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冷却过程中的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0866发布日期:2020-09-08 13:41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冷却过程中的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转运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水产品冷却过程中的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产品转运比较频繁,如何对水产品进行保鲜成为了核心问题。一般是采用冰水浸泡冷却的方式对水产品进行降温以达到保鲜的目的,但是,在转运过程中对物料的统计成了主要问题,因此,需要考虑一套能够保持物料运输的顺畅、且能对运输量进行统计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冷却过程中的转运装置,既能很好地将鱼框转运到冷却仓体中进行冷却处理,还能对转运的量进行统计。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循环冷却过程中的转运装置,按照鱼框的转运顺序依次包括第一转运部件、第二转运部件、第三转运部件、冷却仓体,其中所述冷却仓体中盛装有冰水;

所述第一转运部件包括用于识别鱼框的rfid电子标签的rfid读卡器;

所述第二转运部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转运框架,以及安装在第二转运框架上的中转输送机构;

所述中转输送机构包括驱动器、驱动辊、支撑皮带、从动辊,所述驱动辊和从动辊均转动连接在第二转运框架上,所述驱动器安装在第二转运框架上,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与驱动辊传动连接以驱使驱动辊绕其轴线自转,所述支撑皮带套装驱动辊和从动辊,所述支撑皮带水平设置并用于托运鱼框;

所述中转输送机构还包括两组同步带输送组件,以输送方向为前后基准,两组同步带输送组件分处支撑皮带的左右两侧位置,每一组同步带输送组件均包括一对上同步带轮,以及一对下同步带轮,以及一个同时套装在一对上同步带轮和一对下同步带轮上的传动皮带,所述一对上同步带轮转动设置在第二转运框架上并处于一对下同步带轮之上的位置,所述一对下同步带轮分别同轴套装在驱动辊、从动辊上,所述一对上同步带轮和一对下同步带轮呈平行四边形状排布,并使传动皮带呈现为带圆角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传动皮带的上侧始终为水平边;

所述中转输送机构还包括一根以垂直于鱼框转运方向水平延伸的靠杆,所述靠杆两端分别连接两组同步带输送组件的传动皮带,在输送时所述靠杆抵触鱼框外侧壁以驱使鱼框沿输送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转运部件还包括固定设置的感应器和拍摄相机,所述感应器、拍摄相机按照鱼框的转运顺序依次排布;

所述感应器正对且接近中转输送机构的上料侧,且在鱼框接近时产生感应信号;

所述拍摄相机设置于中转输送机构的正上方,在感应器产生感应信号时拍摄、识别鱼框中水产品的种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运部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转运框架,所述第一转运框架具有竖直贯通的竖直腔,所述第一转运框架的竖直腔中上下活动地设有入库升降座,所述第一转运框架上设有用于驱使入库升降座进行升降活动的入库升降驱动组件,所述入库升降座上设有水平布置的、与第二转运部件的转运方向平行的侧移输送带,所述侧移输送带在将鱼框转运到第二转运部件上时正对且接近支撑皮带的上料端,所述rfid读卡器安装在第一转运框架的高于第二转运部件的位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运框架上固定安装有底支撑座,所述侧移输送带在将鱼框转运到第二转运部件上时,所述底支撑座支撑入库升降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运部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三转运框架,所述第三转运框架与冷却仓体相结合并部分地向上凸出冷却仓体,所述第三转运框架具有竖直贯通的竖直腔,所述第三转运框架的竖直腔与冷却仓体的内腔相接并连通,所述第三转运框架的竖直腔中升降活动地安装有用于承载鱼框的竖直升降座,所述第三转运框架上安装有用于驱使竖直升降座进行升降活动的竖直升降驱动组件,在需要承接第二转运部件运来的鱼框时,所述竖直升降座正对且接近支撑皮带的下料端;在将鱼框转运到冷却仓体之内时所述竖直升降座和鱼框均处于冷却仓体之内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升降座设有水平的、用于托住鱼框的支撑网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网板设有数层,且从上到下依次间隔排列,任意两相邻支撑网板的间隙尺寸大于鱼框的高度尺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能很好地将鱼框转运到冷却仓体中进行冷却处理,尤其是设置了第二转运部件,可以利用靠杆与支撑皮带同时驱使鱼框进行移动,以加快转运速度;

2、还能对转运的量进行统计,先采用rfid读卡器识别鱼框上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产品批次的排序,然后鱼框在接近感应器时,感应器产生感应信号,同时触发拍摄相机对鱼框进行拍摄识别,以便识别对应批次产品的品种,为后续转运量的统计做好充分的准备;

3、能够充分地将转运与转运量统计两大功能合二为一,加快了冷却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装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转运原理示意图。

图4是中转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循环冷却过程中的转运装置,设置在海运船舶上,按照鱼框16的转运顺序依次包括第一转运部件、第二转运部件、第三转运部件、冷却仓体15,其中冷却仓体15中盛装有冰水。

上述第一转运部件包括用于识别鱼框16的rfid电子标签16a的rfid读卡器6,rfid读卡器6可将读卡信息上传到船舶电控系统的相应软件平台上。

上述第一转运部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转运框架1,第一转运框架1具有竖直贯通的竖直腔,第一转运框架1的竖直腔中上下活动地设有入库升降座3,第一转运框架1上设有用于驱使入库升降座3进行升降活动的入库升降驱动组件2,入库升降座3上设有水平布置的、与第二转运部件的转运方向平行的侧移输送带4,侧移输送带4在将鱼框16转运到第二转运部件上时正对且接近支撑皮带803的上料端,rfid读卡器6安装在第一转运框架1的高于第二转运部件的位置上。

上述第一转运框架1上固定安装有底支撑座5,侧移输送带4在将鱼框16转运到第二转运部件上时,底支撑座5支撑入库升降座3。

上述第二转运部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转运框架7,以及安装在第二转运框架7上的中转输送机构8。

上述中转输送机构8包括驱动器801(电机)、驱动辊802、支撑皮带803、从动辊805,驱动辊802和从动辊805均转动连接在第二转运框架7上,驱动器801安装在第二转运框架7上,驱动器801的输出端与驱动辊802传动连接以驱使驱动辊802绕其轴线自转,支撑皮带803套装驱动辊802和从动辊805,支撑皮带803水平设置并用于托运鱼框16。

上述中转输送机构8还包括两组同步带输送组件,以输送方向为前后基准,两组同步带输送组件分处支撑皮带803的左右两侧位置,每一组同步带输送组件均包括一对上同步带轮807,以及一对下同步带轮804,以及一个同时套装在一对上同步带轮807和一对下同步带轮804上的传动皮带806(同步带),一对上同步带轮807转动设置在第二转运框架7上并处于一对下同步带轮804之上的位置,一对下同步带轮804分别同轴套装在驱动辊802、从动辊805上,一对上同步带轮807和一对下同步带轮804呈平行四边形状排布,并使传动皮带806呈现为带圆角的平行四边形结构,传动皮带806的上侧始终为水平边。

上述中转输送机构8还包括一根以垂直于鱼框16转运方向水平延伸的靠杆808,靠杆808两端分别连接两组同步带输送组件的传动皮带806水平边,在输送时靠杆808抵触鱼框16外侧壁以驱使鱼框16沿输送方向移动。

上述第二转运部件还包括固定设置的感应器9和拍摄相机10,感应器9、拍摄相机10按照鱼框16的转运顺序依次排布;感应器9正对且接近中转输送机构8的上料侧,且在鱼框16接近时产生感应信号;拍摄相机10设置于中转输送机构8的正上方,在感应器9产生感应信号时拍摄、识别鱼框16中水产品的种类。

先采用rfid读卡器6识别鱼框16上的rfid电子标签16a,进行产品批次的排序,然后鱼框16在接近感应器9(可以是对射式光纤传感器)时,感应器9产生感应信号,同时触发拍摄相机10对鱼框16进行拍摄识别,以便识别对应批次产品的品种,为后续转运量的统计做好充分的准备。

上述第三转运部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三转运框架11,第三转运框架11与冷却仓体15相结合并部分地向上凸出冷却仓体15,第三转运框架11具有竖直贯通的竖直腔,第三转运框架11的竖直腔与冷却仓体15的内腔相接并连通,第三转运框架11的竖直腔中升降活动地安装有用于承载鱼框16的竖直升降座13,第三转运框架11上安装有用于驱使竖直升降座13进行升降活动的竖直升降驱动组件12,在需要承接第二转运部件运来的鱼框16时,竖直升降座13正对且接近支撑皮带803的下料端;在将鱼框16转运到冷却仓体15之内时竖直升降座13和鱼框16均处于冷却仓体15之内的位置。

上述竖直升降座13设有水平的、用于托住鱼框16的支撑网板14。

上述支撑网板14设有数层,且从上到下依次间隔排列,任意两相邻支撑网板14的间隙尺寸大于鱼框16的高度尺寸。可以一次托运多个鱼框16,并将这些鱼框16送到冷却仓体15内进行冰水冷却。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发明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