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05935发布日期:2021-02-09 14:51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隔离膜是锂离子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工艺中利用冰水机制冷冷却已成为行业内的首选。但是,当室外环境温度低于25℃时,冰水机制冷设备会频繁启、停,不仅对制冷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坏,而且还浪费大量的电能。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循环冷却设备,不仅可以避免设备损坏,还可节约电能。
[000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循环冷却设备,包括:
[0005]
具有第一出口端和第一进口端的冷凝器;
[0006]
具有第二出口端和第二进口端的蒸发器;
[0007]
具有第三出口端和第三进口端的冷却塔;
[0008]
第一三通阀,其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一出口端,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三进口端;
[0009]
第二三通阀,其第一端口用于连通待降温设备的出口端,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二进口端,第三端口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口连通;
[0010]
第三三通阀,其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三出口端,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一进口端;
[0011]
第四三通阀,其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出口端,第二端口用于连通待降温设备的进口端,第三端口与第三三通阀的第三端口连通;
[0012]
所述第一三通阀接通其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时,所述第二三通阀接通其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三三通阀接通其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四三通阀接通其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
[0013]
所述第一三通阀接通其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时,所述第二三通阀接通其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三三通阀接通其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四三通阀接通其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的循环冷却设备,其中,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外部环境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所述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和第四三通阀都为电动三通阀,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和第四三通阀电连接;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外部环境达到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三通阀接通其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二三通阀接通其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三三通阀接通其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四三通阀接通其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外部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三通阀接通其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二三通阀接通其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三三通阀接通其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四三通阀接通其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0015]
进一步地,所述的循环冷却设备,其中,所述预设温度为:25℃。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的循环冷却设备,其中,还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口,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口;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三端口,另一端连通所述第四三通阀的第三端口。
[0017]
进一步地,所述的循环冷却设备,其中,还包括: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三出口端,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进口端连通待降温设备的出口端,出口端连通第二待降温设备的第一端口。
[0018]
进一步地,所述的循环冷却设备,其中,所述冷却塔包括:储水罐和设置在所述储水罐上方的风扇,所述风扇用于对储水罐进行降温。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0]
本申请所提供的循环冷却设备,通过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和第四三通阀对连接管路方式的切换,使得在外部环境温度较低时直接通过冷却塔对待降温设备进行冷却,不仅可以避免设备因频繁启、停造成损坏,还可节约电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循环冷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
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循环冷却设备包括:冷凝器10,蒸发器20,冷却塔30,第一三通阀40,第二三通阀50,第三三通阀60以及第四三通阀70。
[0024]
冷凝器10具有第一出口端11和第一进口端12,蒸发器20具有第二出口端21和第二进口端22,冷却塔30具有第三出口端31和第三进口端32。
[0025]
传统的循环冷却设备中,冷凝器10的第一出口端11与冷却塔30的第三进口端32通过管路连通,冷凝器10的第二出口端12与冷却塔30的第三出口端31通过管路连通,从而形成供冷却塔30冷却后的冷却水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循环回路,冷却塔30中的冷却后的冷却水经过第三出口端31、第一进口端12从而流入到冷凝器10当中。蒸发器20的第二出口端21与待降温设备100的进口端102通过管路连通,蒸发器20的第二进口端22与待降温设备100的出口端101通过管路连通,从而形式对待降温设备100中的高温介质(例如,高温的水)冷冻并循环流动的冷冻水循环回路。
[0026]
具体而言,待降温设备100中的待降温的高温介质经过出口端101、第二进口端22流入到蒸发器20中,由于冷凝器10中已经流入了冷却后的冷却水,通过冷凝器10与蒸发器20的热交换对流入到蒸发器20中待降温的高温介质进行降温。待降温完成后,蒸发器20中冷却后的水经过第二出口端21、待降温设备100上的进口端102流入到待降温设备100中。同时,冷凝器10中的水因热交换温度升高,该温度升高后的水经冷凝器10上的出口端11、冷却塔30上的第三进口端32流入到冷却塔30中,由冷却塔30对其重新降温。
[0027]
本申请中,冷却塔30的冷却方式是通过风冷进行冷却的,例如,可以将冷却塔30架设在高处,通过自然风对其进行冷却。在一实施例中,该冷却塔30还包括:储水罐和设置在该储水罐上方的风扇,其中,风扇用于对储水罐进行降温。具体的是,第三进口端32位于储
水罐的上方,风扇位于第三进口端32的上方,水流经第三进口端32流入储水罐时,风扇工作对水流进行降温。
[0028]
本申请中,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冷却设备,在外部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直接通过冷却塔对待降温设备进行冷却。具体而言,第一三通阀40的第一端口41通过管路连通冷凝器10的第一出口端11,第一三通阀40的第二端口42通过管路连通冷却塔30的第三进口端32,第二三通阀50的第一端口51用于通过管路连通待降温设备100的出口端101,第二三通阀50的第二端口52通过管路连通蒸发器20的第二进口端22,第二三通阀50的第三端口53与第一三通阀40的第三端口43通过管路连通。第三三通阀60的第一端口61通过管路连通冷却塔30的第三出口端31,第三三通阀60的第二端口62通过管路连通冷凝器10的第一进口端11。第四三通阀70的第一端口71通过管路连通蒸发器20的第二出口端21,第四三通阀70的第二端口72用于通过管路连通待降温设备100的进口端102,第四三通阀70的第三端口73与第三三通阀60的第三端口63通过管路连通。
[0029]
本实施例中,第二三通阀50的第三端口53与第一三通阀40的第三端口43通过第一连接管91连通,具体而言,第一连接管91的一端连通第一三通阀40的第三端口43,第一连接管91的另一端连通第二三通阀50的第三端口53。第四三通阀70的第三端口73与第三三通阀60的第三端口63通过第二连接管92连通,具体而言,第二连接管92的一端连通第三三通阀60的第三端口63,第二连接管92的另一端连通第四三通阀70的第三端口73。
[0030]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三通阀40、第二三通阀50、第三三通阀60和第四三通阀70都包括阀体和控制开关,各三通阀上的三个端口都设置在阀体上,通过旋转控制开关,以使得各三通阀上两个端口导通。
[0031]
当第一三通阀40阀体上的第二端口42和第三端口43接通时,则第二三通阀50接通其阀体上的第一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第三三通阀60接通其阀体上的第一端口61和第三端口63,第四三通阀70接通其阀体上的第二端口72和第三端口73,使得冷却塔30与待降温设备100连通形成循环回路,可直接通过冷却塔30直接对待降温设备100进行冷却,如此,则无需通过冷凝器10和蒸发器20进行热交换,可有效节约电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0032]
上述实施方式中,待降温设备100中的高温介质(例如,高温的水)经过待降温设备100的出口端101、第二三通阀50的第一端口51、第二三通阀50的第三端口53、第一连接管91、冷却塔30的第三进口端32后,流入到冷却塔30中,通过冷却塔30对高温介质进行冷却,冷却后,介质经过冷却塔30的第三出口端31、第三三通阀60的第一端口61、第三三通阀60的第三端口63、第二连接管92、第四三通阀70的第三端口73、第四三通阀的第二端口72、待降温设备的进口端102后回流至待降温设备100内。如此,对高温介质进行冷却。
[0033]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三通阀40接通其阀体上的第一端口41和第二端口42时,第二三通阀50接通其阀体上的第一端口51和第二端口52,第三三通阀60接通其阀体上的第一端口61和第二端口62,第四三通阀70接通其阀体上的第一端口71和第二端口72,从而实现传统的制冷方式。
[0034]
为实现自动化控制,本申请所提供的循环冷却设备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外部环境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第一三通阀40、第二三通阀50、第三三通阀60和第四三通阀70都为电动三通阀,温度传感器与第一三通阀40、第二三通阀50、第三三通阀60和第四三通阀70电连接。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外部环境达到预设温度时,第一三通
阀40接通其阀体上的第二端口42和第三端口43,第二三通阀50接通其阀体上的第一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第三三通阀60接通其阀体上的第一端口61和第三端口63,第四三通阀70接通其阀体上的第二端口72和第三端口73,如此,只通过冷却塔30对待降温设备进行冷却。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外部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第一三通阀40接通其阀体上的第一端口41和第二端口42,第二三通阀50接通其阀体上的第一端口51和第二端口52,第三三通阀60接通其阀体上的第一端口61和第二端口62,第四三通阀70接通其阀体上的第一端口71和第二端口72,通过。
[0035]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预设温度为:25℃。如此,可以理解为,在天气温度较高时,通过冷凝器10和蒸发器20的换热作用对待降温设备进行冷却。在天气温度较低时,关闭冷凝器10和蒸发器20,仅通过冷却塔30对待降温设备100进行冷却,切换制冷模式,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0036]
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循环冷却设备还包括:第一循环泵81和第二循环泵82,其中,第一循环泵81的进口端连通冷却塔30的第三出口端31,第一循环泵81的出口端连通第三三通阀60的第一端口61,为冷却水的循环提供动力。第二循环泵82的进口端连通待降温设备的出口端,出口端连通第二待降温设备的第一端口。
[0037]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循环冷却设备,通过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和第四三通阀对连接管路方式的切换,使得在外部环境温度较低时直接通过冷却塔对待降温设备进行冷却,不仅可以避免设备因频繁启、停造成损坏,还可节约电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0038]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