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6085发布日期:2021-07-23 14:54阅读:94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用户对于冰箱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仅设置冷藏室、冷冻室和变温室的冰箱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于存储空间多样化的需求。

近年来,冰箱领域出现了一种复合门体技术。众所周知,传统的冰箱门体用于开闭箱体的制冷间室,最多在冷藏门体的内衬处设置瓶座用于放置瓶装物。而复合门体的冰箱则对门体结构和功能进行改进,使门体包括主门和副门,主门用于开闭制冷间室。并且,主门限定出前侧敞开的门体间室,副门用于开闭门体间室。主门转动过程中,副门保持关闭状态。门体间室可供放置存储物,且取放时仅需打开副门,无打开主门。不仅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而且避免频繁打开主门引起冷量过多损耗。

但是,现有技术的复合门冰箱也存在很多缺陷,例如,现有技术通常将第一间室的冷气输送至第二间室内,对第二间室进行制冷。这种方式使得第二间室的温度受到第一间室的影响,且容易引起串味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用户体验产生负面影响,阻碍了复合门冰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之一,提供一种能够独立控制门体间室内部温度的冰箱。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要解决门体间室与箱体间室的串味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要提高半导体制冷部件的能效。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

箱体,其前侧敞开以限定出第一间室;

门体,包括主门和副门,主门用于开闭第一间室且限定有第二间室,副门用于开闭第二间室;和

半导体制冷部件,其包括冷端和热端,并配置成使冷端对第二间室提供冷量。

可选地,半导体制冷部件设置于第二间室外部。

可选地,冷端形成有制冷腔,冷端对制冷腔内的空气进行制冷;且冰箱还包括冷端送风风路,其连通制冷腔和第二间室,用于将冷端制取的冷气输送至第二间室。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冷端回风风路,其连通第二间室和制冷腔,以便第二间室的空气经冷端回风风路回流至制冷腔,接受冷端制冷形成冷气后,再进入冷端送风风路。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第一风机,设置在冷端送风风路内,用于促使冷端送风风路的冷气流向第二间室。

可选地,主门的后壁形成有两个通风口,冰箱配置成:在主门关闭时,使冷端送风风路和冷端回风风路的端口分别与一个通风口密封相接,以便与第二间室传输气流;在主门打开时,使两个通风口远离冷端送风风路和冷端回风风路的端口。

可选地,热端形成有冷却腔,其内空气用于对热端进行冷却;且冰箱还包括热端出风风路,其连通冷却腔和冰箱的用于制取冷气的冷却室,用于将被热端加热的空气输送至冷却室。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热端进风风路,其连通冷却室和冷却腔,以便冷却室内空气经热端进风风路进入冷却腔,对热端进行冷却后,再经热端出风风路返回冷却室。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第二风机,设置在热端进风风路内,用于促使冷却室内的冷气流向冷却腔。

可选地,第一间室为冷藏室,冷却室设置在冷藏室后方。

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为复合门冰箱,门体包括主门和副门,主门用于打开或关闭箱体限定的第一间室,副门用于开闭主门限定的第二间室。本实用新型专门设置了半导体制冷部件对第二间室进行单独制冷,使得第二间室的温度独立可控,不受第一间室的影响。由此,可使第二间室形成与第一间室完全不同的存储环境,其温度可高于第一间室,也可低于第一间室。并且,第二间室与第一间室之间没有空气交换,能够专门用于保存一些不适于存储于第一间室内温度范围的特殊物品。

并且,由于第二间室并不需要从第一间室引入冷气用于制冷,两个间室彼此隔绝,也避免产生两个间室的串味问题。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中,半导体制冷部件设置在第二间室的外部。这样一来,一方面使其不占据第二间室有限的存储空间,又有利于半导体制冷部件的热端散热。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冰箱设置了冷端送风风路和冷端回风风路,使其均与冷端的制冷腔和第二间室连通。冷端对制冷腔内空气进行制冷形成的冷气经冷端送风风路进入第二间室,对第二间室进行制冷温度升高后,从冷端回风风路回流至制冷腔内,重新接受冷端的制冷,然后再次进入冷端送风风路。由此,空气在制冷腔、冷端送风风路、第二间室和冷端回风风路中循环流动,形成一个高效的供冷循环,提高了第二间室的制冷速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冰箱设置了热端出风风路,将被热端加热的空气输送至冰箱的冷却室。如此,不仅及时排出了热端的热量,避免热量影响箱各个间室的正常制冷和半导体制冷部件的正常工作,而且是直接将热空气输送回冷却室而非冰箱的风道,避免热空气被风道重新进入箱体的各个间室。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热端进风风路,并使热端进风风路和热端出风风路均与热端的冷却腔连通。即利用热端进风风路引入冷却室的冷气来冷却热端,并使受热端加热形成的热风重新经热端出风风路回到冷却室,避免其影响各箱体间室的制冷。总之,本实用新型特别利用冷却室的冷气来冷却热端,使热端降温更快,提高了半导体制冷部件的能效,使冷端的制冷量更高。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中,主门的后壁形成有两个通风口,主门关闭时,使冷端送风风路和冷端回风风路的端口分别与一个通风口密封相接,以便通过两个通风口与第二间室传输气流(即,冷端送风风路通过一个通风口向第二间室提供冷气,第二间室的空气经另一通风口回流至冷端回风风路)。在主门打开时,使两个通风口远离冷端送风风路和冷端回风风路的端口(没有固定连接关系,开门导致连接断开)。这种结构非常简单,不需要在主门的壁体内嵌设任何管路,也完全不影响主门的开闭。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冰箱的风路循环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冰箱的风路循环示意图,图中用箭头示意了风向;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一般性地可包括箱体100、门体200和半导体制冷部件。箱体100的前侧(本实用新型以门体200所在侧作为冰箱的前侧,前后方向已经在图中示出)敞开以限定出第一间室101。门体200包括主门210和副门220,主门210用于开闭第一间室101且限定有第二间室201,副门220用于开闭第二间室201。

可使主门210在箱体100前侧可转动地安装于箱体100,主门210前侧敞开以限定出前述的第二间室201,使副门220在主门210前侧可转动地安装于主门210。主门210打开时,用户从第一间室101存取物品。主门210关闭,副门220打开时,用户可从第二间室201存取物品。

半导体制冷部件300包括冷端310和热端320。半导体制冷部件300利用半导体的热电效应制取冷量。半导体制冷部件300通电后,冷端310温度降低,热端320温度温升高。半导体制冷部件300配置成使冷端310对第二间室201提供冷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专门设置了半导体制冷部件300对第二间室201进行单独制冷,使得第二间室201的温度独立可控,不受第一间室101的影响。由此,可使第二间室201形成与第一间室101完全不同的存储环境,其温度可高于第一间室101,也可低于第一间室101。并且,由于不需要利用第一间室101的冷气进行制冷,使得第二间室201与第一间室101之间没有空气交换,能够专门用于保存一些不适于存储于第一间室101内温度范围的特殊物品,例如药品,化妆品等。并且,由于第二间室201并不需要从第一间室101引入冷气用于制冷,两个间室彼此隔绝,也避免产生两个间室的串味问题。

如图2和图4所示,冰箱可包括温度传感器600和控制器700。温度传感器600用于检测第二间室201的温度,控制器700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600的检测信号,并根据第二间室201的温度来控制半导体制冷部件300的运行状态。半导体制冷部件300的运行状态包括开启、关闭时机、运行时间等,从而最终实现对第二间室201的制冷量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使半导体制冷部件300设置于第二间室201外部。例如可安装于箱体100上。这样一来,一方面使其不占据第二间室201有限的存储空间,又有利于半导体制冷部件300的热端320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半导体制冷部件300的冷端310形成有制冷腔312,冷端310对制冷腔312内的空气进行制冷。冰箱还包括冷端送风风路410,冷端送风风路410连通制冷腔312和第二间室201,用于将冷端310制取的冷气输送至第二间室201。

优选地,冰箱还可进一步包括冷端回风风路420。冷端回风风路420连通第二间室201和制冷腔312,以便第二间室201的空气经冷端回风风路420回流至制冷腔312内,接受冷端310的制冷形成冷气后,再重新进入冷端送风风路410。

由此形成完整的第二间室201供冷循环如下:冷端310对制冷腔312内空气进行制冷形成的冷气经冷端送风风路410进入第二间室201,对第二间室201进行制冷温度升高后,从冷端回风风路420回流至制冷腔312内,重新接受冷端310的制冷,然后再次进入冷端送风风路410。由此,空气在制冷腔312、冷端送风风路410、第二间室201和冷端回风风路420中循环流动,形成一个高效的供冷循环,提高了第二间室201的制冷速度。

冰箱还可包括第一风机412,第一风机412设置在冷端送风风路410内,用于促使冷端送风风路410的冷气流向第二间室201。第一风机412实现气流的强制循环,加快供冷循环的运行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主门210的后壁形成有两个通风口(未图示)。并使冰箱配置成:在主门210关闭时,使冷端送风风路410和冷端回风风路420的端口分别与一个通风口密封相接,以便与第二间室201传输气流(即,冷端送风风路410通过一个通风口向第二间室201提供冷气,第二间室201的空气经另一通风口回流至冷端回风风路420)。主门210打开时,使两个通风口远离冷端送风风路410和冷端回风风路420的端口(没有固定连接关系,开门导致连接断开)。这种结构非常简单,不需要在主门210的壁体内嵌设任何管路,也完全不影响主门210的开闭。冷端送风风路410和冷端回风风路420的端口可位于第一间室101侧壁或顶壁,并朝前敞开,以便在关门时,与主门210后壁上的通风口相对。

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也可利用使冷端送风风路410和冷端回风风路420直接伸入主门210内部。伸入部位可靠近主门210的铰接端,且可设置为软管等可变形管路,以便不影响主门210的枢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半导体制冷部件300的热端320形成有冷却腔322,冷却腔322内空气用于对热端320进行冷却,以保证热端320散热,使半导体制冷部件300能够正常工作。并且,冰箱还包括热端出风风路510。热端出风风路510连通冷却腔322和冰箱的用于制取冷气的冷却室102,用于将被热端320加热的空气输送至冷却室102。如此,不仅及时排出了热端320的热量,避免热量影响箱各个间室的正常制冷和半导体制冷部件300的正常工作,而且是直接将热空气输送回冷却室102而非冰箱的风道,避免热空气被风道重新进入箱体100的各个间室。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还包括热端进风风路520。热端进风风路520连通冷却室102和冷却腔322,以便冷却室102内空气经热端进风风路520进入冷却腔322,对热端320进行冷却后,再经热端出风风路510返回冷却室102。即,利用热端进风风路520引入冷却室102的冷气来冷却热端320,并使受热端320加热形成的热风重新经热端出风风路510回到冷却室102,避免其影响各箱体100间室的制冷。总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特别利用冷却室102的冷气来冷却热端320,使热端320降温更快,提高了半导体制冷部件300的能效,使冷端310的制冷量更高。

冰箱还可包括第二风机522,第二风机522可设置在热端进风风路520内,用于促使冷却室102内的冷气流向冷却腔322,实现热端进风风路520的气流的强制流动,加快热端320的散热速度,提升半导体制冷量的能效。

冰箱整体可通过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进行制冷,其冷却室102内设置有蒸发器900。根据制冷温度的不同,冰箱内部的各间室可划分为冷藏室、冷冻室和变温室。例如冷藏室内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至10℃之间,优先为4℃至7℃。冷冻室内的温度范围一般控制在-22℃至-14℃。变温室可在-18℃至8℃之间调节,以实现变温效果。不同种类的物品的最佳存储温度并不相同,适宜存放的储物间室也并不相同。例如果蔬类食物适宜存放于冷藏室,而肉类食物适宜存放于冷冻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间室101优选为冷藏室。冷却室102优选设置在第一间室101后方,以距离第一间室101更近,方便与半导体制冷部件300的连通。半导体制冷部件300、冷端送风风路410、冷端回风风路420、热端进风风路520以及热端进风风路520可贴靠于第一间室101的内壁设置或者嵌设在第一间室101内壁的壁体内。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