12、氨液出口管;13、冷却水出口管;14、冷却水进口管;15、螺旋盘管;16、排液管;17、保温夹套;18、放空槽;19、破旋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卧式冷凝器,包括外壳2,外壳2设置有两个,两个外壳2之间设置有膨胀节5,可补偿壳体因温差而引起的附加应力,从而使得设备更加安全、可靠,结构之间的密封性更加好,外壳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1,且支撑架1设置有两个,外壳2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法兰3,且连接法兰3设置有四个,连接法兰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4,外壳2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收集罐11,避免卧式冷凝器中冷凝物料流动过程中形成的漩涡流,保证冷凝物料的顺利排放,避免在卧式冷凝器内部产生微负压,影响卧式冷凝器的正常运行,缓冲收集罐11的一侧设置有氨液出口管12,外壳2上方的一侧设置有氨气进口管7,氨气进口管7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阀8,氨气进口管7与安全阀8之间设置有进料管6,安全阀8的一侧设置有放气口10,安全阀8与放气口10之间设置有压力表9,安全预警性能好,外壳2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水出口管13,冷却水出口管13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水进口管14,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盘管15,缓冲收集罐11包括排液管16、保温夹套17、放空槽18和破旋流机构19,破旋流机构19设置有两个,保温夹套17位于破旋流机构19的外部,排液管16位于破旋流机构19的下方,保温夹套17与破旋流机构19之间设置有放空槽18避免卧式冷凝器中冷凝物料流动过程中形成的漩涡流,保证冷凝物料的顺利排放,避免在卧式冷凝器内部产生微负压,影响卧式冷凝器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排液管16与破旋流机构19密封连接,保温夹套17与外壳2固定连接,保温夹套17为u型结构,使得物料的冷却换热效果更加好。

进一步,螺旋盘管15与冷却水出口管13和冷却水进口管14均密封连接,结构之间的连接更加合理。

进一步,螺旋盘管15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连接法兰3的外部,外壳2与连接法兰3通过固定螺栓4固定连接。

进一步,外壳2与膨胀节5密封连接,外壳2与氨气进口管7和氨液出口管12均密封连接,可补偿壳体因温差而引起的附加应力,从而使得设备更加安全、可靠,结构之间的密封性更加好。

进一步,支撑架1与外壳2焊接连接,外壳2与安全阀8和压力表9均固定连接,使得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固、可靠。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外部连接管与进料管6连接,物料迅速进入外壳2内部,此时,将水箱中的冷却水通过水泵经过冷却水进口管14进入螺旋盘管15内,冷却水在螺旋盘管15内经过多个循环回路,使得物料的冷却换热效果更加好,最终循环冷却水通过冷却水出口管13流出外壳2内部,重新循环流入水箱内,与此同时,通过气泵经由氨气进口管7向外壳2内输送氨气,氨气作为制冷剂迅速反应成为氨液,最终由氨液出口管12流出,使用过程中,压力表9显示外壳2内部的气压,若外壳2内部的气压值过高时,打开安全阀8,通过放气口10对外壳2内部气压进行泄放,若外壳2内部的气压值过低时,通过放气口10接入气管向外壳2内部输气,以此平衡外壳2内部的气压,安全预警性能好,膨胀节5可补偿壳体因温差而引起的附加应力,从而使得设备更加安全、可靠,冷凝过程中,外壳2下侧的中心位置对应设置缓冲收集罐11,以便于卧式冷凝器中的冷凝物质的分离、排放,保温夹套17的内端面与缓冲收集罐11的外端面的形状相匹配,且二者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放空槽18,以供物料通过,通过破旋流机构19采用中空柱体内形成数个竖向的通道,以避免卧式冷凝器中冷凝物料流动过程中形成的漩涡流,保证冷凝物料的顺利排放,避免在卧式冷凝器内部产生微负压,影响卧式冷凝器的正常运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