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新风系统装置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9550发布日期:2020-06-02 20:36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新风系统装置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冰箱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新风系统装置的冰箱。



背景技术:

电冰箱作为现代家庭必不可少的电器,为了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体验,功能也越来越多。但在使用过程中电冰箱内部会产生难闻的气味,其原因一部分是食物未包裹处理本身的气味;另一种是食物腐烂变质过程中产生的气味。各种各样的异味很容易造成食物间的相互污染,使得保鲜能力下降,同时造成用户的体验差。

目前市场上冰箱除异味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活性炭技术:利用其孔隙结构捕捉气体分子,达到其消除气味的作用。但活性炭吸附量小,吸附时存在气体单一,当活性炭内部吸附达到饱和时,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再次释放出有害气体。因此使用活性炭除异味时,需要考虑活性炭的使用寿命,及时更换,成本较高。

2、纳米银离子净化技术:主要是通过纳米银离子杀死细菌,防止食物腐败,产生异味。但是银作为有毒重金属,存在一定的生物安全性,是否会在食物表面产生一定的残留,需要综合考虑净化效果和浓度之间的关系。

3、臭氧净化技术:臭氧与氨气、硫化氢、硫醇等臭味气体进行反应,除味除臭能力很强,因此可以将冰箱中的有机臭味氧化分解。臭氧也有一定的弊端,低浓度时对于除异味效果不明显。而在高浓度环境下,如果人们长期接触,会氧化人体呼吸道黏膜,使人产生不良反应,可能造成呼吸道炎症。

4、光触媒技术:纳米tio2光触媒在紫外光线的协同作用下,发挥催化和降解的功能,有效地杀灭多种细菌,将细胞或真菌释放出来的毒素分解;同时还降解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可以除甲醛、除臭、抗污和净化空气等.纳米tio2光触媒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产生的活性因子不能主动的捕捉空气中有害气体物质和微生物颗粒,必须直接接触才可以发挥作用,因此对附着在食材表面箱体内壁等上面的微生物和气体物质去除效果不理想。

因此,亟待研究一种带有新风系统装置的冰箱,通过更换冰箱腔内的气体以彻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新风系统装置的冰箱,通过在门体开设进风安装口和出风安装口,分别在进风安装口和出风安装口安装进风离心风机和出风离心风机,实现对冰箱内进行吹风和抽风,实现对冰箱内部进行异味去除的目的;解决了现有冰箱内部异味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有新风系统装置的冰箱,包括箱体和门体;所述箱体内壁底部位置开设有回风口;所述门体下表面靠近箱体一内侧壁位置开设有进风安装口;所述进风安装口内装设有进风道组件;

所述门体下表面靠近箱体另一内侧壁位置开设有出风安装口;所述出风安装口内装设有出风道组件;

所述门体侧壁分别开设有与进风安装口和出风安装口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且进风口与进风道组件连通,出风口与出风道组件连通;

所述门体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饰条;所述饰条设置有分别伸入进风安装口和出风安装口内部的凸壳;

两所述凸壳内均装设有支架;两所述凸壳侧壁分别开设用于与进风道组件和出风道组件连通的贯通孔;

所述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底板表面均布有通风孔;所述底板上表面对应通风孔位置装设有电动风门;所述底板与凸壳内壁匹配,并与凸壳固定连接;

一所述支架的侧板侧面固定连接有进风离心风机;另一所述支架的侧板侧面固定连接有出风离心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与回风口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两所述凸壳侧壁分别与对应的进风道组件和出风道组件表面抵靠。

进一步地,还包括净味过滤网;所述净味过滤网与安装有进风离心风机的支架固定连接,且净味过滤网位于电动风门与底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门体开设进风安装口和出风安装口,分别在进风安装口和出风安装口安装进风离心风机和出风离心风机,实现对冰箱内进行吹风和抽风,使冰箱内部与外部进行空气交换,实现对冰箱内部进行异味去除的目的,而且除味效果明显,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门体设置进风和出风口,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便捷,无需定期更换配件,成本相对较低,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新风系统装置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a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箱体,2-门体,3-进风安装口,4-出风安装口,6-电动风门,7-进风离心风机,8-出风离心风机,101-回风口,201-饰条,202-凸壳,301-进风道组件,401-出风道组件,501-底板,502-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有新风系统装置的冰箱,包括箱体1和门体2;箱体1内壁底部位置开设有回风口101,回风口101通过内部风道与蒸发器连通;

如图2-5所示,右侧的门体2下表面靠近箱体1右侧内侧壁位置开设有进风安装口3;进风安装口3内装设有进风道组件301;

左侧的门体2下表面靠近箱体1左侧内侧壁位置开设有出风安装口4;出风安装口4内装设有出风道组件401;

两个门体2侧壁分别开设有与进风安装口3和出风安装口4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且进风口与进风道组件301连通,出风口与出风道组件401连通;

其中,进风口与回风口101位置相对应,使得由进风口进入箱体1内部的新鲜空气能直接快速的通过回风口101进入到蒸发器位置,实现制冷。

两个门体2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饰条201;饰条201设置有分别伸入进风安装口3和出风安装口4内部的凸壳202,凸壳202与饰条201可为一体成型;

两个凸壳202内均装设有支架;两个凸壳202侧壁分别开设用于与进风道组件301和出风道组件401连通的贯通孔,贯通孔用于冰箱内部与外部的空气流通;

其中,两凸壳202侧壁分别与对应的进风道组件301和出风道组件401表面抵靠,提高安装后的结构强度和整体的密封性能。

支架包括底板501;底板50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侧板502,底板501和侧板502可为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设置;底板501表面均布有通风孔;底板501上表面对应通风孔位置装设有电动风门6;底板501与凸壳202内壁匹配,可通过螺钉和卡接的防止与凸壳202固定连接;

其中位于右侧门体2内的支架的侧板502侧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进风离心风机7;另一个位于左侧门体2内的支架的侧板502侧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出风离心风机8;

当冰箱箱体内产生有异味时,通过显示板上的按键开启换风动作,换风系统由冰箱的主控板上程序控制,开始换风除味时,同时控制左右两侧门体2内的电动风门6打开,进风离心风机7从冰箱外部吸入空气,空气依次通过通风孔、凸壳202上的贯通孔、进风道组件301和进风口进入冰箱内部,并通过回风口101进入到蒸发器位置,实现制冷后,最后由冰箱内的风道进入制冷间室内部;

其中,进风侧的门体2还包括净味过滤网;净味过滤网与安装有进风离心风机7的支架固定连接,且净味过滤网位于电动风门6与底板501之间,实现对进入箱体1内部的空气得到过滤,保证箱体1内部空气的新鲜度和洁净度。

与此同时,出风离心风机8工作,将冰箱箱体1内的异味气体依次由出风口、出风道组件401、贯通孔和通风孔排出冰箱外面;

按键开启换风动作,进行除味工作时,冰箱内风循环需同步启动,控制冰箱制冷系统工作,这样确保进入冰箱内部的空气能快速的通过回风口101进入到蒸发器位置,并通过制冷后进入冰箱制冷间室内,确保冰箱内的温度维持设定状态。

通过这一系列的空气循环,在一定时间内,把箱体1内部的异味气体全部排出冰箱,并向箱体1内补充新鲜空气;从而达到去除冰箱内异味的目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