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00841发布日期:2021-07-09 12:2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地源热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源热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源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2.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土壤作为热源,它由热泵机组与一组埋于地下的埋地换热器构成,埋地换热器通常为高密度聚乙烯管或聚丁烯管,通过循环流体(水或防冻液)在封闭地下埋管中的流动,实现系统与大地之间的换热。
3.埋地换热器的埋管方式分为水平埋管和竖直埋管两种。水平埋管埋深比较浅,受气候温度变化影响大,影响系统换热效果。目前市场多采用的是竖直埋管方式。对于大型的地源热泵系统,埋地换热器的各竖直埋管之间通过水平连接管分组连接后以同程的方式集中到分集水器汇集再接入机房主供回水管道并最终与热泵机组连通。
4.现有的水平连接管在同一水平面与各竖直埋管单层连接,由于受地层及建筑条件的限制,水平连接管所需空间往往不足,且为保证各竖直埋管供回水管之间温度不受影响,水平连接管之间往往需要留有足够的间隔,需要开挖较宽的水平管沟,不仅占用了较大的空间,也增加了施工投入,提高了地源热泵系统投资,降低了整个项目的经济适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源热泵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地源热泵系统的水平连接管采用在同一水平面与各竖直埋管单层连接占用空间较大,从而经济性不佳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源热泵系统,包括:热泵机组;分集水器,分集水器通过循环回水主管和循环供水主管与热泵机组相互连通;第一地埋换热管和第二地埋换热管,第一地埋换热管和第二地埋换热管均为多根,多根第一地埋换热管沿第一直线方向间隔埋设在地面下;多根第二地埋换热管沿第二直线方向间隔埋设在地面下;第一水平连接管组和第二水平连接管组,第一水平连接管组和第二水平连接管组均埋设在地面下,第一水平连接管组将多根第一地埋换热管与循环回水主管和循环供水主管对应连通;第二水平连接管组将多根第二地埋换热管与循环回水主管和循环供水主管对应连通;其中,第二水平连接管组的埋设深度大于第一水平连接管组的埋设深度以使第一水平连接管组沿竖直方向位于第二水平连接管组上方。
7.进一步地,第一直线方向和第二直线方向相互垂直。
8.进一步地,第一水平连接管组的一部分沿第一直线方向延伸,第一水平连接管组其余部分沿第二直线方向延伸;第二水平连接管组沿第二直线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水平连接管组沿第二直线方向延伸的部分位于第二水平连接管组的上方。
9.进一步地,第一地埋换热管和第二地埋换热管埋设深度相同。
10.进一步地,多根第一地埋换热管分为多组;其中,第一水平连接管组包括多对回水支管和供水支管,多对回水支管和供水支管与多组第一地埋换热管一一对应;每对回水支
管和供水支管与对应的一组第一地埋换热管均连接。
11.进一步地,第一地埋换热管为两组,第一水平连接管组包括两对回水支管和供水支管。
12.进一步地,多根第二地埋换热管分为多组;其中,第二水平连接管组包括多对回水支管和供水支管,多对回水支管和供水支管与多组第二地埋换热管一一对应;每对回水支管和供水支管与对应的一组第二地埋换热管均连接。
13.进一步地,第二地埋换热管为两组,第二水平连接管组包括两对回水支管和供水支管。
14.进一步地,循环回水主管和循环供水主管一端均设置有传导管,传导管的一端设置有阀门组;其中,分集水器通过传导管和阀门组与循环回水主管和循环供水主管相互连通。
15.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地源热泵系统,包括热泵机组、分集水器、第一地埋换热管、第二地埋换热管、第一水平连接管组以及第二水平连接管组;分集水器通过循环回水主管和循环供水主管与热泵机组相互连通;第一地埋换热管和第二地埋换热管均为多根,多根第一地埋换热管沿第一直线方向间隔埋设在地面下;多根第二地埋换热管沿第二直线方向间隔埋设在地面下;第一水平连接管组和第二水平连接管组均埋设在地面下,第一水平连接管组将多根第一地埋换热管与循环回水主管和循环供水主管对应连通;第二水平连接管组将多根第二地埋换热管与循环回水主管和循环供水主管对应连通;其中,第二水平连接管组的埋设深度大于第一水平连接管组的埋设深度以使第一水平连接管组沿竖直方向位于第二水平连接管组上方。从而在进行安装施工时,各水平连接管组沿地面深度方向间隔,无需开挖较大宽度的水平管沟,不仅保证了各水平连接管组的供回水管之间温度不受影响,同时减小了施工量和施工投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地源热泵系统的水平连接管采用在同一水平面与各竖直埋管单层连接占用空间较大,从而经济性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地源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中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图1中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1中c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以及
21.图5是图1中d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3.10、热泵机组;20、分集水器;30、循环回水主管;40、循环供水主管;50、第一地埋换热管;60、第二地埋换热管;70、第一水平连接管组;80、第二水平连接管组。
具体实施方式
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源热泵系统,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热泵机组10、分集水器20、第一地埋换热管50、第二地埋换热管60、第一水平连接管组70以及第二水平连接管组80;分集水器20通过循环回水主管30和循环供水主管40与热泵机组10相互连通;第一地埋换热管50和第二地埋换热管60均为多根,多根第一地埋换热管50沿第一直线方向间隔埋设在地面下;多根第二地埋换热管60沿第二直线方向间隔埋设在地面下;第一水平连接管组70和第二水平连接管组80均埋设在地面下,第一水平连接管组70将多根第一地埋换热管50与循环回水主管30和循环供水主管40对应连通;第二水平连接管组80将多根第二地埋换热管60与循环回水主管30和循环供水主管40对应连通;其中,第二水平连接管组80的埋设深度大于第一水平连接管组70的埋设深度以使第一水平连接管组70沿竖直方向位于第二水平连接管组80上方。从而在进行安装施工时,各水平连接管组沿地面深度方向间隔,无需开挖较大宽度的水平管沟,不仅保证了各水平连接管组的供回水管之间温度不受影响,同时减小了施工量和施工投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地源热泵系统的水平连接管采用在同一水平面与各竖直埋管单层连接占用空间较大,从而经济性不佳的问题。
26.具体实施时,循环回水主管30和循环供水主管40一端均设置有传导管,传导管的一端设置有阀门组;分集水器20通过传导管和阀门组与循环回水主管30和循环供水主管40的一端相互连通,循环回水主管30和循环供水主管40的另一端与热泵机组10相互连通。
27.第一直线方向和第二直线方向相互垂直;即多根第一地埋换热管50和多根第二地埋换热管60沿项目基坑相邻的两边间隔埋设在地面下,第一地埋换热管50和第二地埋换热管60埋设深度相同。第一水平连接管组70的一部分沿第一直线方向延伸,第一水平连接管组70其余部分沿第二直线方向延伸,第一水平连接管组70的两个部分相互垂直;第二水平连接管组80沿第二直线方向延伸;第一水平连接管组70沿第二直线方向延伸的部分位于第二水平连接管组80的正上方,从而在既能保证第一水平连接管组70和第二水平连接管组80的供回水管之间温度不受影响,同时,开挖小宽度的水平管沟即可容纳第一水平连接管组70和第二水平连接管组80。
28.具体地,多根第一地埋换热管50分为多组,多根第二地埋换热管60也分为多组,每组第一地埋换热管50为八根至十二根,每组第二地埋换热管60也为八根至十二根;第一水平连接管组70包括多对回水支管和供水支管,第二水平连接管组80也包括多对回水支管和供水支管,第一水平连接管组70的多对回水支管和供水支管与多组第一地埋换热管50一一对应,第一水平连接管组70的每对回水支管和供水支管与对应的一组第一地埋换热管50均连接;第二水平连接管组80的多对回水支管和供水支管与多组第二地埋换热管60一一对应,第二水平连接管组80的每对回水支管和供水支管与对应的一组第二地埋换热管60均连接。
29.可选地,第一地埋换热管50和第二地埋换热管60均为两组,第一水平连接管组70包括两对回水支管和供水支管;第一水平连接管组70的两对回水支管和供水支管与对应的两组共16根第一地埋换热管50对应连接;第二水平连接管组80也包括两对回水支管和供水支管,第二水平连接管组80的两对回水支管和供水支管与对应的两组共16根第二地埋换热管60对应连接。
3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31.1)相比于传统地埋换热系统单层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减少整个地埋换热系统的水平占地面积,保证整体换热效果,避免由于建筑空间的局限性,无法采用地源热泵系统。
32.2)相比于传统地埋换热系统单层连接方式,该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水平管管沟的施工成本,能够节省至少三分之一的工程量,同时保证地埋换热系统的换热效果。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