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装置以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4408发布日期:2021-09-29 04:38阅读:95来源:国知局
排水装置以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水装置以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2.冰箱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制冷设备,保证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恒定低温冷态的产品,放置腐坏。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加速制冷效果,可将冰水通过水泵从外面水箱抽入冷藏室的抽屉内,从而对抽屉内的物品进行快速制冷,然而在制冷完毕后用户需要将抽屉内的水倒出,从而导致使用过程繁琐,用户使用舒适感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水装置以及冰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冰水快速制冷的使用过程繁琐,用户使用舒适感降低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蓄水池、安装部及活塞组件,所述蓄水池的底部设有下水口;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下水口上方;所述活塞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内,以关闭或打开所述下水口。
5.可选地,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方,所述驱动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活塞组件连接。
6.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绳以及可收纳所述连接绳的绕线轮,所述驱动件的驱动杆与所述绕线轮连接,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活塞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绕线轮连接。
7.可选地,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以及复位弹簧,所述活塞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部上远离所述下水口的一端连接。
8.可选地,所述活塞朝向所述下水口的一端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直径由靠近所述复位弹簧的一侧至靠近所述下水口的一侧逐渐减小。
9.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管以及安装盖,所述安装管呈柱体,所述安装管设置在所述下水口上方,所述安装盖设置在所述安装管远离所述下水口的一端。
10.可选地,所述安装盖上设有用于让所述连接绳穿过所述安装盖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位于所述安装盖的中心位置处。
11.可选地,所述安装管靠近所述下水口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漏水孔,所述漏水孔与所述下水口相通。
12.可选地,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在所述下水口下方。
13.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壳体以及如上述的排水装置,所述壳体内具有冷藏室和/或冷冻室,所述冷藏室和/或所述冷冻室内设有若干抽屉,所述排水装置设置在所述抽屉内。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塞组件移动至所述漏水孔位置处,以堵塞住所述漏
水孔,水泵将冰水从外部水箱抽入所述蓄水池中,以对所述蓄水池内存储的物品进行降温冷却后,所述活塞组件则从所述漏水孔移开,使得所述蓄水池内的冰水通过所述漏水孔流入所述下水口中排出所述蓄水池内,从而实现自动排水功能,提高使用便捷度及用户使用舒适感。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水装置的左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水装置中活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号说明:
[0020][0021][0022]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5]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
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6]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排水装置,请参照图1,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蓄水池10、安装部29及活塞组件20,所述蓄水池10的底部设有下水口11;所述安装部29设置在所述下水口11上方,所述活塞组件20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29内,以关闭或打开所述下水口11。
[0027]
所述蓄水池10用于放置在制冷设备中,制冷设备可以是例如冰箱、冰柜等,将需要冷冻或者冷藏的物品放置在所述蓄水池10中,通过水泵将冰水从外部水箱中抽入到所述蓄水池10内,以使所述蓄水池10中的物品浸泡在冰水中实现快速冷却。
[0028]
所述下水口11用于将所述蓄水池10中的水排出,因此在实际使用时,所述安装部29设置在所述下水口11上方并将所述下水口11覆盖住,并且需保证所述下水口11的位置应设置在所述蓄水池10内最低位置处,以便于将所述蓄水池10内的冰水完全排出。在所述安装部29靠近所述下水口11的一端上设有所述漏水孔25,所述活塞组件20移动至所述漏水孔25位置处以切断所述下水口11与所述蓄水池10之间的导通;或者所述活塞组件20移动至远离所述漏水孔25位置处以使所述下水口11与所述蓄水池10之间导通。所述安装管靠近所述下水口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漏水孔。请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漏水孔2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漏水孔与所述下水口相通,两个所述漏水孔25相互独立设置,也即两个所述漏水孔25之间不连通,从而便于所述活塞22在所述安装部29内移动,防止某个所述漏水孔25堵塞后造成所述安装部29内形成气压,无法驱动所述活塞22移动的情况。
[0029]
当所述蓄水池10进行排水时,冰水则首先流入所述漏水孔25,再通过所述漏水孔25流入到所述下水口11内。所述活塞组件20在所述安装部29内移动,当所述活塞组件20移动至所述漏水孔25位置处时,则切断了所述下水口11与所述蓄水池10之间的导通,也即所述活塞组件20将所述漏水孔25堵塞,所述蓄水池10内的冰水无法从所述漏水孔25流入到所述下水口11中;当所述活塞组件20从所述漏水孔25上移开时,则使得所述下水口11与所述蓄水池10之前导通,也即所述漏水孔25打开,所述蓄水池10内的冰水从所述漏水孔25流入到所述下水口11中。此外,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接水盘30,所述接水盘30设置在所述下水口11下方,当所述蓄水池10排水后,冰水通过所述下水口11落入到所述节水盘内,以便于重复利用,更加节能。
[0030]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组件20中活塞22的截面大小可以与所述下水口11的截面大小相同,从而在所述活塞组件20移动至所述漏水孔25位置处时,同时能够堵塞住所述下水口11,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蓄水池10的密封性。
[0031]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塞组件20移动至所述漏水孔25位置处,以堵塞住所述漏水孔25,水泵将冰水从外部水箱抽入所述蓄水池10中,以对所述蓄水池10内存储的物品进行降温冷却后,所述活塞组件20则从所述漏水孔25移开,使得所述蓄水池10内的冰水通过所述漏水孔25流入所述下水口11中排出所述蓄水池10内,从而实现自动排水功能,提高使用便捷度及用户使用舒适感。
[0032]
具体的,请参照图2及图3,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驱动件21,所述驱动件21设置在所述安装部29上方,所述驱动件21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活塞组件20连接。所述安装部29包括安装管23以及安装盖24,所述安装管23呈柱体,所述安装管23设置在所述下水口11上方,所述安装盖24设置在所述安装管23远离所述下水口11的一端。在正常使用时,所述安装管23设
置在所述下水口11上方并覆盖住所述下水口11,所述活塞22安装在所述安装管23内,所述驱动件21的绕线杆211与所述活塞22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塞22在所述安装管23内移动。所述驱动件21可以是丝杆模组或者驱动电机等,例如所述驱动件21为丝杆模组,将所述活塞22安装在丝杆模组的丝杆座上,以实现所述活塞22的移动功能。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安装的便捷程度,在所述安装管23上设有所述安装盖24,所述安装盖24与所述安装管23可拆卸连接,在进行安装时,可将所述安装盖24拆下,将所述活塞组件20设置在所述安装管23内,安装完毕后,将所述安装盖24合盖在所述安装管23上,以防止所述活塞组件20从所述安装管23中脱出,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水装置的稳定性以及便捷性。
[0033]
具体的,请参照图3,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绳27以及可收纳所述连接绳27的绕线轮210,所述驱动件21的绕线杆211与所述绕线轮210连接,所述连接绳27的一端与所述活塞组件20连接,所述连接绳27的另一端与所述绕线轮21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驱动件21为驱动电机为例,该驱动电机的绕线杆211与所述绕线轮210连接,当该驱动电机转动时带动所述绕线轮210转动,则同时带动所述连接绳27缠绕在所述绕线轮210上,进而带动所述活塞22朝向所述驱动电机的方向移动;或者当该驱动电机转动时带动所述绕线轮210转动,则同时带动所述连接绳27从所述绕线轮210上解开,进而带动所述活塞22背离所述驱动电机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所述活塞22在所述安装管23内往返移动。
[0034]
可以理解,为了兼容不同的应用场景,可对所述驱动件21的位置进行相适应的调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21设置在所述安装管23上方,因此可在所述安装盖24上设有用于让所述连接绳27穿过所述安装盖24的避让孔28,以使所述连接绳27从所述避让孔28穿过与所述活塞22连接。同时,在实际运用中,当所述驱动件21驱动所述绕线轮210转动时,所述连接绳27会产生一定的摆动幅度,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避让孔28位于所述安装盖24的中心位置处,同时所述安装管23的孔径需小于或等于所述活塞22的大小,以防止所述连接绳27摆动时与所述安装盖24摩擦断裂,或者发生卡死的情况。
[0035]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3,所述活塞组件20包括活塞22以及复位弹簧26,所述活塞22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29内,所述复位弹簧26的一端与所述活塞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部29上远离所述下水口11的一端连接。所述复位弹簧26的原长度可等于所述安装管23远离所述漏水孔25的一端至所述漏水孔25之间的间距大小。当所述驱动件21停止工作时,所述活塞22则通过所述复位弹簧26复位至所述漏水孔25位置处,从而保证所述蓄水池10的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绳27穿过所述避让孔28,再穿过所述复位弹簧26后与另一端的所述活塞22连接,所述连接绳27位于所述复位弹簧26的中间,一方面在所述连接绳27拉扯所述活塞22时,保证所述活塞22抵接在所述复位弹簧26上防止所述活塞滑落,另一方面所述连接绳27可以通过所述复位弹簧26限位,防止所述连接绳27摆动。
[0036]
所述复位弹簧26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由于所述蓄水池10内较为潮湿,因为通过不锈钢制作防止所述复位弹簧26腐蚀,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水装置的稳定性。
[0037]
进一步对,请参照图1~图3,所述活塞22朝向所述下水口11的一端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直径由靠近所述复位弹簧26的一侧至靠近所述下水口11的一侧逐渐减小,从而在所述活塞22的两侧形成具有一定斜度的“八”字形结构,当所述活塞22移动至所述漏水孔25位置处时,所述活塞22则与所述下水口11通过斜度配合,以提高防漏水效果。
[0038]
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冰箱,请参照图1~图3,所述冰箱
包括壳体以及如上述的排水装置,所述壳体内具有冷藏室和/或冷冻室,所述冷藏室和/或所述冷冻室内设有若干抽屉,所述排水装置设置在所述抽屉内。
[0039]
所述蓄水池10用于放置在制冷设备中,制冷设备可以是例如冰箱、冰柜等,将需要冷冻或者冷藏的物品放置在所述蓄水池10中,通过水泵将冰水从外部水箱中抽入到所述蓄水池10内,以使所述蓄水池10中的物品浸泡在冰水中实现快速冷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蓄水池10可以安装在所述抽屉内,或者也可以直接将所述蓄水池10作为所述抽屉放置在所述冷藏室或者冷冻室内,请参照图1。
[0040]
所述下水口11用于将所述蓄水池10中的水排出,因此所述下水口11的位置应设置在所述蓄水池10内最低位置处,以便于将所述蓄水池10内的冰水完全排出。所述安装部29将所述下水口11覆盖住,在所述安装部29靠近所述下水口11的一端上设有所述漏水孔25,当所述蓄水池10进行排水时,冰水则首先流入所述漏水孔25,再通过所述漏水孔25流入到所述下水口11内。所述活塞组件20在所述安装部29内移动,当所述活塞组件20移动至所述漏水孔25位置处时,则切断了所述下水口11与所述蓄水池10之间的导通,也即所述活塞组件20将所述漏水孔25堵塞,所述蓄水池10内的冰水无法从所述漏水孔25流入到所述下水口11中;当所述活塞组件20从所述漏水孔25上移开时,则使得所述下水口11与所述蓄水池10之前导通,也即所述漏水孔25打开,所述蓄水池10内的冰水从所述漏水孔25流入到所述下水口11中。此外,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接水盘30,所述接水盘30设置在所述下水口11下方,当所述蓄水池10排水后,冰水通过所述下水口11落入到所述节水盘内,以便于重复利用,更加节能。
[0041]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组件20中活塞22的截面大小可以与所述下水口11的截面大小相同,从而在所述活塞组件20移动至所述漏水孔25位置处时,同时能够堵塞住所述下水口11,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蓄水池10的密封性。
[0042]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塞组件20移动至所述漏水孔25位置处,以堵塞住所述漏水孔25,水泵将冰水从外部水箱抽入所述蓄水池10中,以对所述蓄水池10内存储的物品进行降温冷却后,所述活塞组件20则从所述漏水孔25移开,使得所述蓄水池10内的冰水通过所述漏水孔25流入所述下水口11中排出所述蓄水池10内,从而实现自动排水功能,提高使用便捷度及用户使用舒适感。
[004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