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冰机的冰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8305发布日期:2020-05-08 18:07阅读:26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冰机的冰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制冰机的冰盘。



背景技术:

冰盘常用于制冰机中,如图1所示,其为公知的冰盘的结构示意图,冰盘通常由支架10,安装在支架10上的冰格,与支架10连接的底板11,以及起制冰作用的制冷组件12构成。传统的制冷组件12为多个铜管固定在底板上,铜管内充制有冷媒,传统的铜管的焊接方法为锡焊和钎焊,传统的使用锡焊会使得铜管与底板的焊接不牢固,若采用钎焊,则原铜容易变质,变脆。待铜管通过上述传统的方法焊接到底板上后,再在其表面镀镍。此外,传统的底板11一般为长210mm,宽120mm的标准件,冷媒通道由于需要焊接其管路之间的间隙较大。综上,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传统的工艺必须采用电镀,而电镀会造成成本过高,污染环境;2、冷媒需要经冷媒单元再经焊接层和镀层才能与底板接触,导热效率低,制冰速度慢;3、底板标准件上冷媒通道与底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导致导热效率低,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制冰机的冰盘,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制冰机的冰盘,所述制冰机的冰盘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制冰机的冰盘包括一个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冷媒单元,以及一个与所述冷媒单元贴合连接且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冰格,所述冷媒单元包括一个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冰盘底板,以及一个由不锈钢制成且焊接在所述冰盘底板上的盖板,所述冰盘底板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冰格和盖板连接,所述盖板冲压形成多个凸起部,所述盖板的四周边缘与所述冰盘底板焊接,多个所述凸起部连通形成一个冷媒通道,所述冷媒通道的两端还分别连接设有一个冷媒进口和一个冷媒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的截面为拱形。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和所述冰盘底板之间设有密封条。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通道包括多个直行段,以及多个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直行段连接的弯折段,所述直行段的直径为10mm,相邻的两个所述直行段之间的间距为6mm。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通道距离盖板边缘设有一个焊接区。

进一步地,所述冰盘底板上还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螺栓孔里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连接所述冰盘底板和所述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进口和所述冷媒出口上焊接有铜管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冰格包括一个与所述冷媒单元固定的冰格框架,多个固定在所述冰格框架内的横向分隔条,以及多个固定在所述冰格框架内的纵向分隔条,所述纵向分隔条与所述冰格框架的侧边平行设置,所述横向分隔条与所述纵向分隔条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分隔条倾斜于所述冰格框架的顶面设置,所述横向分隔条与所述冰格框架的顶面所成的夹角为11~13°。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分隔条和所述纵向分隔条的表面为抛光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冰机的冰盘通过将盖板冲压形成多个凸起部,再将盖板的四周边缘焊接在冰盘底板上,避免了传统工艺使用电镀带来的成本过高,污染环境的问题。所形成的冷媒通道可以使得冷媒直接接触冰盘底板,冷媒通道不仅可以增大冷媒与冰盘底板的接触面积,而且可以避免了传统的通过焊接层镀层才接触导致的导热效率差,制冰速度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公知的冰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冰机的冰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冷媒通道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冰机的冰盘的冰格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4,其中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冰机的冰盘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制冰机的冰盘安装在支架10上,所述支架10为一种公知的标准件。所述制冰机的冰盘包括一个固定在所述支架10上的冷媒单元20,以及一个与所述冷媒单元20贴合连接且固定在所述支架10上的冰格30。所述制冰机的冰盘理应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功能组件,如安装组件,连接组件等等,其理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故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首先应当说明所述冷媒单元20的结构和功能。所述冷媒单元20包括一个固定在所述支架10上的冰盘底板21,以及一个由不锈钢制成且焊接在所述冰盘底板21上的盖板22。所述冰盘底板21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冰格30和盖板22连接。所述盖板22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不仅有良好的导热效率,而且成本较低。所述盖板22冲压形成多个凸起部23,所述盖板22的四周边缘与所述冰盘底板21焊接,多个所述凸起部23连通形成一个冷媒通道50,所述冷媒通道50的两端还分别连接设有一个冷媒进口51和一个冷媒出口52。由于所述盖板22的四周边缘与所述冰盘21焊接,使得冷媒通道50与冰盘底板21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能有效地提升导热效率。此外,冷媒通道50里的冷媒直接与冰盘底板21接触,省去了经焊接层和镀层的传热,如此提升了导热效率。所述冷媒进口51和所述冷媒进口52用于冷媒的进出,所述冷媒为一种公知,其可以为氟利昂。

所述凸起部23的截面为拱形,拱形的截面可以使得盖板22与所述冰盘底板21的连接更加紧密。具体地,所述盖板22的四周边缘通过氩弧焊与冰盘底板21焊接,所述盖板22的中部与所述冰盘底板21之间还设有密封条(图未示),所述密封条为抗冷密封条,密封条的设置,使得所述盖板22与冰盘底板21的连接更加紧密,更能方便冷媒的流通。所述冷媒通道50包括多个直行段56,以及多个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直行段56连接的弯折段57。由于冰盘底板21的标准件的长宽分别为210mm和120mm,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直行段56的直径为10mm,相邻的两个所述直行段56之间的间距为6mm,如此可以使得所述冷媒通道50的导热效率更高,所述冷媒通道50中的冷媒与冰盘底板21的接触面积更大,更方便导热传导。所述冷媒通道50距离盖板22的边缘设有一个焊接区55,所述焊接区55用于焊接所述盖板22以使得所述盖板22被焊接到冰盘底板21上,在结构上,所述焊接区的宽度为5mm。所述冰盘底板21上还设有多个螺栓孔(图未示),所述螺栓孔内穿设有螺栓(图未示),通过所述螺栓连接所述冰盘底板21和所述盖板22。

所述冷媒进口51和所述冷媒出口52上焊接有铜管接头(图未示),所述铜管接头便于连接制冰机内制冷剂回路上的铜管。

所述冰格30包括一个与所述冷媒单元50固定的冰格框架31,多个固定在所述冰格框架31内的横向分隔条32,以及多个固定在所述冰格框架31内的纵向分隔条33。在结构上,所述横向分隔条32倾斜于所述冰格框架31的顶面设置,所述横向分隔条32与所述冰格框架31的顶面所成的夹角为11~13°。如此有利于冰块的成型以及冰块成型后的取出。优选地,所述横向分隔条32和所述纵向分隔条33的表面为抛光面,如此使得成型的冰块更加美观,也方便冰块成型后的取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冰机的冰盘通过将盖板22冲压形成多个凸起部23,再将盖板22的四周边缘焊接在冰盘底板21上,避免了传统工艺使用电镀带来的成本过高,污染环境的问题。所形成的冷媒通道50可以使得冷媒直接接触冰盘底板21,冷媒通道50不仅可以增大冷媒与冰盘底板21的接触面积,而且可以避免了传统的通过焊接层镀层才接触导致的导热效率差,制冰速度慢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发明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