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箱门组件及其把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0008发布日期:2020-08-11 21:5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冰箱、箱门组件及其把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箱门组件及其把手结构。



背景技术:

冰箱是一种保持恒定低温的制冷设备,而冰箱的门体结构的种类越来越多,如十字对开门冰箱、对开门冰箱,三门冰箱等。而开门把手一般设置在门体结构的侧壁中,方便开启和关闭冰箱门。然而,在使用时,手容易被夹在相邻的两个门体之间,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避免夹手的冰箱、箱门组件及其把手结构。

一种箱门组件的把手结构,包括:

把手本体,用于安装于门板的一侧边上,所述把手本体背向于所述门板的表面上形成有把手槽,所述把手槽贯穿所述把手本体的相对两端;及

防夹件,设置于所述把手槽内,所述防夹件位于所述把手本体靠近相邻的另一箱门组件的一端上。

下面对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夹件背向于所述门板的表面为防夹面,所述把手本体形成有所述把手槽的表面与所述防夹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mm-6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夹面包括过渡面及与所述过渡面连接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靠近相邻的另一所述箱门组件设置,所述把手本体形成有所述把手槽的表面与所述过渡面之间的距离向靠近相邻的另一所述箱门组件的方向趋于减小,所述把手本体形成有所述把手槽的表面与所述抵接面之间的距离为0mm-6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面平滑过渡至所述抵接面。

一种箱门组件,包括:

门板;及

如上所述的把手结构,所述把手本体,用于安装于门板的一侧边处,所述把手本体背向于所述门板的一侧形成有把手槽。

上述箱门组件在使用时,将把手本体设置于门板的一侧边上,把手本体背向于门板的一侧形成有把手槽,把手槽贯穿把手本体的相对两端,方便用户能够将手放入到把手槽内,进而通过扳动把手本体扳动门板。同时由于把手槽贯穿把手本体的相对两端,进而手容易夹在相邻的两个箱门组件之间。进一步将防夹件设置于把手槽内,由于防夹件位于把手本体靠近相邻的另一箱门组件的一端上。利用防夹件有效填充把手槽靠近相邻的另一箱门组件的一端,使得用户在使用时,手无法在防夹件的位置施力,有效避免用户将手放在把手本体靠近相邻的另一箱门组件的一端上,进而避免了手被夹在相邻两个箱门组件之间,提高使用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结构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部及设置于所述定位部上的定位柱,所述防夹件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把手本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把手槽相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定位部设置于所述把手本体背向于所述防夹件的一侧,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安装孔并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定位部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防夹件上开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箱门组件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门板与所述把手本体相邻的侧边上,所述防夹件能够放置于所述端盖上并安装于所述把手本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部上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端盖朝向所述门板的一侧形成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能够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

一种冰箱,包括:

箱体;及

至少两个如上所述的箱门组件,至少两个所述箱门组件分别可开合地盖设于所述箱体上。

上述冰箱在使用时,将把手本体设置于门板的一侧边上,把手本体背向于门板的一侧形成有把手槽,把手槽贯穿把手本体的相对两端,方便用户能够将手放入到把手槽内,进而通过扳动把手本体扳动门板。至少两个箱门组件分别可开合地盖设于所述箱体上,同时由于把手槽贯穿把手本体的相对两端,进而手容易夹在相邻的两个箱门组件之间。进一步将防夹件设置于把手槽内,由于防夹件位于把手本体靠近相邻的另一箱门组件的一端上。利用防夹件有效填充把手槽靠近相邻的另一箱门组件的一端,使得用户在使用时,手无法在防夹件的位置施力,有效避免用户将手放在把手本体靠近相邻的另一箱门组件的一端上,进而避免了手被夹在相邻两个箱门组件之间,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箱门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的箱门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箱门组件,100、门板,200、把手结构,210、把手本体,212、把手槽,220、防夹件,221、过渡面,222、防夹面,223、抵接面,230、定位件,231、定位部,232、定位柱,234、固定部,235、第一固定孔,240、紧固件,300、端盖,310、定位槽,320、限位部,330、固定柱,332、第二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实施例中的冰箱,包括箱体及至少两个箱门组件10,至少两个箱门组件10分别可开合地盖设于箱体上,进而方便箱体的使用。具体地,箱门组件10包括门板100及把手结构200,把手结构200设置于门板100的一侧边上,通过把手结构200方便扳动门板100,进而实现箱门组件10在箱体的开合运动。

把手结构200包括把手本体210及防夹件220,把手本体210安装于门板100的一侧边上,把手本体210背向于门板100的表面上形成有把手槽212,把手槽212贯穿把手本体210的相对两端。防夹件220设置于把手槽212内,防夹件220位于把手本体210靠近相邻的另一箱门组件10的一端上。

上述箱门组件10在使用时,将把手本体210设置于门板100的一侧边上,把手本体210背向于门板100的一侧形成有把手槽212,把手槽212贯穿把手本体210的相对两端,方便用户能够将手放入到把手槽212内,进而通过扳动把手本体210扳动门板100。同时由于把手槽212贯穿把手本体210的相对两端,进而手容易夹在相邻的两个箱门组件10之间。进一步将防夹件220设置于把手槽212内,由于防夹件220位于把手本体210靠近相邻的另一箱门组件10的一端上。利用防夹件220有效填充把手槽212靠近相邻的另一箱门组件10的一端,使得用户在使用时,手无法在防夹件220的位置施力,有效避免用户将手放在把手本体210靠近相邻的另一箱门组件10的一端上,进而避免了手被夹在相邻两个箱门组件10之间,提高使用安全性。

一实施例中,防夹件220背向于门板100的表面为防夹面222,把手本体210形成有把手槽212的表面与防夹面222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mm-6mm。当箱门组件10盖设于箱体上时,使得防夹件220能够有效隐藏于把手槽212内,进而使得箱门组件10更加整洁美观。同时避免防夹面222凸出把手槽212,容易被碰坏,或者影响箱门组件10的整洁美观性。将把手本体210形成有把手槽212的表面与防夹面222之间的最小距离设置为0mm-6mm,避免了设置距离过大而导致手容易在该间距处施力,进而无法起到有效的防夹手的目的。

具体地,防夹面222包括过渡面221及与过渡面221连接的抵接面223,抵接面223靠近相邻的另一箱门组件10设置,把手本体210形成有把手槽212的表面与过渡面221之间的距离向靠近相邻的另一箱门组件10的方向趋于减小。在使用时,由于手需要放入到把手槽212内施力,由于把手本体210形成有把手槽212的表面与过渡面221之间的距离向靠近相邻的另一箱门组件10的方向趋于减小,通过过渡面221能够有效保护手不被过渡面221的位置碰伤,同时通过抵接面223有效避免手在防夹件220处施力。

可选地,把手本体210形成有把手槽212的表面与抵接面223之间的距离为0mm-6mm。使得抵接面223能够有效隐藏在把手槽212内,避免了抵接面223凸出把手槽212影响美观或被碰坏。同时避免把手本体210形成有把手槽212的表面与抵接面223之间的距离过大,影响避免在抵接面223处施力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过渡面221平滑过渡至抵接面223。在使用时,由于过渡面221平滑过渡至抵接面223,进而避免防夹面222出现棱角将手碰伤,进一步提高用户使用的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防夹件220为中空结构。将防夹件220设置为中空结构能够有效减少材料的浪费,降低成本,且方便防夹面222的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防夹件220也可以实体结构,只要能够有效形成防夹面222即可。

一实施例中,把手结构200还包括定位件230,定位件230包括定位部231及设置于定位部231上的定位柱232。防夹件220上开设有定位孔,把手本体210上开设有与把手槽212相连通的安装孔。定位部231设置于把手本体210背向于防夹件220的一侧,定位柱232穿过安装孔并穿设于定位孔内。通过设置定位件230能够进一步方便防夹件220定位安装在把手槽212内,且通过定位柱232与定位孔及安装孔的配合,提高防夹件220在把手槽212定位的稳定性,提高安装的便利性。

具体地,定位柱23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定位柱232间隔设置于定位部231上。定位孔与安装孔的数量与定位柱232的数量相匹配。每一定位柱232能够对应穿过一安装孔并穿设于一定位孔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柱232还可以直接形成于把手槽212内,定位柱232直接穿设于防夹件220的定位孔内。或者,定位柱232直接形成于防夹件220上,定位柱232能够穿设于把手本体210的安装孔内,只要能够实现将防夹件220定位在把手本体210的效果即可。

一实施例中,把手结构200还包括紧固件240,定位部23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防夹件220上开设有能够与第一连接孔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孔,紧固件240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内。通过紧固件240穿设于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进而有效将防夹件220固定在把手本体210上,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240为铆钉。当然,紧固件240也可以为螺钉等紧固件240。或者,紧固件240还可以省略,定位部231直接粘贴在把手本体210上。

请一并参阅图2,一实施例中,箱门组件10还包括端盖300,端盖300设置于门板100与把手本体210相邻的侧边上,防夹件220能够放置于端盖300上并安装于把手本体210上。端盖300的设置能够为门板100、把手本体210及防夹件220的安装提供支撑,同时能够有效保护门板100及防夹件220。

具体地,端盖300朝向门板100的一侧形成有定位槽310,定位部231能够进一步插设于定位槽310内,进而利用定位部231与定位槽310的配合,实现把手本体210在端盖300上的定位安装。

可选地,端盖300朝向门板100的一侧上还形成有限位部320,当把手本体210安装在门板100的一侧边上时,限位部320能够抵接于把手本体210背向于防夹件220的一侧。通过限位部320能够有效限制把手本体210与端盖300的安装位置,进而限制把手本体210与门板100的安装位置,提高安装效率及安装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定位件230还包括设置于定位部231上的固定部234,固定部234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235,端盖300朝向门板100的一侧形成有固定柱330,固定柱330能够安装于第一固定孔235内。通过端盖300上的固定柱330与第一固定孔235的配合,有效将定位件230安装于端盖300上,进而利用定位件230实现端盖300、把手本体210及防夹件220之间的定位与安装,有效提高安装效率及安装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部234还以省略。

具体地,固定柱330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332,紧固螺钉能够穿设于第二固定孔332内,进而将固定部234固定于固定柱330上,实现定位件230在端盖300上的安装。可选地,第二固定孔332还可以省略,固定柱330还可以直接固定在第一固定孔235内。

一实施例中,门板100为玻璃板,方便把手本体210及端盖300设置于玻璃板相邻的两侧边上。在其他实施例中,门板100也可以为其他材质的板。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箱门组件10的间距为10mm-13.5mm,进而在使用时,手容易夹在相邻两个箱门组件10的间隙中。将防夹件220设置于把手本体210的把手槽212内,并靠近相邻的另一箱门组件10。通过防夹件220能够避免手在靠近另一箱门组件10的把手槽212的位置施力,有效避免了手夹在相邻两个箱门组件10的间隙中,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当箱门组件10盖设在箱体上时,防夹件220有效隐藏在把手槽212内,保证了冰箱整体的整洁度及美观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