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条制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7101发布日期:2020-05-15 15:10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冰条制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条制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食品的加工、保鲜通常会使用大量的冰条。此种冰条的制取通常是采用大批量模式生产,常见的制取装置主要包括底板及固设于底板上的制冰槽。当制冰槽内液体原料凝固成型,即形成冰条后,一般都是先通过吊装设备将整个制冰装置倒置,然后采用工具敲击整个制冰装置的底板,以使成型后的冰条脱离制冰槽。但是,采用整体式的敲击方式,敲击力度无法精确控制,如果敲击力度过大,则容易导致制冰槽内的冰条被损坏,进而影响冰条的外形质量。如果敲击力度过小,则无法将冰条敲落,甚至有的时候还需一个一个的敲击,以确保制冰槽内的冰条掉落,费时费力,从而导致冰条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冰条制取系统,能够加快冰条的制取速度,以提高冰条的制取效率。

为实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条制取系统,包括:

制冰装置,包括侧板及与所述侧板可拆卸连接的底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围成用于通入第一液体的存液空间,所述侧板设有用于通入制冷剂的液体通道,所述制冷剂用于与所述第一液体进行热量交换,以使所述第一液体固化形成冰条;以及

举升装置,所述举升装置的举升机构连接于所述制冰装置的所述底板,所述举升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底板相对所述侧板发生升降运动,以实现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侧板或与所述侧板分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液体通道还用于通入第二液体,所述第二液体的温度高于所述制冷剂的温度,所述第二液体用于融化所述冰条与所述侧板接触的位置,以使所述冰条与所述存液空间分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包括多块间隔设置且成网格状连接的横板及竖板,多块所述横板及所述竖板将将所述存液空间分隔成多个网格槽,每一所述网格槽均用于存放所述第一液体,各所述竖板均设有所述液体通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竖板内设有蛇形管道,所述蛇形管道内部形成所述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竖板的长度方向同向,或者,所述竖板的内部中空设置,所述竖板的内部形成所述液体通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举升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制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侧板,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液体的温度并在所述第一液体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发送第一温度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号控制所述举升装置的所述举升机构向下运动,以带动所述底板向下运动与所述侧板分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制冰装置还包括连接管道,所述液体通道设有入口,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串联连接于各所述入口,所述连接管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供应所述制冷剂及所述第二液体的供液装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供液装置包括用于供应所述制冷剂的第一供液装置及用于供应所述第二液体的第二供液装置,所述第一供液装置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于所述连接管道,所述第二供液装置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于所述连接管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口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控制阀,所述制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侧板,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液体的液位并在所述第一液体的液位达到预设液位时,发送液位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液位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

所述第二出口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控制阀,所述温度传感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液体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发送第二温度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开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均为铝合金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省时省力,成本较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条制取系统,制冰装置的底板可拆卸连接于侧板,通过在侧板设有用于测量存液空间的第一液体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可根据第一液体的温度自动控制举升机构驱动底板向下运动,以使凝固成型的冰条可随底板一起向下运动,脱离侧板的束缚,即可获得冰条,无需借助吊装设备和敲击工具,省时省力,成本较低。

(2)制冷效率高,且脱冰速度快。本实用新型将用于存放第一液体的容纳空间设计成网格状,每一网格包括两块竖板,通过在每一竖板内设有可通入制冷剂的液体通道,使得每一网格内的第一液体可有两个面与竖板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可加快其结冰的速度,节约时间,进而有利于提高制冰装置的制冷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此外,由于液体通道还连接于装有其温度高于制冷剂温度的第二液体,待容纳空间内的第一液体凝固成冰条时,可往液体通道通入第二液体,使冰条与侧板的接触位置融化,有利于提高脱冰的速度,便于获取冰条,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冰条的制取效率。

(3)耐腐蚀性好,使用寿命长。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侧板及底板均采用铝合金材质,耐腐蚀性好,有利于提高制冰装置的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冰条制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冰装置为一种形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冰装置为另一种形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冰装置为又一种形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竖板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竖板的另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冰条制取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条制取系统,该制取系统包括制冰装置1以及举升装置,该制冰装置1包括侧板10及与侧板10可拆卸连接的底板11,该侧板10与底板11围成用于通入第一液体的存液空间,且侧板10设有用于通入制冷剂的液体通道101,该制冷剂用于与第一液体进行热量交换,以使第一液体固化形成冰条,举升装置的举升机构50连接于制冰装置1的底板11,且举升装置用于驱动底板11相对侧板10发生升降运动,以实现底板11连接于侧板10或与侧板10分离。

其中,第一液体可为盐水,该制冷剂可为氨或氟利昂。该举升装置可为设置在该制冰装置1一侧或者是下方的液压装置、气压装置等。

具体地,该底板11设有卡扣部(未图示),侧板10对应卡扣部设有扣合部(未图示),扣合部可拆卸连接于卡扣部。其中,该卡扣部可为设于底板11的卡块或凹槽,扣合部可为与卡扣部配合的凹槽或卡块。也就是说,当卡扣部为卡块时,该扣合部为与卡扣部配合的凹槽;当卡扣部为凹槽时,该扣合部为与卡扣部配合的卡块。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该卡扣部为卡块时,该扣合部为与卡扣部配合的凹槽,以实现底板11与侧板10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液体通道101还可用于通入第二液体,该第二液体的温度高于制冷剂的温度,第二液体用于融化冰条与侧板10接触的位置。具体地,在往液体通道101通入制冷剂以使第一液体固化成冰条后,可往液体通道101通入第二液体,以使冰条与侧板10接触的位置融化,从而便于冰条与存液空间分离,便于举升装置的举升机构50驱动底板11相对侧板10向下运动。优选地,该第二液体可为热水。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为了使举升机构50可以自动驱动底板11相对侧板10向下运动,该举升装置还包括控制器30,制冰装置1还包括与控制器30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13。具体地,温度传感器13设于侧板10,且用于测量第一液体的温度并在第一液体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发送第一温度信号至控制器30,该控制器30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信号控制举升装置的举升机构50向下运动,以带动底板11向下运动与侧板10分离。也就就是说,在第一液体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此时的温度传感器13会发送第一温度信号至控制器30,然后控制器30便会控制举升机构50驱动底板11相对侧板10向下运动,以使冰条随底板11一起向下运动,脱离侧板10的束缚,完成冰条的制取。其中,在液体通道101通入制冷剂使第一液体固化成冰条后,此时的冰条的温度会先达到第二预设温度(该第二预设温度为第一液体已经完全固化成冰条后的温度),然后接着停止往往液体通道101通入制冷剂并同时通入第二液体,以使冰条与侧板10接触的位置融化,则此时冰条的温度为该第一预设温度。

本实施例的冰条制取系统,可作为大批量模式生产冰条的制取工具。由于制冰装置1的底板11可拆卸连接于侧板10,在存液空间内的第一液体固化成冰条后,举升装置的举升机构50可驱动底板11向下运动,以使凝固在底板11上的冰条可随底板11一起向下运动,有效使得冰条与侧板10分离,省时省力,成本较低。

其中,该举升装置的举升机构50可为气缸的推动杆。

在本实施例中,制冰装置1的形状可为正方体(如图4所示)、长方体(如图2、图3所示)或圆柱(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以该制冰装置1的形状为长方体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如图2、图3所示,该侧板10包括多块间隔设置且成网格状连接的横板102及竖板103,多块横板102及竖板103将将存液空间分隔成多个网格槽1a,每一网格槽1a均用于存放第一液体,各竖板103均设有液体通道101。这样在往液体通道101通入制冷剂固化第一液体时,由于每一网格槽1a包括两块竖板103,以使每一网格槽1a内的第一液体可有两个面与竖板103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可加快其结冰的速度,耗费的时间较短,进而有利于提高制冰装置1的制冷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冰装置1的制冷效率,本实施例中的侧板10的外周和底板11的下面覆盖有保温层(未图示),该保温层可以起到阻隔热量交换的作用,以提高制冰装置1的制冷效果,节省能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图6示出了液体通道为蛇形管道的竖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该竖板103内设有蛇形管道,该蛇形管道内部形成液体通道101。具体地,该液体通道101的长度方向与竖板103的长度方向同向。采用这样的方式,能使制冷剂流经整块竖板103,以使在不影响制冰装置1的制冷效率及竖板103的强度的前提下,可以节省制冷剂的使用,有利于降低成本。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图7示出了竖板为中空设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竖板103的内部中空设置,该竖板103的内部形成液体通道101。采用这样的方式,制冷剂可以充满整块竖板103的内部,可加快制冰装置1的制冷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侧板10和底板11均为铝合金材质。具体地,该横板102、竖板103及底板11均为铝板,可增强制冰装置1的耐腐蚀性,以提高制冰装置1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侧板10是由多块竖板103及横板102组成的,且每一竖板103均设有液体通道101,因此,为了实现各液体通道101与用于供应制冷剂及第二液体的供液装置4的连接,该制冰装置1还包括连接管道14。具体地,该液体通道101设有入口101a,连接管道14的一端串联连接于各入口101a,连接管道14的另一端连接于供液装置4。

更具体地,该供液装置4包括用于供应制冷剂的第一供液装置40及用于供应第二液体的第二供液装置41,第一供液装置40的第一出口(未图示)通过第一管道(未图示)连接于连接管道14,第二供液装置41的第二出口(未图示)通过第二管道(未图示)连接于连接管道14。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为了能使在网格槽1a内存放有第一液体时,可以自动往液体通道101通入制冷剂,该第一出口设有与控制器30电连接的第一控制阀401,制冰装置1还包括与控制器30电连接的液位传感器15。具体地,该液位传感器15设于侧板10,且用于测量第一液体的液位并在第一液体的液位达到预设液位时,发送液位信号至控制器30,控制器30还用于根据液位信号控制第一控制阀401开启。也就就是说,在网格槽1a内的第一液体的液位达到预设液位时,其中,该预设液位为第一液体距离网格槽1a顶部为1~4cm的位置,例如:1cm、2cm、3cm或4cm等,此时的液位传感器15会发送液位信号至控制器30,然后控制器30便会第一控制阀401打开,以使制冷剂通入液体通道101,开始制作冰条。

更进一步地,为了能使在第一液体固化成冰条后,可以及时自动往液体通道101通入第二液体,该第二出口设有与控制器30电连接的第二控制阀411,该温度传感器13还用于在第一液体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发送第二温度信号至控制器30,且该控制器30还用于根据第二温度信号控制第二控制阀411开启。即:在第一液体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即在第一液体已完全固化成冰条后,此时的温度传感器13会发送第二温度信号至控制器30,然后控制器30便会控制第一控制阀401关闭,以及控制第二控制阀411打开,以使第二液体通入液体通道101,以使冰条与侧板10接触的位置开始慢慢融化,从而有利于提高脱冰的速度,便于获取冰条。

以下对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冰条制取系统制取冰条的过程进行简单的描述:

在底板11与侧板10处于连接状态时,往每一网格槽1a注入第一液体,在第一液体的液位到达预设液位时,此时的液位传感器15会生成液位信号并将该液位信号发送至控制器30,而此时的控制器30便会根据该液位信号控制第一控制阀401打开,以使第一供液装置40内的制冷剂通入至液体通道101。随着制冷剂的通入,网格槽1a内的第一液体便会被固化成冰条,此时的温度传感器13便会测量出此时的第一液体的温度已到达第二预设温度,同时发送第二温度信号至控制器30,此时的控制器30便会控制第一控制阀401关闭,以及控制第二控制阀411打开,从而停止继续向液体通道101输送制冷剂并使第二供液装置41内的第二液体通入至液体通道101,使得冰条与侧板10接触的位置开始慢慢融化,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此时的温度传感器13便会生成对应的第一温度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30,此时的控制器30便会控制举升机构50驱动底板11相对侧板10向下运动,以使冰条随底板11一起向下运动,有效使得冰条与侧板10分离,完成冰条的制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条制取系统,通过将用于存放第一液体的容纳空间设计成网格状,且在每一竖板内设有可通入制冷剂的液体通道,每一网格包括两块竖板,使得每一网格内的第一液体可有两个面与竖板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可加快其结冰的速度,节约时间,进而有利于提高制冰装置的制冷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

此外,由于液体通道还连接于装有其温度高于制冷剂温度的第二液体,待容纳空间内的第一液体凝固成冰条时,可往液体通道通入第二液体,使冰条与侧板的接触位置融化,有利于提高脱冰的速度,便于获取冰条,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冰条的制取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冰条制取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冰条制取系统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