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冰箱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6293发布日期:2020-09-01 19:0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入口冰箱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安装在诸如家庭或企业的建筑物的入口处的冰箱。



背景技术:

近来,正在利用用于将新鲜物品递送到预定地点的递送服务。特别地,当物品是新鲜食物时,递送车辆设置有冰箱或取暖器以储存和递送食物,从而防止食物变质或冷却。

通常,食物被包装在包装材料中并且根据食物的类型被递送以保持食物凉爽或温暖。包装材料通常由环境污染物如聚苯乙烯泡沫组成。近来,社会气氛强调减少所使用的包装材料的量。

当用户在递送时在家时,递送人员可以以面对面的方式将食物递送到用户。然而,当用户不在家或当递送时间太早或太晚时,递送人员难以以面对面的方式递送食物。

因此,即使递送人员没有面对用户,也需要能够递送食物,并且需要防止食物变质或冷却,直到食物最终被递送给用户。

为了解决该问题,近年来,已经引入了在预定地点的入口(例如,前门)处安装冰箱的产品,使得递送人员可以将食物递送到冰箱中,以便保持食物新鲜,直到用户可以通过在方便的时间接近冰箱来盛放食物。

韩国专利申请公开2011-0033394(2011年3月31日)公开了一种安装在前门上的入口冰箱。

当热电元件用于冷却入口冰箱的储存隔室时,冷凝物形成在附接到热电元件的吸热表面的冷槽(coldsink)的表面上,这降低了冷槽的热交换能力。

另外,在冷槽处形成的冷凝水向下流动而滴落在入口冰箱的底部,并且通过在入口冰箱的底部处形成的间隙滴落在入口的地板上。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控制在冷槽的表面上形成的冷凝物的结构或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已经提出本公开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入口冰箱,该入口冰箱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热电元件的表面上产生并沿着冷槽的底部流动的冷凝水被快速收集,以防止冷凝水冻结在冷槽的表面上或流到入口冰箱的外部。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冷空气供应装置可应用于入口冰箱。冷空气供应装置可包括形成吸热表面和发热表面的热电元件、与吸热表面接触的冷槽、布置在冷槽上方的吸热风扇、与发热表面接触的热槽(heatsink)、布置在热槽下方的散热风扇、以及布置在冷槽和热槽之间以阻止热传递的隔热材料。

另外,冷槽可包括槽主体和布置在槽主体的上表面上的多个热交换翅片。吸收垫可安装在槽主体的两个侧边缘上,以吸收在冷槽的表面上产生的冷凝水。

此外,入口冰箱的控制器被配置成停止向热电元件供应电力,以允许热量从发热表面传递到吸热表面和冷槽。因此,在冷槽上形成的霜被融化并流到吸收垫。被吸收垫吸收的水被热蒸发。以这种方式,可以执行自然除霜。

另外,控制器被配置为停止向热电元件和散热风扇供应电力,并且仅驱动吸热风扇,使得被吸收垫吸收的水被由于吸热风扇而强制流动的储存隔室中的空气蒸发。以这种方式,可以执行自然除霜。

另外,控制器被配置为向热电元件供应反向电压,以增加吸热表面和冷槽的温度。在冷槽上形成的霜被融化并流到吸收垫,被吸收垫吸收的水被热蒸发。

另外,控制器被配置为使吸热风扇旋转,使得被吸收垫吸收的水被由于吸热风扇而强制流动的储存隔室中的空气蒸发。

另外,当被吸收垫吸收的水被蒸发以完成除霜操作时,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储存隔室的内部温度选择性地执行冷却储存隔室的冷却操作。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如上配置的入口冰箱具有以下效果。

详细地,由于吸收垫安装在构成冷槽(附接在热电元件的吸热表面上)的槽主体的两个侧边缘上,所以沿着热交换翅片的表面流下的冷凝水被吸收垫吸收。

另外,由于吸热风扇的旋转而强制流动的储存隔室中的冷空气使吸收垫中吸收的冷凝水蒸发,因此不需要用于储存冷凝水的单独容器,并且不需要用于排出冷凝水的排出泵。

另外,由于冷凝水被吸收垫吸收,所以可以防止冷凝水通过形成在槽主体的边缘处的间隙流入壳体中,并且可以防止冷凝水泄漏到壳体的外部并滴落到入口的地板上。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细节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从说明书和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其它特征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安装在前门处的入口冰箱的前视图。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安装在前门处的入口冰箱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的前立体图。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的后立体图。

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的底部立体图。

图6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在为了图示清楚而去除室外侧门的状态下的前立体图。

图7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在为了图示清楚而去除室内侧门的状态下的后立体图。

图8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沿着图3中的线9-9截取的入口冰箱的剖视图。

图10是沿着图3中的线10-10截取的入口冰箱的侧剖视图。

图1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冷空气供应装置的冷槽的前立体图。

图12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冷槽的底部立体图。

图13是沿着图11中的线13-13截取的纵向剖视图。

图14是示出入口冰箱的除霜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入口冰箱的除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

图1是安装在建筑物(例如住宅)的前门处的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的前视图,以及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安装在前门处的入口冰箱10的侧视图。

参见图1和图2,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可以通过穿过前门1或房屋的前壁中的适当尺寸的开口来安装。

详细地,入口冰箱10可以安装在与前门1的把手2间隔开的点处,例如,入口冰箱10可以安装在前门1的中心处。

另外,入口冰箱10优选地安装在从前门1的底部起两米内的高度处,以方便用户并方便将物品递送到入口冰箱10的递送人员。优选地,入口冰箱10可以安装在从前门1的底部起1.5米至1.7米范围内的高度处。

入口冰箱10的一部分暴露于外部o(室外),入口冰箱10的另一部分暴露于内部i(室内)。例如,在入口冰箱10中,暴露于外部o的表面可被限定为门或壁的前侧(外侧)处的前表面(或室外部分),而暴露于内部i的表面可被限定为门或壁的后侧(内侧)处的后表面(或室内部分)。门或壁在建筑物(例如但不限于房屋、公寓、办公室、医院等)中或周围提供屏障。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的配置。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的前立体图,图4是入口冰箱10的后立体图,以及图5是入口冰箱10的底部立体图。

参见图3至图5,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可包括机柜11、室外侧门12、室内侧门13和壳体15。

机柜11具有设置在机柜11的位于门或外壁的前(外)侧的部分中的前开口,以及设置在机柜11的位于门或内壁的后(内)侧的部分中的后开口。机柜11可以具有大致六面体形状,其具有通过多个侧壁互连的前壁和后壁。前开口可以设置在机柜11的前壁中,后开口可以设置在机柜11的后壁中,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根据安装入口冰箱10的位置,前开口和后开口可以设置在机柜11的同一侧。室外侧门12可以能旋转地联接到机柜11,以便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机柜11的前开口。室外侧门12可以由递送人员打开,以便将物品储存在入口冰箱10中。另外,用户可以打开室外侧门12,以便从入口冰箱10中取出物品。

这里,术语“用户”被定义为已经订购了由递送人员储存在入口冰箱10中的物品的人,或者被定义为有权从入口冰箱10释放物品的人。

另外,室内侧门13可以能旋转地联接到机柜11,以便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机柜11的后开口。

可以在室外侧门12上设置显示器14。显示器14可以显示关于入口冰箱10的操作状态、入口冰箱10的内部温度以及入口冰箱10中是否存在物品的信息。

另外,递送物品的递送人员可以通过显示器14输入密码等以打开室外侧门12。

用于识别在装运订单或装运箱中提供的加密代码的代码扫描仪可以设置在室外侧门12的一侧。

室内侧门13由用户在室内使用以取出储存在入口冰箱10中的物品。即,用户可以打开室内侧门13以将物品从入口冰箱10中取出并放入室内。

引导灯131可以设置在室内侧门13的一侧。引导灯131可以是用于通知用户物品当前是否储存在入口冰箱10中的装置。例如,可以根据物品是否储存在入口冰箱10中或者入口冰箱10是否为空来不同地设定引导灯131的颜色。即使不打开室内侧门13,用户也可以识别当前是否存在正在储存的物品。

壳体15设置在机柜11的下端处,或者整体地作为机柜11的一部分,或者作为附接到机柜11的单独元件。在壳体15中容纳有后述的冷空气供应装置30(冷空气供应器)。当入口冰箱10安装在前门1或壁上时,壳体15的前表面与前门1或壁的后表面紧密接近,并且壳体15的前表面的一部分与前门1或壁的后表面之间的接触抵消了由于入口冰箱10在前门1或壁的开口内的偏心载荷引起的力矩。

详细地,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具有这样的结构特征,其中暴露在前门1的室内的部分的体积大于暴露在室外的部分的体积。因此,入口冰箱10的重心形成在从入口冰箱10的中心向后偏心的点处。结果,由入口冰箱10的负载和储存在其中的物品的负载产生力矩。通过这样的布置,入口冰箱10有可能因力矩而拉出前门1。

然而,由于壳体15的前表面接触前门1或壁的后表面,所以作用在入口冰箱10上的力矩被抵消,从而防止入口冰箱10从前门1分离。

一对引导管道16可以设置在壳体15的底表面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处。排出口161形成在每个引导管道16的前端处,使得流入壳体15中的冷空气供应装置30并执行散热功能的室内空气可被排出壳体15。

引导板18可以设置在由机柜11的底表面和壳体15的前表面形成的机柜11的倾斜表面上。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引导板18的功能。

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开口可以形成在壳体15的底表面中,并且吸入板17可以安装在该开口处。多个通孔171可以形成在吸入板17中,并且室内空气通过多个通孔171被引入到壳体15中。引入到壳体15中的室内空气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引导管道16的排出口161被排回到壳体15之外。

图6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在为了图示清楚而去除室外侧门12的状态下的前立体图,以及图7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在为了图示清楚而去除室内侧门13的状态下的后立体图。

参见图6和图7,在机柜11内设置有可储存物品的储存隔室111。储存隔室111可以被认为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的主体。

其上放置物品的托盘19可以设置在储存隔室111的下部处。

另外,可以沿着机柜11的后边缘形成引导肋25。引导肋25可以从机柜11的后表面突出预定距离并且沿着机柜11的边缘延伸。引导肋25设置成将从壳体15排出的一些空气向上引导到围绕室内侧门13的区域,从而防止在围绕室内侧门13的后表面的垫圈22上形成冷凝物。

图8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沿着图3中的线9-9截取的入口冰箱10的剖视图,以及图10是沿着图3中的线10-10截取的入口冰箱10的侧剖视图。

参见图8至图10,如上所述,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入口冰箱10可包括机柜11、室内侧门13、室外侧门12、壳体15、引导管道16、吸入板17和托盘19。

入口冰箱10还可包括布置在机柜11的底部的基板20。托盘19可以布置在基板20的上方。托盘19的底表面可以与基板20向上间隔开。

入口冰箱10还可包括容纳在壳体15中的冷空气供应装置30。

冷空气供应装置30可以是应用热电元件(珀耳帖元件)的装置,但是冷空气供应装置30不限于此。例如,一般的冷却循环可以应用于冷空气供应装置30。

当向热电元件供应电流时,热电元件的一个表面用作温度下降的吸热表面,热电元件的另一个表面用作温度上升的发热表面。另外,当供应到热电元件的电流的方向改变时,吸热表面和发热表面交换。

详细地,冷空气供应装置30可包括热电元件31、附接到热电元件31的吸热表面的冷槽32、布置在冷槽32上方的吸热风扇33、附接到热电元件31的发热表面的热槽34、布置在热槽34下方的散热风扇36以及用于防止冷槽32和热槽34之间的热传递的隔热材料35。

隔热材料35设置成围绕热电元件31的侧表面。冷槽32与隔热材料35的上表面接触,热槽34与隔热材料35的下表面接触。

冷槽32和热槽34可以包括分别直接附接到热电元件31的吸热表面和发热表面的热导体,以及从热导体的表面延伸的多个热交换翅片。

吸热风扇33布置成面向机柜11的内部,并且散热风扇36布置在吸入板17的正上方。

入口冰箱10还可包括安装在机柜11的底部的安装板24和安装在安装板24的上表面上的导流件23。

安装板24可以形成为矩形板多次弯曲的形状,以包括底部、一对直立侧部和一对向外延伸的凸缘部。安装板24可以形成为这样的形状,在该形状中,导流件23安置在其上的导流件安置部分241凹入或呈阶梯至预定深度。通孔242形成在限定导流件安置部分241的安装板24的底部处。冷空气供应装置30的一部分可穿过通孔242并安装到安装板24。

另外,导流件23可以理解为用于形成通过吸热风扇33强制流动的储存隔室111内部的空气的流动路径的装置。

基板20可布置在导流件23上方,以使异物可直接落在导流件23上的可能性最小化。

在室外侧门12的面向机柜11的内侧设置有外垫圈21,在室内侧门13的面向机柜11的内侧设置有内垫圈22。外垫圈21和内垫圈22防止储存隔室111内的冷空气泄漏到入口冰箱10的外部。另选地,外垫圈21可以设置在机柜11的面向室外侧门12的内侧的部分上,并且内垫圈22可以设置在机柜11的面向室内侧门13的内侧的部分上。机柜11的该部分可以是稍后描述的接触肩115。外垫圈21和内垫圈22防止储存隔室111内的冷空气泄漏到入口冰箱10的外部。

图1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冷空气供应装置的冷槽的前立体图,图12是冷却槽的底部立体图,以及图13是沿着图11中的线13-13截取的纵向剖视图。

参见图11至图13,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冷空气供应装置30的冷槽32可包括槽主体321和热交换翅片322。

详细地,槽主体321是形成冷槽32的基部的部分。槽主体321的底表面直接附接到热电元件31的吸热表面,使得通过热传递执行热交换。

槽主体321可以是矩形板,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另外,槽主体321可包括直接附接到热电元件31的吸热表面的下主体321a,以及形成在下主体321a的上表面上并且横截面积大于下主体321a的横截面积的上主体321b。

下主体321a可以具有与热电元件31的吸热表面的横截面积相同的横截面积。

热交换翅片322从上主体321b的上表面突出。

上主体321b的边缘可以与下主体321a的边缘间隔开预定间隔,并且隔热材料35可以围绕上主体321b的边缘和下主体321a的边缘。隔热材料35可以防止上主体321b和热槽34彼此交换热量的发生。

多个热交换翅片322可布置在上主体321b的上表面上,以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预定间隔。多个热交换翅片322可以从上主体321b的左端朝向上主体321b的右端延伸,其长度对应于上主体321b的宽度。多个热交换翅片322可以从上主体321b的上表面延伸预定高度。

另外,传感器组件可以设置在冷槽32的一个边缘上。

详细地,传感器组件可以包括传感器壳体323、安装在传感器壳体323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和除霜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检测储存隔室111的温度。

另外,根据由除霜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值来确定是否执行除霜操作。

另外,传感器壳体323可以设置在热交换翅片322的从冷槽32的边缘延伸的端部上。

紧固凸台324可以形成在槽主体321的边缘处。紧固凸台324可以从槽主体32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每一个延伸预定长度。紧固凸台324可以形成在槽主体321的前端和后端中的每一个中。

冷槽32可包括设置在槽主体321的左表面和右表面上的冷凝水吸收装置。

冷凝水吸收装置可包括安装在槽主体321的左表面和右表面中的每一个上的支撑板325,以及设置在支撑板325的上表面上的吸收垫326。

插入凹槽321c可以在槽主体321的左表面和右表面中的每一个上凹入预定深度。插入凹槽321c可以从槽主体321的侧表面的前端延伸到后端。

支撑板325的一个侧端插入并固定到插入凹槽321c中。

在支撑板325的一个侧端插入该插入凹槽321c中的状态下,支撑板325的另一个侧端从槽主体321的侧表面突出预定长度。从槽主体321的侧表面到支撑板325的另一个侧端的距离被定义为支撑板325的宽度。支撑板325的长度可以被定义为槽主体32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

吸收垫326可以具有与支撑板325的宽度相对应的宽度和与支撑板325的长度相对应的长度。吸收垫326可以附接到支撑板325的上表面。

吸收垫326的上表面可以与上主体321b的上表面共面。另选地,吸收垫326的上表面可以低于上主体321b的上表面,使得吸收垫326的上表面以阶梯形状呈阶梯下降。

吸收垫326可以是具有吸水功能的无纺织物或干燥剂,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具有吸水功能的任何类型的材料可以以垫形状附接到支撑板325的上表面。

当向热电元件31供应正向电压以冷却入口冰箱10的储存隔室111时,可以降低槽主体321的与下主体321a接触的表面的温度,即热电元件31的吸热表面的温度。

同时,可以增加与热槽34接触的表面的温度,即,热电元件31的发热表面的温度。

当向吸热风扇33供应电力以使吸热风扇33旋转时,储存隔室111内的空气强制流动以与冷槽32交换热量。因此,储存隔室111内的空气可被降低到与冷槽32的温度相对应的温度。

当储存隔室111内的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或更低时,冷凝物可形成在冷槽32的表面上,即,上主体321b的上表面和热交换翅片322的表面上。

由于重力,形成在热交换翅片322上的冷凝物向下流到上主体321b的上表面。向下流到上主体321b的上表面的冷凝水流到上主体321b的左边缘和右边缘。流到上主体321b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的冷凝水被吸收垫326吸收。

被吸收垫326吸收的冷凝水可被引入到相邻热交换翅片322之间的空间中并流到冷槽32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的冷空气蒸发。这样,被吸收垫326吸收的水被循环的冷空气蒸发,并且可以被定义为除霜。

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执行一种类型的除霜操作。当执行该除霜操作时,向热电元件31施加反向电压,并且热电元件的吸热表面变为发热表面。冷槽32的上主体321b被加热,并且传递到上主体321b的热也传递到支撑板325。

另外,传递到支撑板325的热加热吸收垫326以蒸发被吸收垫326吸收的水。

图14是示出入口冰箱10的自然除霜方法的流程图。

参见图14和图15,可以应用自然除霜算法和反向电压算法作为冷空气供应装置30的除霜方法,在冷空气供应装置30中,吸收垫326附接到冷槽32的左边缘和右边缘。

根据图14的除霜操作可以理解为使用自然除霜算法的除霜操作。

首先,当开启除霜模式(s110)时,停止向冷空气供应装置30的热电元件31供应电力(s120)。由上述除霜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值被发送到入口冰箱10的控制器41a,并且当控制器41a确定满足除霜操作条件时执行除霜模式。

在停止向热电元件31供应电力的同时,关闭散热风扇36(s130)。即,当开启除霜模式时,仅向吸热风扇33供应电力,并且停止向热电元件31和散热风扇36供应电力。

在该状态下,由于不向热电元件31供应电力,因此发热表面的热向吸热表面传递。传递到吸热表面的热通过热传递而传递到冷槽32。结果,冷槽32的温度上升。

随着冷槽32的温度升高,形成在槽主体321的表面和热交换翅片322上的霜或冰融化。由融化的霜或冰产生的水被吸收垫326吸收。

同时,由于吸热风扇33在除霜操作期间连续地旋转,所以储存隔室111内的空气连续地接触冷槽32并流到冷槽32的左侧和右侧。此时,由于冷槽32处于高温状态下,所以通过冷槽32的空气的温度也升高。因此,由于吸热风扇33而强制流动的储存隔室中的冷空气使被吸收垫326吸收的水蒸发以去除除霜水。

另外,传递到冷槽32的热传递到支撑板325,并且支撑板325的温度也升高。随着支撑板325的温度升高,被吸收垫326吸收的除霜水蒸发。

蒸发的水以气态分布在储存隔室111中。

同时,入口冰箱10的控制器41a确定从停止向热电元件31和散热风扇36供应电力的时间点起是否经过了设定时间(s140)。设定时间可以理解为充分蒸发被吸收垫326吸收的水所花费的时间。

当控制器41a确定经过了设定时间时,控制器41a向热电元件31和散热风扇36供应电力(s150、s160),并且控制器41a恢复冷空气供应装置30的冷却操作。

图15是示出入口冰箱10的另一除霜方法的流程图。

参见图15,当开启除霜模式(s210)时,入口冰箱10的控制器41a停止向冷空气供应装置30供应电力(s220)。

当从停止向冷空气供应装置30供应电力的时间点起经过第一设定时间(t1)(s230)时,向热电元件31施加反向电压(s240)。

在从停止向冷空气供应装置30供应电力的时间点起经过第一设定时间(t1)之后,向热电元件31施加反向电压,以使热电元件的热影响最小化。

详细地,当切断向热电元件供应的电力时,施加到热电元件的电压不立即减小到0v,而是逐渐减小。因此,当停止供应正向电压并且立即供应反向电压时,残留在热电元件中的剩余电流和供应的反向电流彼此碰撞,从而损坏热电元件内部的电路。

由于这些原因,优选地,当切换向热电元件供应的电流的极性(或方向)时,设定预定时间的暂停时段。

在向热电元件31供应反向电压的同时,开启吸热风扇33(s250)。即,仅驱动吸热风扇33,并且将散热风扇36保持在停止状态下。

当向热电元件31施加反向电压时,热电元件的吸热表面切换到发热表面,并且发热表面切换到吸热表面。因此,冷槽32的温度上升。

由于从热电元件31传递到冷槽32的热,支撑板325的温度也增加。结果,形成在冷槽32的表面上的霜或冰融化,并且融化的水流到吸收垫326并被吸收垫326吸收。

另外,随着支撑板325的温度升高,被吸收垫326吸收的水蒸发。

此时,由于吸热风扇33旋转,所以储存隔室111中的冷空气接触冷槽32,并流到冷槽32的左侧和右侧。由于吸热风扇33而在冷槽32的水平方向上流动的储存隔室111中的冷空气进一步加速被吸收垫326吸收的除霜水的蒸发。

当经过充分蒸发被吸收垫326吸收的除霜水所需的第二设定时间(t2)(s260)时,再次停止向冷空气供应装置30供应电力(s270),并且除霜操作结束。即,停止向热电元件31供应反向电压,并且也停止吸热风扇的旋转。

在除霜操作结束之后,控制器41a检测储存隔室111的温度,并确定储存隔室111的温度是否保持在设定温度(令人满意的温度)或更低(s280)。

当确定储存隔室111的温度为令人满意的温度或更低时,停止冷空气供应装置30的操作以结束冷却操作。

然而,当确定储存隔室111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不令人满意的温度)时,执行用于冷却储存隔室111的冷却操作。

为此,在从停止向热电元件31供应反向电压的时间点起经过第三设定时间(t3)(s281)之后,向热电元件31供应正向电压(s282)。同时,使吸热风扇33和散热风扇36运转(s283)。

与第一设定时间(t1)一样,第三设定时间(t3)是为了防止热电元件31的热影响而设置的时间段。因此,第三设定时间(t3)和第一设定时间(t1)可以是相同的时间量,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当储存隔室111的温度下降到令人满意的温度或更低时,停止向冷空气供应装置30供应电力以结束冷却操作。

第二设定时间(t2)可以长于第一设定时间(t1)。

在替代方法中,在经过第二设定时间(t2)之后,控制器41a可确定储存隔室111的温度是否处于令人满意的状态,并可停止向冷空气供应装置30供应电力。即,操作s270和操作s280的顺序可以颠倒。

在这种情况下,当确定储存隔室111处于令人满意的温度时,停止向冷空气供应装置30供应电力,以结束除霜模式和冷却模式两者。

然而,当确定储存隔室111处于不令人满意的温度时,停止向冷空气供应装置30供应反向电压,并且可以通过在从停止供应电力的时间点起经过第三设定时间(t3)之后向热电元件供应正向电压来执行冷却模式。

以上公开的主题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所附权利要求书旨在覆盖落入本公开的真实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修改、增强和其它实施方式。

因此,本公开的技术精神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

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由本发明的详细描述限定,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并且在该范围内的所有差异将被解释为包括在本公开中。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2月2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9-0021867和于2019年7月1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9-0086930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